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針灸聚英》~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東垣針法

東垣針法。悉本素、難。近世醫者。止讀玉龍、金針、標幽等歌賦。而於先生之所以垂教者。廢而不講。宜其針之不古若。而病之不易瘳也。茲故表而出之。引伸觸類。應用不窮矣。

白話文:

東垣先生的針灸方法。全部都根據《素問》、《難經》這兩部典籍。近代的醫生。只讀《玉龍歌》、《金針賦》、《標幽賦》等歌賦。而對於東垣先生所傳授的教導。卻廢棄不講。難怪針灸技術不能像古人那樣精湛。而疾病不容易治癒。現在特別把東垣先生的針灸方法發表出來。引申觸類旁通。應用之妙無窮盡。

東垣曰。黃帝針經。胃病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三里以補之。

脾胃虛弱。感濕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氣衝以三稜針出血。若汗不減。不止者。於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禁酒濕面。

白話文:

脾胃虛弱,受寒濕後肌肉萎縮無力。大量出汗,食慾不振。在三里穴、氣衝穴用三稜針刺出血。如果出汗沒有減輕、(食慾)不振的情況沒有改善。在三里穴下方三寸的上廉穴刺出血。忌喝酒和吹到濕氣。

東垣曰。黃帝針經云。從下上者。引而去之。上氣不足。推而揚之。蓋上氣者。心肺上焦之氣。陽病在陰。從陰引陽。去其邪氣於腠理皮毛也。又云。視前痛者。當先取之。是先以謬刺。瀉其經絡之壅者。為血凝而不流。故先去之而治他病。

白話文:

董奉說:黃帝的《針經》中說:從下往上針刺,用來拔除病邪。上焦的氣血不足,就推拿按摩以振奮它。上焦的氣血是指心肺的上焦部位,陽氣的病邪藏於陰脈中,從陰脈中引出陽氣,就能把其邪氣從腠理皮毛中拔除出去。又說:看到前面的部位有疼痛,就應該先針刺它。這是先用針刺出血,疏通堵塞的經絡,因為血凝固而不流通,所以先把它除去,再治療其他疾病。

東垣曰。胃氣下溜。五臟氣皆亂。其為病互相出見。黃帝曰。五亂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是謂身寶。帝曰。願聞其道。岐伯曰。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輸神門、大陵。同精導氣。以復其本位。

白話文:

劉東垣說:胃氣下墜時,五臟的氣血也會混亂,因此會出現各種相互交替的症狀。黃帝問:五臟氣血混亂,是否有治療的方法?岐伯回答:有方法可以導回氣血,也有方法可以消除病症。如果能充分掌握治療方法,這就是養生的寶典。黃帝說:請您示下治法。岐伯說:心氣不足時,可以取手少陰心經經脈上的神門穴和大陵穴,用針灸或按摩等手法,讓氣血回到原來的部位。

氣在於肺者。取之手太陰滎足少陰輸魚際、太谿。成痿者。以導溫熱引胃氣出陽道。不令濕土克腎。其穴在太谿。

白話文:

氣在肺部,可通過以下穴位導氣:手太陰肺經的滎穴魚際、足少陰腎經的輸穴太谿。

對於因濕邪而導致的痿證,通過導氣溫熱胃氣,使其從陽經排出體外,避免濕邪阻滯腎臟。相關的穴位位於足少陰腎經的太谿穴。

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章門、中脘。因足太陰虛者。於募穴中導引之於血中。有一說。腑輸去腑病也。胃虛而致太陰無所稟者。於足陽明之募穴中引導之。如氣逆為霍亂者。取三里。氣下乃止。不下復始。

白話文:

氣在腸胃中。如果腸胃有病,可從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取穴治療。

如果腸胃不下降,可取三里穴、章門穴、中脘穴。因為足太陰脾經虛弱,可以通過募穴(五臟六腑在體表的反射區)調理血氣。

還有一種說法。腑輸去腑病,也就是腑臟的疾病可以通過其他腑臟的經絡來治療。如果胃氣虛弱,導致足太陰脾經無法得到營養,可以在足陽明胃經的募穴中引導氣血。

例如,如果氣逆導致霍亂,可以取三里穴。這樣氣就能下降,霍亂就能停止。如果氣不下降,可以重複取穴治療。

氣在於頭。取之天柱、大杼。不足。取之足太陽滎輸通谷、束骨。先取天柱、大杼。不補不瀉。以導氣而已。取足太陽膀胱經中。不補不瀉。深取通谷、束骨。丁心火己脾土穴中以引導去之。

白話文:

元氣存在於頭部,可從天柱穴和大杼穴取得。元氣不足時,可從足太陽經滎穴輸通谷和束骨穴取得。先按壓天柱穴和大杼穴,不要補瀉,只是為了疏通氣血。按壓足太陽膀胱經中的穴道,也不要補瀉,深入按壓輸通谷和束骨穴。用丁心火和己脾土的能量穴位來引導元氣,將其疏通排出。

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取其陽明少陰之滎輸二間、三間。深取之。內庭、陷谷深取之。視其足臂之血絡盡取之。後治其痿厥。皆不補不瀉。從陰深取。引而上之。上者出也。去也。皆陰火有餘。陽氣不足。伏匿於地中者。榮血也。當從陰引陽。先於地中升奉陽氣。次瀉陰火。乃導氣同精之法。

白話文:

氣脈分佈於手臂和腿腳。取氣之前,先去除血脈。接著取陽明少陰經脈的滎輸穴,位於第二骨間和第三骨間。深刺取氣。內庭穴和陷谷穴也要深刺取氣。查看手臂和腿腳的血絡,把血都取出來。再治療它們的麻痺和厥冷。在治療過程中既不補充也不瀉除。從陰經深處取氣,引導氣向上上升。上升出去,就表示氣已經取走了。因為陰火過剩,陽氣不足,所以陽氣潛伏在地部,形成榮血。應該從陰經引導陽氣,先在地部升起陽氣,再瀉除陰火。這是導氣和精氣相通的方法。

帝曰。補瀉奈何。曰。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問。請著之玉版。命曰治亂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什麼叫做補瀉?”

扁鵲回答:“慢慢導引氣血,來回運行,叫做導氣。補瀉的量度並不明確,叫做同精。要觀察虛實的差別,瞭解氣血混亂而導致疾病的緣由。”

皇帝說:“你的回答確實有道理,你的見解非常清楚。請你把這些內容記錄在玉版上,就叫做《治亂》吧。”

東垣曰。陰病治陽。陽病治陰。陰陽應象論云。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脈。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夫陰病在陽者。是天外風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腧臟腧。是人之受天外客邪。亦有二說。中於陽。則流於經。此病始於外寒。

白話文:

東垣先生說:陰證應治療陽氣,陽證應治療陰氣。根據《陰陽應象論》的說法,我們應審視患者的陰陽屬性,區分虛實。陽證應治療陰氣,陰證應治療陽氣。確定患者血脈情況,使它們各自維持平衡。血實證宜於瀉血,氣虛證宜於扶益氣血。陰證在陽者,是指來自天外的風寒邪氣,侵入人體表面,達到背部的臟腑俞穴。人體感受天外的外邪,也有兩種說法。如果邪氣侵犯陽經,就會沿著經絡流動。這種病症是由於外寒引起的。

終歸外熱。故以治風寒之邪。治其各臟之俞。非止風寒而已。六淫濕暑燥火。皆五臟所受。乃筋骨血脈受邪。各有背上五臟腧以除之。傷寒一說。從仲景。中八風者。有風論。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腸俞。中濕者。治在胃俞。中燥者。治在大腸俞。此皆六淫客邪有餘之病。皆瀉其背之腑俞。

白話文:

所有的疾病最終都會轉化為體表發熱的證狀,因此治療各種臟器病症時,必須調理背部對應的俞穴,不只是治療風寒而已。六氣(風寒濕暑燥火)都能侵害五臟,進而侵犯筋骨血脈,因此背部有對應五臟的俞穴,可以藉此驅邪。關於傷寒,遵循張仲景的理論;中八風的病症,有專門的風論;中暑的病症,治療部位在背部對應小腸的俞穴;中濕的病症,治療部位在胃的俞穴;中燥的病症,治療部位在大腸的俞穴。這些都是六氣客邪過盛的病症,都必須瀉其背部對應臟腑的俞穴。

若病久傳變。有虛有實。各隨病之傳變。補瀉不定。只治在背腑俞。別有上熱下寒。經曰。陰病在陽。當從陽引陰。必須先去絡脈經隧之血。若陰中火旺。上騰於天。致六陽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臟之血絡。引而下行。天氣降下。則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獨瀉其六陽。此病陽亢。

白話文:

如果疾病持續時間長,病情會發生變化。出現虛症和實症。要根據病情的變化,採取不同的補瀉方法。治療只針對背部膀胱經上的俞穴。有的上熱下寒。經典中說:陰症在陽分,應從陽分引陰分。必須先去除絡脈經絡中的血。如果陰分中的火氣旺盛,上沖於頭部,導致六陽之氣反而不衰弱而向頭部補充,這時需要先去除五臟的血絡,引火氣向下運行。天氣下降後,下寒的症狀就會自然消失。切忌只瀉六陽之氣。這種疾病是陽氣亢盛。

乃陰火之邪滋之。只去陰火。只損脈絡經隧之邪。勿誤也。陽病在陰者。病從陰引陽。是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又曰。飲食失節。及勞役形質。陰火乘於坤土之中。致穀氣、營氣、清氣、胃氣、元氣不得上升。滋於六腑之陽氣。是五陽之氣先絕於外。外者天也。下流伏於坤土陰火之中。

白話文:

由於體內的陰火邪氣滋養造成的。只祛除陰火,只會損害經脈血絡中的邪氣,不能誤認為這樣就能治癒。陽性的疾病在陰性部位,說明病邪從陰性部位引發了陽性部位的病。這是因為水穀的寒熱之氣,感應到人體就會損害六腑。還有,飲食沒有節制,或者過度勞累,導致體內的陰火乘虛侵入坤土(脾胃)之中。這使得穀氣、營氣、清氣、胃氣、元氣不能向上升發,並損害六腑的陽氣。結果是五臟六腑的陽氣首先在體外被截斷。體外指天氣。這些陽氣於是向下沉降,隱伏在坤土(脾胃)的陰火之中。

皆先由喜怒悲憂恐為五賊所傷。而後胃氣不行。勞役飲食不節。繼之則元氣乃傷。當從胃俞合三里穴中。推而揚之。以伸元氣。故曰從陰引陽。若元氣愈不足。治在腹上諸腑之募穴。若傳在五臟。為九竅不通。隨各竅之病。治其各臟之募穴於腹。故曰五臟不平。乃六腑元氣閉塞之所生也。

白話文:

所有的損害都是由喜怒哀樂恐這五種情緒引起的。然後脾胃運化功能失常。過度勞作或飲食不節制。接著就會損傷元氣。應該從胃俞和足三里穴推拿,並向外提起,以伸展元氣。因此說從陰部引導陽氣。如果元氣更加不足。治療要針對腹部各腑的募穴。如果傳入五臟。就會導致九竅不通。根據不同竅道的病狀,治療相應臟腑的募穴。因此說五臟功能失調。是由六腑的元氣閉塞所造成的。

又曰。五臟不和。九竅不通。皆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故曰。陽不勝其陰。凡治腹之募。皆為元氣不足。從陰引陽。勿誤也。若錯補四末之腧。錯瀉四末之腧。皆非也。錯瀉者。差尤甚矣。按岐伯所說。只取穴於天上。天上者。人之背上。五臟六腑之俞。不當瀉而瀉。豈有生者乎。

白話文:

另有說法:五臟不調和,九竅不通,都是因為陽氣不足,陰氣過剩。所以說,陽氣不能制服陰氣。凡是治療腹部的疾病,都該補強元氣,從陰氣處引出陽氣。不能搞錯。如果錯誤地補四肢的穴位,或是錯誤地瀉四肢的穴位,都是不對的。錯誤地瀉穴,後果會更嚴重。根據《黃帝內經》的說法,只應該在背部取穴。背部是人體的「天上」,五臟六腑的俞穴都在背上。如果把不該瀉的穴位瀉掉了,豈不是要出人命嗎?

興言及此。寒心切骨。若六淫客邪。及上熱下寒。筋骨皮肉血脈之病。苟錯取穴於胃之合。及諸腹之募者必危。亦岐伯之言。下工豈可不慎哉。

白話文:

談到這個,心寒不已。如果六種外邪侵犯身體,導致上熱下寒,筋骨皮肉血脈出現疾病。如果誤把穴位取在胃的合穴或各腹部的募穴上,必定危險。這也是《素問》中岐伯說的話。低水平的醫生豈能不謹慎呢?

東垣曰。三焦元氣衰王。黃帝針經云。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傾。目為之瞑。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為痿厥心悗。補足外踝。留之。

白話文:

東垣說,三焦的元氣虛弱:

《黃帝針經》記載: 上焦元氣不足,會導致:

  • 頭腦虛弱無力
  • 耳朵經常鳴叫
  • 頭部傾斜
  • 眼睛閉合

中焦元氣不足,會導致:

  • 小便和大便異常
  • 腸道經常鳴叫

下焦元氣不足,會導致:

  • 四肢痿弱
  • 心悸氣短

此時,可以用鍼灸補足外踝穴位,並留針一段時間。

東垣曰。一富者前陰臊臭。又因連日飲酒。腹中不和。求先師治之。曰。夫前陰足厥陰之脈絡。循陰器出其挺末。凡臭者。心之所主。散入五方為五臭。入肝為臊。此其一也。當於肝經中瀉行間。是治其本。後於心經中瀉少衝。乃治其標。

白話文:

東垣先生說:有位富貴人家的人,下體有臭味。又因為連續好幾天飲酒,腹中不適。他找上我的老師求醫。老師說:下體是足厥陰經絡的部位,經脈循陰器過後從挺端出來。所有臭味都是由心主導的,散佈到五方變成了各種不同的臭味。散佈到肝經就成了「臊」味。[富貴人家的人下體有臭味],這就是一個原因。應該在肝經瀉行問穴,這是治本之法。之後在心經瀉少衝穴,這是治標之法。

2. 發熱

風寒客於皮膚。陽氣怫鬱所致。此表熱也。陽氣下陷入陰分蒸熏。此裡熱也。

汗不出。悽悽惡寒。取玉枕、大杼、肝俞、鬲俞、陶道。身熱惡寒。後谿。身熱汗出足厥冷。取大都。身熱頭痛食不下。取三焦俞。汗不出。取合谷、後谿、陽池、厲兌、解谿、風池。身熱而喘。取三間。餘熱不盡。取曲池。煩滿汗不出。取風池、命門。汗出寒熱。取五處、攢竹、上脘。

白話文:

無法發汗:感到恐懼、嚴重畏寒,取穴:玉枕穴、大杼穴、肝俞穴、鬲俞穴、陶道穴。

身體發熱畏寒 :取穴:後谿穴。

身體發熱、出汗、腳底冰冷 :取穴:大都穴。

身體發熱、頭痛、食不下咽 :取穴:三焦俞穴。

無法發汗 :取穴:合谷穴、後谿穴、陽池穴、厲兌穴、解谿穴、風池穴。

身體發熱、喘息 :取穴:三間穴。

餘熱未消 :取穴:曲池穴。

煩躁、脹滿、無法發汗 :取穴:風池穴、命門穴。

出汗、寒熱交替 :取穴:五處穴、攢竹穴、上脘穴。

煩心好嘔。取巨闕、商丘。身熱頭痛汗不出。取曲泉。身熱進退頭痛。取神道、關元、懸顱。(以上出針經)

六脈沉細。一息二三至。灸氣海、關元。少陰發熱、灸太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