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次

《黃帝內經-素問》~ 卷第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2)

1. 五臟別論篇第十一

黃帝問曰: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臟,或以腸胃為臟,或以為腑,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願聞其說。岐伯對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

白話文:

黃帝詢問:“我經常聽到方士們討論,有些人認為腦髓是臟器,有些人認為腸胃是臟器,還有人認為它們是腑。眾說紛紜,意見不一,當我詢問時,每個人都堅持自己的看法,毫不妥協。我不知道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請你為我解釋。”

歧伯回答說:“人體中的腦、髓、骨、脈、膽、以及女性的子宮這六項,是由地氣養成的,都隱藏在體內陰處,就如同大地一樣,它們負責儲藏營養和生化作用而不向外宣泄,我們稱之為‘奇恆之府’。而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五項,則是受到天之陽氣所生,其運動如同天之週而復始,動而不息,主要負責排泄和運輸,不承擔儲藏的功能。由於它們還要接收五臟—肝、心、脾、肺、腎—所排出的廢物並將其排出體外,因此又被稱為‘傅化之府’。這些部位中停留的物質不會長久留存,必須被排出體外。肛門就像五臟的外使,飲食進入後不會長時間停留。

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白話文:

所謂的‘五臟’之所以被這樣稱呼,是因為它們能儲藏營養精華,不讓其流失,從而使人保持健康和精神饒富。由於它們的功能在於藏而不泄,因此必須有一定的存量,隨著新的營養進入,原有的營養被體內消耗,如此進行代謝交替,正常情況下是滿足但不過剩的。

有‘六腑’之稱的器官,能在一邊消化吸收食物的同時,將廢渣排出體外,因此它們既是實滿的也是永遠不會完全滿足的。所以,當飲食由口進入後,首先會使胃充實而腸空虛,等到食物經胃磨碎後進入小腸,則腸滿而胃空,按照這一規律,所以被認為是實而不滿,滿而不實的。”

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

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白話文:

黃帝問說,爲何寸口之脈,可以主五臟之氣呢?

歧伯回答說:“人的胃是水和食物匯聚之處,是六腑中消化排泄系統的起始地。飲食中的五味進入口後,經由胃的磨碎後進入小腸,小腸進一步消化食物中的精華營養,以供給臟器所需。而寸口位是手太陰肺經的所在,腸胃吸收消化後的食物營養首先必須進入肺轉化為津液,之後由肺統一分配運送各種不同的營養至各個臟器,因此肺部是腸胃吸收營養後交給五臟所需的必經之路,故可見五臟之氣於寸口。

然而,天之五氣與地之五味實則相反,天之五氣由鼻入,存於胸中心的肺中。一旦心肺出現疾病,鼻部也會出現異常。

因此,在治療疾病時,我們必須詢問病人的大小便排泄情況,謹慎查脈,並仔細觀察病人的精神狀態及病痛所在。如果需要依賴巫師或鬼神宗教的幫助,則不宜與他們談論高深的醫術理論。對於厭惡針灸治療的病人,絕不可與其談論技術上的巧妙。對於不接受盲人醫師治療的病人,其病往往因為無知而終將不治,即使醫師出於慈悲之心治療,也往往徒勞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