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雷

《瘍科綱要》~ 卷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

1. 蟾酥退毒丸

治瘍患初起,不論大小各證,陰發陽發。宣通經絡,行氣活血,消散退腫,解毒定痛如神。惟頭面疔毒忌之。

香附,西羌活,全當歸,川斷肉(各三兩),生遠志肉(二兩),明腰黃,白明礬(各一兩),廣地龍(去淨泥垢,炒鬆弗焦六兩),穿山甲片(炙透),藏紅花,上麒麟竭,鴨嘴膽礬(各五錢)滴乳香,淨沒藥(去油淨各八錢),真輕粉(淨者二錢),上西牛黃,大梅花冰片,當門麝香(各三錢)

白話文:

制香附、西羌活、全當歸、川斷(各三兩),生遠志(二兩),明腰黃、白明礬(各一兩),廣地龍(清洗乾淨後,炒熱到鬆散但不可焦黑,六兩),穿山甲片(烤熟),藏紅花、上好的麒麟竭、鴨嘴膽礬(各五錢)滴乳香,淨沒藥(洗淨後,各八錢),真正的輕粉(淨者二錢),上等西牛黃、大梅花冰片、當門麝香(各三錢)

以上各為細末和勻,另用真杜蟾酥二兩六錢汾酒浸化,同杵丸如綠豆大,辰砂為衣。小證每服分許,大證須服一錢至一錢五分。如初起痠痛堅腫能飲酒者,用熱黃酒吞丸;不能飲酒者,當歸、木香煎湯送服。須囫圇吞,不可嚼碎。如腫痛已甚,勢欲釀膿者,亦可服,但稍減之;即膿成後,四圍余塊尚堅者亦可服,以消盡堅腫為度。

白話文:

以上各味藥粉末混合均勻,另外用真杜仲蟾酥二兩六錢,用汾酒浸泡化開,全都搗成丸藥,一丸大小如綠豆,用硃砂塗抹藥丸表面。小病症狀每次服藥少許,大病症狀需服一錢至一錢五分。如果是剛開始痠痛堅腫,又能喝酒的人,用熱黃酒吞服藥丸;不能喝酒的人,用當歸、木香煎湯送服。藥丸要整顆吞下去,不可嚼碎。如果腫痛已經非常嚴重,有化膿徵兆,也可以服藥,但藥量要稍減;如果已經化膿了,但周圍仍有堅塊,也可以服藥,以消除所有的堅塊腫痛為止。

【方解】,外科之有蟾酥退毒丸舊矣,然其方頗雜,殊未易效。此黃牆朱氏改定之方,家傳五世,治瘍頗負時名。消毒退腫以此丸為必要之藥。輕證則三丸五丸,大證則重用之。壽頤於庚戌八月在滬上治一婦人,腰疽大痛,形已高突,背脊酸楚異常,勢有蒸膿之狀,知是大證可危。授以是丸約三錢許,囑分三服,用熱陳酒吞,每日一服。不意此人並作一次服之,且飲酒不少。黃昏吞藥,至夜半大熱如焚(本有身熱但不甚熾),神志迷濛,幾至不識人事。家人大慌,黎旦叩門來詢,並約速速赴診。頤初不知其故,亦為疑訝。迨稍遲數刻,早膳畢即往視之,則熱已大退,神志已清,自說背痛銳減,轉側輕捷。再與宣通煎劑,不勞更方而愈。可見是藥效力之神。藥不瞑眩,厥疾不瘳,是之謂乎。

白話文:

解釋:

外科常用的蟾酥退毒丸已經很久了,但它的方劑比較複雜,效果也不太好。這是黃牆朱氏改進的方劑,在家族中傳承了五代,在治療瘡瘍方面頗有盛名。消毒退腫,這丸藥是必要的藥物。輕症則服用三丸或五丸,重症則加大劑量。壽頤在庚戌年八月在上海治癒了一位婦人。患有腰疽,疼痛劇烈,腫物已經高高隆起,背脊痠痛異常,有化膿的徵兆。知道這是重症,很危險。給她開了大約三錢的這個藥丸,囑咐她分三次服用,用熱陳酒送服,每天一服。沒想到這個人一次就把藥丸全服了,而且還喝了不少酒。黃昏時服藥,到了半夜,大熱如焚(本來就有發熱,但並不嚴重),神志迷濛,幾乎到了不認識人的地步。家人大慌,黎明時分敲門來詢問,並約定趕快去診治。壽頤起初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也感到奇怪。等到稍晚一點,早飯後就去探望她,發現熱度已經大大退了,神志已經清醒,自述背痛大大減輕了,轉身側臥都很輕鬆。再給她開了宣通煎劑,不用換方就治癒了。可見這種藥的療效神奇。藥不引起瞑眩反應,疾病就不會痊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2. 牛黃丸

治風熱痰壅、痄腮、發頤、時毒、痰核、瘰癧及咽喉腫痛腐爛、肺癰、胃癰咯吐膿血諸證。

上品陳膽星(十兩),天竺黃(四兩),川古勇黃連,廣鬱金五倍子烏芋粉(各三兩)象山貝母(六兩),關西牛黃(五錢),透明腰黃(二兩)

白話文:

  • 上品陳膽星(十兩):十年以上的陳年牛膽汁,十兩。

  • 天竺黃(四兩):產自印度的黃色礦物顏料,四兩。

  • 川古勇黃連(三兩):四川產的黃連,三兩。

  • 廣鬱金(三兩):廣東產的鬱金,三兩。

  • 五倍子(三兩):櫟樹上的蟲癭,三兩。

  • 烏芋粉(三兩):烏芋的根莖磨成的粉末,三兩。

  • 象山貝母(六兩):象山產的貝母,六兩。

  • 關西牛黃(五錢):關西產的牛黃,五錢。

  • 透明腰黃(二兩):透明的腰子黃,二兩。

以上各為極細末,以好黃酒化陳膽星,杵和為丸如大豆,辰砂為衣。密收弗透空氣,弗用石灰同藏。每服三、五、七丸,細嚼緩嚥下。

白話文:

以上是極微細末藥的製作方法:使用優質的黃酒來化開沉澱的膽星,搗碎後與黃酒混合成如黃豆般大的藥丸,再以辰砂做藥衣。密封保存不要有空氣透入,並不可與石灰同藏。每次服用三至七粒藥丸,慢慢細嚼後緩緩嚥下。

【方解】,此丸主治各證,無一非風熱結痰,凝聚不化。方中清熱解毒,開泄痰壅,重在清降而獨無疏風之藥。以病有始傳未傳之別,初病固當泄風。若在數日之後,熱痰內結而兼用風藥,反以煽動痰熱助之上揚,必有流弊。此制方之深意,非缺點也。五倍之澀亦以火焰方張,防其四散走竄,丸子之與煎劑所以不同之處亦在此。若以五倍用入煎藥,即是大謬。

白話文:

【方劑說明】,這個藥丸可以治療各種症狀,無一不是風熱結痰,凝聚不化。方中清熱解毒,宣發痰氣,重點在於清降,而沒有祛風的藥物。因為疾病有初期和後期之分。初發病症當然應該祛風。但是數日後,熱痰內結,再使用祛風藥,反而會煽動痰熱,助力痰熱上揚,必定會產生弊端。這是此方劑的深層涵義,不是缺點。五倍子的澀味也用來抑制火勢蔓延,防止痰熱四散走竄,藥丸和湯劑不同的點也就在此。如果把五倍子加入湯藥中,那就大錯特錯了。

3. 消疔丸

治療瘡大毒,火焰方張;大便不行者用之。地道一通,其勢自緩。

雄黃(一兩),生錦紋(二兩),巴豆霜(揀取白肉紙色,壓去油塗四兩)

白話文:

  1. 明雄黃 (一兩):使用一兩的明雄黃。

  2. 生錦紋 (二兩):使用二兩的生錦紋。

  3. 巴豆霜 (揀取白肉紙色,壓去油塗四兩):選擇四兩白肉紙色的巴豆霜,並將油塗壓去。

以上三味各為細末,少加飛面五、六錢,米醋同杵為丸如鳳仙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最重證不過十二丸,不可多用。溫開水吞。泄一二次,預備綠豆清湯冷飲數口即止。虛人孕婦勿用。小兒痰食實證,發熱大便不通者,每用二、三丸,杵細飼之,泄一次即愈。

白話文:

以上三味藥材都要研磨成細末,加入少量飛面五、六錢,再用米醋一起搗成丸子,大小與鳳仙子差不多。每次服用五丸到七丸,最嚴重的病情也只能服用十二丸,不能服用過多。用溫開水送服。大便一次或兩次後,用綠豆清湯冷飲幾口,即可停止服用。虛弱的人和孕婦不能服用。小兒痰食停滯,發熱大便不通的,每次服用二、三丸,研磨成細末後餵服,大便一次即可痊癒。

【方解】,疔毒皆實熱證。地道壅塞,是以火焰上凌,其毒益熾。是方即仲景備急丸之變法。惟恐承氣猶嫌不逮,乃以巴霜之迅疾峻利者,速之下行,以奪其上逆之勢。證重藥猛,針鋒相對。小兒亦可用之者,惟其大實大壅,故可下奪,且所服無多,不嫌其厲。京都有盛行之保赤散,即是巴霜、硃砂。世皆知其有功,而不識中是何物。若使明告以方,當無不駭為可怪。須知每服不過一釐,自不為害,但不可頻用以傷脾胃耳。近年滬上某兒醫,亦自制有幼科通治之某某丹。頤曾見其藥,色亦微紅,當即是京都之物。某君於幼科頗負時名,經驗已富,而亦用此。當可知是藥之不致貽禍矣。

白話文:

【方解】:疔毒都是實熱證。人體正常通道壅塞,因此火焰燒灼向上,它的毒性更加猛烈。這個藥方就是張仲景的備急丸的變通用藥的方法。只怕承氣湯的力量還是不夠,所以採用芒硝這種峻烈快速洩下的藥物,趕快使它向下運行,以消除它往上逆的勢頭。症狀嚴重,藥物也猛烈,針鋒相對。小兒也可以使用它,是因為小兒實熱壅塞程度大,所以可以用下奪的方法,而且服用的劑量不多,不用擔心它猛烈。京都有流行的保赤散,就是芒硝、硃砂。世人都知道它有效,卻不知道它的內容物是什麼。如果明白的告訴大家它的藥方,一定會被嚇得目瞪口呆。要知道每次服用量不到一釐,自不會有危害,只是不要經常服用,以免損傷脾胃。近年上海有位醫生也自制一種兒科通治的某某丹。我曾看過他的藥,顏色也微微發紅,應該是京都有的這種藥物。這位醫生在兒科方面頗有名聲,經驗也很豐富,他也使用這種藥物。由此可知這種藥物不會貽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