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46)

回本書目錄

別論 (46)

1. 八味丸之腹證

地黃治臍下不仁及煩熱,具強心作用。地黃合澤瀉茯苓附子為利尿作用;薯蕷、山茱萸有滋養強壯作用;牡丹皮佐地黃而治煩熱,並可和血;桂枝抑制水毒之上衝;附子刺激新陳代謝機能,使臍下不仁等之組織弛縱者可以復舊,並治下體部之冷感,及知覺運動之不全或全麻痹等。

白話文:

地黃具有強心作用,可治療臍下不仁及煩熱。地黃與澤瀉、茯苓、附子合用具有利尿作用;薯蕷、山茱萸具有滋養強壯的作用;牡丹皮佐地黃可以治療煩熱,並可和血;桂枝抑制水毒向上衝擊;附子刺激新陳代謝機能,使臍下不仁等組織鬆弛者可以恢復正常,並治療下體部冷感,以及知覺運動不全或完全麻痺等症狀。

故包含是等藥品之本方以臍下不仁為主目的,尿利之減少或頻數,及全身之煩熱,或手掌、足蹠之更互的出沒煩熱與冷感為副目的,更參照上記及下列諸說而用之也可。

白話文:

因此,包含上述藥品的基本處方,以臍下不仁為主要目的,排尿減少或頻數,以及全身的煩熱,或手掌、腳底交替出現煩熱和寒冷的感覺為輔助目的,也可以參考上述和下列的各種說法並使用。

《方機》於本方之主治曰:「腳氣疼痛,少腹不仁(蕤賓),足冷或痛,少腹拘急,其便不利者(應鐘)。」

求真按:「疼痛者,為附子、桂枝之治處。足冷者,附子之療所也。」

夜尿,或遺尿者。

白話文:

原文:

方機於本方之主治曰:「腳氣疼痛,少腹不仁(蕤賓),足冷或痛,少腹拘急,其便不利者(應鐘)。」

求真按:「疼痛者,為附子、桂枝之治處。足冷者,附子之療所也。」

夜尿,或遺尿者。

現代白話文翻譯:

本方治療的主證:腳氣疼痛、小腹部不敏感(麻木)、腳冷或痛、小腹部拘急、大便不通暢。

求真的按語:

  • **疼痛:**用附子、桂枝治療。
  • **腳冷:**用附子治療。

其他證狀:

  • 夜尿或遺尿。

《建殊錄》曰:「某僧一身腫脹,小便不利,心中煩悶,氣息欲絕,腳尤濡弱。一醫作越婢加朮附湯飲之,數日無效。先生診之,按至少腹,得其不仁之狀,乃與八味丸。一服心中稍安,再服小便快利,未盡十劑而痊愈。」

白話文:

《建殊錄》中記載:「有一位僧人全身浮腫,小便不通,心中煩悶,呼吸困難,腳尤其浮腫虛弱。一位醫生給他開了越婢加朮附湯,喝了好幾天都沒有效果。先生診斷後,按壓他的小腹部,發現他不舒服的症狀,於是給了他八味丸。服了一劑後,心中的感覺稍好些,再服一劑後小便就通暢了,不到十劑就痊癒了。」

求真按:「此病恐係慢性腎炎,余亦於此證而煩熱不堪病者,與本方而得速效者矣。」

《醫方口訣集》本書方條曰:「下焦虛憊,或小便不禁者,或癃閉者,痿痹者,皆可用之。」

白話文:

內容求真按:「這個病恐怕是慢性腎炎,我也曾遇過這種症狀而感到煩熱不堪的患者,使用本方藥方後,很快就見效了。」

《醫方口訣集》這本書的方劑條目說:「下半身虛弱,或者小便失禁,或者小便不通,或者手腳麻痺,都可用這個方子。」

《古方便覽》本方條曰:「一人患熱病後口渴,飲茶湯每日約三四升,小便晝夜五、六十次,其他無少苦,諸治不得奏效。余即作八味丸料使飲之,諸證頓除。」

白話文:

《古代方便指南》這本書的條目裡說:「有位患有熱病的人,得了口渴的症狀,每天飲用茶湯約三四升,小便晝夜都要排五、六十次,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痛苦。各種治療方法都沒能奏效。我製作了八味丸給他吃,各種症狀頓時消除。」

《成績錄》曰:「一男子腰以下痹,冷痛,手足煩熱,舌上黑苔如實狀,先生與八味丸而痊愈。」

求真按:「此舌黑苔,必為濕潤。」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產後水腫,腰腳冷痛,小腹不仁,小便不利者,以水煮服之。」

白話文:

「成績錄」記載:一名男性腰部以下麻痺,疼痛且寒冷,手腳卻發熱,舌頭上出現黑色的苔狀物,彷彿真實的物體。醫師給他服用八味丸,結果痊癒了。

「求真」按語:這種舌頭上有黑色苔狀物的症狀,肯定是因為體內濕氣過重。

「類聚方廣義」中記載此方劑的條目說:「用於治療產後水腫、腰腳冷痛、小腹沒有知覺、小便不通暢的人,用開水煮後服用。」

淋家,小便晝夜數十行,便了微痛,常有便意,咽乾口渴者,稱氣淋。老人多患斯證,宜此方。又治陰痿及白濁證,小腹不仁無力,腰腳酸軟或痹痛,小便頻數者,婦人白帶甚者,亦宜此方。

白話文:

氣淋症:小便頻繁,晝夜排尿數十次,小便後微微疼痛,經常有便意,咽喉乾燥、口渴。老年人多患此病,可以使用此藥方治療。也可治療陽痿和白濁症狀,小腹沒有力量、沒有感覺,腰腿痠軟或疼痛,小便頻率高。女性有嚴重白帶問題的,也可使用此藥方治療。

求真按:「余亦屢用本方治是等之病矣。」

白話文:

我也曾多次使用此方劑治療這類疾病。

2. 地黃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地黃

【集解】《別錄》曰:「地黃生咸陽川澤黃土地者佳。二月、八月採根陰乾。」

弘景曰:「咸陽,即長安也。」

乾地黃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痹。(《本經》)

白話文:

地黃

集解:《別錄》記載:「地黃生長在鹹陽川澤的黃土地上最好。在二、八月採挖根部,陰乾。」

弘景說:「鹹陽,就是長安。」

乾地黃

氣味:味甘,性寒,無毒。

主治

  • 傷中
  • 消散血滯,暢通經脈
  • 補充骨髓,生長肌肉
  • 煮湯服用,可以清除寒熱積聚,消除痹病。(《本經》)

主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胞漏下血,破惡血溺血,利大小腸,去胃中宿食。…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益氣力,利耳目。(《別錄》)

白話文:

男子五勞七傷、女子經脈不通或下血、產婦惡露不止、解血尿、通大小腸、去除胃裡堆積食物。…治療五臟內部受傷、恢復元氣、通暢血脈、加強氣力、增強聽力和視力。(《別錄》)

助心膽氣,強筋骨,長志,安魂,定魄,治驚悸勞劣、心肺損、吐血、鼻衄、婦人崩中血運。(大明)

產後腹痛。(甄權)。

涼血,生血,補腎水真陰,除皮膚燥,去諸濕熱。(元素)

主心病,掌中熱痛,脾氣痿蹶,嗜臥,足下熱而痛,吐血。(好古)

生地黃

白話文:

繁體中文:

產後腹痛。(甄權)

涼血,生血,補腎水真陰,除皮膚燥,去諸濕熱。(元素)

主心病,掌中熱痛,脾氣痿蹶,嗜臥,足下熱而痛,吐血。(好古)

現代白話文:

幫助心、膽氣血運作,強健筋骨,增強意志,安撫魂魄,治療驚悸、勞累、心肺受損、吐血、鼻血,以及婦女產後崩漏。(大明)

治療產後腹痛。(甄權)

涼血、生血、滋補腎水真陰,消除皮膚乾燥,祛除各種濕熱症狀。(元素)

主要治療心臟病,手掌發熱疼痛,脾氣虛弱萎靡,嗜睡,足部發熱疼痛,吐血。(好古)

【主治】治婦人崩中血不止,及產後血上薄心,悶絕,傷身。胎動下血,胎不落。…瘀血,留血,鼻衄,吐血。皆搗飲之。(《別錄》)

白話文:

【主治項目】治療婦女發生崩漏、產後血往上衝到心臟,導致胸悶而暈厥,傷害身體。胎兒活動引起出血,胎兒不掉落下來。...治療瘀血、留血、鼻出血、吐血。都可以擂碎後服用。(《別錄》)

解諸熱,通月水,利水道。(甄權)

白話文:

解除各種熱症,暢通月經,利於水分代謝。(甄權)

《本草備要》曰:「乾地黃,甘苦,寒。…涼血,治血虛發熱、勞傷咳嗽、痿痹、驚悸、血運、崩中。…長肌肉,利大小便,調經、胎不安。又能殺蟲,治心腹急痛。」

白話文:

《本草備要》說:「乾地黃,味道甘苦,性寒。…能涼血,治療血虛發熱、勞累引起的咳嗽、肌肉萎縮麻痺、驚悸、血運不暢、產後出血。…能增長肌肉,利水消腫,調經,治療胎位不正。又能殺蟲,治療心腹疼痛。」

由是觀之,則地黃有止血,利尿,強壯,強心,解熱,鎮咳,鎮靜,鎮痛等諸作用也明矣。然以之應用於臨床上,當以血脫(南涯翁所說)、血虛(《本草備要》所說),即貧血虛弱與臍下不仁為主目的,煩熱及其他症狀為副目的。

白話文:

由此可以看出,地黃具有止血、利尿、強壯、強心、解熱、鎮咳、鎮靜、鎮痛等多種作用。但在臨牀上使用時,應以血脫(南涯翁所說)、血虛(《本草備要》所說),即貧血虛弱與臍下不仁為主要目的,煩熱及其他症狀為輔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