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次

《黃帝內經-素問》~ 卷第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2)

1. 陰陰離合論篇第六

黃帝問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岐伯對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

白話文:

黃帝詢問說:“我聽聞天屬陽、地屬陰;太陽代表陽、月亮象徵陰。曆法中的大小月分別,共計三百六十日,形成一年之周期,人亦應遵循此天地間的自然規律。然而,人體內的陰陽分佈,卻不完全遵循外在自然界的陰陽排列;例如,天之陽高懸,地之陰低伏,但人體中上部亦有陰經存在,下部也存在陽經。這樣的內在排列,似乎與天地之自然規律不完全相合,這是為何?”

歧伯回答說:“若要詳盡劃分陰陽,粗略可辨識十種,進一步推導則可達百種,細致則陰陽之分可達千種之異。再深入推演,則有上萬種的差異。當至萬時,數量極其龐大,難以具體計數。若明白其規律,則可以簡化為一種基本原則以便清晰理解。天之陽,遍覆無遺;地之陰,包容萬物而使之能生長。故所有在地面以下的,均屬於‘陰中之陰’;從地面生長出的,則可稱為‘陰中之陽’,

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

帝曰:願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岐伯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

白話文:

由於有陽的存在,物方得以顯形且有名,內含陰性,因此擁有生命之本質。因此,在自然界中,萬物之生乃因春季之氣使然;萬物之成長,則因夏季陽氣之旺盛;萬物之收斂,是由於秋季之收敛;萬物之隱匿,則因冬季之寒冷所致。自然界的這些規律一旦失衡,將導致天地間陰陽不再交流,從而發生阻塞。因此,陰陽之變在人體內的體現,亦如自然界之常規,可以明確地劃分。”

黃帝說:希望你能說明三陰三陽在人體內聚合互動的情形。歧伯回答說:“古代聖人首先定名,以一人面向南立為準,前方名為‘廣明’,因其最受陽光,背後稱為‘太沖’,此地為陰陽相匯並激發之處,亦稱‘少陰’。少陰之上,名‘太陽’,象徵枝葉繁茂的木,其根在地下,於人體則在雙足小趾端,此處稱‘至陰’。自至陰至背部第十四椎即命門處,如同樹根初出地面,故名‘陰中之陽’。

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

白話文:

身前為「廣明」,其下則是「太陰」。「太陰」前即「陽明」,為消化傳導系統,中醫稱之為「胃氣之源」,根位於足背第二足趾端,即「厲兌」穴,陽明是「陰中之陽」,陰陽交融之處。「厥陰」為陰極,與表陽相連之處為「少陽」。少陽始於足第四趾端的「竅陰」穴,亦名「陰中之少陽」。故三陽互動,「太陽」為「開」,即人體與自然界之交;「陽明」為「闔」,即食物消化吸收之地;「少陽」稱「樞」,運輸養分與排除代謝廢物之要。三陽經之相生相化,各執其動,缺一不可,運行不悖,統稱為「一陽」。

帝曰:願聞三陰。岐伯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

白話文:

黃帝說,那三陰又如何呢?歧伯回答說:人的外表屬於陽,體內則屬於陰。從內在陰性角度來看,人體中段為陰,其下部命名為「太陰」。太陰的根基位於足大趾的「隱白」穴,此為「陰中之陰」。其後是「少陰」,少陰的根源在足底的「湧泉」穴,被稱為「陰中之少陰」。少陰前面是「厥陰」,厥陰起源於「大敦」穴,此處為「陰中之至陰」,完全無陽氣,因此稱為「絕對之陰」。這三陰的互動遵循一定的規則,「太陰」負責開啟,接納由「陽明」送來的五穀之精華。「厥陰」則是關閉之意,為血液之終,為營養供給的終點,因此被稱為「闔」。「少陰」則是樞紐,主管太陰與厥陰之間的能量流通。

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陰。陰陽沖沖,積傳為一周,氣里形表而為相成也。

白話文:

這三陰相互支持,不可或缺。它們相互作用但不失其位,因此統稱為「一陰」。陰陽之間的相互交流,使生命循環不息,體內氣息在內部循環而外顯於形態,相輔相成。

2. 陰陽別論篇第七

黃帝問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岐伯對曰: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所謂陰者,真臟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白話文:

黃帝問道,聽說人體有四經與十二從,這如何解釋呢?歧伯回應道,肝、心、肺、腎為四經,這與春、夏、秋、冬四季相呼應;十二經脈則對應於人體中手足各自的三陰三陽,象徵著一年之中的十二個月。脈象亦分為左邊的陰與右邊的陽,輕按顯示陽脈,重按則顯示陰脈,了解陽的同時也必須了解陰,反之亦然,因為陰陽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需全面理解。陽脈有五種不同類型,隨著春、夏、長夏、秋、冬的變化而異,若進一步細分,則可辨別出二十五種脈象。

至於陰脈,即所謂的真臟脈,包括弦、洪、緩、浮、沉這五種脈象。如果陰脈完全呈現這些脈象,則病情極為嚴重,其結果必然是死亡。陽脈顯示出胃腸消化系統的運作狀態,亦即胃氣。若胃氣與五臟的陰脈和諧相處,意味著五臟能夠吸收胃中的營養,這樣的人必定是健康之體。當陽脈異常,可以判斷身體哪部分無法吸收胃中的營養,因此知道病變所在。能識別出陰脈氣絕並呈現真臟脈象的,可以依據四季生克的關係預測患者的死期與康復時間。

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別於陽者,知病忌時;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數者為陽。凡持真脈之臟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

白話文:

身上的陽脈可通過頸部的人迎脈觀察,陰脈則透過手部的寸脈檢測,雖位置不同,但原理相同。能分辨陽脈氣力強弱的,能預知病人的生死。醫師若能洞悉陰陽之道,則可明確治療病人,無需諮詢他人,也不會被錯誤的理論所迷惑。所謂的“陰陽”,如果僅從手脈分析,可以說寸部為陽,尺部為陰;脈形即將離去不停留為陰,脈象強盛為陽;脈靜而細微為陰,動而快速為陽;脈慢無力為陰,脈快有力為陽。若遇到真臟之脈如肝弦、心洪、脾緩、肺浮、腎沉等,如肝脈急促為弦,則十八日內死;心脈洪大堅搏,九日內死;肺脈浮如羽,十二日內死;腎脈沉重如河中之石,七日內死;脾脈緩如雀啄,四日內死。

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曰: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為痿厥腨㾓;其傳為索澤,其傳為頹疝。

白話文:

歧伯又提到,若陽明之胃氣未能為心臓與脾臓提供所需營養,則隱疾將隨之而生。對男性而言,可能導致精液減少;對女性則可能引發月經停滯。如果病情持續不愈,人體的津液將會逐漸耗損,體重日漸下降,伴隨著類似氣喘的喘息短氣,此時病情已深,死亡迫近。若太陽經受損,可能表現為發熱惡寒或下半身的膿腫,有時伴隨肌肉萎縮與發冷、腿部抽筋與疼痛,如果未經適當治療,可能進一步發展為皮膚粗糙或腸疝氣等症狀。

曰: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其傳為心掣,其傳為隔。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氣。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鼓一陽曰鉤,鼓一陰曰毛,鼓陽勝急曰弦,鼓陽至而絕曰石,陰陽相過曰溜。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鳴。

白話文:

若少陽經受病,病人可能表現出呼吸短促、易咳與下痢;如果病情拖延,可能導致心絞痛或食物難以下咽,大小便不暢。若陽明胃氣與厥陰肝臓發生病變,病人則可能出現容易驚慌、怒火、背痛,常有打嗝、喜歡伸懶腰等症狀,這被稱為“風厥”。當少陰與少陽同時受病,則會出現胃脘脹滿、四肢腫脹、胸口悶氣、常有長嘆短嗟的現象。若太陽與太陰同時受病,病人則必出現半身不遂並伴隨肌肉萎縮麻痹、四肢不受控制。

脈象方面,若寸、關、尺三部之脈如鉤,堅硬且搏動有力,連綿不絕如串珠,若外形呈毛狀,則脈象大且虛弱無力;若脈象緊繃堅急如刀,則為弦脈。若脈堅如石且不變,不論輕重按壓都一樣,則稱之為石脈。在陰陽之脈中,若如流水般時而陰時而陽,則為溜脈。若內在陰氣盛而引發爭端,陽氣在外受擾,陰陽不調和,則肺中津液無法保持,導致汗流不止,四肢冰冷。陽氣若無法下降與陰氣和諧,必會上浮至肺,引起病人持續喘息。

陰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死。所謂生陽死陰者,肝之心謂之生陽,心之肺謂之死陰,肺之腎謂之重陰,腎之脾謂之闢陰,死不治。

白話文:

人體中,陰的作用是與陽相和。若陰過盛,則會導致陽氣衰敗破散,一旦陽失去其功能,缺少陽氣在外守護,陰也將流失而亡。如果陽氣弱,陰則過勝且失去柔和,導致經脈的流通被切斷。陰氣一旦消散,人將在不出三天內死亡;若是陽氣過盛至陰氣枯竭,同樣不出四天必致死亡。所謂生陽死陰,意指肝臟的生機得到心臟的支持,這種相互促進的狀態稱為生陽;而心臟疾病引致肺臟衰竭,則稱之為死陰。當肺臟的津液下降進而滋養腎津,此為“重陰”;若腎臟衰竭進一步影響到脾臟,則稱之為“闢陰”,因為先天與後天的力量均受到嚴重損害,病人必將無法治癒而死。

結陽者,腫四肢。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陰陽結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二陽結謂之消,三陽結謂之隔,三陰結謂之水,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陰搏陽別謂之有子。陰陽虛腸闢死。陽加於陰謂之汗。陰虛陽搏謂之崩。

白話文:

當邪氣郁結在陽經時,會導致四肢浮腫,因為四肢是各陽經的基礎;若邪氣郁結在陰經,則會出現大便帶血的症狀,由於陰絡受傷,血液會下溢。初次郁結一升,第二次則為二升,第三次為三升。當陰經和陽經均有郁結,且以陰經為重時,會出現“石水”病,表現為少腹腫脹;邪氣郁結於二陽(足陽明胃、手陽明大腸),則表現為腸胃發熱,常伴有消渴症;郁結於三陽(足太陽膀胱、手太陽小腸)則多見上下不通的隔症;郁結於三陰(足太陰脾、手太陰肺)則常見水腫膨脹疾病;邪氣郁結於一陰一陽(厥陰與少陽)則多為喉痹之病。 在懷孕期間,陰脈搏動有力且與陽脈明顯不同;若陰陽脈(尺脈、寸脈)顯虛且伴有痢疾,通常是致命的;當陽脈是陰脈的兩倍時,患者會出汗,陰脈虛弱而陽脈搏擊,火勢迫使血液流動,導致女性出現大出血。

三陰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陰俱搏,十三日夕時死。一陰俱搏,十日死。三陽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陰三陽俱搏,心腹滿。發盡不得隱曲,五日死。二陽俱搏,其病溫,死不治,不過十日死。

白話文:

三陰(指手太陰肺、足太陰脾)的脈搏會在指下搏動,患者大約在二十天半夜時死亡;二陰(指手少陰心、足少陰腎)的脈搏也在指下搏動,預計在十三天傍晚時死亡;一陰(指手厥陰心包絡、足厥陰肝)的脈搏若過度鼓動,則在三天內死亡;三陰三陽的脈搏同時搏動時,心腹脹滿,陰陽氣已完全發泄,大小便不通,患者在五日內死亡;三陽(指足陽明胃、手陽明大腸)的脈搏在指下搏動,患有溫病且無法治療,通常在十日內死亡。

若尺中陰脈主血,搏動強盛,且寸脈的陽脈分為兩條,可能意味著病人懷孕。如果陰脈脈象虛弱,且病人出現下痢與津液不守的現象,則是致死的徵兆。在尺部摸到陽脈,意味著陰的津液向外流失,表現為出汗症狀。若尺部陰脈極度虛弱,而陽脈搏動勝過陰脈,稱為“崩”,表現為大量出血。如果陰脈原本沉重現在變得搏動強盛,如太陰脾脈與肺脈搏而不沉,病人必在二十二日內的半夜死亡。若少陰的心臓與腎臓脈搏而不沉,則在十三日內,黃昏時死亡。厥陰的肝與心包脈搏動而不沉,失去功能,十日內死亡。大陽脈即膀胱與小腸的脈氣強烈搏動且不互通,則三日內死亡,因陽氣欲盡而出。太陰的脾與肺和太陽的膀胱與小腸脈象搏盛,會造成病人心腹脹滿,大小便不通,坐臥不安,五日內死亡。如果陽明的胃與大腸互相搏盛失去功能,病人將出現熱性疾病而無寒症,這也是致死的徵兆,十日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