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針灸聚英》~ 卷一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上 (5)

1.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

核骨。一作核骨。俗云孤拐骨是也。足跟後兩旁起骨為踝骨。足太陰起大指之端隱白穴。受足陽明之交也。由是循大指內側白肉際大都穴。過核骨後。歷太白、公孫、商丘。上內踝前廉之三陰交也。

白話文:

核骨,又叫孤拐骨,俗稱骨節凸起。

在腳後跟兩側凸出的骨頭是踝骨。足太陰經從大腳趾端部的隱白穴開始,與足陽明經相交。

然後沿著大腳趾內側的白色肉際,到大都穴。經過核骨後,再經過太白、公孫、商丘穴。最後到達內踝前緣的三陰交穴。

上腨內。循䯒骨後。交出厥陰之前。(腨、示兗切。)

腨、腓腸也。由三陰交上腨內。循䯒骨後之漏谷。上行二寸。交出足厥陰經之前。至地機、陰陵泉。

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

髀內為股。臍上下為腹。自陰陵泉上循膝股內前廉之血海、箕門。迤邐入腹。經衝門、府舍。會中極、關元。復循腹結、大橫。會下脘。歷腹哀。過日月、期門之分。循本經之裡。下至中脘、下脘之際。以屬脾絡胃也。

白話文:

大腿內側為股。肚臍上下為腹部。從陰陵泉往上沿著膝蓋和大腿內側前面血海、箕門這條經絡。逐漸延伸進入腹中,經過衝門、府舍。會閤中極、關元。再沿著腹結、大橫這條經絡。會合下脘。經過腹哀。經過日月、期門的分叉點。沿著本經的內側。向下到達中脘、下脘這個位置。與脾臟的絡脈相連接,屬於胃。

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咽、所以咽物者。居喉之前。至胃長一尺六寸為胃系也。舌本。舌根也。由腹哀上膈。循食竇、天谿、胸鄉、周榮。由周榮外曲折向下至大包。又自大包外曲折向上會中腑。上行人迎之裡。挾喉連舌本。散舌下而終焉。

白話文:

咽喉:是我們用來吞嚥食物的器官,位於喉嚨的前面,從咽喉到胃的長度是一尺六寸,這段通道稱為「胃系」。

舌根:指舌頭的根部,由腹部向上穿過橫膈膜,沿著食道、天突穴、胸中穴、周榮穴,從周榮穴向外彎曲向下,到達大包穴。

然後,從大包穴向外彎曲向上,會閤中府穴,再向上行至人迎穴的內側,夾著喉嚨連接舌根,分佈在舌頭的下方,最後消失。

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此支由腹哀別行。再從胃部中脘穴之外上膈。注於膻中之裡。心之分。以交於手少陰。

此經多氣少血。巳時氣血注此。凡二十一穴。左右共四十二穴。

隱白,足大指端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脾脈所出為井。木。素注。針一分。留三呼。銅人。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主腹脹喘滿。不得安臥。嘔吐食不下。胸中熱。暴泄。衄血。卒屍厥不識人。足寒不能溫。婦人月事過時不止。小兒客忤。慢驚風。

白話文:

隱白穴

位置:足部大拇指內側靠近指甲處,約一條韭葉的距離。

經絡:脾經

屬性:井穴,五行屬木

針刺深度:素注 1 分(約 0.3 公分),銅人分 3 分(約 0.9 公分)

留針時間:3 次呼吸

灸法:灸 3 壯

功效:

  • 腹脹氣喘,食慾不振
  • 胸悶發熱,腹瀉
  • 出血(如鼻血)
  • 昏迷不醒,不認人
  • 足部冰冷,無法溫暖
  • 女性月經過多,無法停止
  • 小兒驚風或精神恍惚

大都,足大指本節後內側陷中。骨縫赤白肉際。脾脈所溜為滎。火。脾虛補之。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熱病汗不出。不得臥。身重骨疼。傷寒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腰痛不可俯仰。繞踝風。胃心痛。腹脹胸滿。心蛔痛。小兒客忤。

白話文:

腳的大拇指根部後面的內側有凹陷。骨縫之間呈紅色和白色,長在肌膚交界處。脾經的氣血在此流注,形成滎穴。屬火性。脾氣虛弱時可以針灸此穴進行補益。銅人上記載:針刺三分,灸三壯。

主治以下疾病:

  • 熱病不出汗
  • 不能入睡
  • 身體沉重,骨頭疼痛
  • 傷寒導致手腳冰冷
  • 腹脹,容易嘔吐
  • 煩躁發熱,心煩意亂
  • 嘔吐反胃
  • 頭暈目眩
  • 腰痛,不能彎腰或仰頭
  • 繞踝風(腳踝關節腫痛)
  • 胃心疼痛
  • 腹脹胸悶
  • 心蛔痛(心絞痛)
  • 小兒客忤(受驚嚇後出現的嘔吐、腹瀉等症狀)

太白,足大指內側。內踝前核骨下陷中。脾脈所注為俞。土。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身熱煩滿。腹脹食不化。嘔吐。泄瀉膿血。腰痛。大便難。氣逆。霍亂。腹中切痛。腸鳴。膝股胻酸轉筋。身重骨痛。胃心痛。腹脹胸滿。心痛脈緩。

白話文:

太白穴位於足部大拇指內側。在內踝前的突起骨頭下方凹陷處。屬於脾經氣血彙集之處。五行屬土。銅人經中記載,針刺太白穴深度為三分。灸法灸三壯。主治全身發熱煩躁,腹部脹氣,食物消化不良,嘔吐,腹瀉膿血,腰痛,大便困難,氣逆,霍亂,腹部劇烈疼痛,腸胃鳴叫,膝蓋、大腿、臀部痠痛和抽筋,渾身沉重,骨骼疼痛,胃脘部疼痛,腹部脹滿,胸部有壓迫感,心絞痛伴脈搏緩慢。

公孫,足大指本節後一寸。內踝前。脾之絡脈。別走陽明胃經。銅人。針四分。灸三壯。主寒瘧。不嗜食。癇氣。好太息。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喜嘔。嘔已乃衰。頭面腫起。煩心狂言。多飲膽虛。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瀉之。虛則鼓脹。補之。

白話文:

公孫穴:位於足大拇指本節後一寸,內踝的前方。屬於脾經絡脈。另外還連接到陽明胃經。銅人記載:針刺四分,灸三壯。主治:

  • 寒瘧
  • 不想進食
  • 癲癇
  • 經常嘆氣
  • 經常發冷發熱並出汗
  • 發作時喜歡嘔吐,嘔吐後症狀減輕
  • 頭面腫脹
  • 心煩意亂,胡言亂語
  • 口渴,膽虛
  • 厥氣上升導致霍亂
  • 實證:腸道劇烈疼痛,需要瀉下治療
  • 虛證:腹脹,需要補益治療

商丘,足內踝骨下微前陷中。脾脈所行為經。金。脾實瀉之。銅人。灸三壯。針三分。主腹脹。腸中鳴不便。脾虛令人不樂。身寒善太息。心悲。骨痹。氣逆。痔疾。骨疽蝕。魘夢。癇瘈。寒熱好嘔。陰股內痛。氣癰。狐疝走上下。引小腹痛。不可俯仰。脾積痞氣。黃疸。舌本強痛。

白話文:

商丘穴

位於足內踝下方微前側的凹陷處,是脾經脈絡經過的地方。五行屬金。

脾氣旺盛 時,可用點刺放血法瀉之。

在銅人腧穴圖上,記載使用灸法,灸三壯。針刺深度三分。

主治

  • 腹脹
  • 腸鳴不便
  • 脾氣虛弱導致的情緒低落
  • 身體發冷、容易嘆氣
  • 心情憂鬱
  • 骨痹(關節疼痛)
  • 氣逆(呼吸不順暢)
  • 痔疾
  • 骨疽(化膿性骨炎)
  • 魘夢(睡眠中受驚)
  • 癲癇
  • 寒熱交替,容易嘔吐
  • 大腿內側疼痛
  • 氣癰(化膿性炎症)
  • 疝氣(會陰部疼痛)
  • 引發小腹疼痛,不能俯仰
  • 脾積(脾臟腫大)
  • 黃疸
  • 舌根疼痛

胃脘痛。腹脹。寒瘧。溏瘕泄水下。面黃。善思。善味。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嗜臥。婦人絕子。小兒慢風。

三陰交,內踝上三寸骨下陷中。足太陰、少陰、厥陰之交會。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脾胃虛弱。心腹脹滿。不思飲食。脾痛身重。四肢不舉。腹脹腸鳴溏泄。食不化。痃癖。腹寒。膝內廉痛。小便不利。陰莖痛。足痿不能行。疝氣。小便遺失。膽虛。食後吐水。夢遺失精。

白話文:

三陰交穴位於內腳踝上三寸,凹陷處。它是足太陰脾經、少陰腎經、厥陰肝經的交會點。

針灸方法:

  • 針刺深度為三分。
  • 艾灸三壯。

主治功效:

  • 脾胃虛弱。
  • 心腹脹滿。
  • 食慾不振。
  • 脾臟疼痛,身體沉重。
  • 四肢無力。
  • 腹脹、腸鳴、腹瀉。
  • 食物消化不良。
  • 痃癖(一種皮膚病)。
  • 腹寒。
  • 膝蓋內側疼痛。
  • 小便不利。
  • 陰莖疼痛。
  • 足部痿痺,不能行走。
  • 疝氣。
  • 小便失禁。
  • 膽氣虛。
  • 食後嘔吐。
  • 夢遺失精。

霍亂手足逆冷。失欠頰車蹉開。張口不合。男子陰莖痛。元髒髮動。臍下痛不可忍。小兒客忤。婦人臨經行房羸瘦。癥瘕。漏血不止。月水不止。妊娠胎動。橫生。產後惡露不行。去血過多。血崩暈。不省人事。如經脈閉塞不通。瀉之立通。經脈虛耗不行者。補之。經脈益盛則通。

白話文:

霍亂:手腳冰冷,臉色蒼白,口難以合上。

男性:陰莖疼痛。

內臟疾病發作:臍下劇痛。

小兒:多發於夏天。

女性:經期前後房事導致消瘦。

腫瘤。

子宮出血不止。

月經不止。

懷孕:胎動異常或橫位。

產後:惡露不盡或出血過多。

氣血逆亂:神志不清。

經絡不通暢:瀉泄即可通暢。

經絡虛弱:補益即可通暢。經絡充實強健,自然通暢。

按宋太子出苑。逢妊婦。診曰。女。徐文伯曰。一男一女。太子性急欲視。文伯瀉三陰交。補合谷。胎應針而下。果如文伯之診。後世遂以三陰交、合谷為妊婦禁針。然文伯瀉三陰交、補合谷而墮胎。今獨不可補三陰交、瀉合谷而安胎乎。蓋三陰交腎、肝、脾三脈之交會。主陰血。

白話文:

有一次,宋太子從後苑出來,遇到一位孕婦。他讓孕婦診脈,說懷的是女孩。徐文伯在旁邊說,是一男一女。太子性子急,想馬上看。徐文伯針刺了孕婦的三陰交穴,又補了合谷穴。結果胎兒隨著針灸而下落。果然如徐文伯診斷的那樣。此後,世人就把三陰交和合谷穴當做孕婦的禁針穴位。然而,徐文伯通過針刺三陰交和合谷穴而使孕婦墮胎,現在難道就不可以用補三陰交、瀉合谷穴來安胎嗎?因為三陰交穴是腎經、肝經、脾經三條經脈交會的地方,主司陰血。

血當補不當瀉。合谷為大腸之原。大腸為肺之腑。主氣。當瀉不當補。文伯瀉三陰交以補合谷。是血衰氣旺也。今補三陰交瀉合谷。是血旺氣衰矣。故劉元賓亦曰。血衰氣王定無妊。血王氣衰應有體。

白話文:

  • 氣血不足宜補,不宜瀉。
  • 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大腸是小腸的副臟器,主要功能是主管氣的運化,應當瀉而不宜補。
  • 文伯用瀉三陰交穴的方法來補合谷穴,是因為這個時候氣血衰弱、氣機旺盛。
  • 現在補三陰交穴瀉合谷穴,是因為氣血旺盛、氣機衰弱。
  • 因此,劉元賓也說:氣血不足,氣機旺盛,肯定不會懷孕。氣血旺盛,氣機衰弱,應該懷孕。

漏谷(一名太陰絡),內踝上六寸。䯒骨下陷中。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腸鳴。強欠。心悲。逆氣。腹脹滿急。痃癖冷氣。食飲不為肌膚。膝痹足不能行。

白話文:

漏谷穴(又名太陰絡)

  • **位置:**內踝上 6 寸,凹陷處。

  • **刺法:**針刺深度 0.3 寸。艾灸 3 壯。

  • 主治:

  • 腸鳴

  • 打哈欠

  • 心中悲傷

  • 逆氣上沖

  • 腹脹滿急

  • 痃癖(寒邪引起的疼痛)

  • 食飲不化

  • 膝蓋麻痺無法行走

地機(一名脾舍),膝下五寸。膝內側輔骨下陷中。伸足取之。足太陰郄。別走上一寸有空。銅人。灸三壯。針五分。主腰痛不可俯仰。溏泄。腹脅脹。水腫腹堅。不嗜食。小便不利。精不足。女子癥瘕。按之如湯沃股內至膝。

白話文:

地機穴(別名脾舍),位於膝蓋下五寸。在膝內側的輔骨下方凹陷中,伸直腿部找尋此穴。屬於足太陰脾經的郄穴。往上推一寸有一個空穴,稱為銅人穴。

灸法: 灸三壯。 針法: 針刺五分。

主治:

  • 腰痛,無法彎腰或仰頭。
  • 大便稀溏。
  • 腹部和兩側脹滿。
  • 水腫和腹部堅硬。
  • 食慾不振。
  • 小便不利。
  • 精氣不足。
  • 女性子宮腫瘤和月經不調。

按壓感覺: 按壓時會感覺一股熱氣從股內直達膝蓋。

陰陵泉,膝下內側輔骨下陷中。伸足取之。或曲膝取之。與陽陵泉穴相對。足太陰脾脈所入為合。水。銅人。針五分。主腹中寒。不嗜食。脅下滿。水脹腹堅。喘逆不得臥。腰痛不可俯仰。霍亂。疝瘕。遺尿失禁不自知。小便不利。氣淋。寒熱不節。陰痛。胸中熱。暴泄飧泄。

白話文:

陰陵泉穴,位於膝蓋下方內側,腓骨凹陷處。伸直腿或彎曲膝蓋都可以取穴。左右兩側的陰陵泉穴互相對應。

這個穴位是足太陰脾經的腧穴。性質屬水。

按照《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針刺深度為五分。

主治腹中寒痛、食慾不振、肋骨下方脹滿、腹脹腹堅、喘息氣逆無法平躺、腰痛無法前後彎曲、霍亂、疝氣、遺尿失禁、小便不通暢、氣淋、寒熱不調、陰器疼痛、胸中發熱、暴瀉、久瀉。

血海,膝臏上內廉白肉際二寸半。銅人。針五分。灸三壯。主氣逆腹脹。女子漏下惡血。月事不調。東垣曰。女子漏下惡血。月事不調。暴崩不止。多下水漿之物。皆由飲食不節。或勞傷形體。或素有氣不足。灸太陰脾經七壯。

白話文:

血海穴,位於膝蓋骨上緣內側邊緣偏上兩寸半處。銅人穴。針灸深度五分。艾灸三壯。主治氣逆腹脹。女子月經帶有惡血。月經不調。東垣說,女子月經帶有惡血,月經不調,突然大出血不止,多排泄水液樣物質,都是由於飲食不節制,或者勞累損傷身體,或者平素氣血不足。艾灸太陰脾經七壯。

箕門,魚腹上越筋間。陰股內動脈應手。一云。股上起筋間。銅人。灸三壯。主淋小便不通。遺溺。鼠鼷腫痛。

衝門(一名上慈宮),去大橫五寸。府舍下。橫骨兩端約紋中動脈。去腹中行四寸半。銅人。針七分。灸五壯。主腹寒氣滿。腹中積聚疼。癃。淫濼。陰疝。婦人乳難。妊娠子衝心。不得息。

白話文:

衝門穴(又稱上慈宮)

位置:在前正中線上,肚臍向上五寸。臍舍穴下方。

解剖:橫骨兩端約有中動脈通過。距腹中四寸半。銅人經上記載:針刺七分。灸五壯。

主治:

  • 腹中寒氣過盛
  • 腹中有積聚疼痛
  • 小便不通
  • 遺精白濁
  • 陰囊疝氣
  • 婦女乳腺疾病
  • 妊娠子宮上衝心臟,導致胸悶氣短

府舍,腹結下三寸。去腹中行各四寸半。足厥陰、太陰、陰維之會。三脈上下一一入腹。絡肝脾。結心肺。從脅上至肩。此太陰郄。三陰、陽明之別。銅人。灸五壯。針七分。主疝癖。痹疼。腹滿上搶心。積聚。霍亂。

白話文:

肚臍,腸道結實的位置在下肚臍三寸。從肚臍出發,分別向上和向下走四寸半。足少陰經、足太陰經、陰維脈在這裡會合。三條經脈向上和向下,都進入腹中。

與肝脾相連,與心肺相連接。從脅部向上經過肩膀。此為手太陰經俞穴,與足三陰經、足陽明經相連。

銅人經記載,在該穴位灸5壯,針刺7分。主治疝氣、偏頭痛、腹脹向上升到心,積聚、霍亂。

腹結(一名陽窟),十四經發揮云。大橫下一寸三分。去腹中行四寸半。銅人。針七分。灸五壯。主咳逆。臍痛。腹寒瀉利。心痛。

白話文:

腹結(又稱陽窟)

位置: 肚臍下方一寸三分,深入腹部四寸半。

針灸方法:

  • 針灸:針刺深度七分。
  • 艾灸:灸五壯。

主治:

  • 咳嗽氣逆
  • 臍痛
  • 腹中寒冷腹瀉
  • 心痛

大橫,腹哀下三寸五分。直臍旁二寸五分。去腹中行四寸半。足太陰、陰維之會。銅人。針七分。灸三壯。主大風逆氣。多寒善悲。四肢不可舉動。多汗洞痢。

白話文:

大橫穴

位置:

  • 從肚臍下方 3.5 寸(約 8.9 公分)處
  • 直線距離肚臍旁 2.5 寸(約 6.4 公分)
  • 從肚皮內部延伸 4.5 寸(約 11.5 公分)

歸屬經絡:

  • 足太陰脾經
  • 陰維脈

針灸方法:

  • 針刺深度:7 分(約 1.8 公分)
  • 灸壯:3 壯

主治病症:

  • 大風逆氣
  • 多寒善悲
  • 四肢無法活動
  • 多汗洞痢

腹哀,日月下一寸五分。去腹中行四寸半。足太陰、陰維之會。銅人。針三分。主寒中食不化。大便膿血。

食竇,天谿下一寸六分。舉臂取之。銅人。針四分。灸五壯。主胸脅支滿。鬲間雷鳴。常有水聲。鬲痛。

天谿,胸鄉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銅人。針四分。灸五壯。主胸中滿痛。咳逆上氣。喉中作聲。婦人乳腫。㿉癰。

白話文:

天谿穴:在胸骨下緣一寸六分,胸骨旁的凹陷處。仰臥取穴。銅人經(穴位模型)稱:針刺四分,艾灸五壯。主治:胸悶疼痛、咳嗽氣逆、喉中有異物感、婦女乳腺腫塊、瘰癧。

胸鄉,周榮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銅人。針四分。灸五壯。主胸脅支滿。引胸背痛不得臥。轉側難。

周榮,中府下一寸六分。仰而取之。銅人。針四分。灸五壯。主胸脅滿不得俯仰。食不下。喜飲。咳唾稠膿。咳逆。多淫。(淫恐作唾。)

白話文:

中醫古文:

周榮,中府下方一寸六分處。仰臥取穴。銅人針刺四分,灸五壯。

周榮穴位於中府穴下方一寸六分處,仰臥時取穴。使用銅人針刺入四分,再灸五壯。

主治病症:

  • 胸脅滿脹,不能俯仰。
  • 食不下咽。
  • 喜歡喝水。
  • 咳嗽吐出黏稠濃痰。
  • 咳嗽氣喘。
  • 過度縱慾。(淫慾過度可能會導致咳唾。)

大包,淵液下三寸。布胸脅中。出九肋間。脾之大絡。總統陰陽諸絡。由脾灌溉五臟。銅人。灸三壯。針三分。主胸脅中痛。喘氣。實則身盡痛。瀉之。虛則百節盡皆縱。補之。

白話文:

大包穴,在胸部正中,胸骨下三寸處。分佈在胸脅兩側,連接九肋間的肌肉。是大腸經的一個重要穴位,主掌陰陽經絡的運行。

大包穴通過脾經灌溉五臟。艾灸大包穴三壯,或針刺三分,可以治療胸痛、胸脅疼痛、氣喘。如果身體疼痛嚴重,可以瀉下大包穴;如果身體虛弱,可以補益大包穴。

心重一十二兩。附著於脊之第五椎。居肺下膈上。中有七孔三毛。(一云。惟上智之人有之。)形如未敷蓮花

白話文:

心臟重一斤二兩。附著在脊椎第五節椎骨上。位於肺的下方、橫膈膜的上方。心臟中有七個孔和三根毫毛。(另有一種說法認為,只有智慧超羣的人才會有這三根毫毛。)它的形狀像一朵未盛開的蓮花。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當言舌。舌非竅。故言耳。)藏精於心。故病在五臟。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谷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其味苦。其聲言。其液汗。

白話文:

南方五行屬火,對應臟腑為心。心經通於耳(正確應該是舌,但舌不是孔竅,所以寫成耳)。心藏神,所以五臟有病,會影響心。南方五行屬火的滋味是苦,屬火的顏色是赤色,對應的動物是羊,對應的穀物是黍。南方五行屬火的變化反映在四時,天上對應的星宿是熒惑星。因此,可以通過觀察脈象來瞭解身體疾病。南方五行屬火的聲音是徵,數字是七,氣味是焦味,味道是苦味,聲音是人說話的聲音,液體是汗液。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苦傷氣。咸勝苦。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白話文:

南方產生熱氣,熱氣產生火,火產生苦味,苦味滋養心臟,心臟產生血液,血液滋養脾臟,心臟主掌舌頭。

從自然界來看,心臟屬熱,屬火,屬筋脈,屬心臟臟器;從顏色來看,屬紅色,從聲音來看,屬徵調,從情緒來看,屬笑,從變動來看,屬憂愁,從五官來看,屬舌頭,從味道來看,屬苦味,從志向來看,屬喜悅。

喜悅會傷害心臟,恐懼能勝過喜悅。苦味會傷氣,鹹味能勝過苦味。

心臟是君主之官,主宰精神意識的活動。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心氣通於舌。舌和則知五味矣。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得其時。同夢燔灼。(夏三月)心色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素問〕

白話文:

心臟是生命的根本,精神活動的變化。心氣的外現反映在面部,充盈在血脈中。心臟在陽氣中屬「太陽」,與夏氣相通。心臟所連結的脈絡是「脈」,心氣充沛時,面部就會容光煥發。心臟與腎臟相通,心氣通於舌頭。舌頭靈活健康,就能體會五種味道。如果心氣虛弱,就會夢到救火或陽性的東西。在夏天(農曆三月到五月)夢到火燒或灼傷,是心氣充盈的徵兆。健康的心臟呈紅色,像絲帛包裹著硃砂,而不是像赭石那樣的顏色。(出自《素問》)

五臟俱等。而肺獨在膈上者何也。然。心者血。肺者氣。血為榮。氣為衛。相隨上下。謂之榮衛。通行經絡。榮周於身。故令心肺在膈上也。

白話文:

五臟都是同等的。為何只有肺在膈肌之上呢?原因如下:心臟掌管血,肺臟掌管氣。血負責滋養身體,氣負責保護身體。二者相互配合,上下運行,稱為榮衛。榮衛在經絡中運行,榮氣遍佈全身。因此,為了讓心臟和肺臟能夠協調運作,它們被安排在膈肌之上。

陳氏曰。心肺能以血氣生育人身。則此身之父母也。父母之尊。理當居上。故曰。膈膜之上。中有父母。心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色澤去。故面色黑如黎者。血先死。壬日篤。癸日死。

白話文:

陳氏說:心肺能夠用氣血滋養身體,所以是身體的父母。父母地位尊貴,理應居於上位。所以說:橫膈膜之上,住著身體的父母。心氣停止,則經脈不通;經脈不通,則血液不流;血液不流,則氣色消失。所以面色發黑的,是因為血已經先死了。壬日情況惡化,癸日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