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虫部第四十一卷 (14)

回本書目錄

虫部第四十一卷 (14)

1. 灶馬

(《綱目》)

【釋名】灶雞(俗)。

【集解】

白話文:

《本草綱目》

釋名 竈雞:俗稱。

集解

時珍曰:灶馬處處有之,穴灶而居。按:《酉陽雜俎》云:灶馬狀如促織,稍大腳長,好穴灶旁。俗言灶有馬,足食之兆。

白話文:

李時珍說:竈馬到處都有,它們在竈中居住。《酉陽雜俎》中說:竈馬的形狀像蟋蟀,稍大些,腳長,喜歡在竈旁邊挖洞。俗話說竈中有馬,是足夠吃的徵兆。

【氣味】缺。

【主治】竹刺入肉,取一枚搗敷(時珍)。

白話文:

【主治】竹刺刺入肉中,搗爛此藥敷貼傷口。(李時珍)

【附錄】促織。時珍曰:促織,蟋蟀也。一名蛬,一名蜻蛚。陸璣《詩義疏》云:似蝗而小,正黑有光澤如漆,有翅及角,善跳好鬥,立秋後則夜鳴。《豳風》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是矣。古方未用,附此以俟。

白話文:

【附錄】促織蟲。李時珍說:促織蟲,就是蟋蟀。別名蛬蟲,又叫蜻蛚。陸璣在《詩義疏》中說:促織蟲長得像蝗蟲,但體型較小,全身漆黑發亮,有翅膀和觸角,擅長跳躍和打鬥,立秋後就會在夜間鳴叫。《豳風》中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牀下」的詩句,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古方中尚未使用促織蟲入藥,這裡附帶記載,以待後用。

2. 蛗螽

(音負終。《拾遺》)

【校正】併入《拾遺》蚱蜢

【釋名】負蠜(音煩)、蚱蜢。

時珍曰:此有數種,蛗螽總名也。江東呼為蚱蜢,謂其瘦長善跳,窄而猛也。螽亦作𧑄。

白話文:

【校對】收錄在《拾遺》中,名為「蚱蜢」。

【釋義】負蠜(讀音為煩):蚱蜢。

李時珍說:蚱蜢有許多種類,蛗螽是總稱。江東地區稱其為蚱蜢,因為牠瘦長善於跳躍,體型狹窄而兇猛。螽字也寫作𧑄。

【集解】藏器曰:蛗螽狀如蝗蟲。有黑斑者,與蚯蚓異類同穴為雌雄,得之可入媚藥。

白話文:

【集解】: 藏器說:蛗螽長得像蝗蟲。有黑色斑點的,和蚯蚓雖然種類不同,但是能同洞穴中結為雌雄。得到蛗螽可以用於媚藥中。

時珍曰:蛗螽,在草上者曰草螽,在土中者曰土螽,似草螽而大者,曰螽斯;似螽斯而細長者,曰蟿曰蛗螽。《爾雅》云蜀,蠜也;草螽,負蠜也,斯螽,蜙蝑也;蟿螽,螇蚸也;土螽,蠰螇也。數種皆類蝗,而大小不一。長角、修股,善跳,有青、黑、斑數色,亦能害稼。

白話文:

李時珍說:蛗螽這種昆蟲,生活在草上的,叫做草螽;生活在土中的,叫做土螽;像草螽,但較大的,叫做螽斯;像螽斯,但較細長,叫做蝑或者蛗螽。《爾雅》說:蜀,就是蠜;草螽,就是負蠜;螽斯,就是蜙蝑;蛗螽,就是螇蚸;土螽,就是蠰螇。這些昆蟲都像蝗蟲,但大小不一;長角、修股,善跳,具有青、黑、斑點等多種顏色,也危害莊稼。

五月動股作聲,至冬入土穴中。芒部夷人食之。蔡邕《月令》云:其類乳於土中,深埋其卵,至夏始出。

白話文:

五月時北極熊會游泳並發出吼叫,到了冬天則會進入土穴中。居住在芒部的夷人會食用北極熊。蔡邕的《月令》中寫道:北極熊的幼子在土中餵乳,將卵埋得很深,直到夏天才會出來。

陸佃云:草蟲鳴於上風,蚯蚓鳴於下風,因風而化。性不忌而一母百子。故《詩》云:喓喓草蟲,趯趯蛗螽。蝗亦螽類,大而方首,首有王字,沴氣所生,蔽天而飛,性畏金聲。北人炒食之。一生八十一子。冬有大雪,則入土而死。

白話文:

古文:陸佃雲:草蟲鳴於上風,蚯蚓鳴於下風,因風而化。性不忌而一母百子。故《詩》雲:喓喓草蟲,趯趯蛗螽。蝗亦螽類,大而方首,首有王字,沴氣所生,蔽天而飛,性畏金聲。北人炒食之。一生八十一子。冬有大雪,則入土而死。

白話文:陸佃說:草蟲在風吹來的上風鳴叫,蚯蚓在下風鳴叫,都是因為風而變化的。草蟲的習性不挑剔,一母可以生百子。因此《詩經》中說:「草蟲喓喓地鳴叫,蛗螽趯趯地跳躍。」蝗蟲也是螽蟲的一種,體型較大、頭部呈方形,頭上有一個「王」字,是由惡氣所產生,密密麻麻遮天蔽日地飛翔,蝗蟲害怕金屬的聲音。北方的人會將蝗蟲炒食。蝗蟲一生可以產下八十一個卵。到了冬天有大雪,蝗蟲就會鑽到土裡死去。

【氣味】辛,有毒。

【主治】五月五日候交時收取,夫婦佩之,令相愛媚(藏器)。

【附錄】吉丁蟲(《拾遺》),

藏器曰:甲蟲也。背正綠,有翅在甲下。出嶺南。賓、澄諸州。人取帶之,令人喜好相愛,媚藥也。

金龜子

時珍曰:此亦吉丁之類,媚藥也。大如刀豆,頭面似鬼,其甲黑硬如龜狀,四足二角,身首皆如泥金裝成,蓋亦蠹蟲所化者。段公路《北戶錄》云:金龜子,甲蟲也。出嶺南。五、六月生草蔓上,大如榆莢,背如金貼,行則成雙,死則金色隨滅,故以養粉,令人有媚也。竺法真《登羅浮山疏》云:山有金花蟲,大如斑蝥,文采如金,形似龜,可養玩數日。

白話文:

李時珍說:這也是一種吉丁蟲的種類,是媚藥。它的大小就像刀豆,頭和臉像是鬼,它的外殼黑色堅硬,像烏龜的殼,有四隻腳和兩個角,身體和頭部都像是泥金裝飾成的那樣。它可能是被蠹蟲化成的。段公路在他的《北戶錄》中說:金龜子是一種甲蟲。它產於嶺南,在五、六月的時候出現在草蔓上,它的個頭像榆莢那麼大,背部像金子貼上去的一樣。金龜子成雙成對地行動,死後金色的光澤就會消失,所以人們用它來養粉,可以讓人變得媚惑。竺法真在他的《登羅浮山疏》中說:山中有一種金花蟲,它的個頭像斑蝥那麼大,身上的花紋像是金子,形狀像烏龜,可以養來玩賞幾天。

宋祁《益部記》云:利州山中有金蟲,其體如蜂,綠色,光若泥金,俚人取作婦女釵鈈之飾。鄭樵《通志》云:《爾雅》:蛂,蟥蛢也。甲蟲,大如虎豆,綠色似金。四書所載皆一物也。南土諸山中亦時有之。

白話文:

宋祁的《益部記》記載:「在利州山上有一種金蟲,身體像蜜蜂,綠色,像金泥一樣閃光,當地人用它來製作婦女髮釵的裝飾品。鄭樵在他的《通志》中寫道:《爾雅》中的「蛂」,就是「蟥蛢」。它是一種甲蟲,體型像虎豆那麼大,呈現金綠色。四書中記載的都是同一種生物。在南方的山區中,偶爾也會發現這種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