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針灸聚英》~ 卷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7)

1.

感天地間殺厲之氣。聲啞者難治。

針委中出血二三合。黑紫疙瘩處亦去惡血。(以上見劉氏雜病治例)

2. 瘡瘍

河間曰。凡瘡瘍須分經絡部分。血氣多少。俞穴遠近。從背出者。當從太陽五穴。選用至陰、通谷、束骨、崑崙、委中。從鬢出者。當從少陽五穴。選用竅陰、夾谿、臨泣、陽輔、陽陵泉。從髭出者。當從陽明五穴。選用厲兌、內庭、陷谷、衝陽、解谿。從胸出者。則以絕骨一穴。

白話文:

河間先生說:所有的瘡瘍都要分清所屬的經絡和部位,估計血氣盛衰程度,瞭解腧穴遠近。從背部發出的瘡瘍,應從太陽經五穴中選取,分別是至陰穴、通谷穴、束骨穴、崑崙穴、委中穴。從鬢髮部位發出的瘡瘍,應從少陽經五穴中選取,分別是竅陰穴、夾谿穴、臨泣穴、陽輔穴、陽陵泉穴。從鬍鬚部位發出的瘡瘍,應從陽明經五穴中選取,分別是厲兌穴、內庭穴、陷谷穴、衝陽穴、解谿穴。從胸部發出的瘡瘍,選用絕骨穴即可。

腸癰纂要云。千金灸法。曲兩肘。正肘頭銳骨灸百壯。下膿血而安。武按。河間瘡瘍止論足三陽。而手足三陰三陽未備。學者當引伸而觸類。

白話文:

《腸癰纂要》中記載了《千金灸法》的方法:將兩肘彎曲,在正肘尖銳的骨頭處施灸百次,可以排出膿血,解除痛苦。武按:河間的《瘡瘍止論》中只提到了足三陽經,而手足三陰三陽並未全部論述。學者們應該擴展引申,觸類旁通。

3. 咳嗽

千金方曰。寒咳。肝咳。刺足太衝。心咳。刺手神門。脾咳。刺足太白。肺咳。刺手太淵。腎咳。刺足太谿。膽咳。刺足陽陵泉。厥陰咳。刺手大陵。劉氏曰。經有三焦而無心主。此有心主而無三焦。然已發其秘矣。惜乎胃、大小腸、膀胱咳及針治。皆略之而不議。千金云。

白話文:

《千金方》記載:

  • 寒咳:與肝有關,刺足部的太衝穴。
  • 心咳:與心有關,刺手部的神門穴。
  • 脾咳:與脾有關,刺足部的太白穴。
  • 肺咳:與肺有關,刺手部的太淵穴。
  • 腎咳:與腎有關,刺足部的太谿穴。
  • 膽咳:與膽有關,刺足部的陽陵泉穴。
  • 厥陰咳:與心包經有關,刺手部的大陵穴。

但劉氏提到,《千金方》中記載有三焦經,但沒有心主經;而此處卻提及了心主經,但沒有三焦經。雖然《千金方》揭示了這個祕密,但遺憾的是,關於胃經、大腸經、小腸經、膀胱經的咳嗽以及針灸治療方法,都沒有記載。

咳者。灸兩乳下黑白際。各數十壯即瘥。又以蒲當乳頭周匝圍身。令前後正中。當脊骨灸十壯。上氣咳逆。嗽。短氣氣滿。食不下。灸肺募五十壯。上氣咳逆。短氣。風勞病。灸肩井二百壯。上氣咳逆。短氣胸滿。多唾。唾惡冷痰。灸肺俞五十壯。

白話文:

咳嗽

用艾灸灸兩乳下方,白黑交際處,各灸幾十壯,就能治癒。另外,用蒲草將乳頭周圍圍起來,讓前後的艾灸點正中脊骨,灸十壯。

上氣咳嗽、逆氣、咳嗽、氣短、氣滿、食不下

灸肺募穴五十壯。

上氣、咳嗽、逆氣、氣短、風勞病

灸肩井穴二百壯。

上氣、咳嗽、逆氣、氣短、胸滿、多唾液、唾液像冷痰一樣

灸肺俞穴五十壯。

4. 便血

寶鑑曰。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不和則血留之。結陰之病。陰氣內結。不得外行。無所稟。滲入腸間。故便血。灸中脘、三里、氣海等穴。便血不止。灸勞宮、太白、會陽。

白話文:

古醫書《寶鑑》說,邪氣在五臟內,會導致陰血脈絡不調和。脈絡不調和,血就會停滯,形成陰結之病。陰氣在體內結聚,無法外行,又無處疏散,就滲入腸道,因此導致便血。

如果針灸中脘、三里、氣海這些穴位,便血的症狀不會停止。應該針灸勞宮、太白、會陽這些穴位。

5. 咳逆

丹溪曰。氣逆也。氣自臍下直衝。上出於口。而作聲也。人之陰氣。依胃為養。胃土傷損。則木氣侮之。陰為火乘。不得內守。木挾相火乘之。故直衝清道而上出。言胃弱者。陰弱也。嚴氏曰。灸乳下一指。男左女右。與乳相直問陷中。灸三壯。婦人屈乳頭向下盡處。寶鑑曰。病甚者。灸二七壯。武按。此穴名乳根也。

白話文:

丹溪說:這是氣逆的症狀。氣從肚臍以下直沖而上,衝到嘴裡發出聲音。人體的陰氣依賴胃氣滋養。如果胃氣受損,肝氣就會乘虛而入。陰氣被火氣剋制,無法內守。肝氣攜帶心火一起發作,所以氣會直衝清道,衝到嘴裡。所謂胃弱,就是陰氣弱。嚴氏說:灸乳頭下方的穴位,距離乳頭一指寬。男性灸左邊,女性灸右邊。對著乳頭,在凹陷處灸三壯。女性可以把乳頭向下按壓到極限的點。寶鑑說:症狀嚴重的話,灸二到七壯。武氏按:這個穴位稱為乳根。

6. 癘風

丹溪曰。是人受得天地間殺厲之風。以其酷烈暴悍可畏也。不外乎陽明一經。病機云。灸承漿七壯。灸瘡輕。再灸。瘡愈。三灸之。劉氏曰。陽明、任脈之會。所以宣通血脈。以散風也。內經云。數刺腫上出血。子和曰。刺其面大脈。出血如墨。刺三次。血色變。每刺自額至頤。針上下俱刺。每隔一日一刺。刺至二十餘日方已。劉氏曰。委中皆可出血。同汗也。

7.

劉氏曰。此疾與中風顛狂。小兒急慢驚相類。原其所由。或在母腹中受驚。或因聞大驚而得。蓋小兒神氣尚弱。驚則神不守舍。舍空則涎歸之。或飲食失節。脾胃有傷。積為痰飲。迷心竅。治法必當尋火尋痰而治。丹溪曰。不必分六畜牛馬雞犬。大率主痰火。

白話文:

劉氏說:這個疾病跟中風發瘋、小兒急慢驚風很像。追究其原因,可能是母親懷孕期間受到驚嚇,也可能是出生後聽到巨大聲響而導致。小孩子神氣還很弱,受到驚嚇時,神志會離開身體,身體空虛後,涎液就會積聚。或是飲食不當,脾胃受損,累積成痰濕,迷亂心竅。治療方法一定要根據火熱和痰濕的具體情況來制定。丹溪說:不需要分什麼六畜(牛、馬、雞、犬),總體來說都是以化痰清熱為主。

潔古云。晝發灸陽蹺。夜發灸陰蹺。各二七壯。千金方。驚癇按圖灸之。一小兒四歲。與長老唸咒摩頂受記發搐。後見皂衣人即發。羅謙甫先與灸兩蹺各二七壯。次服沉香天麻湯

白話文:

古書上說:白天發病,灸陽蹺穴;晚上發病,灸陰蹺穴,各灸27壯。

《千金方》中記載:治療驚癇,可以按穴位灸之。有一名四歲的小孩,跟長輩唸咒、摩頂受記後發作抽搐。後來只要看到身穿黑衣的人就會發病。名醫羅謙甫先給他灸了兩條蹺脈,各27壯,再服用沉香天麻湯。

8. 傷寒

陰厥脈絕。氣海臟結。陰汗不止。腹脹腸鳴。面黑。指甲青。石關、關元。宜灸百壯。陽陵泉。潔古曰。煩滿囊縮者灸此。太谿灸七壯。治少陰皆利。手足不冷。反發熱。脈不至者。劉氏曰。大抵不可刺者。宜灸之。一則沉寒痼冷。二則無脈知陽絕也。三則腹皮急而陽陷也。

白話文:

極其嚴重的陰厥症狀:脈搏微弱甚至消失,腹部冰冷僵硬,不斷出虛汗,肚子脹氣腸鳴,臉色發黑,指甲青紫。

這時應在石關穴和關元穴施灸百次,並在陽陵泉穴施灸。潔古說:感到煩悶、腹部脹縮的,應施灸此穴。

在太谿穴施灸七次,對治療少陰症狀都有幫助。如果手腳不冷,反而發熱,但脈搏微弱或消失的,劉氏說:原則上不宜針刺,應施灸。原因有三個:一是寒邪深伏難除,二是脈搏消失表示陽氣已絕,三是腹皮緊繃表示陽氣已下陷。

舍此三者。余皆不可灸。醫學發明云。陷下則灸之。天地間陰陽二氣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陷下者。陽氣下陷入陰血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覆其陽。脈證俱見寒在外者。則灸之。異法方宜論云。北方之人。宜灸焫也。為冬寒火旺。伏陽在內。皆宜灸之。以至理論。

白話文:

除了上述三種情況以外,其他時候都不可以艾灸。《醫學發明》說,陷下型疼痛可以用艾灸。世界上只有陰陽兩種氣。陽氣在外在上,陰氣在內在下。現在所說的陷下,就是陽氣陷入陰血之中,陰氣反覆在陽氣之上,覆蓋住了陽氣。脈象和症狀都顯示寒氣在外的,就可以用艾灸。《異法方宜論》說,北方的人適合用艾灸,因為冬天寒冷,體內火氣旺盛,陽氣隱藏在內部,所以都適合用艾灸。這些理論都是有根據的。

則腎主臟。藏陽氣在內。冬三月。主閉藏是也。若太過則病。固宜灸焫。此陽明陷入陰水之中是也。難經曰。熱病在內。取會之氣穴。為陽陷入陰中。取陽氣通天之竅穴。以火引火而道之。此宜灸焫也。若將有病。一概灸之。豈不誤哉。如仲景云。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

白話文:

腎臟主管藏匿精氣。在冬天的三個月裡,它負責收藏陽氣。如果陽氣過剩,就會生病。這時就適合用艾灸來治療,因為這是由於陽明經氣陷入陰寒的水氣之中所導致的。難經中提到,發熱的疾病如果在體內,取穴位時應選擇能通達陽經氣穴。因為陽氣需通達上天,所以要取用艾火引導陽氣。這正是適合用艾灸治療的原因。如果遇到任何疾病,都一概用艾灸來治療,那豈不是錯誤的嗎?就像仲景所說的,脈搏微弱且數,就必須小心,不可用艾灸。因為火是邪氣。

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又云。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脈浮熱甚而灸之。此為實實而虛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唾血。又云。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

白話文:

這種情況就會出現煩悶反胃。追著虛弱的部位攻擊強壯的部位。血液散佈在脈絡中。火氣雖然微弱,但內部攻擊力很強。燒灼骨頭,傷害筋脈。血液難以恢復正常。還有一種說法,脈象浮出的情況適合用發汗法解除。使用艾灸之法。邪氣無處可出,反而因艾火而增長。疾病從腰部以下開始,必定嚴重疼痛,稱為「火逆」。脈象浮出,發熱很厲害,還進行艾灸。這是「實中實而虛中虛」的治療方法。因為艾火而發生變動,必定會出現咽喉乾燥、吐血的症狀。還有一種說法,人體有三百六十五個穴位。其中有三十個穴位進行艾灸是有害的。

七十九穴刺之為災。並中髓也。此仲景傷寒例。

按明堂針經條下。所說禁忌明矣。內經云。脈之所見邪之所在。脈沉者。邪氣在內。脈浮者。邪氣在表。世醫只知脈之說。而不知病證之禁忌。若表見寒證。身汗出常清。數慄而寒。不渴。欲覆厚衣。常惡寒。手足厥。皮膚乾枯。其脈必沉細而遲。但有一二證。皆宜灸之。陽氣陷故也。

白話文:

根據《明堂針經》所述,禁忌已經十分明確。《內經》說:脈象可以反映邪氣所在的位置。脈象深沉的人,說明邪氣在體內;脈象浮淺的人,說明邪氣在體表。世間的大夫只懂得把脈之法,卻不知道病證的禁忌。

如果表症表現出寒證,身體出汗總是很清澈,經常發抖和覺得寒冷,不口渴,願意蓋厚衣服,經常怕冷,手腳冰涼,皮膚乾燥枯萎。這種人的脈象必定沉細而遲緩。只要有兩條或三條證據,都適合用艾灸治療。這是因為陽氣陷落所致。

若身熱惡熱。時見躁作。或面赤黃。咽乾嗌乾口乾。舌上黃赤。時渴。咽嗌痛。皆熱在外也。但有一二證。皆不宜灸。其脈必浮數。或但數亦不可灸。灸之災害立生。若有鼻不聞香臭。鼻流清涕。或欠或嚏。惡寒。其脈必沉。是脈證相應也。或輕手得弦緊者。是陰伏其陽也。

白話文:

如果感到身體發熱、討厭熱氣,有時會出現煩躁不安的行為,或者面色潮紅偏黃,咽喉乾燥、口渴,舌頭上有黃色或紅色的苔,偶爾感到口渴,咽喉疼痛。這些都是熱邪在體表的表現。但如果同時出現一兩項以下證狀,就不適合進行艾灸:

  • 脈搏浮動有力
  • 脈搏僅僅有力,也不適合艾灸。

艾灸會導致這些情況惡化,立即產生危害。

如果出現以下症狀:

  • 鼻子聞不到香臭
  • 鼻子流清涕
  • 經常打哈欠或噴嚏
  • 怕冷
  • 脈搏沉細

這些脈象與症狀是相符的。或者,如果用輕手觸摸脈搏,感覺到弦緊而有力,這是因為陰邪潛伏在陽氣之下。

雖面赤宜灸之。不可拘於面赤色而禁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