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次

《黃帝內經-素問》~ 卷第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 (3)

1. 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黃帝問曰: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岐伯對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帝曰:願聞其異狀也。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

白話文:

黃帝問道:太陰經和陽明經是表裡關係,都是脾胃的脈道,但生病時症狀不同,這是什麼原因?

岐伯回答道:陰陽兩經的位置不同,導致虛實變化不同,逆從不同的表現,有的從內部發病,有的從外部發病。發病的部位不同,所以症狀表現不同。

黃帝說:請詳細說明它們的區別。

岐伯說道:陽經屬於天氣,主管外在;陰經屬於地氣,主管內在。因此,陽經的脈道實,陰經的脈道虛。所以,遇到外邪入侵,陽經會受影響;飲食起居不規律,陰經會受影響。

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

白話文:

陽氣受到(病邪)進入六腑,陰氣受到(病邪)進入五臟。陽氣進入六腑會導致全身發熱、無法好好休息,還會出現喘不過氣的情況。陰氣進入五臟會導致脹氣、阻塞,下痢、排泄物稀爛,時間一久會造成腸胃潰瘍。因此,喉嚨主管天的氣,食道主管地的氣。陽氣會受到風氣的影響,陰氣會受到濕氣的影響。陰氣會從腳往上走到頭,然後從手臂往下走到手指尖。陽氣會從手往上走到頭,然後從腳往下走到腳。所以說,陽性疾病會往上發作,極致後轉為向下發作;陰性疾病會向下發作,極致後轉為向上發作。

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

白話文:

因此,遭受風邪侵襲時,身體的上部(如頭面部)往往最先受到影響;而受到濕邪困擾時,身體的下部(如腿部、腳部)則常常首當其衝。黃帝問:那麼,當脾臟有病時,為什麼會出現四肢無力的症狀呢?

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白話文:

岐伯說:四肢都從胃裡吸收營養,如果四肢得不到營養,一定是因為脾臟出了問題,脾臟才能讓四肢獲得營養。現在脾臟生病了,不能為胃運行津液,四肢得不到水穀之氣,氣血日漸衰弱,經脈不通暢,筋骨肌肉都得不到氣血的滋養,所以才會萎縮無力。黃帝問:為什麼脾臟不主導時令?岐伯回答:脾臟屬土,居於身體的中部,負責滋養其他四臟。四臟各司一年中的十八天,脾臟不能獨自主導時令。脾臟通常依賴胃中的土精,而土生萬物,順應天地規律,因此脾臟不主導時令。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白話文:

黃帝問:脾臟和胃部之間只有一層膜相連,但是為什麼脾臟可以幫助胃部輸送津液呢?

岐伯回答:足太陰經是三陰經之一,它的經脈貫通胃部,又連接脾臟和咽喉,所以足太陰經可以幫助胃氣運行於三陰經中。足陽明經是人體的外部,是五臟六腑的匯集之處,它也可以幫助氣運行於三陽經中。臟腑通過各自所屬的經脈,從足陽明經中獲得氣,所以足陽明經可以幫助胃部輸送津液。四肢得不到水穀之氣的滋養,每天都會變得更加虛弱,陰道功能異常,筋骨肌肉沒有氣血滋養,所以無法發揮功能。

2. 陽明脈解篇第三十

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岐伯對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帝曰:善。其惡火何也?岐伯曰: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帝曰:其惡人何也?岐伯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

白話文:

黃帝問道:「足陽明經脈有病時,為什麼會厭惡人氣和火?聽到木頭敲擊的聲音,為什麼會突然驚嚇,而聽到鐘鼓聲卻沒有反應呢?請告訴我其中的緣由。」

岐伯回答道:「陽明經是胃經,胃屬於土,所以聽到木頭敲擊的聲音就會驚嚇,這是因為土厭惡木的緣故。」

黃帝說:「說得好。為什麼陽明經會厭惡火呢?」

岐伯說:「陽明經主司肌肉,它的經脈氣血很旺盛,如果受到邪氣侵犯就會發熱,發熱嚴重就會厭惡火。」

黃帝又問:「為什麼陽明經還會厭惡人氣呢?」

岐伯說:「陽明經氣血衰弱時就會出現喘氣和呻吟的症狀,出現這些症狀就會厭惡人氣。」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連臟則死,連經則生。帝曰:善。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逾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帝曰:其棄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熱盛於身,故棄衣欲走也。

白話文:

黃帝問:有些人喘氣而死去,有些人喘氣而活下來,這是為什麼?岐伯回答:喘息時,氣逆上升而觸及內臟,就會死亡;氣逆上升而觸及經脈,就會活下來。黃帝說:好。有些病人病情嚴重時會脫掉衣服而跑,登上高處唱歌,或者好幾天都不吃飯,越過圍牆爬上屋頂,這些他們平常做不到的事情,為什麼生病了反而能做到?岐伯回答:四肢是陽氣的根源,陽氣旺盛時四肢就會有力,有力氣就能登上高處。黃帝問:他們脫掉衣服而跑是為什麼?岐伯回答:因為身體內熱盛,所以才會脫掉衣服想跑。

帝曰: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寶命全形論:嗄(所嫁切)呿吟(上丘伽切)黔(音鉗)棄蔑(音滅)容瞚(音舜)

八正神明論:彷彿(上音仿,下音弗)

離合真邪論:輴(徐倫切)蚊虻(武庚切)捫(音門)抓(側交切)溶(音容)

通評虛實論:恇(去王切)痏(榮美切)蹠(之石切)

太陰陽明論:閉塞(蘇則切)

陽明脈解篇:惋(烏貫切)逾(音於)

白話文:

黃帝問道:有的人胡言亂語,辱罵他人不分親疏,甚至唱歌行為失常,這是什麼原因呢?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體內的陽氣過盛,過多的陽熱擾動了心神,導致人的精神錯亂,所以會有胡言亂語、罵人而不顧及親疏關係的行為,同時也不願吃東西。因為不想吃東西,體內的陽熱之氣更加沒有制約,進一步促使人行為狂躁,不由自主地到處亂跑。這就是陽盛對人精神狀態和行為造成影響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