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針灸聚英》~ 卷四下 (7)

回本書目錄

卷四下 (7)

1. 頭面

頭痛百會上星中。風府攢竹小海攻。陽谿後谿合谷穴。腕骨中渚絲竹空。風池崑崙陽陵等。再兼一穴是中衝。頭強痛兮治頰車。並治肩井及風池。少海穴兮兼在內。通計五穴至後谿。頭偏痛者針頭維。腦瀉囟會通谷醫。頭風上星前頂穴。百會陽谷合谷宜。通前通後共八穴。崑崙關元與俠谿。

白話文:

頭痛

  • 百會穴上方出現突起(稱「上星」)
  • 風府穴、攢竹穴和小海穴酸脹疼痛
  • 陽谿穴、後谿穴和合谷穴有壓痛
  • 腕骨穴、中渚穴、絲竹空穴有壓痛
  • 風池穴、崑崙穴、陽陵穴等穴位也有壓痛
  • 再加一個穴位:中衝穴

頭部強烈的疼痛

  • 治療頰車穴
  • 同時治療肩井穴和風池穴
  • 少海穴在內耳附近
  • 總共五個穴位,直到後谿穴

偏頭痛

  • 針刺頭維穴
  • 囟會穴、通谷穴可用於治療頭部風濕

頭風導致的頭痛

  • 上星穴位於頭頂前方
  • 百會穴、陽谷穴和合谷穴可用於治療
  • 以上前八個穴位可通治各種頭痛
  • 崑崙穴、關元穴和俠谿穴也能治療頭痛

腦痛上星風池中。腦空天柱少海攻。頭風面目赤何治。通里解谿真有功。頭風牽引腦項痛。上星百會合谷同。偏正頭風百會穴。前頂神庭上星通。風池合谷頭維等。攢竹穴與絲竹空。醉後頭風治印堂。攢竹三里三穴當。頭風眩暈治合谷。次及豐隆解谿方。再兼風池通四穴。垂手著膝著腿雙。

白話文:

頭痛

  • 腦痛伴有上星穴的疼痛,在風池穴中治療。
  • 腦空虛時,治療天柱穴、少海穴。

頭風

  • 頭風伴有面赤的症狀,治療通裏穴、解谿穴。
  • 頭風牽引腦項疼痛,治療上星穴、百會穴、合谷穴。
  • 偏正頭痛,治療百會穴。
  • 前額神庭穴疼痛,治療上星穴。
  • 風池穴、合谷穴、頭維穴等治療頭風。
  • 攢竹穴和絲竹空治療頭風。

酒後頭痛

  • 酒後頭痛治療印堂穴。
  • 攢竹穴、三里穴、三穴同時治療。

頭風眩暈

  • 頭風眩暈治療合谷穴。
  • 其次是豐隆穴、解谿穴。
  • 再加上風池穴,一共四個穴位治療。
  • 垂下雙手,放在膝蓋或大腿上。

兩般皆灸虎口內。更詳此處宜灸壯。面腫水溝與上星。攢竹支溝間使應。中渚液門解谿穴。行間厲兌噫嘻靈。再兼天牖風池等。十三穴內治之精。面癢腫兮治迎香。再兼合谷治之良。患者頭面項俱痛。百會項後合谷強。假如頭風冷淚出。攢竹合谷治無失。腦昏目赤攢竹中。頭旋目窗百會同。

白話文:

這兩種情況都應該灸虎口內側。更詳細來說,以下穴位適合灸:

  • **面部腫脹、水溝穴和上星穴:**攢竹穴、支溝穴、使穴對應。
  • **中渚穴、液門穴、解谿穴:**行間穴、厲兌穴、噫嘻穴靈驗。
  • **另外還有天牖穴、風池穴等:**十三個穴位內治有效。
  • **面部瘙癢、腫脹:**迎香穴。
  • **患者頭面頸部疼痛:**百會穴、項後穴、合谷穴。
  • **頭風、流冷淚:**攢竹穴、合谷穴治療有效。
  • **腦昏、眼睛發紅:**攢竹穴。
  • **頭暈、眼睛發黑:**百會穴。

申脈至陰絡卻穴。通前五穴治有功。至若面腫與項強。鼻生息肉治承漿。頭腫上星前頂穴。大陵出血公孫央。若人頰腫治頰車。頤頷腫者陽谷宜。腕骨前谷商陽等。俠谿手三里丘墟。風動如蟲行迎香。頸項強急風府央。若人頭面目浮腫。宜治陷谷與目窗。眼瞼瞤動治頭維。再兼一穴攢竹醫。

白話文:

申穴連接的是陰經絡卻穴。通前五穴(申、俞、郗、翳、經渠)治療有效果。

如果臉腫伴有頸項強直,就治療承漿穴。

頭腫在頭頂上,治療上星、前頂穴。

大陵穴出血,治療公孫穴。

如果臉頰腫脹,治療頰車穴。

下巴腫脹,治療陽谷穴。

手腕骨頭前面凹陷處的商陽、俠谿、手三里、丘墟穴。

面部皮膚風動如蟲子爬行,治療迎香穴。

頸項強直,治療風府穴。

如果頭面浮腫,治療陷谷和目窗穴。

眼皮跳動,治療頭維穴,再配合攢竹穴治療。

腦風而疼治少海。頭腫身熱是腎俞。眉稜痛兮肝俞穴。毛髮焦燥治下廉。面浮腫兮厲兌穴。面腫若灸水分痊。頭目眩疼反腫者。兼生白屑灸囟會。

白話文:

  • 腦風頭痛:治療少海穴。
  • 頭腫身熱:治療腎俞穴。
  • 眉稜疼痛:治療肝俞穴。
  • 毛髮焦躁:治療下廉穴。
  • 面部浮腫:治療厲兌穴。
  • 面部腫脹,可用艾灸水分穴治療。
  • 頭目眩暈疼痛並伴有浮腫:合併生長白色頭皮屑,艾灸囟會穴。

2. 咽喉

凡人喉痹治頰車。合谷少商與經渠。大陵二間與尺澤。再兼前谷與陽谿。假如鼓頷治少商。咽中如鯁間使當。再兼一穴三間穴。咽腫中渚太谿央。咽外腫兮液門攻。咽食不下灸亶中。咽中閉者治合谷。再有曲池二穴同。咽喉腫痛又閉塞。水粒不下合谷得。少商兼以三稜針。刺手大指背頭吉。

白話文:

凡是人得了喉嚨痛,要治療頰車穴。合谷、少商和經渠穴。大陵穴再往外兩寸取二間穴和尺澤穴。再配合前谷穴和陽谿穴。假如咽喉有異物感,治療少商穴。咽喉像有魚刺一樣,治療間使穴。再加一個穴,叫三間穴。咽喉腫脹,治療中渚穴和太谿穴。咽喉外面腫脹,治療液門穴。咽喉進食困難,灸亶中穴。咽喉閉塞,治療合谷穴。再加曲池穴,共兩穴。咽喉腫痛又閉塞。水穀下不去,治療合谷穴。少商穴再配合三稜針。在手拇指背部刺針,效果好。

節上甲根不可瘥。排刺三針斯為畢。雙蛾玉液與金津。又兼少商三穴焚。單蛾少商合谷等。並治廉泉病絕根。復有咽喉腫閉甚。治之以細三稜針。把針藏在筆端內。以藥點腫給患人。卻將筆端點腫處。刺之立愈病除根。續添一證是咽痛。若治風府效如神。

白話文:

骨節上的甲錯畸形無法根治。在患處刺灸三針,以此作為治療。對於雙側耳門腫痛,可用玉液金津療法。再配合刺灸雙手少商穴。對於單側耳門腫痛,可刺灸少商穴、合谷穴,能徹底根治廉泉穴的病症。若咽喉腫脹閉塞嚴重,可使用細小的三稜針治療。將三稜針藏在筆尖,沾取藥物點在腫脹處,然後用筆尖刺入腫脹處,即可癒合病根。再介紹一個咽喉疼痛的治療方法:刺灸風府穴,效果如神。

3. 耳目

耳鳴百會與聽宮。聽會耳門絡卻中。陽谿陽谷前谷穴。後谿腕骨中渚同。液門商陽腎俞頂。總算十四穴里攻。聤耳生瘡有膿汁。耳門翳風合谷窟。重聽無所聞耳門。翳風風池俠谿焚。聽會聽宮通六穴。治之此患定不存。凡人目赤目窗針。大陵合谷液門臨。上星絲竹空攢竹。七穴治之病絕根。

白話文:

耳鳴

  • 百會穴、聽宮穴
  • 聽會穴、耳門穴、絡卻穴
  • 陽谿穴、陽谷穴、前谷穴
  • 後谿穴、腕骨穴、中渚穴
  • 液門穴、商陽穴、腎俞穴、頂穴

一共 14 個穴位,可以用針灸治療。

耳生瘡流膿

  • 耳門穴、翳風穴、合谷穴、闊筋穴
  • 重聽且聽不到聲音:耳門穴、翳風穴、風池穴、俠谿穴、焚風穴
  • 聽會穴、聽宮穴,共六個穴位
  • 治療這些疾病,一定可以痊癒。

眼睛發紅

  • 目窗穴
  • 大陵穴、合谷穴、液門穴、臨泣穴
  • 上星穴、絲竹空穴、攢竹穴
  • 七個穴位治療,疾病就能根除。

目風赤爛陽谷燒。赤翳攢竹後谿高。再兼液門通三穴。斯病可待無根苗。目赤膚翳治太淵。俠谿攢竹風池前。目翳膜者治合谷。臨泣角孫液門巔。後谿中渚睛明穴。白翳臨泣肝俞痊。睛痛內庭與上星。假如冷淚治睛明。臨泣風池脘骨穴。四穴不失醫者精。迎風有淚治頭維。睛明臨泣與風池。

白話文:

眼睛發紅發爛,陽谷穴(鼻旁)灼熱。角膜發紅,攢竹穴(眉間)和後谿穴(手掌小指根部)疼痛。同時,液門穴(眼眶外側)與這三個穴位相通。這種病症,可以期待它自然消退。

眼睛發紅有翳障,治療太淵穴(手腕外側)。攢竹穴、俠谿穴(眉梢)、風池穴(後腦勺)。

眼睛有膜翳,治療合谷穴(虎口)。臨泣穴(眼睛下方淚堂)、角孫穴(眼睛外側)、液門穴。後谿穴、中渚穴(小指外側),都是治療眼睛明亮的穴位。

白色翳障,臨泣穴、肝俞穴(背部)。

眼睛疼痛,內庭穴(腳背)和上星穴(腳背)。

如果流冷淚,治療睛明穴(眼睛下方)。臨泣穴、風池穴、脘骨穴。

這四個穴位,是醫師治療此類疾病的重要穴位。

迎風流淚,治療頭維穴(頭後)。睛明穴、臨泣穴、風池穴。

眼淚出治臨泣穴。百會液門與後谿。通前通後共八穴。必是前谷與肝俞。風生卒生翳膜引。兩目痛兮不可忍。睛明穴及手中指。本節間尖三壯准。眼睫毛倒絲竹空。青盲無見肝俞中。並及商陽通二穴。患左患右左右攻。眼眥急痛三間醫。假如目昏治頭維。攢竹睛明目窗穴。百會風府與風池。

白話文:

治療流眼淚:

  • 淋泣穴

治療腦水:

  • 百會穴、液門穴、後谿穴

治療前後通的疾病:

  • 共八個穴位
  • 包括前谷穴和肝俞穴

治療風引起的突發白翳:

  • 兩眼疼痛難忍
  • 睛明穴和中指指端取穴
  • 每個穴位艾灸三壯

治療倒睫:

  • 青盲症,看不見,肝俞穴
  • 商陽穴,左右兩側各一個穴位

治療眼眥疼痛:

  • 三間穴

治療視力模糊:

  • 頭維穴

治療其他眼疾:

  • 攢竹穴、睛明穴、目窗穴、百會穴、風府穴、風池穴

合谷肝俞絲竹空。再兼一穴是腎俞。目眩臨泣風府中。風池陽谷中渚同。通前通後共八穴。液門魚際絲竹空。目痛陽谿二間精。次及三間與大陵。前後總算六穴治。須兼前谷與上星。目眶爛見風淚流。宜治頭維顴髎頭。眼癢眼痛光明瀉。兼治五會癢痛休。目生翳者治肝俞。命門童子髎穴宜。

白話文:

合谷穴、肝俞穴、絲竹空穴 再加一個腎俞穴 眼睛眩暈、臨泣穴、風府穴 風池穴、陽谷穴、中渚穴 前後總共八個穴位

液門穴、魚際穴、絲竹空穴 眼睛疼痛、陽谿穴、二間穴、精明穴 接著三間穴和大陵穴 前後總共六個穴位治療

必須再加上前谷穴和上星穴 眼眶潰爛而出淚 應該治療頭維穴、顴髎穴、頭穴 眼睛癢、眼睛痛、視力模糊 同時治療五會穴,止癢止痛

眼睛長翳,治療肝俞穴 命門穴、童子髎穴也很適用

外眥五分得氣瀉。再兼合谷商陽醫。小兒雀目不見物。手拇指甲後一寸。宜在內廉外紋頭。白肉際各一壯穩。

4. 鼻口

鼻有息肉治迎香。衄血風府風池良。合谷二間三間穴。後谿前谷委中強。申脈崑崙並厲兌。兼治上星隱白長。鼽衄風府與二間。再兼一穴是迎香。鼻塞上星臨泣燒。百會前谷厲兌高。通前通後共七穴。兼治合谷迎香焦。鼻流清涕治人中。上星風府三穴攻。腦瀉鼻中臭涕出。曲差上星治有功。

白話文:

鼻部疾病

  • 鼻息肉:治療迎香穴。
  • 鼻出血:風府穴、風池穴。
  • 鼻塞:合谷穴、二間穴、三間穴。
  • 鼻塞嚴重:後谿穴、前谷穴、委中穴。
  • 鼻樑疼痛、頭痛:申脈穴、崑崙穴、厲兌穴。
  • 鼻竇炎、鼻炎:上星穴、隱白穴。

其他鼻部疾病

  • 鼻出血、鼻炎:風府穴、二間穴、迎香穴。
  • 鼻塞:上星穴、臨泣穴。
  • 鼻炎、鼻塞:百會穴、前谷穴、厲兌穴。上述七穴共用,兼治鼻塞。
  • 鼻流清涕:人中穴。
  • 鼻竇炎:上星穴、風府穴、三穴治療。
  • 鼻涕臭:曲差穴、上星穴有效。

鼻衄上星二七壯。兼治絕骨囟會康。又法灸項後髮際。兩肋中間宛宛央。久病流涕出不禁。百會灸之病絕根。口乾尺澤與曲澤。大陵二間少商穴。再兼一穴是商陽。仔細治之效自獲。咽乾太淵魚際中。消渴水溝承漿通。金津玉液曲池穴。太衝行間與勞宮。商丘然谷隱白穴。百日以上不可攻。

白話文:

鼻出血時的上星穴 :施灸 27 次。兼治絕骨囟會康。

另有方法:

  • 灸項後髮際(大椎穴)
  • 兩肋中間,隱隱約約的凹陷處(期門穴)

長期流鼻涕:

  • 灸百會穴,可根治。

口乾:

  • 灸尺澤穴、曲澤穴、大陵穴(兩個指節寬的地方)、少商穴。
  • 再加灸商陽穴,仔細治療自然有效。

咽乾:

  • 灸太淵穴、魚際穴。

消渴(口渴):

  • 灸水溝穴、承漿穴。

金津玉液(口乾):

  • 灸曲池穴、太衝穴、行間穴、勞宮穴。

商丘穴、然谷穴、隱白穴:

  • 連續灸 100 天以上,不建議再灸。

唇乾有涎治下廉。舌乾涎出復溜尖。唇乾飲食又不下。三間少商治之痊。假如唇動如蟲行。水溝一穴治之寧。唇腫宜治迎香穴。口喎眼斜頰車精。水溝列缺太淵穴。合谷二間絲竹空。兼治地倉極有效。感應最速如神靈。口噤頰車與支溝。外關列缺內庭頭。再兼厲兌通六穴。次第治之病自瘳。

白話文:

  • 脣乾有口水,治療下脣。
  • 舌乾流口水,治療舌尖。
  • 脣乾,飲食困難。 治療三間、少商穴。
  • 脣部有蟲子爬行的感覺。 治療水溝穴。
  • 脣腫,治療迎香穴。
  • 口歪眼斜,頰車、水溝、列缺、太淵穴。 合谷、二間、絲竹空穴。 地倉穴有效。 見效快。
  • 口緊,治療頰車、支溝。 外關、列缺、內庭頭穴。 厲兌穴搭配這六個穴位治療,效果顯著。

失口不語治間使。支溝靈道兼魚際。合谷陰谷復溜穴。再治然谷病即愈。舌緩太淵合谷中。衝陽內庭風府同。通前通後共七穴。三陰交穴崑崙攻。舌強啞門少商穴。魚際二間與中衝。再兼陰谷然谷等。七穴治之為有功。假如舌黃治魚際。齒寒少海實為貴。齒痛商陽一穴醫。齒齲惡風合谷利。

白話文:

口不能說話,治療以下穴位:

  • 間使
  • 支溝、靈道、魚際
  • 合谷、陰谷、復溜

再治療然谷穴,即可痊癒。

舌頭僵直,治療以下穴位:

  • 太淵、合谷、衝陽、內庭、風府
  • 通前、通後(穴位名稱)

共七穴。三陰交穴和崑崙穴也應治療。

舌頭僵強、無法說話,治療以下穴位:

  • 啞門、少商、魚際、二間、中衝
  • 陰谷、然谷等

共七穴,治療有效。

其他疾病治療:

  • 舌頭發黃,治療魚際穴。
  • 牙齒寒冷,治療少海穴。
  • 牙痛,治療商陽穴。
  • 牙齒蛀蝕,伴有口臭,治療合谷穴。

再兼厲兌二穴攻。醫者尋趁須仔細。齒齲厲兌少海宜。小海陽谷合谷奇。液門二間內庭等。齦痛角孫少海居。舌齒腐兮承漿穴。須兼勞宮二穴醫。牙疼少海與曲池。陽谷二間與陽谿。更兼內庭與呂細。並及液門與頰車。上牙疼兮治人中。太淵呂細三穴通。臂上起肉中五炷。灸之立待有神功。

白話文:

翻譯

同時刺激厲兌穴來治療。醫生尋找穴位時必須仔細。牙齒蛀牙,可以使用厲兌、少海穴。小海、陽谷、合谷、奇穴。液門、二間、內庭等穴位。牙齦疼痛,可以使用角孫、少海穴。舌頭或牙齒腐爛,可以使用承漿穴。再配合使用勞宮穴來治療。牙痛可以使用少海、曲池穴。陽谷、二間、陽谿穴。再加內庭、呂細穴。還有液門、頰車穴。上牙疼痛,治療人中穴。太淵、呂細穴三穴通用。在上臂上點燃五炷艾灸。點灸後,立刻就會見效。

下牙疼者龍玄穴。側腕交叉脈是斯。並及承漿合谷穴。腕上五寸兩筋間。灸至五壯病必痊。不能嚼物角孫強。牙疳蝕爛至生瘡。炷如小箸頭樣大。七壯須灸在承漿。

白話文:

下顎牙痛,取「龍玄穴」。 側腕脈搏呈現交叉狀,就能辨別此病。 並同時灸治承漿穴和合谷穴。 在手腕向上五寸處,兩條筋腱之間。 灸五壯後,疾病必定痊癒。 無法咀嚼食物,是因為咀嚼肌強緊。 牙齒蛀蝕腐爛,直到形成瘡口。 灸炷大小如小筷子的頭。 在承漿穴灸七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