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金石部第八卷 (1)

回本書目錄

金石部第八卷 (1)

1. 金石部第八卷

李時珍曰:石者,氣之核,土之骨也。大則為巖巖,細則為砂塵。其精為金為玉,其毒為礜為砒。氣之凝也,則結而為丹青;氣之化也,則液而為礬汞。其變也:或自柔而剛,乳滷成石是也;或自動而靜,草木成石是也;飛走含靈之為石,自有情而之無情也;雷震星隕之為石,自無形而成有形也。大塊資生,鴻鈞爐韛,金石雖若頑物,而造化無窮焉。

白話文:

李時珍說:石頭,是氣的核,是土的骨架。大的變成山岩,小的變成砂塵。它的精華部分變成金屬和玉器,有毒的部分變成磨刀石和砒霜。氣凝結在一起,就形成丹砂和青金石;氣發生變化,就變成礬石和水銀。石頭的變化:有的從柔軟變成堅硬,就像乳汁和鹽滷變成石頭一樣;有的從運動變成靜止,就像草木變成石頭一樣;動物被石化,是從有情變成了無情;雷電交加、流星隕落形成石頭,是從無形變成了有形。大地提供生機,天地是巨大的爐子和坩堝,金石雖然像是頑固的物品,但它們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

身家攸賴,財劑衛養,金石雖曰死瑤,而利用無窮焉。是以禹貢、周官列其土產,《農經》、軒典詳其性功,亦良相、良醫之所當注意者也。乃集其可以濟國卻病者一百六十一種為金石部,分為四類:曰金,曰玉,曰石,曰滷。

白話文:

一個人的幸福生活和健康都要仰賴財物與藥物相互調節治療。金石雖然說成是死物,卻有取之不盡的用處。因此,《禹貢》和《周官》記載了各地出產的金石,而《農經》和《軒典》則詳細的說明瞭金石的性能和功效,這也是良相和良醫應該注意的。我蒐集了一百六十一種能夠治國安民、消除疾病的金石,將它們分為四類:金、玉、石、滷。

(舊本玉石部三品,共二百五十三種。今併入二十八種,移三十二種入水部,三十九種入土部,三種入服器部,一種入介部,一種入人部)

白話文:

(古代藥書玉石部收錄了 253 種藥物,現在綜合到 28 種,有 32 種轉到水部,39 種轉到土部,3 種轉到服器部,1 種轉到介部,1 種轉到人部)

《神農本草經》四十一種(梁陶弘景注)

白話文:

神農本草經 四十一種(梁陶弘景注)

一、上藥十二種

  1. 甘草:味甘,氣平,主補脾益氣,緩急止痛。
  2. 人參:味苦,氣溫,主大補元氣,益智安神。
  3. 乾薑:味辛,氣溫,主溫中散寒,止嘔止瀉。
  4. 附子:味辛,氣熱,主回陽救逆,溫腎壯陽。
  5. 大棗:味甘,氣溫,主補脾益氣,養血安神。
  6. 山藥:味甘,氣平,主補脾益氣,固腎強精。
  7. 茯苓:味甘,氣平,主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8. 蓮子:味甘,氣平,主補脾益氣,養心安神。
  9. 百合:味甘,氣寒,主清熱潤肺,養陰安神。
  10. 菊花:味甘,氣寒,主清熱解毒,平肝明目。
  11. 枸杞:味甘,氣平,主補腎益精,養肝明目。
  12. 生地黃:味苦,氣寒,主滋陰降火,補腎益精。

二、中藥十二種

  1. 黃芪:味甘,氣溫,主補氣固表,益氣生津。
  2. 當歸:味甘,氣溫,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3. 白芍:味酸,氣寒,主養血柔肝,緩急止痛。
  4. 川芎:味辛,氣溫,主活血行氣,止痛通經。
  5. 柴胡:味苦,氣微寒,主疏肝解鬱,退熱止痛。
  6. 薄荷:味辛,氣涼,主清熱解暑,消炎止痛。
  7. 荊芥:味辛,氣溫,主解表散寒,發汗透疹。
  8. 防風:味辛,氣溫,主解表散寒,止痛通經。
  9. 紫蘇:味辛,氣溫,主解表散寒,理氣安胎。
  10. 麻黃:味辛,氣溫,主發汗解熱,利氣止喘。
  11. 細辛:味辛,氣溫,主溫經散寒,通竅止痛。
  12. 白芷:味辛,氣溫,主散寒止痛,美白祛斑。

三、下藥十六種

  1. 大黃:味苦,氣寒,主瀉火通便,清熱解毒。
  2. 芒硝:味苦,氣寒,主瀉熱通便,清肝明目。
  3. 甘遂:味苦,氣寒,主瀉下攻積,破血消腫。
  4. 巴豆:味辛,氣熱,主瀉下逐水,通便消腫。
  5. 川貝:味苦,氣寒,主清熱化痰,止咳平喘。
  6. 瓜蔞:味甘,氣寒,主清肺化痰,利水消腫。
  7. 杏仁:味苦,氣溫,主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8. 石膏:味甘,氣寒,主清熱解暑,退熱生津。
  9. 知母:味苦,氣寒,主滋陰清熱,潤肺止咳。
  10. 麥冬:味甘,氣寒,主滋陰潤肺,養心安神。
  11. 玄參:味苦,氣寒,主清熱解毒,滋陰降火。
  12. 牛蒡子:味苦,氣溫,主散風熱,清肝明目。
  13. 黃連:味苦,氣寒,主清熱瀉火,止血止瀉。
  14. 黃柏:味苦,氣寒,主瀉火澀腸,清熱止血。
  15. 木通:味苦,氣寒,主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16. 車前子:味甘,氣寒,主利尿通淋,清熱利濕。

《名醫別錄》三十二種(同上),《唐本草》一十四種(唐蘇恭),《本草拾遺》一十七種(唐陳藏器),《藥性本草》一種(唐甄權),《開寶本草》九種(宋馬志),《嘉祐本草》八種(宋掌禹錫),《圖經本草》三種(宋蘇頌),《日華本草》八種(宋人大明),《證類本草》一種(宋唐慎微),《本草綱目》二十七種(明李時珍)

白話文:

  • 《名醫別錄》:記載了三十二種藥物。

  • 《唐本草》:由唐朝蘇恭所著,記載了一十四種藥物。

  • 《本草拾遺》:由唐朝陳藏器所著,記載了一十七種藥物。

  • 《藥性本草》:由唐朝甄權所著,記載了一種藥物。

  • 《開寶本草》:由宋朝馬志所著,記載了九種藥物。

  • 《嘉祐本草》:由宋朝掌禹錫所著,記載了八種藥物。

  • 《圖經本草》:由宋朝蘇頌所著,記載了三種藥物。

  • 《日華本草》:由宋朝人所著,記載了八種藥物。

  • 《證類本草》:由宋朝唐慎微所著,記載了一種藥物。

  • 《本草綱目》:由明朝李時珍所著,記載了二十七種藥物。

【附註】魏李當之《藥錄》,《吳普本草》,宋雷斆《炮炙》,齊徐之才《藥對》,唐孫思邈《千金》,李珣《海藥》,唐楊損之《刪繁》,蕭炳《四聲》,蜀韓保升《重注》,宋寇宗奭《衍義》,陳承《別說》,金張元素《珍珠囊》,元李杲《法象》,王好古《湯液》,朱震亨《補遺》,明汪機《會編》,徐用誠《發揮》,王綸《集要》

白話文:

  1. 魏李當之《藥錄》: 魏朝李當之編寫的藥物典籍,記載了中藥的來源、性味、功用等信息。

  2. 《吳普本草》: 吳普編寫的藥物典籍,是中國最早的藥物學專著之一,記載了365種中藥的性味、主治、用法等信息。

  3. 宋雷斆《炮炙》: 雷斆編寫的藥物炮製方法典籍,記載了中藥的炮製方法、炮製目的、炮製過程等信息。

  4. 齊徐之才《藥對》: 徐之才編寫的藥物配伍禁忌典籍,記載了中藥的配伍禁忌、配伍相剋、配伍相畏等信息。

  5. 唐孫思邈《千金》: 孫思邈編寫的醫學典籍,包含藥物學、養生學、方劑學等內容,其中藥物學部分記載了1000多種中藥的性味、主治、用法等信息。

  6. 李珣《海藥》: 李珣編寫的藥物典籍,記載了中國沿海地區的中藥資源,包括藥物名稱、藥物產地、藥物性味、藥物功效等信息。

  7. 唐楊損之《刪繁》: 楊損之編寫的藥物簡要典籍,旨在簡化唐朝繁雜的藥物學知識,記載了常用中藥的藥物名稱、藥物性味、藥物功效等信息。

  8. 蕭炳《四聲》: 蕭炳編寫的藥物發音典籍,記載了中藥的正確發音,包括藥物名稱的平仄、聲調等信息。

  9. 蜀韓保升《重注》: 韓保升編寫的藥物注釋典籍,對《本草綱目》中的藥物進行了詳細的註解,包括藥物名稱、藥物性味、藥物功效、藥物用法等信息。

  10. 宋寇宗奭《衍義》: 寇宗奭編寫的藥物衍義典籍,對《本草綱目》中的藥物進行了深入的解釋,包括藥物名稱、藥物性味、藥物功效、藥物用法等信息。

  11. 陳承《別說》: 陳承編寫的藥物分類典籍,將中藥分為100多類,並對每類藥物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包括藥物名稱、藥物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