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中

《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四 (6)

回本書目錄

針灸資生經第四 (6)

1. 風癇(五癇)

神庭、療癲風不識人。羊鳴。(明見癲癇。)百會、療風癇。青風心風。角弓反張。羊鳴。多哭。言語不擇。發時即死。吐沫心熱悶。頭風。多睡心煩。驚悸無心力。忘前失後。食無味。頭重。飲酒面赤鼻塞。明下云、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角弓反張。羊癇吐舌。百會、治風癇。

白話文:

神庭,治療癲癇不識人,症狀如羊叫。(明確癲癇。)百會穴,治療癲風,症狀有心臟衰弱。角弓反張,症狀如羊叫,多哭,說話不分是非。發作時即死亡,吐口水,心煩熱悶,頭風,多睡覺,心煩,驚悸無力,忘前失後,食不知味,頭重,喝酒後臉紅鼻子不通氣。明下曾說,治療登高唱歌。脫掉衣服而跑。角弓反張,羊癇症吐舌。百會穴,治療癲癇。

中風。角弓反張。或多哭。言語不擇。發即無時。盛即吐沫。心煩驚悸。(銅)神庭、絲竹空、(見目眩。)治風癇。目戴上不識人。巨闕、療心中煩悶。熱風風癇。浪言或作鳥聲。不能食。無心力。會宗、治肌膚痛。耳聾。風癇。脊中、(見癲。)湧泉、治風癇。前頂、療風癇。

白話文:

  1. 中風:身體抽搐,角弓反張(身體僵直,頭部向後仰,雙手緊握,雙腳彎曲)。

  2. 多哭:經常哭泣。

  3. 言語不擇:說話顛三倒四,沒有條理。

  4. 發即無時:隨時可能發作。

  5. 盛即吐沫:病情嚴重時,會吐出泡沫。

  6. 心煩驚悸:心情煩躁不安,心跳加速。

藥方:

  1. 神庭、絲竹空(見目眩):治療風癇。

  2. 目戴上不識人:眼睛向上看,不認識人。

  3. 巨闕:治療心煩意亂。

  4. 熱風風癇:高熱引起的風癇,胡言亂語,或發出鳥叫聲,不能進食,無精打采。

  5. 會宗:治療肌膚痛。

  6. 耳聾風癇:耳聾伴有風癇。

  7. 脊中(見癲):治療癲癇。

  8. 湧泉:治療風癇。

  9. 前頂:治療風癇。

(明)上管、療風癇熱痛。可瀉而後補。脊俞、療風癇癲邪。眉沖、療目五般癇。頭痛鼻塞。湧泉、神聰、(見頭風。)強間、(岐伯云。)療風癇。天井、療癇病。羊鳴吐舌。癇病、小兒惡疾也。呼吸之間。不及求師。致困者不少。(下)小兒食癇者。先寒熱灑淅乃發。灸鳩尾上五分三壯。

白話文:

(明)上管穴,可以治療風引起的癲癇和熱引起的疼痛。

脊俞穴,可以治療風引起的癲癇和邪氣引起的癲癇。

眉沖穴,可以治療眼睛出現的五種癲癇症狀。比如,頭痛和鼻塞。湧泉穴和神聰穴,可以治療頭痛風。(詳情請參見《頭風》)。

強間穴,(根據《岐伯》所說)可以治療風引起的癲癇。

天井穴,可以治療癲癇病。羊鳴吐舌,是癲癇的症狀之一。癲癇是一種小兒的惡疾。在呼吸之間,就可能發作。因此,很多沒有及時求醫的人,所以因此陷入困境。 (注釋)甲)小兒患有癲癇,起初會出現畏寒發熱,然後出現灑淅症狀。在鳩尾穴上五分處灸三個壯。

小兒風癇者。先屈手指如數物。乃發也。灸鼻柱上髮際宛中三壯。小兒豬癇病。如屍厥。吐沫。灸巨闕三壯。小兒雞癇。善驚反折。手掣自搖。灸手少陰五壯。在掌後去腕半寸陷中。小兒羊癇。目瞪吐舌羊鳴。灸九椎下節間三壯。小兒牛癇。目直視腹脹。乃發。灸鳩尾三壯。

白話文:

小兒患有風癲症狀的話,在病發作前會先將手指屈曲,如同數個物體一般。這時對準鼻樑橋上髮際正中央的穴道灼燒,灼燒三壯。小兒豬癲症狀,就像屍體僵硬,並且會吐唾沫。這時對準巨闕穴灼燒,灼燒三壯。小兒雞癲症狀,容易受到驚嚇而突然彎曲折疊,並用手緊緊抓住自己身體不斷搖晃。這時對準手少陰穴灼燒,灼燒五壯。該穴位在手掌背面,離手腕半寸的凹陷處。小兒羊癲症狀,會眼珠上翻,吐出舌頭,並發出羊鳴聲。這時對準九椎穴下一個節間的穴道灼燒,灼燒三壯。小兒牛癲症狀,會目光直視,腹脹,然後突然發病。這時對準鳩尾穴灼燒,灼燒三壯。

小兒馬癇。張口搖頭。身反折。馬鳴。灸僕參各三壯。馬癇。張口搖頭馬鳴。欲反折。灸項風府、臍中三壯。(千。燒馬蹄未服良。)牛癇。目正直視腹脹。灸鳩尾骨及大椎。各三壯。(燒牛蹄末服良。)羊癇。喜揚目吐舌。灸大椎上三壯。豬癇。喜吐沫。灸完骨兩旁各一寸。

白話文:

小兒癲癇。 症狀:開口搖頭、身體彎曲、發出馬鳴聲。 治療:在僕參穴灸三壯。

癲癇。 症狀:開口搖頭、發出馬鳴聲、有彎曲身體的傾向。 治療:在項風府、臍中穴灸三壯。(吃燒馬蹄粉末可以痊癒。)

牛癲癇。 症狀:眼睛直視、腹部腫脹。 治療:在鳩尾骨和大椎穴灸三壯。(吃燒牛蹄末粬可以痊癒。)

羊癲癇。 症狀:喜歡翻白眼、吐舌頭。 治療:在大椎穴上方灸三壯。

豬癲癇。 症狀:喜歡吐泡沫。 治療:在完骨穴兩側各一寸處灸一壯。

七壯。犬癇。手屈拳攣。灸兩手心足太陽肋戶。各一壯。雞癇。搖頭反折。喜驚自搖。灸足諸陽各三壯。神庭、脊俞、療風癇。(見驚癇。)前頂、治小兒驚癇風癇。(銅見癲癇。)小兒發逆上。啼笑。面暗、色不變。是癇候。或鼻口青時小驚。或目閉青時小驚。或身熱頭常汗出。

白話文:

七壯:治療犬癇症。手部屈曲攣縮,灸兩手心及足太陽經的肋戶穴,各灸一壯。

雞癇:症狀為搖頭反折,容易受驚嚇,自己搖晃。灸足諸陽穴,各灸三壯。

神庭、脊俞、療風癇症狀:與驚癇類似。

前頂:治療小兒驚癇、風癇。

小兒發逆上:症狀為啼哭、笑,臉色發暗,但面色不變。這是癇症的徵兆。

鼻口青時小驚:症狀為鼻口發青,時有小驚厥。

目閉青時小驚:症狀為眼睛閉合,時有小驚厥。

身熱頭常汗出:症狀為身體發熱,頭部常出汗。

或身熱吐哯而喘。或身熱目時直視。或臥惕惕而驚。手足振搖。或臥夢笑。手足動搖。或意驚下而妄怒。或咽乳不利。或目瞳子卒大黑於常。或喜欠、目上視。或身熱小便難。或身熱目視不精。或吐痢不止。厥痛時起。或弄舌搖頭。諸候二十條。皆癇之初也。見其候、便爪其陽脈所應灸。

白話文:

有的人發燒、嘔吐、氣喘。有的人發燒、眼睛總是直視著某個方向。有的人睡覺時,會突然驚醒,手腳不停地顫抖。有的人睡著時會笑,手腳也會動個不停。有的人心裡突然感到恐懼,會發無名的怒火。有的人咽不下奶。有的人眼瞳突然變大,顏色比平常更黑。有的人喜歡打呵欠,眼睛往上看。有的人發燒、小便困難。有的人發燒、眼睛看不清楚。有的人腹瀉不止,疼痛時不時發作。有的人喜歡吐舌頭、搖頭晃腦。以上二十種症狀,都是癇症的早期徵兆。如果發現這些症狀,就要馬上用針灸刺激陽脈上的穴位。

爪之皆重手。令兒驟啼。及足絕脈。亦依方與湯。直視瞳子動。腹滿轉鳴下血。身熱口噤不得乳。反張脊強。汗出發熱。為臥不悟。手足掣瘲。喜驚。凡八條、癇之劇者也。如有此、非復湯爪所能救。當時而灸之。

白話文:

爪子都握緊手掌,使嬰兒突然哭起來。足部脈搏都不跳動,也可以按方服用湯劑。直接用眼睛凝視他的瞳孔動,肚子脹滿咕嚕嚕地叫,拉出帶血的大便。身體發熱,嘴巴緊閉,不能吃奶。脊背往後反張、強直,汗水淋漓,發熱,躺在牀上昏迷不醒,手腳抽搐。喜怒無常,驚恐多疑。以上八種症狀,是抽搐的嚴重表現。若有這些症狀,單靠服用湯劑、按爪穴都無法救治。必須同時使用灸法。

徐嗣伯曰、風眩之病。起於心氣不足。胸上蓄熱實。痰熱相感而動風。風心相亂則悶瞀。故謂之風眩瞀。大人曰癲。小兒為癇。此方為治。萬無不愈。困急時但度灸穴。使大針針之。無不瘥者。初得針竟便灸最良。餘業之以來三十餘年。所救活者。數千百人。病此而死。不逢嗣故也。

白話文:

徐嗣伯說,風眩之病,起因於心氣不足,胸中蓄積熱氣實,痰熱互感而動風。風與心神相亂則胸悶頭暈目眩。因此稱之為風眩昏厥。成年人稱之為癲癇,小兒稱之為癇。此方用於治療,無一不治癒。當危急時只能灸穴,用大針刺之,無一不痊癒者。初次針灸最好同時進行。我從事這個行業有三十多年,所救活的人數以千百計。患此病而死,是因為沒有遇見我啊。

續命湯主眩發頓悶無知。口沫出。四體角弓。目反上。口噤不得言。竹瀝一升二合。生地黃汁一升。龍齒生薑防風麻黃去節各四兩。防己附子炮。各三兩。石膏十兩。桂二兩。上十味。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有氣加附子一兩。紫蘇五合。橘皮半兩。)其論風眩癲癇甚有理。

白話文:

續命湯可以治療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眼珠上吊,口不能言語的疾病。

使用竹瀝一升二合,生地黃汁一升,龍齒末生薑防風麻黃各四兩,去節防己附子炮,各三兩,石膏十兩,桂二兩,這十種藥材用水一斗煮,取三升藥汁,分三次服用。

如果有呼吸,可以增加附子一兩,紫蘇五合,橘皮半兩。

這一段論述風眩癲癇的理論很有道理。

故並其方附於此。(更有賁豚湯。詳見千金。)但小兒癇非心氣不足爾。千金有風食驚癇三種。本事有陰陽癇慢脾風三證。(慢脾即食癇。宜醒脾元。人參散。)上方有三癇丸治小兒百二十種驚癇。(荊芥穗二兩。礬一兩。半生半枯。為末。麵糊丸。黍米大。硃砂衣。薑湯下二十丸。

白話文:

因此我把治療方法記錄在此。(還有一種「賁豚湯」,請參閱千金方。)但是,小兒癲癇不是心氣不足造成的,千金方認為是風食驚癲癇三種病症。本事有陰陽癲癇慢脾風三種證狀。(慢脾就是食癲癇,應該醒脾益氣,可以用人參散。)上面的藥方是三癇丸,可以治療小兒一百二十種癲癇。(荊芥穗二兩、礬一兩,半生半枯研成細末,用麵糊製成黍米大小的丸劑,加硃砂衣,用薑湯送服二十丸。)

)吾謂慢驚用來復丹。急驚三癇丸。食癇醒脾元可也。

2. 風勞(余見勞)

大杼、治風勞氣咳嗽。(明有氣急字。)胸中鬱郁。身熱目眩。(銅)大椎、治風勞食氣。風門、治風勞嘔逆上氣。胸背痛。喘氣。臥(明作短。)不安。膀胱俞、治風勞腰脊痛。附分、治風勞臂肘不仁。五里、治風勞驚恐吐血。肘臂痛。嗜臥。四肢不得動。曲泉、治風勞失精。

白話文:

  • **大杼:**治療風勞氣喘咳嗽。(明朝有氣急一詞。)胸中鬱悶。發燒頭暈。(銅人針灸圖)

  • **大椎:**治療風勞傷食氣滯。

  • **風門:**治療風勞嘔吐反胃上氣。胸背疼痛。喘氣。臥不安穩。(明朝版本寫作短)膀胱俞穴:治療風勞腰脊疼痛。

  • **附分:**治療風勞臂肘不靈活麻木。

  • **五里:**治療風勞驚恐吐血。肘臂疼痛。嗜睡。四肢不能動。

  • **曲泉:**治療風勞遺精。

身體極痛。泄水下利膿血。陰腫䯒痛。關元俞、膀胱俞、療風勞腰痛。(明)伏兔、療風勞。痹逆狂邪。膝冷手節攣縮。身癮疹。腹脹。少氣頭重。風勞、腦戶五壯。針三分補之。(千翼)灸風勞發背癰疽。用麻繩一條蠟過。從手中指第二節。量至心坎骨截斷。(須直伸臂。

白話文:

身體極度疼痛。腹瀉排泄出膿血。陰部腫脹疼痛。關元穴、俞穴、膀胱經兪穴,治療風寒勞累腰痛。(明)伏兔穴、 درمان風寒勞累。寒邪逆亂引起狂亂。膝蓋怕冷手腳關節攣縮。身上有皮疹。腹部脹氣。氣喘頭重。治療風寒勞累,在腦戶(頭頂)五個穴道上針灸。針刺三分,以補益之。(明)千翼(書)灸治療風寒勞累發背癰疽。用麻繩一條塗上蠟。從手的中指第二節開始量,到心窩部位截斷。(必須伸直手臂。)

)折過自前項下取中纏至後心相對令齊。閉口量兩吻闊狹。以此為則。對灸七壯。(澧州並司法馬司法云神效。)

白話文:

把後頭的頭髮拉到前額,再從前額取中位置開始纏繞,一直纏繞到後腦勺,對齊後打結。閉口測量兩片嘴脣的寬窄距離。以此距離為標準。然後,在兩片嘴脣相對應的位置灸七壯艾灸。(澧州並司法馬司法說艾灸此穴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