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一、醫方 (30)

回本書目錄

一、醫方 (30)

1. 1.鎮逆湯

治嘔吐,因胃氣上逆,膽火上衝者。

生赭石(六錢,細軋),青黛(二錢),清半夏(三錢),生杭芍(四錢),龍膽草(三錢),吳茱萸(一錢),生薑(二錢),野臺參(二錢)

白話文:

赭石(6錢,研磨成細粉),青黛(2錢),半夏(3錢),杭白芍(4錢),龍膽草(3錢),吳茱萸(1錢),生薑(2錢),野臺參(2錢)

2. 2.薯蕷半夏粥

治胃氣上逆,沖氣上衝,以致嘔吐不止,聞藥氣則嘔吐益甚,諸藥皆不能下咽者。

山藥(一兩,軋細),清半夏(一兩)

上二味,先將半夏用微溫之水淘洗數次,不使分毫有礬味。用做飯小鍋(勿用藥瓶)煎取清湯約兩杯半,去渣調入山藥細末,再煎兩三沸,其粥即成,和白沙糖食之。若上焦有熱者,以柿霜代沙糖,涼者用粥送服乾薑細末半錢許。

白話文:

這兩種藥材:首先將半夏用溫水洗滌多次,確保沒有任何礬味。然後用小鍋(不要用藥罐)煎取約兩杯半的清湯,濾除渣滓,加入研磨成細末的山藥,再煎煮兩到三次,粥狀即可形成。加入白砂糖一同食用。若是有上焦(胸腔以上)熱氣,可以用柿霜代替白砂糖;若是寒涼體質,則用粥送服研磨成細末的乾薑,約半錢的量。

吐後口舌乾燥,思飲水者熱也。吐後口舌濕潤,不思飲水者涼也。若嘔吐既久,傷其津液,雖有涼者亦可作渴,又當細審其脈,滑疾為熱,弦遲為涼。滑而無力,為上盛下虛,上則熱而下或涼。弦而有力,為沖胃氣逆,脈似熱卻非真熱。又當問其所飲食者,消化與否,所嘔吐者,改味與否,細心詢問體驗,自能辨其涼熱虛實不誤也。

白話文:

嘔吐後口舌乾燥,想喝水是熱證。嘔吐後口舌濕潤,不想喝水是寒證。如果嘔吐時間長,傷了津液,即使是寒證也可能會口渴。這時需要仔細審察脈象,脈滑疾為熱證,脈弦遲為寒證。脈滑而無力,表明上熱下虛,上半身有熱,下半身可能虛寒。脈弦而有力,表明胃氣逆衝,脈象似熱但並非真熱。還需要詢問患者飲食情況,食物是否消化,嘔吐物是否有變味。仔細詢問和觀察,就能準確辨別是熱證、寒證還是虛證。

從來嘔吐之證,多因胃氣衝氣,並而上逆。半夏為降胃安沖之主藥,故《金匱》治嘔吐,有大小半夏湯。特是嘔者,最忌礬味,而今之坊間鬻者,雖清半夏亦有礬,故必將礬味洗淨,而後以治嘔吐,不至同於抱薪救火也。其多用至一兩者,誠以半夏味本辛辣,因坊間治法太過,辣味全消,又經數次淘洗,其力愈減,必額外多用之,始能成降逆止嘔之功也。

白話文:

自古治療嘔吐的方法,大多基於胃氣上逆,衝擊胸膈。半夏是平降胃氣、安定上逆的主藥,因此《金匱要略》記載了大、小半夏湯方用來治療嘔吐。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嘔吐症狀極為忌諱礬味。然而,市面上販售的半夏,即使是號稱清淨的半夏,也可能含有礬味。因此,在用半夏治療嘔吐之前,必須將礬味洗淨,以免成為「抱薪救火」的錯誤做法。

半夏用量多達一兩者,其原因在於半夏原本具辛辣味,但市面上因為過度加工,辣味幾乎完全消失,再加上反覆清洗,藥性也隨之減弱。因此,必須額外增加用量,才能達到平降上逆止吐的效果。

而必與山藥作粥者,凡嘔吐之人,飲湯則易吐,食粥則借其稠黏留滯之力,可以略存胃腑,以待藥力之施行。且山藥,在上大能補肺生津,則多用半夏,不慮其燥,在下大能補腎斂沖,則沖氣得養,自安其位。且與半夏皆無藥味,故用於嘔吐甚劇,不能服藥者尤宜也。

白話文:

而必須搭配山藥煮粥的原因是:凡是嘔吐的人,喝湯容易嘔吐,但吃粥就能藉由粥的黏稠滯留力,讓粥稍微停留在胃裡,等待藥力發揮作用。此外,山藥具有滋補肺部、生津止渴的功效,因此可以多用半夏,不必擔心燥熱;而山藥具有滋補腎臟、收斂沖氣的功效,因此沖氣獲得滋養後,就能安穩地待在它原本的位置。山藥和半夏都沒有藥味,因此特別適合嘔吐嚴重、無法服藥的人使用。

有因「膽倒」而嘔吐不止者,《續名醫類案》載:許宣治一兒十歲,從戲臺倒跌而下,嘔吐苦水,綠如菜汁。許曰:此「膽倒」也,膽汁傾盡則死矣。方用溫膽湯,加棗仁、代赭石,正其膽腑。可名正膽湯,一服吐止。按:,此證甚奇異,附載於此,以備參考。

白話文:

有一些人因為「膽倒」而不斷嘔吐。在《續名醫類案》中記載:許宣治療一個十歲的男孩,男孩從戲臺上摔下來,嘔吐出苦水,顏色綠得像菜汁。許宣說:這是「膽倒」,膽汁流盡就會死。於是開出溫膽湯,加上棗仁和代赭石,來調整膽腑。可以取名為正膽湯,一服藥就能止吐。註解:這個證狀非常奇特,特附錄於此,供參考。

3. 1.急救回生丹

治霍亂吐瀉轉筋,諸般痧證暴病,頭目眩暈,咽喉腫疼,赤痢腹疼,急性淋證。

硃砂(頂高者一錢五分),冰片(三分),薄荷冰(二分),粉甘草(一錢細末)

白話文:

硃砂(品質上等的,一錢五分) 冰片(三分) 薄荷冰(二分) 研細的甘草粉(一錢)

上藥四味共研細,分作三次服,開水送下,約半點鐘服一次。若吐劇者,宜於甫吐後急服之。若於將吐時服之,恐藥未暇展布即吐出。服後溫復得汗即愈。服一次即得汗者,後二次仍宜服之。若服完一劑未全愈者,可接續再服一劑。若其吐瀉已久,氣息奄奄有將脫之勢,但服此藥恐不能挽回,宜接服後急救回陽湯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研磨成細粉。分成三次服用。每次服用時,加入開水服用,約半小時服用一次。如果吐得很厲害,應該在剛吐完後立即服用。如果在快要吐的時候服用,恐怕藥還沒來得及發揮作用就被吐出來了。服用後,用溫暖的東西蓋住,發出汗液就會痊癒。服用一次就出汗的,後面兩次仍然應該服用。如果服完一劑藥後還沒完全好,可以繼續接續再服用一劑。如果嘔吐和腹瀉已經很久了,呼吸微弱,有即將死亡的跡象,只服用此藥恐怕無法挽回生命,應該在服用此藥後立即服用回陽湯急救。

硃砂能解心中竄入之毒,且又重墜,善止嘔吐,俾服藥後不致吐出。此方中冰片,宜用樟腦煉成者。因樟腦之性,原善振興心臟,通活周身血脈,尤善消除毒菌。特其味稍劣,煉之為冰片,味較清馥,且經煉,而其力又易上升至腦,以清腦中之毒也。薄荷冰善解虎列拉之毒,西人屢發明之。

白話文:

硃砂可以解除心臟中毒,而且它很重,可以止吐,服用後不容易嘔吐。這個方子中的冰片,應該用樟腦煉成的。因為樟腦的性質原本能振奮心臟,暢通全身氣血,特別擅長清除毒菌。只是樟腦的味道有點難聞,煉製成冰片後,味道比較清香,而且經過煉製,它的藥力更容易上升到腦部,可以清除腦中的毒素。薄荷冰能解霍亂之毒,西方人也多次證明過。

且其味辛烈香竄,無竅不通,無微不至,周身之毒皆能掃除。矧與冰片,又同具發表之性,服之能作汗解,使內蘊之邪由汗透出。且與冰片皆性熱用涼,無論症之因涼因熱,投之咸宜也。粉甘草最善解毒,又能調和中宮,以止吐瀉。且又能調和冰片、薄荷冰之氣味,使人服之不致過於苛辣也。

白話文:

這種藥物辛辣強烈,香氣四溢,可以滲透所有孔竅,深入體內各處,清除全身的毒素。再加上冰片,它們共同具有發表的性質,服用後可以發汗,使體內的邪氣隨著汗液排出。而且,它們都屬於性熱用涼的藥物,無論症狀是因為受涼還是發燒,都可以服用。甘草粉最擅長解毒,還能調和胃腸,止吐瀉。此外,它還能調和冰片和薄荷冰的氣味,使人服用後不會感到過於辛辣。

霍亂之證,西人所謂虎列拉也。因空氣中有時含有此毒,而地面積穢之處,又釀有毒氣與之混合(觀此證起點多在大埠不潔之處可知),隨呼吸之氣入肺,由肺傳心胞(即心肺相連之脂膜),由心胞傳三焦(上焦心下膈膜,中焦包脾連胃脂膜,下焦絡腸包腎脂膜),為手厥陰、少陽臟腑之相傳。然其毒入三焦,其人中氣充盛,無隙可乘,猶伏而不動。

白話文:

霍亂的病症,就是西方人所說的虎列拉。是因為空氣中偶爾含有這種毒素,而地面污穢的地方又產生毒氣與之混合(可根據本病的病發地點多在城市污穢的地方得知)。隨著呼吸進到肺部,由肺部傳到心包(也就是心肺相連的脂肪膜),由心包傳到三焦(上焦:心臟以下、橫膈膜以上;中焦:包圍著脾臟和連接胃壁的脂肪膜;下焦:連接腸道、包圍著腎臟的脂肪膜),成為手厥陰(心包)和少陽(三焦)臟腑傳播的通道。然而毒素進入三焦後,如果人的中氣旺盛,沒有可乘之機,這些毒素就潛伏不動。

有時或飲食過量,或因寒涼傷其脾胃,將有吐瀉之勢,毒即乘虛內襲,盤據胃腸,上下不通,遂揮霍撩亂,而吐瀉交作矣。吐瀉不已,其毒可由腸胃而入心,更由心而上竄於腦,致腦髓神經與心俱病。左心房輸血之力與右心房收血之力,為之頓減,是以周身血脈漸停,而通體皆涼也。

白話文:

有時因為吃太多、太寒涼的食物,導致脾胃受傷,出現嘔吐或腹瀉的症狀。這時,病毒就會趁虛而入,侵犯胃腸,導致上下不通,引發劇烈的嘔吐腹瀉。

如果嘔吐腹瀉持續不停止,病毒可能從腸胃進入心臟,進一步從心臟竄入腦部,導致腦髓和神經系統同時生病。左心房輸送血液的力量和右心房收集血液的力量都會顯著減弱,導致全身的血液循環逐漸停止,全身發涼。

其證多發於秋際者,因此毒氣釀成多在夏令。人當暑熱之時,周身時時有汗,此毒之伏於三焦者,猶得隨汗些些外出。迨至秋涼汗閉,其毒不得外出,是以蓄極而動,乘脾胃之虛而內攻也。故治此症者,當以解毒之藥為主,以助心活血之藥為佐,以調陰陽奠中土之藥為使。爰擬此方,名之曰急救回生丹

白話文:

這類症狀大多發生在秋天,因此毒氣積聚通常發生在夏天。當人處於炎熱時期,身體會時常出汗,藏在三焦的毒素藉由汗液一點點排出。等到秋天寒冷出汗減少,毒素無法排出體外,所以就會積聚到極點而發作,趁脾胃虛弱時進行攻擊。因此治療這種疾病,應以解毒藥物為主,輔以促進心臟活動和活血的藥物,用來調整陰陽、穩定中焦的藥物為輔助。因此制定此方,名為「急救回生丹」。

附錄:

直隸故城縣袁××來函:

前次寄來急救回生丹方,不知何以斟酌盡善。初故城鬧疫,按方施藥六十劑,皆隨手輒效。後故城外鎮鄭家口鬧疫,又施藥二百劑,又莫不全活。

白話文:

上次寄來的治急症的救生丹藥方,不知道為何能考慮得如此周全。最初古城爆發瘟疫,按照藥方服藥六十劑,所有病人隨手治癒。後來古城附近的鄭家口爆發瘟疫,我又使用了二百劑藥,所有病人也都全部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