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卿子

《張卿子傷寒論》~ 凡例

回本書目錄

凡例

1. 凡例

一、仲景之書。精入無倫。非善讀。未免滯於語下。諸家論述。各有發明。而聊攝成氏引經析義。尤稱詳洽。雖牴牾附會。間或時有。然諸家莫能勝之。初學不能捨此索途也。悉依舊本。不敢去取。

白話文:

一、仲景的著作十分精妙,沒有哪一本書能與之相比。如果不認真閱讀,就很容易停留在字詞的表面,無法理解其深意。各位家論述仲景的著作,各有不同的見解,而聊攝把成氏的引經據典和分析闡述,綜合起來,最為詳細妥當。儘管有時候牽強附會,但其他家卻沒有能勝過他的。初學者不能不藉助這本書來尋找方法。我完全依照舊的本子,不敢有所增減。

一、諸家善發仲景之義者。無過南陽。外此如叔維、潛善、潔古、安常、東垣、丹溪、安道。近代如三陽、宇泰諸君子。單詞片語。雖不盡拘長沙轍跡。實深得長沙精義。急為採入。以補六經未發之旨也。

白話文:

在眾多的醫家之中,善於發揮張仲景思想的,沒有誰能超過南陽趙獻可。除外,還有南陽朱肱、吳昆、江瓘、陳言、李杲、朱丹溪、安道。近世如三陽劉完素、宇泰張元素諸位先生,雖然他們不完全拘泥於張仲景的言論,但實際上他們深刻地領悟了張仲景精神的精髓,急應採納他們的學說,以補充六經未曾發明的旨意。

一、是書仲景自序原為十六卷。至叔和次為三十六卷。今坊本僅得十卷。而七八卷又合兩為一十卷。僅次遺方。先後詳略。非復仲景叔和之舊矣。今依辨平脈法為第一卷。自傷寒大例及六經。次第。不復。妄有詮次。止以先後勻適。約為六卷。其遺方併入論集。便於簡閱。大抵因三陽王氏義例云。

白話文:

這本書是仲景自己寫的序言,原來的版本是十六卷。到叔和的時候,改成三十六卷。現在市面上流傳的版本只有十卷。而七八卷被合成了十卷。其中遺留的方子不夠完備。原書內容的詳略順序,也不是仲景叔和的原樣了。現在,我按照《辨平脈法》把內容分為第一卷。從《傷寒大例》和六經開始,依次列舉,不再妄自解釋。只是把內容分得比較平均合適,約略分為六卷。那些遺留的方子併入論集,以便簡明清晰地閱讀。大體上是根據三陽王氏的義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