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烈

《吳醫匯講》~ 卷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七 (2)

1. 四時皆有傷寒說

三陽傷寒,俱有表證,至於三陰,既無表證可據,而又不必一日太陽、二日陽明循經而傳,卒然直中,無拘太少,今試有人卒然患得三陰條脈證,醫者診視,將不知目為何病,無論治之也。故有謂南地無傷寒者,非無傷寒,實有之而難於識,難於治也。寒者,天地之一氣,《傷寒》者,舉一以名書,一百一十三方,果皆治寒之劑哉?猶魯史錯舉四時而名《春秋》也。

白話文:

三陽傷寒都具有表證,至於三陰傷寒,既沒有表證可以判斷,也不一定按照太陽經一日、陽明經二日循經傳播的順序,而是突然直接入侵,不拘泥於太陰或少陰經。如今如果有人突然患上三陰條脈證,醫生診視後,將不知道這是什麼病,更不用說治療了。因此有人說南方沒有傷寒,並不是沒有傷寒,而是確實有傷寒,但很難識別和治療。寒氣是天地之間的一種氣,《傷寒論》只是舉一類疾病來命名,書中的一百一十三個方劑,真的是治療寒證的方劑嗎?就好像魯國的史官孔子錯誤地將四時記載下來而命名為《春秋》一樣。

竊謂傷寒一證,不特霜降以後,春分以前有之,即三時皆有之,不過因時易名,春溫、夏暑,其證治已全具於三百九十七法中,在學者能通其變耳。是《傷寒》實備六氣之治,厥後或專論溫熱,或專主三焦,或主心營肺衛,要不過《傷寒》中之一氣一經,未足以窺全豹也。讀書貴在參悟,不可如小僧縛律。

白話文:

我認為傷寒這個疾病,不只是在霜降到春分這段時間纔有,而是每個季節都會有。只是因為不同的季節,它的症狀和名稱會有所不同。在春天叫春溫,夏天叫夏暑,它們的症狀和治療方法在《傷寒論》中的三百九十七條方劑中都已經包含了。關鍵在於學習者能否通曉其中的變化。因此,《傷寒論》實際上包含了六種病因的治療方法。後來有人專門討論溫熱病,有人專主三焦,有人專主心營肺衛,但這些都只是《傷寒論》中的一部分,無法全面地瞭解傷寒病的本質。讀書的重點在於參悟,不要像小和尚一樣只死記教條。

如邪中三陰,不必皆寒,故三陰亦有熱下證;直中三陰,多兼內傷,故三陰每多溫補證。又況外感不出六經,內傷無過五臟,然則《傷寒》一書,並可以概雜病,何時何地無之哉?溯心源於長沙,當必沉潛反復於其書,猶必詳審於無表證之治,則官牆雖峻,庶幾可窺。

白話文:

如果邪氣侵襲三陰經,不一定都是寒症,所以三陰經也有熱證。如果邪氣直接侵襲三陰經,常常伴有內傷,所以三陰經常需要溫補治療。何況外感病不超過六經,內傷病不出五臟。這樣看來,《傷寒論》這本書,完全可以涵蓋各種雜病,任何時間、地點都可能出現。追溯《傷寒論》的根源在於長沙,必須仔細反覆研讀這本書,還要詳細審視對無表證的治療方法,這樣才能逐漸理解《傷寒論》的精髓。

2. 幼科似驚非驚辨

幼科驚症,自喻氏以食、痰、風、驚四字立名,大剖從前之訛,實為確論,葉香巖亦宗之。然更有未盡者,近多冬令氣暖失藏,入春寒溫間雜,小兒吸收其邪,先傷肺經,起自寒熱氣粗,延綿失治,漸從胞絡內傳,上部雖有微汗,而痰多、鼻煽、煩躁、神蒙,病家惶懼,輒云變為驚症,動用香開,妄投金石,以致陰液消亡,熱勢愈張,正不敵邪,肝風陡動,漸見肢牽、目竄、痙閉、發厥,勢多傾敗。若於病未猖撅之前,先以辛涼開肺,繼以甘寒化熱,佐以潤劑降痰,兩候自能痊可。

白話文:

小兒驚厥症,自喻氏提出「食、痰、風、驚」四個原因命名,徹底糾正了之前的錯誤,葉香巖也贊同這個說法。但還有未盡之處:

最近冬天溫度異常,導致陽氣不足,到了春天寒暖交替,小兒吸收了邪氣,首先傷害肺經,出現寒熱、氣粗症狀。如果延誤治療,邪氣逐漸傳入內臟,即使上半身微微出汗,但痰多、鼻煽、煩躁不安、神志不清。家長往往驚慌失措,認為是驚厥症,於是使用香開藥物,胡亂服用金石類藥物,導致陰液耗盡,熱勢加重,正氣不敵邪氣,肝風驟然發作,出現肢體抽搐、目光遊移、痙攣、昏厥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但在症狀惡化之前,若先用辛涼藥物疏通肺氣,再用甘寒藥物清熱,配合潤劑化痰,就能夠治癒疾病。

此蓋溫邪陷入,陰液內耗,而動肝風,實非驚恐致病也。若誤以驚藥治之,恐幼稚之含冤不少,故為之一辨。

3. 痘科伏毒急於悶症說

痘之一症,先賢立論甚詳。但近時氣候變遷,竟有不同於向日者,莫甚於伏毒,而為時癘壅遏。初起寒熱悠悠,腰腹並無痛楚,兩潮而見點,亦色潤而形單。並非要害之處,身熱未解,得嚏便通。根窠雖立,不易掀發。一到三朝,神蒙氣喘,斑點全無,唇不腫而口不渴,火伏內攻,迅如反掌,痘未退縮,即已喘閉告竭。雖多識者,進以芳香雙解,大劑劫奪,一無奏績,亦未如之何也已矣。

白話文:

痘瘡這個疾病,古人論述得很詳細。但是近年來氣候變遷,出現了與以往不同的情況,最嚴重的就是潛伏的毒氣,導致時令疫病的壅塞。

初期出現寒熱交替,腰腹沒有疼痛,過了兩天就會出現痘點,痘點顏色鮮豔、形狀單一。痘點不在要害部位,身上發熱沒有緩解,打了噴嚏就會暢通。痘瘡的基礎雖然已經形成,但不易爆發。

過了一到三天,患者神志不清、氣喘,痘點完全消失,嘴脣不腫、口不渴,火邪潛伏於內,迅速進攻,痘瘡還沒退縮,就已經喘不過氣來,病重告危。

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醫生,用芳香化解熱毒的雙解劑,大量使用強力的藥物,也無濟於事,只能束手無策。

4. 司天運氣贅言

《內經·氣交變大論》詳言歲運,《六元正紀大論》詳言司天在泉,而今似有不驗者,何歟?蓋歲運已分太少,而一歲之中,再分為五運,五運之中,又分主客,主客之中,又分太少司天在泉,再與間氣分而為六,六氣之中,又分主客,是每候中必有歲運與司天、在泉,及主運、客運、主氣、客氣六者矣。角、徵、宮、商、羽,與風、火、濕、燥、寒,雜合於一時,變化靡窮。

白話文:

《內經》的《氣交變大論》詳細描述了歲運,《六元正紀大論》則詳述了司天在泉之說,但現在好像不靈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是歲運已經分得過於瑣碎,一年之中又分為五運,五運之中又分主運和客運,主運和客運之中又分太運、少運、司天、在泉,再與間氣相配,一共分為六氣。六氣之中又分主氣和客氣,這樣一來,每個時節中必定包含歲運、司天在泉、主運、客運、主氣、客氣這六個因素,加上五行(角、徵、宮、商、羽)與六氣(風、火、濕、燥、寒)交雜在一起,變化無窮無盡。

無怪執歲運之說者,司天在泉不驗,執司天在泉之說者,歲運不驗,執五運六氣之說者,歲運與司天在泉皆不驗,幾疑古聖賢書為不可盡信矣。不知五運六氣,《經》文雖逐一分言,而未及合參之理;然《天元紀》、《六微旨》二篇,論至天符歲會,則參合而言。如天符乃歲運,與司天相會,奉天行令而主半年,譬之相輔也,故曰執法也。

白話文:

難怪那些堅信歲運理論的人,無法驗證《司天在泉論》;而堅持《司天在泉論》的人,也無法驗證歲運;那些執著於五運六氣說的人,既無法驗證歲運,也無法驗證《司天在泉論》。當時我幾乎懷疑古代聖賢的著作並非完全可信。

其實,《黃帝內經》中雖然逐一提到五運六氣,但沒有說明它們之間的相互關聯。然而,在《天元紀》和《六微旨》兩篇中,在論述天符歲會時,卻將它們結合起來加以論述。

例如,天符就是歲運,它與司天相會,奉天行令,主宰半年,就像互相輔佐一樣,所以又稱之為「執法」。

故中其病者,危而速也。歲會乃歲運與年辰相會,猶為平氣,而主一年,譬之方伯也,故曰行令也。故中其病者,徐而持也。至於太乙天符,則司天、歲運、年辰三者會合,偏盛極焉。故中其病者,暴而死也。吾儕在醫喻醫,如一方中純寒純熱,其性自偏,服之未有不驗者。

白話文:

因此,遇到這種病症的人,病情會發展得很快且危險。歲會是指歲運與年辰的交會,它們的氣勢還算平和,影響一年的時間,就像是一個地區的首領,所以叫「行令」。因此,遇到這樣病症的人,病情的發展會比較緩慢。至於太乙天符,則是由司天、歲運、年辰三者交會而形成,偏盛的氣勢極為嚴重。因此,遇到這樣病症的人,病情會發展得很急劇,甚至會死亡。我們醫者用藥也是這個道理,就像一方藥物中全是寒性或熱性,它的藥性就會偏向一邊,服用的時候沒有不應驗的。

其非天符、歲會之年,五行錯雜,猶之一方中苦辛相制,寒熱雜陳,則氣味皆輕,自不覺其利害耳。天符、歲會如此,可知五運六氣亦須參合以類推矣。《內經》未言及此者,提其綱而略其目也。然余更有說者,《經》言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

白話文:

如果沒有遇到天干地支相符、歲運相合的年份,各種五行相互混雜,就像一張處方中苦性藥和辛性藥相互制約,寒性藥和熱性藥混雜在一起,那麼藥物的氣味都比較淡薄,自然不會感到它們的強烈功效。天干地支相符和歲運相合的情形也是如此,可以推知五運六氣也必須參照類似的法則去推斷。古醫書《內經》沒有提到這方面的原因,可能是隻提出了綱領而省略了細節。但是,我還有一個看法。古醫書中說,觸犯了司法官員的,疾病會發作地快而危險;觸犯了長官的,疾病會發作得慢而持久;觸犯了貴人的,疾病會發作得急而死亡。

曰中、曰其,乃指偏勝之時,即中此偏勝之邪,於是其病如斯,非泛言其年得病,無論風、寒、暑、濕、燥、火,一概如此斷也。況偏勝之時,雖必有其邪,亦非舉世之人而盡中之也。或起居不慎,或寒暖失宜,凡屬外感皆然。再壯者氣行則散,怯者著而為病,則是中其邪者,本非常有,何謂《經》文之不驗耶?愚意以為運氣之說如此。

白話文:

「曰中」、「曰其」指的是特定時間的偏盛,也就是說,在這個偏盛的時間接觸到這種偏盛之邪氣,才會出現這樣的症狀。並不是籠統地說那一年的所有人都會得這種病,無論是風邪、寒邪、暑邪、濕邪、燥邪還是火邪,都這樣斷定。而且,偏盛時間雖然必然有相應的邪氣存在,但並非所有人都會被感染。有的人可能是因為沒有注意起居,或者寒暖適宜,所有屬於外感因素的都有可能。而且健康的壯年人氣血旺盛,邪氣入侵容易被驅散,而體質虛弱的人容易被這些邪氣所侵擾致病。所以,能接觸到這些邪氣的人本來就很少,怎麼能說經文不靈驗呢?我認為運氣的說法應該是這樣的。

抑更有釋天符太乙之說者,謂非一年之病皆然,當以得病之一日為言,如戊子日亦稱天符,戊午日即為太乙,似乎近理,而與中、其二字,究隔一層,仍當作值其日而中其邪,或合以其年其日而中其邪,如此推之,竊謂斷無不驗者。

白話文:

還有更進一步說天符、太乙的,認為並不是每年的疾病都相同,應以發病那天的天干地支來說,例如戊子日也稱天符,戊午日就稱太乙,這看似合乎道理,但與「中」這個字還是有區別,應該解釋為那天犯病是因為中邪,或者結合那一年和那一天而中邪。這樣推論下去,恐怕沒有不靈驗的。

5. 周身經絡總訣(有小序)

治病須分經絡,古人以經界喻之,猶夫射之的、御之範也。《靈樞·經脈》一篇,為我醫所必讀,惟是其文參差繁複,習者苦之。東垣編為歌訣,國朝汪訒庵更為諧暢,可謂記誦無難矣。惟是熟此經脈,於逐經之起止循行雖己了了,而人之身體,每一處有兩三經,或四五經,錯綜循及者,皆散見於各經之下,臨證倉卒,未免或遺。烈不揣愚陋,竊以人身自巔至足,凡十二經絡行及之所,匯而輯之。

白話文:

治療疾病必須區分經絡。古人用射箭靶心和製陶模型來比喻經絡,就好比治療中醫時能準確找到病痛部位一樣。《靈樞經·經脈篇》是中醫必讀的經典,但它的內容繁雜分散,學習者感到頭疼。東垣將其編成歌訣,後代的汪訒庵又改編得更加順暢,可以說背誦起來毫不費力。

不過,即使熟知經脈,知道每條經絡的起止循行位置,但是人體每個部位都可能涉及兩三條或四五條經絡,它們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這些交織的信息都散見於各條經絡的章節中,在臨牀上使用時難免有遺漏。

我自不量力,收集整理了人體從頭到腳所有經過的十二經絡,彙集到一起。

再奇經八脈,除帶脈及陰陽維蹺,皆簡明易曉,可無纂輯外,其沖、任、督三經,亦為摘入。仿四六之體,編為俚句,而不拘拈對,不嫌粗俗,惟求便於記誦,俾人之身體四肢,一云某處,便識為某經某絡,實為臨證、辨經、分經、議治之捷徑;但不敢曰熟此總訣,竟可置《經》文而不讀也。

白話文:

除了帶脈、陰維脈和陽維脈這三條奇經八脈之外,其餘五條經絡都相當簡單,可以不用特別整理。不過,沖脈、任脈和督脈這三條經絡我也摘錄下來了。我採用類似四字六句的體裁,編寫成通俗易懂的句子,雖然不追求對仗工整或文雅,但希望能讓讀者便於記憶。這樣一來,讀者只要看到身體的某個部位,就能辨識出這是哪條經絡。這是一個簡便且快速的辨經、分經、議治的方法。不過,我也不敢說讀熟了這個總訣,就可以完全不讀原來的《傷寒論》原文了。

譬之《本草綱目》,既已按藥而治病,復有《本草類方》,為之按病以集方,二者縱橫為用,尤為心目瞭然耳。

頭上諸脈,蓋聞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太陰肺,少陰心,厥陰心包),手之三陽,從手走頭。(手少陽三焦,陽明大腸,太陽小腸)。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太陽膀胱,陽明胃,少陽膽),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足太陰脾,少陰腎、厥陰肝)。《靈樞》逐一而分言,茲乃合編而便讀。膀胱之脈交於巔,肝與督脈會於巔,絡腦須知膀督(惟欲便於誦讀,故用簡字訣,余仿此)。髮際循乎胃脈,胃至額顱(髮際下為額顱),膽抵頭角。上額者督與膀胱(在內直上),出額者其惟肝脈(在外直出)。目系連於肝脈,心之支者,並系目之內角,名曰內眥,小支至而膀胱起,胃經還約於其旁(小腸之支者至目內眥,膀胱之脈起於目內眥,胃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約,一作納)。目之外角名曰銳眥,膽接焦支(三焦之支者,至目銳眥,膽脈起於目銳眥)。小腸亦至目下為䪼(音拙),焦膽小腸而合至(三脈俱支者)。兩旁為頰,大小肝焦而上下(夾面橫骨為頰,大腸貫頰,小腸上頰,肝與三焦俱下頰,四脈亦俱支者)。小腸之支斜絡於顴,督脈至於鼻柱,胃脈起於交頞(即山根)。大腸之支挾鼻孔,而交中挾口(從下齒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至迎香穴而終,交足陽明經),胃經之脈循鼻外,而挾口環唇。肝又環於唇內,胃又交於承漿(下唇陷中)。胃經之脈入上齒,大腸之支入下齒。頷前大迎,胃脈出而膽支下(顋下為頷,頷前一寸三分動脈陷中為大迎,乃胃經穴),頷下為頤,胃脈循而任脈上(胃脈循頤後下廉)。耳之上角,焦支出而膀支至,客主人穴,膽出走而胃脈過(耳前上廉起骨曰客主人,乃膽經穴,膽脈之支者,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胃脈上耳前,過客主人)。三焦之孫脈,出走客主人前(《靈樞》云: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此支之歧者,故曰孫脈,後仿此)。小腸與焦膽,三支併入耳中。膽脈焦支系於耳後,膽支胃脈循在頰車。(耳下曲骨為頰車)。咽有小心,脾腎之脈。(小腸脈循咽,心脈之支者挾咽,脾脈挾咽,腎脈至咽)。喉為胃支,腎脈之循(二脈循喉嚨)。肝循喉後而入咽顙(肝脈循喉嚨之後,上入咽顙,咽顙一名頏顙,在上齶後)。脾連舌本而散舌下。腎脈挾乎舌本,胃支下在人迎(結喉旁一寸五分動脈)。此為諸陽之會,先須大略而陳。

白話文:

頭上的經脈

我們常聽說,手上的三條陰經從臟腑通向手(肺經、心經、心包經);手上的三條陽經從手通向頭(三焦經、大腸經、小腸經)。足上的三條陽經從頭通向足(膀胱經、胃經、膽經);足上的三條陰經從足通向腹部(脾經、腎經、肝經)。《靈樞》經書一一分述這些經脈,這裡把它們彙編在一起便於閱讀。

膀胱經的經脈交匯於頭頂,肝經與督脈會合於頭頂,連接著腦部。要了解這一點,只需要記住「膀督」。

髮際處是胃經的循行路線,胃經到達額頭和頭骨(髮際下方的區域稱為額顱),膽經抵達頭角。上額部是督脈和膀胱經(在內直達頭頂),外額部只有肝經(在外直達頭頂)。

眼睛的系膜連接著肝經,心經的分支也連接著眼睛的內側角,稱為內眼角。小腸的分支到達內眼角,膀胱經的經脈起始於內眼角,胃經的經脈起始於鼻樑的根部,並在附近與太陽經交匯(約,又寫作納)。眼睛的外側角稱為銳眼角,膽經連接著三焦的分支(三焦的分支到達銳眼角,膽經的經脈起始於銳眼角)。小腸經也到達眼睛下方,稱為「拙」,三焦、膽經和小腸經在此會合。

兩側的臉頰,是大腸經、小腸經、肝經和三焦經上下交會的地方(兩側顴骨之間稱為臉頰,大腸經貫通臉頰,小腸經繞過臉頰上方,肝經和三焦經交會於臉頰下方,四條經脈在此交會)。小腸的分支斜行連接顴骨,督脈到達鼻頭,胃經的經脈起始於鼻樑根部(即山根)。大腸的分支貫穿鼻孔,而交會於人中(從下齒回到嘴巴,交會於人中,左邊的位於右邊,右邊的位於左邊,向上貫穿鼻孔,止於迎香穴,交叉於足陽明經),胃經的經脈繞過鼻子外部,並繞著嘴巴環繞嘴脣。肝經也環繞於嘴脣內側,胃經又交會於承漿穴(下脣凹陷處)。胃經的經脈進入上齒,大腸的分支進入下齒。下巴前面的大迎穴,胃經的經脈流出,膽經的分支延伸到下方(下巴下方稱為頷,頷前一寸三分的動脈凹陷處是大迎穴,是胃經的穴位),下巴下方稱為頤,胃經的經脈循著頤部後緣向上(胃經循著頤部後緣的下方)。

耳廓的上角,三焦的分支流出,膀胱的分支到達,稱為客主人穴,膽經的分支流出,胃經的經脈經過(耳前上緣突起的骨頭稱為客主人,是膽經的穴位。膽經的分支從客主人穴流出,流到銳眼角後方,胃經流經耳前,經過客主人穴)。三焦的孫絡,從客主人穴前流出(《靈樞》經書說:經脈為正脈,分支橫行的是絡脈,絡脈的分支稱為孫絡。孫絡是由分支分出的,因此被稱為孫絡。後文同理)。小腸經、三焦經和膽經的三條分支一同進入耳中。膽經的分支和三焦經的分支連接著耳後,膽經的分支和胃經的經脈循行於頰車(耳廓下方的彎曲骨頭稱為頰車)。

咽喉部有小腸經、脾經和腎經的經脈(小腸經循行於咽喉部,心經的分支貫通咽喉部,脾經貫通咽喉部,腎經到達咽喉部)。喉嚨部是胃經的分支,腎經的經脈也循行於喉嚨部。肝經循行於喉嚨後方,進入咽顙(肝經循行於喉嚨後面,進入咽顙。咽顙又名頏顙,位於上顎後方)。脾經連接著舌根並分佈於舌下。腎經的經脈貫通舌根,胃經的分支向下到達人迎穴(喉結旁一寸五分的動脈)。此處是諸陽經的會合處,先概要陳述一下。

在身諸脈,原夫腦後為項,膀胱督脈與焦支。兩旁為頸,大小腸支同膽脈。肩髃骨之前廉,大腸出之。肩後之下為膊,膀胱循也。焦膽小腸,交合於肩(會於大椎者為肩)。腎經督脈,並貫於脊。脊骨兩旁第一行,相去各一寸五分,挾脊肉為膂,膀脈循之而挾脊。脊骨兩旁第二行,相去各三寸,成片骨為胛(音夾),小腸繞而膀支貫。至於肩前,陷下名曰缺盆,焦膽胃腸併入其中。是以膽脈循胸,三焦布膻(上焦兩乳中間為膻中)。乳內廉乃胃經直下,腋之中分,膽經包絡(心包絡亦有直者、支者之分,恐辭句繁複,故此處支者僅云包絡,下文正脈,乃用心包二字以別之)。腋下為包絡之過,心直下而肺橫。出脅裡為膽脈之循,心包出而肝經布。脅骨之下為季脅,須識膽經之過。臍下四寸為中極,當知任脈之起(任脈起於中極之下)。然而任脈當臍,沖胃挾臍。脾脈入腹,胃支循腹,肝脈上抵乎小腹,膽胃出入於氣街(臍下毛際兩旁動脈為氣街,一名氣衝,乃胃經穴),膽繞毛際(曲骨之外為毛際),肝環陰器。此在身軀之脈,所當臚列而明。

白話文:

身體內的經脈

從頭後開始,頸椎後方是膀胱經和督脈與焦脈會合的地方。兩側是頸部,大腸經和小腸經與膽經相連。肩胛骨前的外側,到大腸經走向。肩後下方的部位是手臂,膀胱經循行於此。焦脈、膽經和小腸經在肩部交會(會於大椎穴的經絡為肩)。腎經和督脈貫穿脊柱。脊柱兩側的第一排,每隔一寸五分,夾住肌肉形成的部位,是膂部,膀胱經循行在此處並夾住脊柱。脊柱兩側的第二排,每隔三寸,形成扁平的骨頭,稱為胛骨(音「夾」),小腸經環繞其上,膀胱經的分支貫穿其間。至於肩前,凹陷的部位稱為缺盆,焦脈、膽經、胃經和小腸經都進入其中。因此,膽經循行胸部,三焦經分佈在膻中(兩乳中間)。乳房內側是胃經直行的部位,腋窩中央分開,是膽經包絡(心包絡經也有直行和分支之分,為了簡潔,這裡只提到分支稱為包絡,後文提到正脈時,用「心包」二字區分)。腋下是包絡經經過的地方,心經直行而肺經橫行。從肋骨內側出來,是膽經循行的部位,心包經出來,肝經分佈。肋骨下方是季脅,要注意膽經經過此處。臍下四寸是中極穴,這是任脈的起點(任脈起於中極穴下方)。然而,任脈在臍部的正上方,沖脈和胃經夾住臍部。脾經進入腹部,胃經的分支循行腹部,肝經向上延伸到小腹,膽經和胃經出入於氣街(臍下毛髮邊緣兩側的脈搏稱為氣街,又叫氣衝,是胃經的穴位),膽經繞著毛際(曲骨的外側為毛際),肝經環繞陰器。這些是身體內部的經脈,需要詳細列出並瞭解。

臟腑中諸脈,其在臟腑之脈,太陽與少陰為表裡(手太陽小腸,少陰心;足太陽膀胱,少陰腎),少陽與厥陰為表裡(手少陽三焦,厥陰心包;足少陽膽、厥陰肝),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手陽明大腸,太陰肺,足陽明胃,太陰脾),凡此六經,脈皆互絡,手足同然,無煩詳贅(如肺脈絡大腸,大腸脈絡肺之類,十二經皆仿此)。更有肺之一臟,心直上而腎直入,胃之一腑,肝脈挾而肺小循(肝脈挾胃,肺脈還循胃口,小腸之脈抵胃),心有腎支之絡,肝有腎經之貫,脾支又注於心中,肺脈自起於中焦,心下有膈,惟膀胱為無涉,十有一經,皆上下而貫之(心下隔膜,遮隔濁氣,不使上薰心肺,惟膀胱之脈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故不貫膈)。此屬臟腑之間,並須熟諳者。

白話文:

臟腑中的經絡,在臟腑中的經絡中,太陽經與少陰經為表裡(手太陽小腸,少陰心;足太陽膀胱,少陰腎),少陽經與厥陰經為表裡(手少陽三焦,厥陰心包;足少陽膽、厥陰肝),陽明經與太陰經為表裡(手陽明大腸,太陰肺;足陽明胃,太陰脾)。

這六條經絡中的脈絡都相互連通,手足同理,不必詳細說明(例如肺脈通向大腸,大腸脈通向肺,十二條經絡都如此)。

此外,肺這一臟,心向上走,腎向下降;胃這一腑,肝脈協肋,肺脈稍稍向上(肝脈協肋胃,肺脈循環胃口,小腸脈到達胃),心有支脈通向腎,肝有腎經貫穿,脾支脈又連接到心,肺脈從中焦開始,心下有膈膜,只有膀胱經沒有連通其他經絡,十一條經絡都上下貫穿(心下膈膜,阻隔濁氣,不讓它們上升燻蒸心肺,只有膀胱經沿著脊椎進入腰中,循環背部,連接腎臟並屬於膀胱,所以不貫通膈膜)。

這些是臟腑之間的關係,都要熟記。

手經諸脈,論乎肩肘之間,乃號為臑(音柔,俗名大臂)。臑之內廉有三,肺循前而心循後,包絡恰循乎其問。臑之外廉有三,小循後而大循前,三焦乃循乎其外。臑下為肘,三焦上貫內廉、尺澤,包絡入之(包絡之支者,入肘內陷中尺澤穴),肺則下於內前,心又下於內後(肺脈下肘中,心脈下肘內,惟肺脈行前,心脈行後,心包行其中間為別),小腸出於內側(兩筋之間),大腸入於外廉。肘下為臂,包仍在中(即上文支者),大循上而小循下,心脈仍循內後廉。上渭下廉之內,仍循肺脈,臂外兩骨之間,還出三焦。肺入寸口,而循魚際(關前動脈為寸口,大指後肉隆起處為魚,魚際其間穴名),心抵銳骨而入後廉。(心脈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包絡直入於掌中(從曲澤行掌後兩筋之間橫紋陷中,入掌中),三焦仍循乎表腕。大腸出於合谷,而上入兩筋之中,(合谷俗名虎口,大腸經穴)小腸循於外側,而出腕下之踝(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踝音華上聲,腕外兌骨)。肺脈出於大指,包絡出於中指,次指為肺支腸脈之交(肺脈之支者,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大腸之脈起於次指之端)。四指為包孫焦脈之接,三焦又上出小次之間,小指為心脈小腸之接。所謂手經,大略如斯。

白話文:

手經脈絡

在肩膀和手肘之間,稱為「臑」。臑的內側有三個脈絡,肺脈在前,心脈在後,包絡脈則穿過這兩個脈絡之間。臑的外側也有三個脈絡,小循環脈在後,大循環脈在前,三焦脈在最外側。

臑往下為肘關節,三焦脈向上貫通肘關節的內側,經過「尺澤」穴;包絡脈進入肘關節(包絡脈的分支,進入肘內側凹陷處的「尺澤」穴);肺脈向下經過肘關節的內側前緣,心脈向下經過肘關節的內側後緣(肺脈行在前,心脈行在後,包絡脈行在中間);小腸脈從肘關節內側(兩條筋之間)出來,大腸脈進入肘關節外側。

肘關節以下為「臂」,包絡脈仍然在中間(即上文所說的支脈);大循環脈在上,小循環脈在下,心脈仍然沿着內側後緣。在肘關節上方的內側,仍然沿着肺脈;在手臂外側兩塊骨頭之間,還出現了三焦脈。

肺脈進入「寸口」穴,再沿着「魚際」穴(「關」穴前方的動脈為「寸口」穴,大拇指後方的隆起處為「魚」,「魚際」穴就在「魚」的旁邊);心脈到達「銳骨」的末端,然後進入手掌內側後緣(心脈抵達手掌後方的銳骨頂端,進入手掌內側後緣)。包絡脈直接進入手掌中央(從「曲澤」穴沿着手掌後方兩條筋之間的橫紋凹陷處,進入手掌中央),三焦脈仍然沿着手腕的外側。

大腸脈從「合谷」穴出來,然後向上進入兩條筋之間(「合谷」穴俗稱「虎口」,是「大腸經」的穴位);小腸脈沿着外側,然後在手腕下方的「踝」處出來(沿着手的外部向上經過手腕,在「踝」骨處出來)。

肺脈從大拇指出來,包絡脈從中指出來,食指是小腸脈和肺脈支脈的交叉點(肺脈的支脈直接從食指出來,在食指的內側末端出來,大腸脈從食指的末端開始)。無名指是包絡脈和三焦脈的交接處,三焦脈又從小指和無名指之間向上出來,小指是心脈和小腸脈的交接處。

以上所述,就是手經脈絡的大致情況。

足經諸脈,至如尻上為腰,膀胱脈抵(背脊下橫骨為腰),腰下為臀,膀支貫之。兩旁捷骨之下名髀樞,而膽橫膀過(一名髀厭,膽脈橫入髀厭中,膀胱之支者過髀樞),前面氣街之下號髀關,而胃經直下。股之內廉前廉脾而後廉腎,又肝脈內循於股陰。股外為髀,後膀支而前胃脈(髀前膝上六寸起肉為伏兔,胃脈抵之),又膽脈下循於髀陽(循髀外行太陽陽明之間)。是以挾膝筋中為臏(即膝蓋骨),仍屬胃經之直下。而膝內脾經(內前廉),膝外膽脈,(外廉),膝後曲處為膕,還是膀支之直入,而腎出肝上,俱在內廉(腎脈出膕內廉,肝脈上膕內廉)。脾腎上於腨內(腨、足肚也。二脈上踹內廉),膀支貫於腨外(從膕中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膽下於外輔骨前,而直抵絕骨之端(髀骨為輔骨,外踝上為絕骨)。肝斜於脛胻內側,而胃循脛外之廉。內踝有脾前腎後之分,外踝有膽前膀後之別(跟上兩旁內外曰踝)。大趾節後為核骨,脾經脈過,足外側骨為京骨,膀脈支循。腎入跟中,胃膽循跗。跗上廉乃肝經循處,足心中有腎脈斜趨(湧泉穴)。大趾甲後屬膽支,肝脈之交,大趾內側為胃支,脾脈之接。中趾內外分胃直胃支之入,四趾之間,又膽經直入而終。膀支至於小趾之外,腎脈起於小趾之下。足經之脈,又如此也。

白話文:

足部經絡分佈

從腰部開始說起,臀部上方是腰部,膀胱經抵達(背部的尾骨),腰部下方是臀部,膀胱經貫穿其中。兩側大腿骨下方稱為「髀樞」,膽經橫跨膀胱經,經過髀樞(也稱髀厭,膽經橫入髀厭中,膀胱經的分支經過髀樞)。大腿前側氣血匯集處稱為「髀關」,胃經直接穿過這裡。大腿內側前面與脾經相鄰,後面與腎經相鄰,此外還有肝經沿著大腿內側循行。

大腿外側稱為「髀」,後方為膀胱經的分支,前方為胃經(髀前膝上六寸處肌肉隆起稱為「伏兔」,胃經抵達這裡),此外還有膽經沿著大腿外側循行太陽經和陽明經之間。因此,夾住膝蓋骨的部分稱為「臏」,仍然屬於胃經的直線循行。

膝蓋內側為脾經(內側前面),膝蓋外側為膽經(外側),膝蓋後側彎曲處稱為「膕」,仍然是膀胱經的分支直達的部位,而腎經出膕內側,肝經出膕內側,同時位於內側(腎經出膕內側,肝經上膕內側)。脾經和腎經上行到小腿內側(小腿內側稱為「腨」),膀胱經的分支貫穿小腿外側(從膕中向下貫穿腨,從外踝後側而出)。膽經從外輔骨前面向下,一直抵達絕骨的末端(大腿骨稱為輔骨,外踝上方稱為絕骨)。肝經斜著循行在脛骨內側,而胃經循行在脛骨外側。

內踝有脾經在前、腎經在後的區分,外踝有膽經在前、膀胱經在後的區分(從腳後跟向上兩側內外稱為「踝」)。大腳趾關節後側稱為「核骨」,脾經通過,足部外側骨稱為「京骨」,膀胱經的分支通過。腎經進入腳後跟中部,胃經和膽經循行在跗骨上。跗骨上方外側為肝經的循行處,足心中央有腎經斜向趨勢(湧泉穴)。大腳趾指甲後方屬於膽經分支,肝經交會處,大腳趾內側為胃經分支,脾經的交會處。中腳趾內外分支出胃經和胃經分支,四腳趾之間,還有膽經直達並結束。膀胱經分支抵達小腳趾外側,腎經從小腳趾下方開始。足部經絡脈絡的分佈,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