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溫病條辨》~ 卷四·雜說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雜說 (3)

1. 燥氣論

前三焦篇所序之燥氣,皆言化熱傷津之證,治以辛甘微涼(金必剋木,木受克,則子為母復仇,火來勝復矣)未及寒化。葢燥氣寒化,乃燥氣之正,《素問》謂「陽明所至為清勁」是也。《素問》又謂「燥急而澤」(土為金母,水為金子也)本論多類及於寒濕伏暑門中,如腹痛嘔吐之類,經謂「燥淫所勝,民病善嘔,心脅痛不能轉側」者是也。治以苦温,《內經》治燥之正法也。

白話文:

先前談到的三焦篇所提到的燥氣,都是說轉化為熱、傷津液的徵狀,用辛涼微甘的藥物治療(金必定剋木,木受剋制,那麼它的子孫(水)就會為母報仇,火就會來反擊),但還沒談到寒化的情況。燥氣寒化,纔是燥氣的本性。《素問》說:「陽明所到的地方清勁」,就是這個意思。《素問》又說:「燥急而濕潤」(土是金的母親,水是金的子孫),本文中的許多內容都可以歸類到寒濕伏暑門,比如腹痛嘔吐等情況。《內經》說:「燥邪所勝,百姓容易嘔吐,心臟和脅肋疼痛,不能轉身」,就是這個意思。用苦溫的藥物治療,是《內經》治療燥氣的正法。

前人有六氣之中,惟燥不為病之說。葢以燥統於寒(吳氏《素問》注云:寒統燥濕,暑統風火,故云寒暑六入也),而近於寒,凡是燥病,只以為寒,而不知其為燥也。合六氣而觀之,余俱主生,獨燥主殺,豈不為病者乎!細讀《素問》自知。

白話文:

過去醫家曾說「六氣之中,只有燥氣不會致病」。這是因為燥氣與寒氣有密切關聯,接近寒氣的特性。凡是燥氣導致的疾病,醫家往往將其誤認為寒病,而忽略了其燥氣的本質。綜觀六氣,其他五氣都主導生長,唯獨燥氣主導死亡。難道它不會導致疾病嗎?仔細研讀《素問》就會明白了。

再前三篇原為温病而設,而類及於暑温、濕温,其於伏暑、濕温門中,尤必三致意者,葢以秋日濕踞於內,新涼燥氣加於外,燥濕兼至,最難界限清楚,稍不確當,其敗壞不可勝言。經謂粗工治病,濕證未已,燥證復起,葢謂此也(濕有兼熱兼寒,暑有兼風兼燥,燥有寒化熱化。先將暑濕燥分開,再將寒熱辨明、自有準的)。

白話文:

在前三篇文章中,主要是針對溫病而撰寫,但是也涉及了暑溫和濕溫,尤其是在伏暑和濕溫篇中,更需要留心。因為秋天的濕氣積聚在體內,而新的涼爽和乾燥之氣又從外部襲來,乾燥和濕氣同時存在,很難區分清楚。如果處理不當,後果不堪設想。醫經上說,醫術不精的人在治病時,濕邪未除,燥邪又起,指的就是這種情況(濕邪有兼熱兼寒,暑邪有兼風兼燥,燥邪有寒化熱化。因此,先要將暑、濕、燥區分開,再辨別寒熱,這樣纔有處理疾病的依據)。

2. 外感總數論

天以六氣生萬物,其錯綜變化無形之妙用,愚者未易窺測,而人之受病,即從此而來。近人止知六氣太過曰六淫之邪,《內經》亦未窮極其變。夫六氣傷人,豈界限清楚毫無兼氣也哉!以六乘六,葢三十六病也。夫天地大道之數,無不始於一,而成於三,如一三為三,三三如九,九九八十一,而黃鐘始備。六氣為病,必再以三十六數,乘三十六,得一千二百九十六條,而外感之數始窮。

白話文:

自然界中的六種氣息(風、寒、暑、濕、燥、火)產生了萬物,它們複雜多變的神奇作用,一般人難以理解。人體疾病的產生,就是由此而來。近代人只知道六種氣息過度稱為「六淫之邪」,《黃帝內經》也沒有徹底探討其變化。六種氣息對人體造成傷害,難道會有明顯的界限而沒有其他氣息的影響嗎?以六乘六,共有三十六種不同的病症。天地萬物的數目,都從一開始,發展到三為止,例如一加三為三,三加三為九,九加九為八十一,黃鐘大呂的音律纔算齊全。六種氣息形成疾病,再以三十六的數目乘以三十六,得到一千二百九十六個不同的類型,才把外感疾病的數目探究清楚。

此中猶不兼內傷,若兼內傷,則靡可紀極矣。嗚呼!近人凡見外感,主以一柴葛解肌湯,豈不謬哉!

白話文:

這裏還不提身體內部受傷的情況,如果同時兼有內傷的話,那後果將不堪設想。唉!最近有人只要看到外部受寒引起的疾病,就用柴葛解肌湯來治療,這豈不是大錯特錯嗎!

3. 治病法論

治外感如將(兵貴神速,機圓法活,去邪務盡,善後務細,葢早平一日,則人少受一日之害);治內傷如相(坐鎮從容,神機默運,無功可言,無德可見,而人登壽域)。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

白話文:

治療外感疾病: 就像帶兵打仗,貴在神速,策略靈活,徹底清除病邪,細緻做好善後。因為早一天平定疾病,就能讓患者少受一天的痛苦。

治療內傷疾病: 就像坐鎮指揮,從容不迫,運籌帷幄,功德無形,卻能延年益壽。

治療上焦疾病: 輕盈如羽毛,不輕不足以升發。

治療中焦疾病: 平衡如秤桿,不平則不安。

治療下焦疾病: 沉重如砝碼,不重則不沉。

4. 吳又可温病禁黃連論

唐宋以來,治温熱病者,初用辛温發表,見病不為藥衰,則恣用苦寒,大隊芩、連、知、柏,愈服愈燥,河間且犯此弊。葢苦先入心,其化以燥,燥氣化火,反見齒板黑,舌短黑,唇裂黑之象,火極而似水也。吳又可非之誠是,但又不識苦寒化燥之理,以為黃連守而不走,大黃走而不守。

白話文:

自唐宋以來,治療溫熱病,初期使用辛溫藥物幫助發散外邪。但如果看到疾病沒有被藥物抑制,就會肆意使用苦寒藥物,大量的服用黃芩、黃連、知母、柏子仁等。服用的越多,體內就越乾燥。劉完素後來也犯了這個錯誤。因為苦味藥物首先會進入心臟,其轉化的性質是乾燥。乾燥之氣會化為火氣,反而會出現牙牀發黑、舌頭短而發黑、嘴脣裂開並發黑等火氣過盛的徵兆,火氣極盛時還會表現得像水。吳又可反對這種做法確實有道理,但他也不理解苦寒藥物化為乾燥的道理,誤認為黃連服用後會停滯在體內不散發,而大黃服用後會快速散發而不停留在體內。

夫黃連不可輕用,大黃與黃連同一苦寒藥,迅利於黃連百倍,反可輕用哉?余用普濟消毒飲於温病初起,必去芩、連,畏其入里而犯中下焦也。於應用芩、連方內,必大隊甘寒以監之,但令清熱化隂不令化燥。如陽亢不寐,火腑不通等證,於酒客便溏頻數者,則重用之。濕温門則不惟不忌芩連,仍重賴之,葢欲其化燥也。

白話文:

黃連不可隨意服用。大黃和黃連都是苦寒藥,但大黃的藥效比黃連快上百倍,真的可以隨意使用嗎?我用普濟消毒飲治療溫病初期,一定會去掉黃芩和黃連,擔心它們進入體內會影響中下焦的運作。在使用含有黃芩和黃連的藥方時,我必定會用大量甘寒藥物來監督它們,只讓它們清熱化陰,而不讓它們化燥。比如陽氣亢盛導致失眠、熱腑不通的症狀,以及酒客大便溏稀頻繁的,我會加大黃連的用量。濕溫病症,不僅不忌諱黃芩和黃連,反而依賴它們,因為它們能化燥。

語云:「藥用當而通神」,醫者之於藥,何好何惡,惟當之是求。

5. 風温、温熱氣復論

仲景謂腰以上腫當發汗,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葢指濕家風水、皮水之腫而言。又謂無水虛腫,當發其汗,葢指陽氣閉結而隂不虛者言也。若温熱大傷隂氣之後,由隂精損及陽氣,愈後陽氣暴復,隂尚虧歉之至,豈可發汗利小便哉!吳又可於氣復條下,謂血乃氣之依歸,氣先血而生,無所依歸,故暫浮腫,但靜養節飲食自愈。

白話文:

張仲景認為:腰部以上的水腫應該發汗治療,腰部以下的水腫應該利尿治療。他所指的水腫,主要是濕氣造成的風水腫和風水皮腫。又說:如果是陽氣虛弱造成的虛腫,應該發汗治療。他所指的陽氣虛弱,是指陽氣閉結,而陰氣沒有虛弱的情況。但是,如果因風熱病大傷陰氣,導致陰精受損而陽氣受影響,在康復後,陽氣會突然恢復,而陰氣仍然極度虧損。這種情況下,怎麼可以發汗利尿呢?吳又可認為,氣血復原時會出現浮腫,是因為氣先於血而生,血失去了依靠而暫時浮腫。這種情況,只要靜養節制飲食,就能自行痊癒。

余見世人每遇浮腫,便於淡滲利小便方法,豈不畏津液消亡而成三消證,快利津液為肺癰肺痿證,與隂虛、咳嗽身熱之勞損證哉!余治是證,悉用復脈湯,重加甘草,只補其未足之隂,以配其已復之陽,而腫自消。千治千得,無少差謬,敢以告後之治温熱氣復者。暑温、濕温不在此例。

白話文:

我見到一般人在遇到水腫時,總是採用清熱利尿的方法。難道不怕體液流失過多,導致三消證(消渴、消瘦、肌肉萎縮)嗎?急速利尿會導致肺癰(肺部膿腫)和肺痿(肺部虛弱)等疾病,也會出現陰虛、咳嗽、發熱等勞損的症狀。我治療這種疾病時,都使用復脈湯,並加重甘草的劑量,只補充體內不足的陰液,以配合已經恢復的陽氣,水腫自然會消除。我治療過上千例這樣的病例,無一失敗,鬥膽告知後人,在治療溫熱病導致的水腫時,可以採用這個方法。不過,由暑熱和濕熱引起的溫病不在此例中。

6. 治血論

人之血,即天地之水也,在卦為坎(坎為血卦)治水者不求之水之所以治,而但曰治水,吾未見其能治也。葢善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氣。坎之上下兩隂爻,水也;坎之中陽,氣也;其原分自乾之中陽,乾之上下兩陽,臣與民也;乾之中陽,在上為君,在下為師;天下有君師各行其道於天下,而彝倫不敘者乎?天下有彝倫攸敘,而水不治者乎?此《洪範》所以歸本皇極,而與《禹貢》相為表裡者也。故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無形之氣。

白話文:

人的血液,就如同天地之間的水一樣,在八卦中屬於「坎卦」(坎卦代表血)。管理水的人不會去探討水之所以為水的原因,而只是單純地說治水,我沒有看過他們能治好水的。真正懂治水的人,不是治水本身,而是治氣。坎卦的上下兩條陰爻代表水,坎卦中間的陽爻代表氣。這個氣的來源來自乾卦中間的陽爻,乾卦的上下兩條陽爻代表臣子和人民,乾卦中間的陽爻,在上面代表君王,在下面代表老師。天下有君王和老師各盡其道,而倫理綱常卻不和諧嗎?天下有倫理綱常得到遵守,而水卻治理不好的嗎?這就是《洪範》之所以回到「皇極」這個根本,並且與《禹貢》相輔相成的緣故。因此,懂得治血的人,不會去探求有形之血,而是去探求無形之氣。

葢陽能統隂,隂不能統陽;氣能生血,血不能生氣。至於治之之法,上焦之血,責之肺氣,或心氣;中焦之血,責之胃氣,或脾氣;下焦之血,責之肝氣、腎氣、八脈之氣。治水與血之法,間亦有用通者,開支河也;有用塞者,崇堤防也。然皆已病之後,不得不與治其末;而非未病之先,專治其本之道也。

白話文:

因為陽氣可以控制陰氣,陰氣不能控制陽氣;氣能夠產生血液,血液卻不能產生氣。至於治療的方法,上焦的血液,需要肺氣或心氣來調理;中焦的血液,需要胃氣或脾氣來調理;下焦的血液,需要肝氣、腎氣和八脈之氣來調理。治療水和血液的方法,有時需要使用通利的方法,就像疏通河道那樣;有時需要使用堵塞的方法,就像修築堤壩那樣。但是,這些都屬於疾病發生後不得已而為之的應急措施,並非是疾病預防的根本之道。

7. 九竅論

人身九竅,上竅七,下竅二,上竅為陽,下竅為隂,盡人而知之也。其中隂陽奇偶生成之妙諦,《內經》未言,茲特補而論之。陽竅反用偶,隂竅反用奇。上竅統為陽,耳目視聽,其氣清為陽;鼻嗅口食,其氣濁則隂也。耳聽無形之聲,為上竅陽中之至陽,中虛而形縱,兩開相離甚遠。

白話文:

人體有九個孔竅,上竅七個,下竅兩個。上竅屬陽,下竅屬陰,這是眾所周知的。

然而《內經》並沒有說明陰陽奇偶生成的奧妙,現在我們就補充說明一下。陽竅使用偶數,陰竅使用奇數。

上竅總稱陽竅,包括耳朵、眼睛、視覺、聽覺,這些氣息清澈,屬陽;鼻子嗅覺、嘴巴飲食,這些氣息渾濁,屬陰。

耳朵聽見無形之聲,是上竅中陽氣最盛,中間空虛,形體延伸,兩耳相距很遠。

目視有形之色,為上竅陽中之隂,中實而橫,兩開相離較近。鼻嗅無形之氣,為上竅隂中之陽,虛而形縱,雖亦兩竅,外則仍統於一。口食有形之五味,為上竅隂中之隂,中又虛又實,有出有納,而形橫,外雖一竅,而中仍二。合上竅觀之,陽者偏,隂者正,土居中位也;陽者縱,隂者橫,縱走氣,而橫走血,血隂而氣陽也。雖曰七竅,實則八也。

白話文:

眼睛看得到有形狀的物體,是上面孔竅中陽中之陰,其中實而橫長,分成兩邊,距離較近。鼻子聞不到有形的氣味,是上面孔竅中陰中之陽,虛而形長,雖然也有兩個孔竅,但從外面看還是統一在一起的。嘴巴吃得到有形的五種味道,是上面孔竅中陰中之陰,其中既虛又實,有進有出,形狀橫長,從外面看雖然只有一個孔竅,但裡面仍然是兩個孔道。綜合上面的孔竅來看,陽性的偏一邊,陰性的居正中,土位於中間;陽性的形狀縱長,陰性的形狀橫向,縱向流動的是氣,橫向流動的是血,血屬陰而氣屬陽。雖然常說七竅,實際上是八竅。

陽竅外陽(七數)而內隂(八數),外奇而內偶,陽生於七,成於八也。生數,陽也;成數,隂也。陽竅用成數,七、八成數也。下竅能生化之前隂,隂中之陽也;外雖一竅而內實二,陽竅用偶也。後隂但主出濁,為隂中之至隂,內外皆一而已,隂竅用奇也。合下竅觀之,雖曰二竅,暗則三也。

白話文:

陽性氣孔在外部呈現陽數(七次),在內部則是陰數(八次),外部為奇數,內部為偶數。陽性從七開始生長,到八時發展成熟。生長階段是陽性,成熟階段是陰性。陽性氣孔使用成熟階段的數字,即七、八。

下部氣孔在成熟階段前能生化出陰性,為陰中之陽。外部雖然只有一個氣孔,但內部實際上是兩個,所以陽性氣孔使用偶數。

後面的陰性只負責排出濁氣,是陰中極陰的,內外都只有一個,所以陰性氣孔使用奇數。

結合下部氣孔來看,雖然說有兩個氣孔,但實際上是三個。

隂竅外隂(二數)而內陽(三數),外偶而內奇;隂竅用生數,二、三生數也。上竅明七,陽也;暗八,隂也。下竅明二,隂也;暗三,陽也。合上下竅而論之,明九,暗十一,十一者,一也;九為老,一為少,老成而少生也。九為陽數之終,一為陽數之始,始終上下,一陽氣之循環也。

白話文:

陰穴有兩個(偶數),陽穴有三個(奇數),外穴偶數,內穴奇數。陰穴使用生數,二、三都是生數。

上穴明亮的七個是陽穴,昏暗的八個是陰穴。下穴明亮的兩個是陰穴,昏暗的三個是陽穴。

把上下穴合起來討論,明亮的有九個,昏暗的有十一個,十一個其實是一個。九代表老年,一代表少年,老年完成,少年開始。九是陽數的結束,一是陽數的開始,從頭到尾,從下到上,是一個陽氣循環的過程。

開竅者運陽氣也。妙諦無窮,一互字而已。但互中之互,最為難識,余嘗嘆曰:修身者,是字難,格致者,互字難。

白話文:

開通人體功能的是運轉陽氣。裡面奧妙無窮,只是一個「互」字而已。但是這個「互」字裡的「互」,最難理解透徹,我曾經感嘆說:修養自身的人,「修」字難,探究事理的人,「互」字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