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菜部二十八卷 (7)

回本書目錄

菜部二十八卷 (7)

1. 苦瓜

(《救荒》)

【釋名】錦荔枝(《救荒》)、癩葡萄

時珍曰:苦以味名。瓜及荔枝、葡萄,皆以實及莖、葉相似得名。

白話文:

解釋名稱:

錦[荔枝](《救荒本草》):癩[葡萄](《救荒本草》)

李時珍註釋:

苦以其味道命名。瓜類、荔枝和葡萄,都是因為果實及枝葉相似而得名。

【集解】周定王曰:錦荔枝即癩葡萄,蔓延草木。莖長七、八尺,莖有毛澀。葉似野葡萄,而花又開黃花。實大如雞子,有皺紋,似荔枝。

白話文:

周定王說:錦荔枝就是癩葡萄,會蔓延到其他草木上。莖長約七、八尺,莖上有細毛。葉子像野葡萄,花開黃色。果實像雞蛋那麼大,有皺紋,像荔枝。

時珍曰:苦瓜原出南番,今閩、廣皆種之。五月下子,生苗引蔓,莖葉卷鬚,並如葡萄而小。七、八月開小黃花,五瓣如碗形。結瓜長者四、五寸,短者二、三寸,青色,皮上痱㿔如癩及荔枝殼狀,熟則黃色自裂,內有紅瓤裹子。瓤味甘可食。其子形扁如瓜子,亦有痱㿔。南人以青皮煮肉及鹽醬充蔬,苦澀有青氣。

白話文:

李時珍說:苦瓜原本產自南方,現在福建、廣東都種植了。五月種子下地,長出幼苗牽引蔓藤,莖葉和卷鬚都像葡萄但較小。七八月開出黃色小五瓣花,花瓣外彎成碗狀。結出的瓜長的四五寸,短的二三寸,綠色,瓜皮上有如癩痢的皰疹也像荔枝皮的顆粒,成熟後黃色自己裂開,裡面有紅色的瓜瓤包裹着瓜子和瓜子仁。瓜瓤味甜可吃。其瓜子形狀扁的如瓜子,也有皰疹。南方人用青皮切絲煮肉,也可以加鹽醬當蔬菜吃,苦澀並帶有清香。

按:費信《星槎勝覽》云:蘇門答剌國一等瓜,皮若荔枝,未剖時甚臭如爛蒜,剖開如囊,味如酥,香甜可口。疑此即苦瓜也。

白話文:

根據費信所著的《星槎勝覽》,蘇門答臘有一種瓜是上等的,外皮像荔枝,沒打開時很臭,像腐爛的大蒜,剖開後像口袋一樣,味道像酥油,香甜可口。我懷疑這就是苦瓜。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時珍《生生編》)。

【氣味】苦、甘,無毒。

【主治】益氣壯陽(時珍)。

白話文: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清熱解毒,解除疲勞,清心明目(李時珍《生生編》)。

**氣味:**苦、甘,無毒。

**主治:**益氣壯陽(李時珍)。

2. 菜之四

(水菜類六種)。

白話文:

水菜類六種

水芹 氣味:辛、溫。 主治:散結消腫,除濕利尿。

水蕨 氣味:甘、寒。 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荇菜 氣味:甘、涼。 主治:滋陰涼血,清熱解毒。

蒮菜 氣味:辛、寒。 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水蕹 氣味:甘、辛、平。 主治:溫中化濕,健脾益腎。

茨菰 氣味:甘、寒。 主治:清熱解毒,利尿通淋。

3. 紫菜

(《食療》)

【釋名】紫䓴(音軟)。

【集解】詵曰:紫菜生南海中,附石。正青色,取而干之則紫色。

時珍曰:閩、越海邊悉有之。大葉而薄。彼人挼成餅狀,曬乾貨之,其色正紫,亦石衣之屬也。

【氣味】甘,寒,無毒。

藏器曰:多食令人腹痛發氣,吐白沫。飲熱醋少許,即消。

【主治】熱氣煩塞咽喉,煮汁飲之(孟詵)。病癭瘤腳氣者,宜食之(時珍)。

【發明】震亨曰:凡癭結積塊之疾,宜常食紫菜,乃咸能軟堅之義。

白話文:

【名稱】紫菜。

【彙集整理】盂詵說:紫菜生長在南海中,附著在岩石上。它是鮮綠色的,採集後曬乾就會變成紫色。

李時珍說:閩越一帶的海邊都有紫菜。它的葉子很大很薄。當地人會將紫菜曬乾後壓成餅狀。曬乾後的紫菜顏色鮮紫,也屬於石衣類。

【性味】甘,寒,無毒。

褚藏器說:多吃紫菜會導致腹痛脹氣,吐出白沫。喝一點熱醋就能緩解這些症狀。

【主治】熱氣上逆,導致咽喉腫痛,用紫菜煮汁喝(盂詵)。患有頸部腫塊和腳氣的人,可以適量食用紫菜(李時珍)。

【闡發】張震亨說:凡是頸部腫塊或積塊類的疾病,可以經常食用紫菜,因為它具有軟堅的功效。

4. 石蓴

(《拾遺》)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集解】藏器曰:石蓴生南海,附石而生。似紫菜,色青。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下水,利小便(藏器)。主風秘不通,五膈氣,並臍下結氣,煮汁飲之。胡人用治疳疾(李珣)。

白話文:

校正 自草部移入此。

集解 藏器說:石蓴生長在南海,附著在石頭上生長。外形像紫菜,顏色青綠。

氣味 味甘,性質平和,無毒。

主治 利尿,通小便(藏器)。主治風祕不通,五膈氣,以及臍下結氣,煮汁飲用。胡人用來治療疳疾(李珣)。

5. 石花菜

(《食鑑》)

【釋名】瓊枝。

時珍曰:並以形名也。

白話文:

【釋名】瓊枝。

李時珍曰:它的形狀像瓊瑤一類的植物,因此用「瓊枝」來命名。

【集解】時珍曰:石花菜生南海沙石間。高二、三寸,狀如珊瑚,有紅、白二色,枝上有細齒。以沸湯泡去砂屑,沃以薑、醋,食之甚脆。其根埋沙中,可再生枝也。一種稍粗而似雞爪者,謂之雞腳菜,味更佳。二物久浸皆化成膠凍也。郭璞《海賦》所謂水物則玉珧海月,土肉石華,即此物也。

白話文:

【集解】李時珍說:石花菜生長在南海的沙石之間。高二、三寸,形狀像珊瑚,有紅、白兩種顏色,枝條上有細小的齒。可以用沸騰的熱水浸泡去除砂屑,然後澆上薑汁和醋,吃起來非常脆爽。它的根埋在沙子中,可以再生出枝條。還有一種稍粗而像雞爪的,叫做雞腳菜,味道更好。這兩種東西長時間浸泡都會變成膠狀物。郭璞在《海賦》中所說的「水物則玉珧海月,土肉石華」,指的就是這一種東西。

【氣味】甘、咸,大寒,滑,無毒。

【主治】去上焦浮熱,發下部虛寒(寧原)。

白話文:

**氣味:**甘、鹹,性質大寒,滑,無毒。

**主治:**清瀉上焦浮熱,溫補下部虛寒。

6. 鹿角菜

(《食性》)

【釋名】猴葵。

白話文:

【名稱】猴葵。

時珍曰:按:沈懷遠《南越志》云:猴葵一名鹿角。蓋鹿角以形名,猴葵因其性滑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按:沈懷遠《南越志》中說:猴葵也叫鹿角。鹿角這個名字是根據它的形狀而得的,猴葵這個名字是根據它的性質滑溜而取得的。

【集解】士良曰:鹿角菜生海州、登、萊、沂、密諸處海中。

白話文:

**集解:**士良說:鹿角菜生長在海州、登州、萊州、沂州、密州等處的海中。

時珍曰:鹿角菜,生東南海中石崖間。長三、四寸,大如鐵線,分丫如鹿角狀,紫黃色。土人採曝,貨為海錯。以水洗醋拌,則脹起如新,味極滑美。若久浸則化如膠狀,女人用以梳髮,黏而不亂。

白話文:

李時珍說:鹿角菜生長在東海和南中國海的岩石縫隙中。它們長約三、四寸,像鐵絲一樣粗,分叉像鹿角一樣,呈紫黃色。當地人採集後曬乾,當作海產品賣。用水清洗,用醋拌一下,鹿角菜就會像新的那樣膨脹起來,味道非常鮮美滑嫩。如果浸泡很久就會變成像膠狀物,女人可以用它來梳頭,梳頭後頭髮不會亂糟糟的。

【氣味】甘,大寒,滑,無毒。

詵曰:微毒。丈夫不可久食,發痼疾,損腰腎、經絡、血氣,令人腳冷痹,少顏色。

【主治】下熱風氣,療小兒骨蒸熱勞。服丹石人食之,能下石力(士良)。解面熱(大明)。

白話文:

**氣味:**甘甜,極寒,滑潤,無毒。

**慎用:**微有毒性。男性不宜長期食用,否則會引發舊疾,損傷腰腎、經絡和氣血,導致腳冷麻痺、面色蒼白。

**主治:**清熱祛風,治療小兒骨蒸勞熱。服用丹石藥物者食用,可以幫助排出石塊(根據士良的說法)。解除面部發熱(根據《大明》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