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針灸聚英》~ 卷一下 (7)

回本書目錄

卷一下 (7)

1. 任脈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喉嚨。屬陰脈之海也。

任之為言妊也。行腹部中行。為婦人生養之本。奇經之一脈也。任與督。一源而二岐。督則由會陰而行背。任則由會陰而行腹。夫人身之有任督。猶天地之有子午也。人身之任督。以腹背言。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可以分。可以合者也。分之。以見陰陽之不雜。合之。以見渾淪之無間。

白話文:

「任」字指的是懷孕。「任脈」這條經絡行經腹部,是女性生育的根源,也是奇脈中的一條經絡。「任脈」與「督脈」來自同一源頭,但分成兩條支脈。「督脈」從會陰穴沿著背部往上行走;「任脈」則從會陰穴沿著腹部往上行走。人體有「任脈」和「督脈」,就像天地有「子午線」。人體的「任脈」和「督脈」以腹部和背部做區分;天地的「子午線」則以南北做區分。它們可以被分開,也可以被合在一起。分開它們,可以看出陰陽不會混雜;合在一起,可以看出整體的無間隔。

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任脈起於中極之下。會陰之分也。由是循曲骨。上毛際。至中極。行腹裡。上循關元、石門、氣海、陰交、神闕、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璣、天突、廉泉。上頤。循承漿。環唇上。至齦交分行。

白話文:

從一化為二,再從二化為一。任脈起始於下腹部正中線上,陰陽分界處。然後沿著恥骨上緣,向上經過恥骨上緣,到腹部正中線。在腹中向上運行,經過關元穴、石門穴、氣海穴、陰交穴、神闕穴、水分穴、下脘穴、建裏穴、中脘穴、上脘穴、巨闕穴、鳩尾穴、中庭穴、膻中穴、玉堂穴、紫宮穴、華蓋穴、璇璣穴、天突穴、廉泉穴。上行到下巴,沿著承漿穴,環繞上脣,到牙齦處分開並運行。

系兩目下之中央。會承泣而終也。云陰脈之海者。亦以人之脈絡。周流於諸陰之分。譬猶水也。而任脈則為之總會焉。故曰陰脈之海。

白話文:

它是位於兩眼下方中間的穴位,連接承泣穴。被稱為「陰經之海」,是因為人體的經絡,在各種陰經分支處循環,就像水一樣。而任脈就是這些陰經的總匯,所以稱為「陰經之海」。

行腹中一行。凡二十四穴。

會陰(一名屏翳),兩陰間。任督沖三脈所起。督由會陰而行背。任由會陰而行腹。沖由氣衝行足少陰。銅人。灸三壯。指微。禁針。主陰汗。陰頭疼。陰中諸病。前後相引痛。不得大小便。陰端寒。衝心竅。中熱皮疼痛。穀道瘙癢。久痔相通。女子經水不通。陰門腫痛。卒死者。針一寸。補之。溺死者。令人倒馱出水。針補。尿屎出則活。余不可針。

白話文:

會陰穴(又名屏翳),位於兩條陰經之間。任脈、督脈、沖脈三條經絡在此處起始。督脈由會陰穴向上行經背部。任脈由會陰穴向下行經腹腔。沖脈由氣衝穴行經足少陰經。

銅人經:艾灸會陰穴三壯。針刺需輕微,禁針太深。

主治:陰汗(盜汗)、陰部頭痛、陰部諸病、前後陰部牽引疼痛、大小便不通、陰部寒冷、衝擊心竅、中熱(發熱)導致皮膚疼痛、肛門瘙癢、久治不愈的痔瘡、女子經閉、陰門腫痛、暴死的針灸急救。

針刺深度一寸。

補救溺水者:將人倒著拖出水面,針刺會陰穴補氣。尿液或糞便排出,表示此人還能救活。其他情況不宜針刺。

曲骨,橫骨上。中極下一寸。毛際陷中。動脈應手。足厥陰、任脈之會。銅人。灸七壯至七七壯。針二寸。素注。針六分。留七呼。又云針一寸。主失精。五臟虛弱。虛乏冷極。小腹脹滿。小便淋瀝不通。㿉疝。小腹痛。婦人赤白帶下。

白話文:

曲骨穴 位於髂骨上緣,中極穴下一寸。毛髮邊緣的凹陷處。動脈在觸診時可以感覺到。屬於足厥陰肝經和任脈的交會穴位。在銅人針灸模型上,灸七壯到七七壯。針刺深度為二寸。在《素注》中記載,針刺深度為六分。留針七個呼吸。另有記載稱,針刺深度為一寸。主治夢遺滑精,五臟虛弱,氣血虛弱、陽氣不足,小腹脹滿,小便淋漓不通,疝氣,小腹疼痛,婦女白帶和赤帶。

中極(一名玉泉,一名氣原),關元下一寸。臍下四寸。膀胱之募。足三陰、任脈之會。銅人。針八分。留十呼。得氣即瀉。灸百壯。明堂。灸不及針。日三七壯。下經。灸五壯。主冷氣積聚。時上衝心。腹中熱。臍下結塊。賁豚搶心。陰汗水腫。陽氣虛憊。小便頻數。失精絕子。

白話文:

中極穴(又稱玉泉穴、氣原穴)

位於關元穴下方一寸,臍下方四寸。

作用:

  • 膀胱經的背俞穴
  • 足三陰經(太陰脾經、少陰腎經、厥陰肝經)和任脈的交會穴

取穴:

  • 銅人針灸圖上表示為針入八分
  • 留針時間為十息(約十次呼吸)
  • 得氣後立即瀉針

灸法:

  • 明堂灸:艾灸百壯
  • 灸不及針灸:每天艾灸三七壯
  • 下經灸:艾灸五壯

主治:

  • 寒氣和痰飲積聚
  • 時常衝擊到心臟
  • 腹中發熱
  • 臍下結塊
  • 賁豚搶心(胸脅間痛)
  • 陰汗和水腫
  • 陽氣虛弱,精氣不足
  • 小便頻數
  • 精液耗盡,導致不育

疝瘕。婦人產後惡露不行。胎衣不下。月事不調。血結成塊。子門腫痛不端。小腹苦寒。陰癢而熱。陰痛。恍惚屍厥。飢不能食。臨經行房。羸瘦寒熱。轉脬不得尿。婦人斷緒。四度針。即有子。

白話文:

關元穴位於肚臍下方三寸,是小腸經氣血匯聚的地方,足三陰經、任脈在此交匯。它能調節下焦的氣血運行,因此稱為關元穴。 關元,臍下三寸。小腸之募。足三陰、任脈之會。下紀者。關元也。素注。刺一寸二分。留七呼。灸七壯。又云針二寸。銅人。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百壯止三百壯。明堂。娠婦禁針。若針而落胎。胎多不出。針外崑崙立出。主積冷虛乏。臍下絞痛。漸入陰中。發作無時。

《素問》中說:針刺關元穴一寸二分,留針七次呼吸。艾灸七壯。《銅人腧穴鍼灸圖經》中說:針刺關元穴八分,留針三次呼吸,瀉針五次呼吸。艾灸一百壯到三百壯止。《明堂》中說:懷孕的婦女禁止針刺關元穴,否則可能導致流產。如果針刺關元穴導致流產,胎兒往往無法全部排出。

針刺關元穴的外崑崙穴,可以治療因積冷導致的虛弱無力、臍下絞痛。這種疼痛會逐漸深入陰中,發作時間不定。

冷氣結塊痛。寒氣入腹痛。失精白濁。溺血暴疝。風眩頭痛。轉胞閉塞。小便不通黃赤。勞熱。石淋五淋。泄利。奔豚搶心。婦人帶下。月經不通。絕嗣不生。胞門閉塞。胎漏下血。產後惡露不止。

白話文:

  • 冷氣積聚導致疼痛
  • 寒氣進入腹中導致腹痛
  • 精液流失變白濁
  • 尿血和突然出現的疝氣
  • 風眩和頭痛
  • 子宮閉塞不通
  • 小便不通暢,尿液呈黃色或紅色
  • 體力勞損和過熱
  • 尿路結石和五淋(尿頻、尿急、尿痛、尿血、尿閉)
  • 腹瀉
  • 心悸胸悶
  • 女性白帶過多
  • 月經不調理
  • 不育
  • 子宮閉塞
  • 懷孕期間胎盤漏血
  • 產後惡露不盡

石門(一名利機,一名精露,一名丹田,一名命門),臍下二寸。三焦募也。銅人。灸二七壯止二百壯。甲乙。針八分。留三呼。得氣即瀉。千金。針五分。下經。灸七壯。素注。刺六分。留七呼。婦人禁針禁灸。犯之終身絕子。主傷寒小便不利。泄利不禁。小腹絞痛。陰囊入小腹。

白話文:

石門(又名利機、精露、丹田、命門),位於肚臍下方兩寸。是三焦經氣聚集的地方。

針灸治療:

  • **艾灸:**灸27壯至200壯。
  • **針刺:**針刺深度八分,保留針三呼,得氣後出針。
  • **下針:**針刺深度五分。
  • **艾灸:**灸七壯。
  • **刺血:**刺刺深度六分,保留針七呼。

注意事項:

  • 女性禁針禁灸。違反此規,終身絕子。

主治病症:

  • 傷寒小便不利
  • 腹瀉不止
  • 小腹絞痛
  • 陰囊回縮至小腹內

賁豚搶心。腹痛堅硬。卒疝繞臍。氣淋血淋。小便黃。嘔吐血。不食谷。穀不化。水腫。水氣行皮膚。小腹皮敦敦然。氣滿。婦人因產惡露不止。結成塊。崩中漏下。

白話文:

賁豚搶心:

心口灼熱跳動,猶如奔馬搶奪心中之物。

腹痛堅硬:

腹痛劇烈,腹部堅硬如石。

卒疝繞臍:

突然發生疝氣,疼痛繞臍。

氣淋血淋:

大便混有氣體和血。

小便黃:

小便呈黃色。

嘔吐血:

嘔吐出血液。

不食谷:

無法進食穀物。

穀不化:

穀物無法消化。

水腫:

身體浮腫。

水氣行皮膚:

水氣在皮膚下游走。

小腹皮敦敦然:

小腹皮膚腫脹,觸摸起來軟綿綿的。

氣滿:

腹部脹氣。

婦人因產惡露不止:

產婦惡露持續不止。

結成塊:

惡露結成塊狀。

崩中漏下:

子宮虛寒,導致月經過多。

氣海(一名脖䕔,一名下肓),臍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氣之海。銅人。針八分。得氣即瀉。瀉後宜補之。明下。灸七壯。主傷寒飲水過多。腹腫脹。氣喘。心下痛。冷病面赤。藏虛氣憊。真氣不足。一切氣疾久不瘥。肌體羸瘦。四肢力弱。賁豚七疝。小腸膀胱腎余癥瘕結塊。

白話文:

氣海(別名脖䕔、下肓),位於肚臍下方一寸半,有一處圓圓的部分。它是男性氣的來源處。根據銅人針灸學說,針灸時針刺八分深。針灸後出現氣感時,應立即拔針。拔針後應進行調補。亮穴(氣海)可用於灸法,施灸七壯。其主要療效包括:

  • 緩解傷寒和飲水過量引起的腹脹腹痛
  • 緩解氣喘
  • 緩解心窩痛
  • 緩解面部發紅的寒症
  • 緩解臟腑虛弱導致的疲勞
  • 緩解真氣不足
  • 治療各種久治不愈的氣滯疾病
  • 改善體質瘦弱
  • 緩解四肢無力
  • 治療賁豚(一種胸腹脹滿的疾病)、七疝(腹部各處疼痛)、小腸、膀胱和腎臟的積塊和結石。

狀如覆杯。腹暴脹。按之不下。臍下冷氣痛。中惡脫陽欲死。大便不通。小便赤。卒心痛。婦人臨經行房羸瘦。崩中。赤白帶下。月事不調。產後惡露不止。繞臍㽲痛。閃著腰疼。小兒遺尿。浦江鄭義宗患滯下昏僕。目上視。溲注汗泄。脈大。此陰虛陽暴絕。得之病後酒色。

白話文:

症狀類似倒放的杯子,腹部嚴重脹大,按壓也不會消退。臍部以下有冷痛感,遭受邪氣侵襲,身體虛弱,瀕臨昏迷。大便不通暢,小便呈紅色。突然出現心痛。婦女在經期行房後會消瘦。崩漏,分泌物呈赤色或白色,月經不調。產後惡露不盡。臍周疼痛。閃到腰,腰部疼痛。小兒尿牀。浦江的鄭義宗患有淋病,昏迷不醒。眼睛往上看,小便失禁,出汗,腹瀉。脈搏強而有力。這是一種陰虛陽亢的疾病。誘發因素是生病後過度飲酒或縱慾。

丹溪為灸氣海漸蘇。服人參膏數斤愈。

陰交(一名橫戶),臍下一寸。當膀胱上口。三焦之募。任脈、少陰、衝脈之會。銅人。針八分。得氣即瀉。瀉後宜補。灸百壯。明堂。灸不及針。日三七壯止百壯。主氣痛如刀攪。腹䐜堅痛。下引陰中。不得小便。兩丸騫。疝痛。陰汗濕癢。腰膝拘攣。臍下熱。鬼擊。鼻出血。

白話文:

陰交穴 (又稱橫戶)位於肚臍下方一寸。

與膀胱的上口對應。是三焦經氣會聚的地方,任脈、少陰腎經、衝脈相交的穴位。

銅人經記載:針刺深度為八分。得氣後立即瀉針,瀉針後宜補。艾灸一百壯。

明堂經記載:艾灸的壯數少於針刺的壯數。每天灸三到七壯,總壯數不超過一百壯。

主治病症:

  • 腹痛劇烈,如刀攪般
  • 腹脹堅硬疼痛
  • 疼痛向下蔓延至陰部
  • 小便困難
  • 陰囊腫大
  • 疝氣疼痛
  • 陰部潮濕瘙癢
  • 腰膝拘攣
  • 肚臍下方發熱
  • 中邪
  • 鼻出血

婦人血崩。月事不絕。帶下。產後惡露不止。繞臍冷痛。絕子。陰癢。賁豚上䐜。小兒陷囟。

神闕(一名氣舍),當臍中。素注。禁針。針之使人臍中惡瘍潰。矢出者死不治。灸三壯。銅人。灸百壯。主中風不蘇。久冷。傷敗臟腑。泄利不止。水腫鼓脹。腸鳴。腹痛繞臍。小兒奶利不絕。脫肛。風癇。角弓反張。徐伻中風不蘇。桃源簿為灸臍中。百壯始蘇。不起。再灸百壯。

白話文:

神闕(又名氣舍)

位置:臍中央

禁忌:不可針灸

針灸後果:

  • 使人臍中產生惡性潰瘍
  • 有膿液排出者,必死無疑

灸療方法:

  • 銅人灸:灸三壯
  • 灸百壯:主治中風不醒、久寒、臟腑受傷、腹瀉不止、水腫腹脹、腸鳴、腹痛繞臍、小兒腹瀉不止、脫肛、風癇、角弓反張

案例:

  • 徐伻中風不醒,桃源簿為其灸臍中,百壯後才甦醒。醒後無力起身,再灸百壯才康復。

水分,下脘下一寸。臍上一寸。穴當小腸下口。至是而泌別清濁。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腸。故曰水分。素注。針一寸。銅人。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水病灸大良。又云禁針。針之水盡即死。明堂。水病灸七七壯止四百壯。針五分。留三呼。資生云。不針為是。主水病。

白話文:

水分穴位於肚臍下,小腸下口上方一寸處。在此處,水液和渣滓分流。水液進入膀胱,渣滓進入大腸。因此名為水分穴。

《素問注》記載:針刺一寸深。

《銅人》記載:針刺八分深,留針三呼,出針五呼。

患有水病時,艾灸水分穴效果顯著。但要注意,針刺水分穴會有危險,針刺過深會導致死亡。

《明堂》記載:患有水病時艾灸七七壯,最多四百壯。針刺五分深,留針三呼。

《資生經》認為:不針刺水分穴較為妥當,此穴主治水病。

腹堅腫如鼓。轉筋不嗜食。腸胃虛脹。繞臍痛衝心。腰脊急強。腸鳴狀如雷聲。上衝心。鬼擊。鼻出血。小兒陷囟。

白話文:

肚子又硬又腫,像個鼓。肌肉抽搐,不想吃東西。腸胃發脹。肚臍周圍疼痛,痛到衝到心臟。腰和脊椎僵硬。腸子發出雷鳴般的聲音。疼痛往上衝到心臟。就像被鬼打了。鼻子出血。小孩子的囟門凹陷。

下脘,建里下一寸。臍上二寸。穴當胃下口。小腸上口。水穀於是入焉。足太陰、任脈之會。銅人。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二七壯止二百壯。主臍下厥氣動。腹堅硬。胃脹羸瘦。腹痛。六腑氣寒。谷不轉化。不嗜食。小便赤。癖塊連臍上。厥氣動。日漸瘦。脈厥動。翻胃。

白話文:

下脘穴

位置:肚臍下 1 寸,小腹正中線的下方 2 寸。

功效:位於胃和小腸的下方,是水和食物進入消化道的通道。任脈和足太陰脾經在此相交。

操作方法:針灸深度 8 分,留針 3 次呼氣的時間,取穴 5 次呼氣的時間。艾灸 27 壯,最多可灸 200 壯。

適應症:

  • 肚臍以下的氣機異常
  • 腹部肌肉緊繃
  • 胃脹、消瘦
  • 腹痛
  • 六腑受寒
  • 食物消化不良
  • 食慾不振
  • 小便發紅
  • 連著肚臍上的硬塊
  • 氣機異常,導致日漸消瘦
  • 脈搏微弱,心悸
  • 反胃

建里,中脘下一寸。臍上三寸。銅人。針五分。留十呼。灸五壯。明堂。針一寸二分。主腹脹。身腫。心痛。上氣。腸中疼。嘔逆。不嗜食。

白話文:

建裏穴

  • 位置:中脘穴下方一寸,臍上三寸。
  • 針法:針刺五分,留針十次呼吸。
  • 灸法:灸五壯。

明堂穴

  • 位置:建裏穴上三寸。
  • 針法:針刺一寸二分。

功效

  • 腹脹
  • 身體浮腫
  • 心痛
  • 胸悶氣短
  • 腸道疼痛
  • 噁心嘔吐
  • 食慾不振

中脘(一名太倉),上脘下一寸。臍上四寸。居心蔽骨與臍之中。胃之募。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上紀者。中脘也。胃之募也。難經曰。腑會中脘。腑病治此。銅人。針八分。留七呼。瀉五吸。疾出針。灸二七壯止二百壯。明堂。日灸二七壯止四百壯。素注。針一寸二分。

白話文:

中脘(另一個名稱是太倉),位於上脘下 1 寸,肚臍上方 4 寸。正位於心覆骨和肚臍之間。是胃的反射區。屬於手太陽、少陽、足陽明和任脈的交會穴位。上行連接穴位:中脘。是胃的反射區。

《難經》說:腑會聚於中脘,腑之病症治療此穴。

《銅人》說:針刺深度為八分,停留七次呼吸,出針時瀉五次呼吸。

《明堂》說:每日針灸 27 壯,最多 400 壯。

《素注》說:針刺深度為一寸二分。

灸七壯。主五膈。喘息不止。腹暴脹。中惡。脾疼。飲食不進。翻胃。赤白痢。寒癖。氣心疼。伏梁。心下如覆杯。心膨脹。面色痿黃。天行傷寒。熱不已。溫瘧。先腹痛先瀉。霍亂。泄出不知。食飲不化。心痛。身寒。不可俯仰。氣發噎。東垣曰。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

白話文:

針灸七壯,可以治療:

  • 五膈(胸膈、心膈、胃膈、腹膈、小腸膈)疼痛
  • 喘息不止
  • 腹部突然脹大
  • 中毒邪氣
  • 脾臟疼痛
  • 不思飲食
  • 食物逆流
  • 紅白痢疾
  • 寒性疾病
  • 心臟疼痛
  • 伏梁(心下積滯)
  • 心下好像蓋了個杯子
  • 心臟膨脹
  • 面色萎黃
  • 流行性感冒
  • 發熱不止
  • 溫熱性瘧疾
  • 先腹痛腹瀉
  • 霍亂
  • 大小便失禁
  • 食物不消化
  • 心痛
  • 身體寒冷
  • 不能俯仰身軀
  • 氣息噎住

東垣先生說:氣位於腸胃,可以用針灸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來治療上述疾病。

不下。取三里、章門、中脘。又曰。胃虛而致太陰無所稟者。於足陽明募穴中導引之。

上脘(一名胃脘),巨闕下一寸。當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臍上五寸。上脘、中脘屬胃絡脾。足陽明、手太陽、任脈之會。素注、銅人。針八分。先補後瀉。風癇熱病。先瀉後補。立愈。日灸二七壯至百壯。未愈倍之。明下。三壯。主腹中雷鳴相逐。食不化。腹㽲刺痛。霍亂吐利。

白話文:

上脘穴(又稱胃脘),位於巨闕穴下方一寸的位置,距離中線一寸五分,自脅骨測量三寸,自臍上五寸位置。上脘穴和中脘穴屬於胃經,與脾經相連。屬於足陽明經、手太陽經和任脈交會的穴位。

根據古籍《素注》和《銅人》的記載,針灸上脘穴的深度為八分。虛症先補後瀉,實症先瀉後補,立即可癒。每天灸治27-100壯(如果效果不佳則加倍),灸至小腹發熱為止。

三壯灸治腹中雷鳴、食物不消化、腹部絞痛、霍亂吐瀉等症狀。

腹痛身熱。汗不出。翻胃嘔吐。食不下。腹脹氣滿。心忪驚悸。時嘔血。痰多吐涎。奔豚。伏梁。三蟲。卒心痛。風癇。熱病。馬黃黃疸。積聚堅大如盤。虛勞吐血。五毒疰不能食。

白話文:

肚子痛,身體發熱,不出汗,反胃嘔吐,吃不下東西,腹部脹氣,心神不寧,驚悸,偶爾嘔血,痰液多,口水流淌,奔豚氣 (胃腸脹氣),伏梁病 (腸梗阻),三蟲病 (寄生蟲感染),突發心痛,癲癇,發燒,馬黃黃疸 (由馬齒莧引起的黃疸),積聚脹滿堅硬如盤,虛勞吐血,五毒侵入體內無法進食。

巨闕,鳩尾下一寸。心之募。銅人。針六分。留七呼。得氣即瀉。灸七壯止七七壯。主上氣咳逆。胸滿短氣。背痛胸痛。痞塞。數種心痛。冷痛。蛔蟲痛。蠱毒貓鬼。胸中痰飲。先心痛。先吐。霍亂不識人。驚悸。腹脹暴痛。恍惚不止。吐逆不食。傷寒煩心。喜嘔發狂。少氣腹痛。

白話文:

巨闕:位於鳩尾穴下一寸,是心的募穴。

銅人刺法: 針刺六分,留針七呼。得氣後立即瀉針。

灸法: 灸七壯,止灸七七壯。

主治:

  • 上氣咳逆
  • 胸滿短氣
  • 背痛胸痛
  • 痞塞
  • 各種心痛
  • 冷痛
  • 蛔蟲痛
  • 蠱毒、貓鬼
  • 胸中痰飲
  • 先心痛(心臟疼痛)
  • 先吐(嘔吐)
  • 霍亂不識人
  • 驚悸
  • 腹脹暴痛
  • 恍惚不止
  • 吐逆不食
  • 傷寒煩心
  • 喜嘔發狂
  • 少氣腹痛

黃疸。急疽。急疫。咳嗽。狐疝。小腹脹滿。煩熱。鬲中不利。五臟氣相干。卒心痛。屍厥。妊娠子上衝心。昏悶。刺巨闕。下針令人立蘇不悶。次補合谷。瀉三陰交。胎應針而落。如子手掬心。生下手有針痕。頂母心向前。人中有針痕。向後。枕骨有針痕是驗。

白話文:

黃疸急痘急瘟疫咳嗽狐疝小腹脹滿煩躁發熱胸口不適五臟氣息相沖心痛昏厥懷孕子宮上衝心臟頭昏腦脹針刺「巨闕穴」。下針後,患者會立即甦醒,不再昏悶。然後補「合谷穴」瀉「三陰交穴」 。胎兒會隨著針刺而流產。就像孩子的手握著心臟一樣,出生後手上會有針痕。母親的心臟向著前面,患者鼻樑上有針痕。母親的心臟向著後面,患者枕骨上有針痕,這都是驗證。

按十四經發揮云。凡人心下有膈膜。前齊鳩尾。後齊十一椎。周圍著脊。所以遮隔濁氣。不使上熏心肺。是心在膈上也。難產之婦。若子上衝。至膈則止。兒之在腹。指未能執物。尚堅握而不伸者。又有胞衣裹之。豈能破鬲掬心哉。心為一身之主。神明出焉。不容小有所犯。

白話文:

《十四經發揮》說:人體的胸腔內有一層橫膈膜,它的前面和鳩尾穴齊平,後面和第十一塊椎骨齊平,四周依附著脊椎骨。橫膈膜的作用是隔絕濁氣,防止它上沖到心肺。所以,心臟位於橫膈膜的上方。難產的婦女,如果胎兒向上衝,衝到橫膈膜就會停止。胎兒在腹中,手指還不能拿東西,而且還緊握著拳頭沒有伸展。而且胎兒還被胎衣包裹著,怎麼能穿破橫膈膜觸摸到心臟呢?心臟是一身的主宰,神明從心臟產生。不容許受到一點點損害。

豈有被沖掬而不死哉。蓋以其上衝近心。故云爾。如胃脘痛。曰心痛之類是也。學者不可以辭害意。

鳩尾(一名尾翳,一名𩩲骬),蔽骨之端。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人無蔽骨者。從岐骨際下行一寸。曰鳩尾者。言其骨垂下如鳩尾形。任脈之別。銅人禁灸。灸之令人永世少心力。大妙手方可針。不然。針取氣多。令人夭。針三分。留三呼。瀉五吸。肥人倍之。明堂。灸三壯。

白話文:

鳩尾(又名尾翳或𩩲骬),位於胸骨下端。在人體胸骨前,下行五分處。沒有胸骨的人,從鎖骨下方往下取一寸。稱為鳩尾,是因為它的骨頭垂下形似鴿子的尾巴。屬於任脈的分支。銅人禁灸,灸之會永久損害心力。只有技藝高超的醫生才能針灸此穴。否則,針灸取氣過多,會導致早夭。針灸時刺入三分,留針三呼,瀉針五吸。肥胖者倍之。明堂:灸三壯。

素注。不可刺灸。主息賁。熱病。偏頭痛引目外眥。噫喘。喉鳴。胸滿咳嘔。喉痹咽腫。水漿不下。癲癇狂走。不擇言語。心中氣悶。不喜聞人語。咳唾血。心驚悸。精神耗散。少年房多。短氣少氣。又靈樞經云。膏之原。出於鳩尾。

白話文:

禁止針灸。主治:

  • 心悸
  • 熱病
  • 偏頭痛,延伸到眼睛外側
  • 呃逆喘息
  • 喉嚨有聲響
  • 胸悶咳嘔
  • 喉嚨腫痛
  • 水和食物無法吞下
  • 癲癇發作,狂奔亂走
  • 言語混亂
  • 胸中氣悶
  • 不喜歡聽人說話
  • 咳血
  • 心悸
  • 精神不振
  • 少年房事過多
  • 氣短

《靈樞經》還說:膏脂的來源,出於鳩尾穴。

中庭,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銅人。灸五壯。針三分。明堂。灸三壯。主胸脅支滿。噎塞。食飲不下。嘔吐食出。小兒吐奶。

白話文:

中庭穴:

位於膻中穴下一寸六分,肌肉凹陷處。

手法:

  • 灸:5壯
  • 針:進針三分深

明堂穴:

手法:

  • 灸:3壯

主治:

  • 胸脅脹滿
  • 噎塞,食飲不能下
  • 嘔吐食物
  • 小兒吐奶

膻中(一名元兒),玉堂下一寸六分。橫量兩乳間陷中。仰臥取之。主氣。以分布陰陽。故為臣使之官。難經曰。氣會三焦。(陳氏曰。三焦當作上焦。)一筋直兩乳間。疏曰。氣病治此。銅人。禁針。針之令人夭。明堂。灸七壯止七七壯。氣府論注。針三分。灸五壯。主上氣短氣。

白話文:

膻中穴(又稱元兒穴),位於玉堂穴正下方一寸六分。從兩乳房之間的凹陷處橫量取穴。仰臥時取穴。此穴主導氣機,可以調和陰陽。因此,它被稱為「臣使之官」。《難經》記載:「氣會三焦。」(陳氏注:三焦應指上焦。)一條筋直通兩乳之間。根據《銅人》,禁止針灸此穴,否則會導致早夭。明堂穴,灸壯七次或七的倍數。氣府論注記載,針灸此穴深度為三分,灸壯五次。主治上氣不接下氣、呼吸短促。

咳逆。噎氣鬲氣。喉鳴喘嗽。不下食。胸中如塞。心胸痛。風痛。咳嗽。肺癰唾膿。嘔吐涎沫。婦人乳汁少。

玉堂(一名玉英),紫宮下一寸六分陷中。銅人。灸五壯。針三分。主胸膺疼痛。心煩咳逆。上氣胸滿不得息。喘急。嘔吐寒痰。

白話文:

玉堂穴(又稱玉英穴),位於肚臍正下方 1 寸 6 分的凹陷處。

  • 屬銅人穴位。
  • 灸療:灸 5 壯。
  • 針灸:針入三分。

主治疾病:

  • 胸痛。
  • 心煩氣逆。
  • 上氣胸悶,呼吸不暢。
  • 氣喘。
  • 嘔吐冷痰。

紫宮,華蓋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銅人。灸五壯。針三分。明下。灸七壯。主胸脅支滿。胸膺骨痛。飲食不下。嘔逆上氣。煩心咳逆。吐血。唾如白膠。

白話文:

紫宮穴,位於華蓋穴下 1.6 寸,凹陷處。仰臥,取穴。

銅人針法:

  • 灸 5 壯
  • 針刺 0.3 寸,沿明堂穴方向下刺。

艾灸法:

  • 明堂穴:灸 7 壯。

主治疾病:

  • 胸脅脹滿
  • 胸骨疼痛
  • 飲食難以下嚥
  • 嘔吐噁心,氣上衝
  • 心煩咳嗽,喘逆
  • 吐血
  • 唾液如白膠

華蓋,璇璣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銅人。針三分。灸五壯。明下。灸三壯。主喘急上氣。咳逆哮嗽。喉痹咽腫。水漿不下。胸皮痛。

白話文:

華蓋穴,位於璇璣穴下方一寸處的凹陷中。仰頭取穴。用銅人針刺入三分。用艾灸灸五壯。取明堂穴。艾灸三壯。主治氣喘、上氣、咳嗽、哮喘、喉嚨腫痛、咽喉腫脹、吞嚥困難、胸痛。

璇璣,天突下一寸陷中。仰頭取之。銅人。灸五壯。針三分。主胸脅支滿痛。咳逆上氣。喉鳴喘不能言。喉痹咽癰。水漿不下。胃中有積。

白話文:

璇璣穴:位於天突穴下一寸的凹陷處。仰頭取穴。金屬人像取穴法。灸五壯。針刺深度三分。主治胸脅脹滿疼痛。咳嗽逆氣上衝。喉嚨發出鳴聲、呼吸困難無法言語。喉嚨腫痛、咽喉化膿。無法吞嚥水或食物。胃中有積滯。

天突(一名天瞿),在頸結喉下四寸宛宛中。陰維、任脈之會。銅人。針五分。留三呼。得氣即瀉。灸亦得。不及針。若下針當直下。不得低手即五臟之氣。傷人短壽。明堂。灸五壯。針一分。素注。針一寸。留七呼。灸三壯。主麵皮熱。上氣咳逆。氣暴喘。咽腫咽冷。聲破。

白話文:

天突穴(別名天瞿),位於喉結下四寸處的凹陷中。是陰維脈與任脈的交會穴位。

針刺方法:

  • 針入五分,保留三息。
  • 得氣後立即出針。
  • 也可以灸。

注意事項:

  • 針刺時必須垂直下針,不可偏低手,否則會傷及五臟之氣,縮短壽命。

明堂穴

  • 灸五壯。
  • 針刺一分,保留七息。
  • 灸三壯。

主治:

  • 面部發熱。
  • 咳嗽、氣逆。
  • 氣喘、暴喘。
  • 咽喉腫痛、咽喉發冷。
  • 聲音嘶啞。

喉中生瘡。喉猜猜。咯膿血。喑不能言。身寒熱。頸腫。哮喘。喉中鳴。翕翕如水雞聲。胸中氣梗梗。俠舌縫青脈。舌下急。心與背相控而痛。五噎。黃疸。醋心。多唾。嘔吐。癭瘤。許氏曰。此穴一針四效。凡下針後良久。先脾磨食。覺針動為一效。次針破病根。腹中作聲為二效。

白話文:

喉嚨長了瘡,喉嚨有異物堵塞的感覺。咳出膿血。發不出聲音,無法說話。身體忽冷忽熱。脖子腫脹。哮喘。喉嚨發出鳴叫聲。聲音嘶啞如水雞。胸中氣息阻塞。舌根夾縫中出現青筋。舌頭下面發緊。心臟和背部相互牽制,疼痛難忍。五種喉嚨阻塞症。黃疸。心窩疼痛。流口水。嘔吐。甲狀腺腫大。許氏曰:這個穴位一針下去有四種效果。每次針灸後很長時間,先感到脾臟在磨食物。感覺針在動就是第一個效果。然後針刺破病根,腹中發出聲音就是第二個效果。

次覺流入膀胱為三效。然後覺氣流行入腰後腎堂間為四效矣。

廉泉(一名舌本),頸下結喉上四寸中央。仰面取之。陰維、任脈之會。素注。低針取之。針一寸。留七呼。銅人。灸三壯。針三分。得氣即瀉。明堂。針二分。主咳嗽上氣。喘息。嘔沫。舌下腫難言。舌根縮急不食。舌縱涎出。口瘡。

白話文:

廉泉穴(又名舌本穴)

  • **位置:**頸部,喉結上方四寸的正中央,仰面取穴。
  • **經脈:**陰維脈、任脈的交會處。
  • **取穴方法:**針灸時,患者仰面,取穴點略微按壓。
  • **針刺深度:**一寸。
  • **留針時間:**刺入後留針七次呼吸。
  • **灸法:**艾灸三壯。
  • **針刺深度:**半寸。
  • **得氣感:**針刺得氣後立即瀉針。
  • **針刺深度:**三分。
  • 主治病症:
  • 咳嗽、上氣不接下氣
  • 喘息
  • 嘔吐痰液
  • 舌下腫脹,說話困難
  • 舌根拘急,不能進食
  • 舌頭伸長,流口水
  • 口瘡

承漿(一名懸漿),唇稜下陷中。開口取之。大腸脈、胃脈、督脈、任脈之會。素注。針二分。留五呼。灸三壯。銅人。灸七壯止七七壯。明堂。針三分。得氣即瀉。留三呼。徐徐引氣而出。日灸七壯。過七七停四五日後。灸七七壯。若一向灸。恐足陽明脈斷。其病不愈。停息復灸。

白話文:

承漿穴 (別名懸漿穴),位於下嘴脣中線凹陷處。開口取穴。是大腸經、胃經、督脈、任脈的交會穴。

刺灸方法:

  • **針灸:**針入兩分深。留針五次呼吸。
  • **艾灸:**艾灸三壯。
  • 《銅人經》記載:艾灸七壯,止於七七壯。
  • 《明堂》記載:針入三分。得氣後立即瀉針,留針三次呼吸後緩慢引氣而出。每日艾灸七壯。七七壯後休息四五天。再灸七七壯。
  • 如果一直艾灸,擔心會灼傷足陽明胃經,導致病情加重。所以要暫停艾灸,休息後再繼續。

令血脈通宣。其病立愈。主偏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面腫消渴。口齒疳蝕生瘡。暴喑不能言。難經曰。任之為病。其內苦結。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

白話文:

使血脈順暢通達。這樣症狀立馬就能好轉。主要用於治療偏頭痛、半身癱瘓、口眼歪斜、面部浮腫口渴、口腔潰爛生瘡、突然失聲不能說話等症狀。難經中說:任脈生病,體內多有結塊。男子表現為七種腹股溝疝氣,女子表現為下腹部結塊、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