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根初撰,何廉臣重訂

《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一章·傷寒要義 (5)

回本書目錄

第一章·傷寒要義 (5)

1. 第六節·六經治法

太陽宜汗。少陽宜和。陽明宜下。太陰宜溫。少陰宜補。厥陰宜清。

【秀按】此千古不易之法。但病有合併。方有離合。故治有先後緩急彼此之殊。須如星家之推命。縱同此八字。而取用神有大不同者。取用或差。全不驗矣。醫家亦然。病不外此六經。治不外此六法。而錯綜變化之間。倘取用不真。縱方能對證。往往先後倒施。緩急失機而貽禍。況方不對證乎。故能讀古書。猶非難事。善取用神。實醫者之第一難也。

白話文:

秀按:這是一個千古不變的法則。但疾病有合併,方法有變化。因此治療有先後緩急,且彼此不同。必須像星家推命那樣,縱然是相同的八字,所取用的神明也有很大不同。神明的用途或有差錯,全部不驗證了。醫家也是如此。疾病不出於這六條經絡,治療方法也不出於這六種方法。但在錯綜複雜的變化中,如果取用的方法不正確,即使一方能對症,往往也會先後倒施,緩急失機而貽害。況且一方不對證呢?所以,能讀古書,還不是難事。善於取用神,纔是醫者第一難啊。

太陽、太陰、少陰。大旨宜溫。少陽、陽明、厥陰。大旨宜清。

【榮齋按】根據文獻記載,傷寒的六經:太陽寒化,陽明兼燥化,少陽兼火化,太陰兼濕化,少陰兼熱化,厥陰兼風化。由於寒化,所以惡寒;燥化,所以渴不惡寒但惡熱;濕化,所以腹滿;火化,所以口苦咽乾。而少陰之熱化,是虛熱,所以須從治。此為用藥宜溫宜清的總方針。

白話文:

榮齋註解:根據文獻記載,傷寒的六經:太陽寒證轉為熱證,陽明證兼有燥熱證,少陽證兼有火熱證,太陰證兼有濕熱證,少陰證兼有內熱證,厥陰證兼有風熱證。因為寒證,所以怕冷;燥熱證,所以口渴但不怕冷但怕熱;濕熱證,所以腹部脹滿;火熱證,所以嘴裡發苦、喉嚨乾燥。而少陰證的內熱證,是虛熱,所以需要治療。這個是使用藥物時,應該溫和還是清熱的總原則。

吾四十餘年閱歷以來。凡病之屬陽明、少陽、厥陰、而宜涼瀉清滋者。十有七八。如太陽、太陰、少陰之宜溫散溫補者。十僅三四。表裡雙解。三焦並治。溫涼合用。通補兼施者。最居多數。

白話文:

我行醫四十餘年閱歷以來看,所有疾病中屬於陽明、少陽、厥陰,而宜涼瀉清滋者,佔十之七八。像太陽、太陰、少陰之宜溫散溫補者,只佔十之三四。表裡雙解,三焦並治,溫涼合用,通補兼施者,佔絕大多數。

【秀按】時代不同。南北異轍。其大端也。且也受病有淺深。氣體有強弱。天質有陰陽。性情有剛柔。筋骨有堅脆。肢體有勞逸。年力有老少。風俗有習慣。奉養有膏粱藜藿之殊。心境有憂勞和樂之別。醫必詳辨其時其地其人之種種不同。而後對證發藥。一病一方。方方合法。法法遵古。醫能是。是亦足以對病人而無愧矣。

白話文:

[秀才按]時代不同,南北醫術不同,這是一個大的方面。而且,生病的輕重程度、身體的強弱、天生的陰陽體質、性格的剛柔、筋骨的堅脆、肢體的勞逸、年齡的長幼、風俗習慣的差異、飲食的厚薄不同,以及心境的憂慮勞累、和悅快樂等,這些都會影響到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醫生必須詳細辨別時間、地點、人的種種不同之處,然後根據症狀開出藥方。一種病一種藥方,每種藥方都合乎法則,法則都遵循古訓。醫生能做到這一點,對病人也可無愧了。

陽道實。故風寒實邪。從太陽汗之。燥熱實邪。從陽明下之。邪之微者。從少陽和之。陰道虛。故寒濕虛邪。從太陰溫之。風熱虛邪。從厥陰清之。虛之甚者。從少陰補之。陽道雖實。而少陽為邪之微。故和而兼補。陰道本虛。而少陰尤虛之極。故補之須峻。

白話文:

當陽氣旺盛時,外感風寒實證,應先發汗解表,祛除太陽經的病邪;外感燥熱實證,應先瀉下攻裡,祛除陽明經的病邪;若是輕微的病邪,則應以少陽經的藥物來調和氣血。

當陰氣衰微時,外感寒濕虛證,應先溫補脾腎,祛除太陰經的病邪;外感風熱虛證,應先清瀉肝膽,祛除厥陰經的病邪;若是陰虛嚴重,則應以少陰經的藥物來滋補。

雖然陽氣旺盛,但少陽經容易受到輕微的邪氣侵犯,因此在調和氣血的同時,也應兼顧滋補。陰氣本就衰弱,而少陰經又是最虛弱的,因此在滋補時應當峻猛。

【秀按】此六經證治。須用六法之原理也。故俗稱傷寒無補法者謬。惟用補法下法。較汗和溫清四法為尤難。難在剛剛恰好耳。

白話文:

[秀註]:這六種經絡的證狀和治療方法,必須運用六種治療方法的原理。所以民間說傷寒病沒有補法是錯誤的。只使用補法和瀉法,比起汗、和、溫、清四種方法更加困難。困難之處就在於恰到好處。

傷寒證治。全藉陽明。邪在太陽。須藉胃汁以汗之。邪結陽明。須藉胃汁以下之。邪郁少陽。須藉胃汁以和之。太陰以溫為主。救胃陽也。厥陰以清為主。救胃陰也。由太陰濕勝而傷及腎陽者。救胃陽以護腎陽。由厥陰風勝而傷及腎陰者。救胃陰以滋腎陰。皆不離陽明治也。

白話文:

治療傷寒的原則,全靠陽明經。邪氣在太陽經,必須藉助胃液來發汗解表。邪氣鬱結在陽明經,必須藉助胃液來攻下。邪氣鬱積在少陽經,必須藉助胃液來調和。太陰經以溫補為主,目的是救護胃陽。厥陰經以清瀉為主,目的是救護胃陰。太陰濕盛而傷及腎陽的,就救護胃陽以保護腎陽。厥陰風盛而傷及腎陰的,就救護胃陰以滋補腎陰。這些都離不開陽明治法的範疇。

【秀按】傷寒雖分六經。而三陽為要。三陽則又以陽明為尤要。以胃主生陽故也。若三陰不過陽明甲里事耳。未有胃陽不虛而見太陰證者。亦未有胃陰不虛而見厥陰證者。至於少陰。尤為陽明之底板。惟陽明告竭。方致少陰底板外露。若陽明充盛。必無病及少陰之理。蓋少陰有溫清二法。

白話文:

秀按:傷寒雖然分為六經,但三陽是最重要的。三陽之中,又以陽明最為重要。因為胃主生陽的緣故。所以如果三陰病變,一定會牽涉到陽明。從沒有胃陽不虛而出現太陰證的,也沒有胃陰不虛而出現厥陰證的。至於少陰,更是陽明的基礎。只有在陽明虛弱到極點時,少陰的基礎才會暴露出來。如果陽明充盛,就不可能發生少陰的病變。因為少陰有溫補和清熱兩種治療方法。

其宜溫者。則由胃陽偏虛。太陰濕土偏勝而致。其宜清者。則由胃陰偏虛。厥陰風木偏勝而致。陽明偏虛。則見太陰厥陰。陽明中竭。則露少陰底板。故陽明固三陰之外護。亦三陽之同賴也。如太陽宜發汗。少陽宜養汗。汗非陽明之津液乎。

白話文:

適合溫補的,是因胃陽偏虛導致,太陰的濕土偏於強盛。適合清補的,是因胃陰偏虛導致,厥陰的風木偏於強盛。陽明偏虛,則會影響到太陰和厥陰。陽明虛竭過度,則會顯露出少陰的底板(底板指的是舌的下方)。因此,陽明是固護三陰的外面,也是三陽共同依靠的。例如太陽宜發汗,少陽宜養汗,汗液難道不是陽明的津液嗎?

風寒風濕。治在太陽。風溫風火。治在少陽。暑熱燥火。治在陽明。寒濕濕溫。治在太陰。中寒治在少陰。風熱治在厥陰。

白話文:

風寒和風濕:治療應集中於太陽經。

風溫和風火:治療應集中於少陽經。

暑熱和燥火:治療應集中於陽明經。

寒濕和濕溫:治療應集中於太陰經。

中寒:治療應集中於少陰經。

風熱:治療應集中於厥陰經。

【秀按】六淫之邪。惟寒濕傷陽。風暑燥火。則無不傷陰。故治四時雜感。以存津液為要。

【廉勘】凡六淫邪氣鬱勃。既不得從表透達。則必向里而走空隙。而十二臟腑之中。惟胃為水穀之海。上下有口。最虛而善受。故六經之邪。皆能入之。邪入則胃實。胃實則津液干。津液干則死。故有不傳少陽及三陰之傷寒。必無不犯陽明之傷寒。所以治法在二三日內。無論汗出不徹。

白話文:

【廉勘】凡是六種不正之氣鬱悶流行,既然不能從表層透達出去,就一定會向裡而走空隙。而十二臟腑中,唯有胃是水穀之海,上下開口,最虛弱而能承受,所以六經之邪,都能進入。邪入胃則胃中實,胃中實則津液枯竭,津液枯竭則死亡。因此有許多不傳給少陽及三陰的傷寒,必定會侵犯陽明的傷寒。所以治療方法在二三天內,無論是汗出不徹。

或發汗不得。或未經發汗。但見口乾煩悶。舌苔白燥。或按之澀。縱有太陽表證。亦是邪從火化。此時急撤風藥。惟宜輕清和解。以存津液。陰液既充。則汗自湧出肌表而解。此發表時存津液之法也。若熱既入里。邪從火化。火必就燥。張長沙承氣諸方。皆急下之以存津液。

白話文:

不能發汗,或者還沒有發汗,只見口乾煩躁,舌苔白而乾燥或按時感覺到澀粘。即使有太陽病的表證,也是邪熱從火化而來。此時應趕緊減少容易誘發風症的藥物,只可用清淡的方法讓藥效和解,以保存體內液體津液。當陰液充足後,汗液就自然會湧出表皮而解除。這就是發汗時保存體液津液的方法。如果熱度已經進入身體內部,邪熱從火化,火必然附著於乾燥之處。張長沙承氣等方劑,都是用快速導瀉的方法保存體液津液。

不使胃中津液。為實火燔灼枯槁而死。此攻裡時存津液之法也。但今人腸胃脆薄者多。血氣充實者少。故後賢又制白虎承氣。養榮承氣。增液承氣。參入潤燥濡液之劑。頻頻而進。令胃中津液充足。實邪自解。陰氣外溢則得汗。陰液下潤則便通。奏效雖遲。立法尤穩。

白話文:

不要讓胃中的津液枯竭,以免被實火灼燒枯乾而死亡。這是在攻治內在疾病時,保存津液的方法。但是現在的人,腸胃脆弱的人多,血氣充實的人少。所以後世的名醫又制定了白虎承氣湯、養榮承氣湯、增液承氣湯等方劑,加入滋潤乾燥、濡養津液的藥物,並且經常服用,使胃中的津液充足,實邪自然就會消失。陰氣向外發散則會出汗,陰液向下滋潤則大便通暢。儘管療效較慢,但治療方法卻非常穩妥。

凡傷寒病。均以開鬱為先。如表鬱而汗。里鬱而下。寒濕而溫。火燥而清。皆所以通其氣之郁也。病變不同。一氣之通塞耳。塞則病。通則安。無所謂補益也。補益乃服食法。非治病法。然間有因虛不能托邪者。亦須略佐補托。

白話文:

凡是傷寒病,都以疏通鬱結為首要任務。如果表鬱就發汗,裏鬱就行下,寒濕就溫補,燥熱就清涼,都是為了疏通其氣鬱。病變不同,都是一氣的通塞罷了。不通則病,通則安。沒有所謂的補益。補益是服食的方法,不是治療疾病的方法。但是,偶爾有因為虛弱而不能抵禦邪氣的人,也需要稍微補充一下,以幫助抵禦邪氣。

【秀按】病無補法。開其鬱。通其塞而已。固也。但其中非無因病致虛。及病不因虛而人虛之證。自宜通補並進。然通者自通其病。補者自補其虛。雖兩相兼。仍兩不相背也。其要訣。治寒病須察其有無熱邪。治熱病須察其有無寒邪。治虛病須察其有無實邪。治實病須察其有無虛邪。留心久久。自能識病於病外。而不為病所欺弄矣。

白話文:

【秀按】疾病治療中沒有固定的補法。打開鬱結,疏通阻塞罷了。這是治療的基礎。但是,有些疾病會因為人體虛弱而引起,還有一些疾病不一定是因為虛弱而引起,但也容易使人虛弱,因此需要進行通補並進的治療。然而,「通」是指疏通疾病,而「補」是指補益虛弱,雖然這兩種方法兼而用之,但仍舊互不衝突。其中的要點就是,治療寒症時要觀察是否有熱邪,治療熱症時要觀察是否有寒邪,治療虛症時要觀察是否有實邪,治療實症時要觀察是否有虛邪。留心觀察,時間久了,自然能從疾病的表面辨識出疾病的本質,而不會被疾病所迷惑欺騙了。

【廉勘】邪實於表為表實。邪實於裡為裡實。既有實邪。斷不宜補於邪實之時。表實者宜發表。裡實者攻其里而已。若遇有內傷宿病之人。適患外感時病。不得用峻汗峻攻之法。必參其人之形氣盛衰。客邪微甚。本病之新久虛實。向來之宜寒宜熱。宜燥宜潤。宜降宜升。宜補宜瀉。

白話文:

【原文解釋】

邪氣實現在表,則為表實證。邪氣實現在裡,則為裡實證。既然是邪氣實在了,就決不應該在邪氣實著的時候去補益。表實證應該發散表邪,裡實證攻裡即可。如果遇到有內傷宿病的人,適逢外感時病,那麼就不能用峻猛的發汗攻下的方法來治療。必須根據病人的形體、氣血的盛衰,外邪的大小,本病的虛實,往常應當採用寒涼、溫熱、燥藥、潤藥、降法、升法、補法、瀉法等。

其間或挾痰。或挾瘀。或挾水。或挾火。或挾氣。或挾食。務在審證詳明。投劑果決。自然隨手克應。故治外感或挾內傷。首必辨其虛中實、實中虛。

白話文:

在外感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有時會合併痰、瘀、水、火、氣、食等病理因素。務必詳細辨證,投劑果斷,才能手到病除。因此,在治療外感疾病時,首先要辨別其虛中實、實中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