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次

《黃帝內經-素問》~ 卷第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1)

1.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白話文:

黃帝曾說,陰陽是宇宙間的根本道理。世上的一切都遵循著陰陽的法則,自然界的變化、生命的起源都與陰陽的盛衰密不可分,它們象徵著大自然的奧秘。治療疾病,我們要找到問題的根本所在。自然界的陽氣聚集形成了天,陰氣堆積則成了地,這就是“天陽地陰”的說法。

陰陽之間的增減規律可以這樣理解:當陰靜止不動,陽氣就會活躍起來,因為缺乏陰的滋潤。比如,人在高空飛行容易感到不安,因為缺少地面的陰濕滋潤。要想讓陰盛,首先要讓陽氣旺盛;一旦陽氣受損,陰氣就會隱藏起來。這種陰陽相互作用的關係,是中醫治疗理論的重要秘密。

陽氣若外化,內部的陰就會凝聚成形,無法均勻分布。寒到極點會生熱,熱到極點則會生寒,這些都是極端不平衡時的現象。寒氣是身體無法利用的廢物,若留在身體內太久就會產生污穢。熱氣是生命活動的動力,是身體能量的來源,清潔且有益於身體。若體內的高營養物質未被吸收就流失,會導致營養外泄。相反,若身體無法利用的廢物未能排出,就會引起腹脹和氣悶。這種陰陽運行相反的情況,就會引起疾病。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

白話文:

人與天地一樣,清潔的陽氣上升成為天,濁重的陰氣下沉成為地。地面的陰氣一旦由濁變清,就會上升成為雲;天上的陽氣上升到一定高度就會下降成雨,幫助地面的陰氣消化分解濁物,再轉化為清潔的陰氣上升。因此,雨是由地面的陰氣形成的,雲是由天上的陽氣形成的。

中醫認為人體也遵循天地自然的規律,清潔的陽氣從上部的口、鼻、耳排出,濁重的陰氣則從下部的排泄系統排出。清陽能使皮膚和肌肉強壯,濁陰則進入五臟六腑,經過轉化留下營養,廢物則排出體外。因此,高營養的食物能夠滋養身體,不良物質則通過排泄系統排出。水是較冷的陰,火則為熱的陽,陽氣像氣體一樣看不見但是活動的源泉,陰有形且可以滋養身體。氣是人體的精華,由食物中的高營養物質轉化而來,支撐著人的精神和身體的健康。過食厚味的食物會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導致體質變差。氣不足會影響精神和體力,食物的精華轉化為氣,氣氣的清濁又受到食物味道的影響。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白話文:

身體代謝產生的廢物必須完全排出體外,這樣的排泄通常是通過身體下部完成的。當陽氣在體內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會從上部如口、鼻等地方排出。關於食物,那些味道較重的屬於陰性,而味道較淡的則在陰中帶有一些陽性。營養豐富的食物被視為陽性,營養較差的則被認為是陽中有陰。

過於濃厚的食物會導致腹瀉,而清淡的食物則更容易被身體吸收並利用。如果陽氣過於稀薄,它就容易被排出體外;如果陽氣過於濃厚,就會引起體溫升高。當體內的陽火過盛時,會導致氣力衰弱;如果陽火不足,則氣力會變得旺盛。過度的熱或乾燥會消耗體內的津液,導致體內水分不足,進而影響氣的平衡。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進食一些可以幫助調節體內熱量、增強氣力的食物。當內火過強時,氣就容易散失;反之,當內火適度時,氣就會生發。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

白話文:

在食物的氣味中,那些辛辣和甘甜的容易散發出去,這類味道屬於陽性。而酸味和苦味重的食物,因其具有收斂和泄出的特性,被視為陰性。當體內的陰氣過盛,會導致陽氣受損,反之,陽氣過盛則會損害陰氣。陽氣過剩會引起發熱現象,而陰氣過剩則會導致身體感覺寒冷。極度的寒冷會奇妙地反產生熱,同樣,極度的熱也會反生寒。寒氣過強會對外在形態造成傷害,而熱氣過盛則會讓人的精氣分散,容易受傷。

一旦氣受損,人體的正常運行和能量流動就會受阻,從而引發疼痛;若是形體受損,則會導致廢物累積,形成腫塊。因此,如果病人先感到疼痛再有腫脹,這是因為氣的損傷導致了形體的傷害;如果先出現腫塊後感到疼痛,則是形體受損後影響到了氣的流通。自然界中的五種氣象—風、熱、燥、寒、濕—也有類似的影響。當風力強大時,萬物被激起動來;過度的熱會引起腫脹和膨滿;過度乾燥會導致干枯;過度寒冷會使物體表面結冰;濕氣過盛則會導致流動和泄漏。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白話文:

天地之間,春夏秋冬和陰陽五行的交替變化,遵循著生長、收藏的自然律動,形成了寒、暑、燥、溼、風等氣象現象。人體內有五臟,相對應於自然界的五氣,從而引發人的各種情緒反應,如喜、怒、悲、憂、恐。因此,當人的情緒反應過度,就會損害到人體內的元氣和生命動力,就像極端的天氣損害萬物一樣。常常暴怒會消耗體內的陰液,過度歡喜則耗損陽氣。當氣逆行離經,或血脈過滿時,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因為會有不潔之物積聚於血脈之中。

因此,如果人不能適度地控制情緒,就像自然界中的極端氣候,會削弱生命力。過盛的陰會傷害陽氣,過旺的陽則會損害陰氣。比如冬季應該是收藏和節制的時期,如果不當地出汗,會因寒冷而受到傷害。到了春天,若人體津液不足,就會出現由陰寒導致的熱性疾病。春季如果不懂得如何養生,面對風邪就容易受傷。夏季如果過度接觸暑氣,會導致肺部的津液不能正常生成,秋季來臨時,就可能出現寒熱往來的疾病,如瘧疾。秋季如果不知道如何儲蓄養分以應對冬天,過度暴露於濕氣中,冬季就會出現持續的咳嗽。

帝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臟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溪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裡,其信然乎?

白話文:

黃帝提問表示,他了解到古代賢者對人體學的論述非常深入,他們不僅詳細劃分了內臟的具體位置,還精確地繪制了全身經絡的流向,認為人體與自然宇宙是一體的。他們指出,人體的五臟六腑各有其特定功能,且氣血流通的每一個地方都被賦予了特定的名稱。他們認為,人體的關節運動遵循一定規律,每個部位都各自執行其職能,互不干擾,有序進行。這與自然界四季的變化和陰陽的盛衰規律相似,表明了人體內外及身心間的緊密連結,這種說法真的可信嗎?

岐伯對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白話文:

歧伯解釋說,在春季,當東風吹拂,它不僅滋潤了草木,促使它們發芽生長,而且帶來了酸味,這與人體內肝臟代謝生成的酸性廢物相似。肝臟主管筋骨,而筋骨的活化又與心臟相連,心臟掌管眼睛,使眼睛能夠看見,象徵著無限的視野和智慧的源泉。

在自然界中,肝象徵著風的性質和樹木的生長,它在人體中貫穿筋骨,影響全身的活力;在五行中代表木,其顏色為青,與角音和噓聲相關,控制手的握力。肝的開竅是眼睛,代謝出的味道為酸,情緒上與怒氣相關,因此過度的怒氣會傷害肝臟,而悲傷可以緩解怒氣。就如同過度的風會傷筋,過多的酸味也會損害筋骨,但辛辣的味道能夠中和過多的酸味。這種理解把人體的生理功能、情緒反應與自然界的元素相聯繫,體現了中醫學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

白話文:

隨著夏季的到來,從南方吹來的炎熱帶動了火元素的增強,使得萬物在過度的熱力作用下產生苦味,心臟正是由這苦味生化而來。心臟掌控著血液的動力,當血液流轉順暢時,便能促進脾臟的功能,而人的舌頭則是心臟在外部的象徵。在自然界中,夏日的熱度主宰著心臟;地下的熱量代表地火;在人體內,則是血脈的流動;而對應的內臟是心臟,其顏色為鮮紅。

在五音律中,心臟相應於徵音,發出呵聲,這在人體表現為笑聲,在心靈層面則與憂慮相關。心臟的開竅是舌頭,其味極苦,情緒上則與喜悅相聯。過度的喜悅會損害心臟,但恐懼可以抑制過度的喜悅。過強的熱氣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只有寒涼能夠平衡過熱;過度的苦味會損害氣血,但鹹味可以中和苦味。這一系列相互作用展現了中醫學中宇宙自然法則與人體內部機制的密切聯繫。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白話文:

當四季交替之際,出現的空隙時期,我們稱之為中央地帶,這裡是濕氣的根源。濕氣有助於潤澤大地,讓土壤能夠孕育出帶有甘味的食物。這樣的甘味食物有益於脾臟的健康,強健的脾臟能促進肉體的生長,而當肉體健壯後,肺臟就能儲存來自脾臟的津液。脾臟控制著口中的濕潤,對應自然界中的濕氣,與大地的土壤結合成為濕潤的土地,在人體中則體現為肌肉,在內臟中屬於脾,其顏色為黃色,在五音律中對應宮音,發音為呼,唱歌的能力主要與脾有關。

脾的變化可能導致噦逆等症狀,開竅位於口部,其味道極為甘甜,情緒上表現為憂思。過度的思念會傷害脾臟,但怒氣可以抑制過多的憂思。過濕會對肌肉造成損害,風氣可以幫助驅散濕氣。過度食用甜味食物也會傷害肌肉,但酸味可以中和過多的甘甜。这种观点展现了中医学中对四季变换及其对人体影响的深刻理解,以及如何通过调和五味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白話文:

秋季是來自西方的乾燥季節,乾燥氣候孕育出肅殺的金氣,極度乾燥中誕生的堅硬金屬,這種乾燥的金質具有極強的辛辣特性。辛味促使肺臟形成,肺的健康又與皮膚和毛髮的生長息息相關,雖形態不同,但功能相聯,從而影響到腎臟的發育。肺臟主控鼻子,在自然界中對應乾燥氣候,在地理上象徵金屬,在人體外表現為皮毛,在內臟中則是肺,其顏色為白色,在五音律中對應商音,表現為呬聲,人的哭泣與肺相關。當肺出現問題時,常會咳嗽,其開竅在鼻,其味道為辛辣,情緒上與憂鬱相連。過度憂鬱會損害肺臟,但喜悅可以克服憂鬱。過熱會傷及皮膚和毛髮,但寒氣可以抵抗熱量。過多的辛味同樣會傷害皮膚和毛髮,但苦味能夠中和辛味。這種理解展現了中醫學對於季節變化與人體健康關係的深入洞察,以及如何透過調和味道來治療身體不適。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

白話文:

當冬季來臨,寒氣從北方襲來,因此寒氣的起源在於北方。這寒氣帶來了水元素,而水中自然蘊含著鹹味,正是這鹹味促使腎臟形成。腎臟生成骨髓,而骨髓又轉化為肝臟的基礎,腎臟同時掌管著耳朵的功能。在自然界中,這被稱為寒氣;在地理位置上,寒氣與水元素相關聯;在人體內,則與骨骼系統相對應,對應的內臟是腎臟。腎臟的顏色為黑色,在五音律中與羽音相聯繫,表達為吹氣的聲音,人的呻吟聲與腎有關。當腎出現變化時,人會感到戰慄,其開竅位於耳朵,其味道為鹹味,情緒上與恐懼相連。過度的恐懼會損害腎臟,但思念的情緒可以克服恐懼。過強的寒氣會損害血液,但乾燥氣候可以抵抗寒冷;過量攝入鹹味食物也會傷害血液,但甘味可以中和鹹味。這些描述不僅深入揭示了中醫學中對季節、五行與人體內臟之間細膩的相關性,也展示了如何透過理解這些關係來調和身體狀況。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白話文:

因此,天地間的運作,正是萬物之間上下交流與循環的原理。所談到的“陰陽”,就像男女之間的不同之處。左與右的分別,是陰陽流動的途徑。而“水火”這個概念,則是陰陽在外界表現的象徵。因此,陰陽的盛衰規律,也就是萬物生長動力的根源。所以有這樣的說法:陰能在體內停留,生長並循環,是因為外界有陽的支撐;而陽能夠隨意在外展現和保護,是因為有陰在內部進行調節,為其提供不斷的能量。這種觀點深刻體現了天地萬物和人體生理之間,陰陽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微妙關係。

帝曰:法陰陽奈何?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

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帝曰:調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

白話文:

黃帝問,陰陽變化消長是如何呢?請說明。

歧伯表示,當人體內的陽氣過於旺盛,就會出現熱症狀,比如當毛孔開放時,過熱的氣體能夠順利排出,不會造成傷害。但如果毛孔閉塞,那麼呼吸會變得粗重,身體動作可能會不自覺地變得不穩定。當汗液無法排出而體內熱量過盛時,可能會導致牙齒乾燥、情緒變得苦悶煩躁、腹部脹滿,甚至危及生命。在冬季,外界的寒冷或許能夠幫助保持生命,但如果是在夏季,情況就可能非常危險。

另一方面,如果體內的陰氣過盛,就會出現寒症狀,此時如果毛孔閉塞,陽氣不被排出外界,問題不大。但如果汗腺分泌過於活躍,陽氣(營養)隨汗液流失,身體會感到寒冷、戰慄且感到寒冷,最終可能因為陰氣過盛而腹部脹滿導致死亡。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夏季,自然界的陽氣可能有助於維持體溫;但在冬季,情況會更加嚴重,如同雪上加霜,極易危及生命。這些情況展示了陰陽失衡時可能引發的嚴重後果,也即是疾病的外在表現。

黃帝問說,如何調整此二者呢?歧伯指出,如果人們了解增益和損耗的原則,就能調節體內的陰陽平衡。不理解自然界陰陽消長的規律,過度耗損則會加速衰老。到了四十歲,人的陰氣自然減半,因此生活狀態也不如年輕時。五十歲時,身體變得沉重,視聽開始衰退。到了六十歲,陰氣大幅衰弱,人體的九個開竅不再通暢,導致下部陰虛和陽氣上浮,從而出現鼻涕和淚水同時流出的情況。因此,懂得這個原理的人能保持健康和強壯;不了解或違背這些規律的人則會提前衰老。陰陽雖然起源於同一處且本應平衡,但名稱不同。

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憺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白話文:

聰明的人能夠看到它們的共性,而愚昧的人只看到差異。反過來說,陰陽不足的人被視為不智,而陰陽充足的人則被認為是智者。擁有陰陽餘裕的人,聽覺和視力敏銳,身體輕盈健康,即使年老也依然強壯,健康的人不會生病。因此,聖人之所以能做到無私無求,享受於超然物外,心無慾望並自我調節,從而達到與天同壽,與宇宙同存的境界,這就是聖人調理身心的方式。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

白話文:

西北方向因為是高山峻嶺所在,天空看起來比較低狹,這樣的自然條件下陽氣不足,從而使得陰氣較為充盛,因此西北方被視為陰之方位。這就像人的右側耳朵和眼睛不如左側那麼敏銳明亮一樣。相對地,在東南方,地勢較為低窪,這裡的環境條件使得陰氣不足而陽氣旺盛,所以東南方被認為是陽的方位,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人的左手和左腳不如右手右腳那麼強勁有力。這種對自然環境和人體狀態之間相互關係的描述,體現了中醫學中宇宙自然與人體相關聯的觀點。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

白話文:

黃帝說,爲何如此呢?

歧伯解釋說,在自然界中,東方是太陽昇起的地方,因此東方屬於陽。陽氣輕盈,因此趨向上浮,集中於上部能夠使人耳聰目明,對細微之處能有精準的察覺。但因爲清陽集中於上部,導致下部相對不足,所以手腳動作可能不夠靈便。西方是太陽下落之地,是陰氣的起源,因此屬於陰。

陰氣使人的體力趨於沉重且集中在下部,導致上部虛弱而下部充盈,手腳力量充沛時,耳目可能就不夠敏銳。陽氣雖然集中於上部,但左邊比右邊更勝一籌;陰氣雖然沉於下部,但右邊比左邊更爲強健。當人體上部受到邪氣侵擾時,由於右側的陽氣相對較弱,邪氣會首先侵犯右側。當邪氣侵入下部時,由於左側的陰氣不足,邪氣則首先攻擊左側。這是由於天地間的陰陽不能完全平衡相對應,導致邪氣趁虛而入。

因爲天擁有精純的陽氣,地擁有渾濁的陰質,天以八方之紀律孕育四季,地以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相剋,因此能成爲萬物的父母。清陽上升至天,濁陰下沉入地,天地的動靜變化即是陰陽的轉換。自然界的運行彷彿神明指引,有條不紊,從而擁有生長、收藏、隱藏、再生的能力,這種循環永恆不變。

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臟。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

白話文:

因此,只有智慧與能力兼具的人,才能洞察天道的運作,就如同人的頭部一般,順應天道來養護頭部;腳步接地,依照養護大地的原則來養足;中部則通過了解人間事務的進退,來養護五臟。天上的陽氣進入人體,通過肺來通暢;地下的陰氣進入,通過咽部來流通;風氣作用於肝臟,雷電影響心臟;山谷之氣貫通脾臟,雨氣滋養腎臟。

人體內的三陰三陽經絡如同自然界的河流,而腸胃則像是能夠接納萬物的大海,人的九個開竅則是水流溢出之處。如果用天地來比喻人體內的陰陽作用,那麼可以說,汗液如同雨水屬於陽,陽氣的散發就像是天地間的疾風,人的暴怒如同雷鳴,因此氣體上升就像陽氣一樣。這樣的比喻深刻揭示了天地萬物與人體之間的緊密聯繫和相互影響,闡明瞭人體健康與自然規律相協調的重要性。

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白話文:

因此,若治療方法未遵守自然界的規律,則不幸將隨之而來。自然界的邪氣來襲迅速如風雨,因此最優秀的醫生是能在疾病剛出現於皮毛時就進行治療;次之的醫生在疾病深入肌肉時才察覺並進行治療;再次之者等到邪氣侵入經脈後才開始治療;更進一步的是在邪氣侵入腑臟後才發現並治療;最後是在疾病已經影響到臟腑時才試圖補救。當疾病影響到五臟時才開始治療,存活率僅為一半。因此,異常的氣候必定傷害人的五臟,飲食的寒熱不當將損害消化系統。地面的濕氣過盛,被人體感受到,則肌肉和經脈必受傷害。因此,擅長使用針灸的醫生,能夠從陰性中引出陽氣,從陽性中引出陰氣,通過健康的部分治療患病的部分,利用穴位的偵測來了解其他病變,並從四肢的穴位探知內部臓腑的問題。如此,能夠辨識出疾病的過度與不足,掌握治療的時機,始終保持警惕,不怠慢。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𤙲引之。

白話文:

擅長診斷的醫生,通過觀察氣色和把脈,能夠辨別陰陽的盛衰,細緻地檢查氣血的清濁,從而判斷疾病位於身體何處。通過觀察病人的呼吸和聆聽其發出的聲音,便能了解其所受的苦楚。運用陰陽和五行的原則來定位疾病的具體位置。手法觸診寸、關、尺三處脈搏,根據脈象的浮、沉、滑、澀等變化,確定疾病的根源,進而進行治療。精準的診斷保證了治療的無誤。

因此,對於疾病初期,及時進行治療是關鍵;等到病勢加重時,則需等待其自然衰退再施以治療。輕病時適當使用發散法,重病時則應減少發散,避免過多陽氣消耗。當疾病逐漸緩解時,則應該抓住時機進行治療。

身體虛弱時,應使用溫性藥物來補充氣血;精神萎靡不振時,需要用滋補藥物來強化五臟。

若邪氣影響上部,則應用發汗法來排汗;若邪氣聚集下部,則使用利尿劑;若邪氣停留中部,則用瀉藥來排除。對於初起的邪氣,透過發汗法能夠迅速排除。若疾病已波及四肢,則可通過按摩來緩解症狀。遇到頑固的邪氣,先擊散再排出。

在治療過程中,細察陰陽的盛衰,區分病邪的剛柔,努力排除邪氣而不損及正氣。對於陽性疾病,先強化陰氣;對於陰性疾病,則先補充陽氣,阻止疾病進一步發展,保持氣血暢通,防止走向錯誤的道路。若血液瘀塞,應排出瘀血以消除障礙。面對氣血不足引起的循環問題,透過針灸導引,補足氣血,恢復正常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