《醫家心法》~ 胃脘痛 脈宜浮滑,忌短澀。

回本書目錄

胃脘痛 脈宜浮滑,忌短澀。

1. 胃脘痛 脈宜浮滑,忌短澀。

胃脘痛,即俗所謂心痛也。心不可痛,痛則立死。以心在胃脘之前,故誤指胃痛為心痛也。胃脘痛,有食、痰、死血、氣寒、火中、氣虛之別,方書載列甚明,無甚深微,獨有一種肝膽之火,移入於胃而熱,又肝藏血,血少則肝葉脹硬,不肯下垂,將葉抵胃,胃受肝抵,得食則滿,愈與肝相逼,隱隱而痛者,久之變成燥證而為隔證矣。

白話文:

胃脘痛,就是平常人說的「心痛」。實際上,心是不會痛的,如果心痛,就會立刻死亡。由於心位於胃脘之前,所以人們誤以為胃脘痛是心痛。

胃脘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食物積滯、痰濕堵塞、血瘀、寒氣侵襲、熱邪內擾、氣虛等。這些原因在醫書上都有詳細記載,並不難理解。

但有一種特殊的胃脘痛,是由於肝膽之火轉移到胃部而引起的。肝臟儲藏血液,如果血量不足,肝葉就會脹硬,無法下垂,壓迫到胃部。當胃裡進食後,胃部就會脹滿,進一步加劇肝臟對胃部的壓迫,導致隱隱作痛。這種疼痛時間久了,就會演變成胃燥熱的症狀,進一步發展為隔肌痙攣。

又有一種胃中作酸,不覺其為酸,每進飲食,不敢多用,多用則竟日悶痛,直待食過,方得稍舒。此痛是胃中一味酸熱也,若得噯一口氣,亦覺少舒。然最難得者噯也,若噯得重,此自下轉上,必有一口食氣,或水或挾物是酸者;其下最難得泄氣,並且便硬。此皆少陽、厥陰二臟之氣所為也,久之亦防其變痞隔、中滿等證。

白話文:

另外還有一種是在胃中產生酸味的情況,患者自己並未察覺到這是酸味。每次進食時不敢多吃,多吃之後就會悶痛一整天,一直到吃完過後才會稍微好一點。這種疼痛是胃中一種酸熱的表現,如果能打嗝打出一口氣,也會覺得稍微舒緩一些。但是打嗝是最難做到的,如果打嗝打得很用力,會從下往上吐出一口氣,這口氣可能是食物的氣味,也可能是帶有酸味的物質或其他東西;而下方的氣也很難排掉,並且大便也會變得很硬。這些都是少陽和厥陰兩臟的氣所造成的。時間久了,還可能變成痞滿、中滿等疾病。

又有一種胃脘痛,是陰虛證將成,須認明白,二陽之病發心脾,此類可通。

食痛者,胸膈按之痛甚,勺水不入,兼大便閉,聞穀氣則欲吐,用二陳湯,或平胃散,加桔梗枳實主之。痰痛者,亦不思食,口即欲食而不能食,大便不閉,二陳湯加枳殼黃芩、海石主之,死血痛者,胸膈刺痛,而食可進,四物湯大黃桃仁紅花主之。胃脘虛痛者,得食痛止,食多又痛,食過又痛,理中湯主之。

白話文:

食痛:

  • 胸口和橫膈膜按壓時劇痛,連一勺水都吞不下去。
  • 大便不通暢。
  • 聞到食物氣味就作嘔。

治療: 二陳湯或平胃散,加桔梗和枳實。

痰痛:

  • 食慾不振。
  • 口中想吃東西,但吃不下去。
  • 大便通暢。

治療: 二陳湯,加枳殼、黃芩和海石。

死血痛:

  • 胸口和橫膈膜刺痛。
  • 能進食。

治療: 四物湯,加大黃、桃仁和紅花。

胃脘虛痛:

  • 吃東西後疼痛減輕,吃多了又痛。

治療: 理中湯。

此皆易明也。獨有一種肝血燥痛,人多不察,亦不思食,交陰分,外按之不熱,病人自言熱、口渴者是也,逍遙散加生地、丹皮、炒山梔,甚者六味丸加柴胡、歸、芍主之。又有蟲痛者,亦不食,然痛必時發時止,痛則牽引手臂或肩背上,俱如穿透不可當,必唇紅,面上有白點是也,痛時不欲食,痛才止即可食,實者化蟲丸主之,虛者六味丸加川黃連胡黃連蘆薈青黛川楝子,隨證加減治之。

白話文:

這些情況都比較好辨識。唯有一種肝血燥痛,常被人們忽視,也不會想到去進食,牽連陰經部分,摸外表時不發熱,但病人自己說發熱、口渴的,就是這種情況,可以用逍遙散加上生地、丹皮、炒山梔治療。更嚴重的,可以用六味丸加上柴胡、當歸、芍藥治療。還有一種是蟲痛,也不想進食,但這種疼痛發作有規律,時而發生時而停止,疼痛時牽引手臂或肩背,都有如被刺穿、無法忍受的感覺,同時嘴脣發紅,臉上長白點。疼痛時不想進食,疼痛剛停止就能進食,實證可用化蟲丸治療,虛證可用六味丸加上川黃連、胡黃連、蘆薈、青黛、川楝子,根據具體症狀加減用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