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根初撰,何廉臣重訂

《重訂通俗傷寒論》~ 後序

回本書目錄

後序

1. 後序

前哲徐洄溪曰。醫者之學問。全在明傷寒之理。則萬病皆通。故仲景之書有二。《傷寒論》治時病之法也。《金匱要略》治雜症之法也。而《金匱》之方。則又半從《傷寒論》中來。則傷寒乃病中之第一症。而學醫者之第一功夫也。俞東扶曰。傷寒為大病。治法為最繁。必熟讀仲景書。

白話文:

古代醫家徐洄溪說過:一個醫者的學問,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傷寒發生的道理,那麼其他的疾病都能由此融會貫通。所以仲景留下的醫書有兩本:《傷寒論》是治療季節流行病的方法,而《金匱要略》是治療其他疾病的方法。而《金匱》方劑,一半以上都源自《傷寒論》。所以傷寒是疾病中最重要的症狀,也是學醫者應該首先瞭解的知識。俞東扶也說過:傷寒是大病,治療方法最複雜,必須熟讀仲景的醫書。

再遍讀後賢諸書。臨症方有把握。仲景書為叔和編次。或有差誤。而聊攝註解。殊覺穩當。續注者。張卿子王三陽唐不岩沈亮宸張兼善張隱菴林北海諸人。總不越其範圍。程扶生《經注》尤為明白易曉。然亦不敢直指原文之錯誤。自方程喻三家。各以已意布置。而仲景原文。

白話文:

我曾經讀過許多的醫書,在診治疾病時纔能夠得心應手。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由叔和整理編寫的,書中可能有錯漏之處。我對《傷寒雜病論》做了一些註解,覺得很可靠。後來,張卿子、王三陽、唐不巖、沈亮宸、張兼善、張隱菴、林北海等人都對《傷寒雜病論》進行了註解,他們總的來說沒有超出我的範圍。程扶生的《經注》尤其明白易懂,但也不敢直接指出原文的錯誤。自方、程、喻三家,各有自己的見解和安排,而仲景的原文則是最好的。

從此遂無定局。至柯氏來蘇集始放膽刪改。而以方名編次。又是一局。徐靈胎《傷寒類方》實宗其式。然予細繹柯氏刪改處。萬不及《醫宗金鑑傷寒論》之精當。先刊仲景原文。另立正誤存疑二篇。應改者注小字於旁。可刪者摘諸條於後。是非判然。智愚皆曉。他如江西舒詔《傷寒集註》大半斥為偽撰。

白話文:

自此以後便沒有固定的格式。直到柯氏的《來蘇集》才開始大膽地進行刪除和修改。並且以方劑的名稱進行排列。這是又一個新格式。徐靈胎的《傷寒類方》實際上是遵循柯氏的格式。但是我仔細推敲柯氏的刪除和修改之處,有很多不如《醫宗金鑑傷寒論》那麼精當。先刊印仲景的原文。另立正誤存疑兩篇。應該修改的地方在旁邊註上小字。可以刪除的條文摘錄在後邊。是非曲直是很明顯的,智者和愚者都很清楚。其他像江西舒詔的《傷寒集註》,大半都斥責為偽造的。

並取數方。痛加詆譭。別擬方以換之。以視汪琥將陰陽二候。分為二編。各補後賢之方。其意均欲使初學者不泥古方以害人。而汪猶拘謹。舒則放縱矣。惟吳綬蘊要節菴《六書》王宇泰《傷寒準繩張路玉傷寒緒論》俱有裨於後人。即有功於仲景。

白話文:

痛加詆譭。別擬方以換之。以視汪琥將陰陽二候。分為二編。各補後賢之方。其意均欲使初學者不泥古方以害人。而汪猶拘謹。舒則放縱矣。惟吳綬蘊要節菴《六書》王宇泰《傷寒準繩張路玉傷寒緒論》俱有裨於後人。即有功於仲景。

痛加詆毀和中傷,另外擬定新的方劑來代替它。以汪琥將陰陽二候分為二編,各補後賢的方劑來看。他們的用意都是希望初學者不要泥守古方而害人。但是汪琥還是太拘謹了,而舒則太放縱了。只有吳綬蘊要節菴的《六書》、王宇泰的《傷寒準繩》和張路玉的《傷寒緒論》,都有助於後人,也就是有功於仲景。

數方

  1. 吳綬蘊要節菴的《六書》中的「六書湯」

  2. 王宇泰的《傷寒準繩》中的「麻黃湯」

  3. 張路玉的《傷寒緒論》中的「桂枝湯」

合二家之說觀之。仲景《傷寒論》為千古用方之祖。且其闡明醫理。尤為中國至精之本。惜其書難免錯簡。必參觀後賢諸書。覈對互勘。始有頭緒。閱周澂之讀傷寒論法。頗有見地。爰節述其說曰。《傷寒》非奇症也。《傷寒論》非奇書也。仲景據其所見。筆之於書。非既有此書。

白話文:

綜合兩家的說法來看。仲景的《傷寒論》是千古以來用藥配方的祖師爺。而且他闡明的醫學原理,更是中國最精湛的根本思想。可惜的是他的書難免有錯簡的地方,一定要參閱後世賢者的著作,核對互勘,纔有頭緒。看了周澂之閱讀《傷寒論》的方法,頗有見地。所以摘錄他的說法如下:《傷寒》不是奇難雜症。《傷寒論》也不是奇書。仲景根據他所見到的情況,寫成了這本書。而不是先有了這本書。

而天下之人。依書而病也。讀者須每讀一段。即設一病者於此。以揣其病機治法。而後借證於書。不得專在文字上安排。總之讀《傷寒論》只當涵泳白文。注家雖有數十。以予所見二十餘種。皆不免穿鑑附會。言似新奇。莫能見之行事。鄙見只當分作四會。曰傷寒初起本證治法。

白話文:

天下的人都依靠醫書來判斷疾病,研讀醫書時,需要在讀完一段內容後,立刻想一個病患,並揣摩他們的疾病機制和治療方法,之後再把書中的內容和病患的情況做比較。不能只是在文字上做文章,總之,研讀《傷寒論》時,應該直接研讀原文,儘管有幾十種註解,但我所看過的二十多種註解,都難免牽強附會,言論看似新奇,但都沒有實際的指導意義。依鄙見,研讀《傷寒論》應該分成四個部分:傷寒初發的根本病證與治療方法。

曰傷寒初起兼證治法。曰傷寒日久化寒。並誤治化寒證治。曰傷寒日久化熱。並誤治化熱證治。其霍亂、風濕、食復、勞復。以雜症附之。再參之陶節菴書。及各家論溫熱書。互相考證。庶於讀書有條理。而臨證亦可有徑途矣。蓋經脈部位。與夫形層表裡淺深之事。固不可不講。

白話文:

  1. 傷寒初起的兼證治法

  2. 傷寒日久變成寒證,及其誤治之寒證治法

  3. 傷寒日久變成熱證,及其誤治之熱證治法

  4. 霍亂、風濕、食復、勞復等雜症,附於後面,再參考陶節菴書、各家關於溫熱病的著作,互相考證,使讀者能夠條理分明,臨證時容易掌握治療方法。經絡的部位,以及人體的形層表裡淺深等問題,當然不容忽視。

而究不可過執也。著力乃在氣化上推求。不得專在部位上拘泥。此書在唐以前。已非一本。其章節離合。本無深意。論中敘證。有極簡者。有極繁者。有方證不合者。有上下文義不貫者。經設身處境。實在難以遵行。安知非錯簡說簡耶。讀者只應各就本文思量。不必牽扯上下文。

白話文:

然而也不能執著過度。應該放在氣化上推求,不能拘泥於部位。這本書在唐朝以前就已經有很多版本,章節的離合也沒有特別的意義。書中的症狀描述,有的極簡,有的極繁,有的方劑與證狀不符,有的上下文文義不通順。經文的情境很難實際執行。誰知道錯簡和說簡是不是真的?讀者只要逐字逐句思考文本的內容,不必拘泥於前後文。

積久自能融會貫通。此真善讀傷寒論之活法也。前清《俞根初》先生。在乾嘉之間。盛行四五十年。著《通俗傷寒論》十二卷。第一編第一章、勘傷寒要訣。第二章、六經方藥。第二編病理診斷。第三章、表裡寒熱。第四章、氣血虛實。第五章、傷寒診法。第六章、傷寒脈舌。

白話文:

隨著時間累積就能融會貫通。這是真正善於研讀《傷寒論》的靈活運用方法。前清時期的《俞根初》先生,在清乾隆嘉慶年間,他的醫術盛行四五十年。他著有《通俗傷寒論》十二卷。第一編第一章,探討傷寒的診治要訣。第二章,列舉六經的方藥。第二編討論病理診斷。第三章,探討表裡寒熱。第四章,探討氣血虛實。第五章,介紹傷寒的診斷方法。第六章,介紹傷寒的脈象和舌象。

第三編證治各論。第七章、傷寒本症。第八章、傷寒兼證。第九章、傷寒夾證。第十章、傷寒壞症。第十一章、傷寒復證。第四編調理諸法。第十二章、瘥後調理法。其辨析諸症。頗為明晰。其條列治法。溫寒互用。補瀉兼施。亦無偏主一格之弊。方方切用。法法通靈。其定方宗旨。

白話文:

第三編:證治各論。第七章:傷寒本症。第八章:傷寒兼證。第九章:傷寒夾證。第十章:傷寒壞症。第十一章:傷寒復證。第四編:調理諸法。第十二章:瘥後調理法。它的鑑別診斷各種症狀,頗為清晰。其條列治法,溫寒互用,補瀉兼施,也沒有偏主一格的弊端。方方切用,法法通靈。其定方宗旨。

謂古方不能盡中後人之病。後人不得盡泥古人之法。全在一片靈機。對症發藥。庶病傷寒者真有豸乎。善夫俞惺齊先生有言曰。讀書與治病。時合時離。古法與今方。有因有革。善讀書斯善治病。非讀死書之謂也。用古法須用今方。非執板方之謂也。專讀仲景書。不讀後賢書。

白話文:

古方不一定能夠完全適用後人的疾病。後人也不應該完全墨守古人的方法,一切在於靈活變通。根據症狀來用藥,患有傷寒病的人才能夠真正地康復。俞惺齊先生說得好:「讀書和治病,有時相符,有時相悖。古法和今方,有的可以沿用,有的需要改革。善於讀書的人才善於治病,這並不是死讀書的意思。使用古方必須結合今方。這並不是一味地死守古方。只讀仲景的書,不讀後人的書,是不行的。」

譬之井田對建。周禮周官。不可以治漢唐之天下也。僅讀後賢書。不讀仲景書。譬之五言七律。崐體宮詞。不可以代三百之雅頌也。俞氏此著。勸求古訓。博採眾法。加以臨證多年。經驗豐富。故能別開生面。獨樹一幟。多發前人所未發。一洗陰陽五行之繁文。真苦海之慈航。

白話文:

拿井田制相提並論。周禮周官。不能用來治漢唐的天下,僅讀後代傳下的書,不讀仲景的書,就像是用五言七律、崑體、宮詞不能代三頌(頌詩、頌德、頌功)一樣。俞氏的著作,倡導鑽研古代的教訓,廣泛採納眾多的方法,加上他多年臨牀證治,經驗豐富,所以他能另闢途徑,獨樹一幟,提出許多前人沒有提出的見解,一洗陰陽五行繁雜的文辭,真是苦海的慈航。

昏衢之巨燭也。學者誠能從此書切實研求。廣為探索。則歷代傷寒名家。皆堪尚友矣。兼臣研究之餘。略附臆說於後。閱者諒之。

白話文:

這本書就像黑夜中的巨燭,學者真的能從這本書切實研究,廣泛探索,那麼歷代中醫名家,都值得成為朋友了。我研究之餘,略微附上我的看法,閱覽者請諒解。

公元一九一六年丙辰四月望

何廉臣印岩識於紹城臥龍山麓之宣化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