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金匱翼》~ 卷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七 (4)

1. 咳嗽失音

咳而失音,有新久虛實之異。新者多實,痰火閉郁,所謂金實不鳴也。久者多虛,肺損氣脫,所謂金破亦不鳴也。實者逐邪蠲飲易治。虛者補肺養氣難治。亦有肺已虛損而風寒未盡,或痰火閉塞者,則攻補俱礙,其治尤難也。

白話文:

咳嗽而失音,有新發的和長期的,虛證和實證的區別。新發的失音,多是實證,是由於痰火鬱閉引起的,這就像金屬實了就不會鳴響。長期的失音,多是虛證,是由於肺虛氣脫引起的,正如金屬破損也不再鳴響。實證失音,只要祛除邪氣、清除飲邪,治療就比較容易。虛證失音,要補肺養氣,治療就比較困難。又有肺已經虛損,但風寒未除,或痰火閉塞的,則攻補兼施,治療就更困難了。

訶子飲,治久嗽語聲不出

白話文:

訶子飲

**方劑組成:**訶子(去殼、去核)一兩、杏仁(去皮、去尖)一兩、桔梗(去蘆)一兩

**用法:**上藥共搗為末,水二鍾,煎取一鍾,分五服。

**適應症:**治療久咳,聲音不出。

訶子肉,杏仁(各一錢,炒),通草(一錢半)

白話文:

車前草的果實,杏仁(各一錢、炒熟),通草(一錢半)

分二服,每服水二盅,姜三片,煎一盅,食遠溫服。

一方,訶子四個,有桔梗一兩半,甘草二寸。

杏仁煎,治嗽失音不出。

白話文:

一方:訶子四顆,桔梗一兩半,甘草二寸。

杏仁煎:治療聲音沙啞,無法發聲。

服用方法:分為兩服,每服加水二碗、薑三片,煎至剩一碗,趁溫熱服用。

杏仁(三兩,研泥),生薑汁,蜜(各一兩),木通桑白皮,貝母(各一兩二錢),紫菀,五味(各一兩)

白話文:

  • 杏仁:三兩,研磨成泥。

  • 生薑汁:一兩。

  • 蜂蜜:一兩。

  • 木通:一兩二錢。

  • 桑白皮:一兩二錢。

  • 貝母:一兩二錢。

  • 紫菀:一兩。

  • 五味子:一兩。

水三升,煎半升,去滓,入杏仁、蜜、薑汁,再熬成稀膏,食後臥噙化一匙。

又方,皂角一握,去皮弦子,蘿蔔三個,切片,水一碗,煎至半碗服之。不過三服,能使語出聲。

治盛寒失音不語,咽喉癢痛。

桂心,杏仁(各一兩)

為末,蜜丸櫻桃大,綿裹咽津。

白話文:

用三升水煎煮後取半升湯汁,去除渣滓,放入杏仁、蜂蜜、薑汁,再熬成稀稠的膏狀。服用後平躺在牀上含化一匙藥膏。

另一個方子:

取一握皁角,去掉外皮和籽,再加入切片的蘿蔔三片,倒入一碗水,煎煮至剩半碗,服下。服用不超過三次,就能恢復說話的能力。

治療嗓音嘶啞失聲、咽喉腫痛發癢:

桂心、杏仁各一兩

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櫻桃大小的丸劑,用棉布包住後沾唾液含服。

戴云:有嗽而咽痛失音,多進冷劑而聲愈不出者,宜生薑汁調消風散,少少進之。或只一味薑汁亦得。又云:聲啞聲,寒包其熱也,宜細辛半夏、生薑之屬,辛以散之。若痰熱壅於肺者,金空則鳴,必清肺中邪滯,用清咽寧肺湯主之。

白話文:

戴雲:若有咳嗽而咽喉疼痛、失音,因多次服用寒涼藥劑而聲音更加發不出來的,宜用生薑汁調和消風散,少量服之。或只服用薑汁亦可。又說:聲音嘶啞、失聲,是寒邪包裹着熱邪所致,宜用細辛、半夏、生薑等辛味藥物來祛散寒邪。若痰熱壅積於肺,肺葉空虛而鳴響,必須清除肺中的邪邪阻滯,方可用清咽寧肺湯來治療。

清咽寧肺湯

白話文:

清咽(寧肺湯)

桔梗(二錢),炒山梔,黃芩,桑皮,甘草,前胡知母,貝母(各一錢)

白話文:

  • 桔梗(二錢)

  • 炒山梔(一錢)

  • 黃芩(一錢)

  • 桑皮(一錢)

  • 甘草(一錢)

  • 前胡(一錢)

  • 知母(一錢)

  • 貝母(一錢)

水二盅,煎八分,食後服。

白話文:

水二碗,煎至八分,服食後服用。

《和劑》款冬花散,治肺已虛而風寒未盡,喘滿煩悶,痰涎壅盛,鼻塞流涕,咽喉不利。

白話文:

《和劑》款冬花散:治療肺氣已經虛弱,但風寒之邪尚未完全消除,出現氣喘、胸悶、煩躁不安、痰液壅盛、鼻塞流涕、咽喉不適的癥狀。

杏仁,阿膠(炒),麻黃(去根節),半夏(湯洗,薑製),款冬花桑葉,知母,貝母(各一兩)

白話文:

杏仁,阿膠(炒過),麻黃(去除根部和節),半夏(用湯洗過,然後用薑製作),款冬花,桑葉,知母,貝母(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盅,姜三片,水煎,食前溫服。《準繩》用炙甘草和半夏加一倍。

白話文:

咀嚼研磨,每次服用兩錢,加入一盅水和三片薑,煮沸煎取湯液。在飯前溫熱服用。根據《準繩》記載,使用炙烤過的甘草和半夏,並增加一倍的用量。

2. 喘統論

《三因方》云:喘病肺實者,肺必脹,上氣,咽中逆,如欲嘔狀,自汗。肺虛者,必咽乾無液,少氣不足以息也。王宇泰云:喘而無汗,煩躁,脈浮大者,汗之。喘而有汗,腹滿,脈沉實者,下之。又云:喘而自汗,腹滿便秘,氣口脈大於人迎,下之無疑,外此則不宜輕下也。

白話文:

《三因方》中說:喘病是由於肺部實證引起的,肺部必定脹滿,呼吸急促,喉嚨有逆氣,就像要嘔吐一樣,並且自汗。而喘病是由於肺部虛證引起的,必定是咽喉乾澀無津液,元氣不足,不能正常呼吸。王宇泰說:喘病沒有汗,煩躁,脈浮而且大,就用發汗法治療。喘病有汗,腹部脹滿,脈沉而實,就用瀉下法治療。又說:喘病自汗,腹部脹滿便祕,氣口脈比人迎脈還要大,這時毫無疑問當用瀉下法治療,除此之外,其他情況都不宜輕易使用瀉下法。

咳嗽氣急,喉聲如鼾者為虛。喉中如水雞聲者為實。戴復庵云:有痰喘,有氣喘,有胃虛喘,有火炎上喘。痰喘者,凡喘便有痰聲。氣喘者,呼吸急促而無痰聲。胃氣虛喘者,抬肩擷肚,喘而不休。火炎上喘者,乍進乍退,得食則減,食已復甚。大概胃中有實火,膈上有稠痰,得食入咽,墜下痰涎,其喘即止。

白話文:

咳嗽氣急,喉嚨裡發出像打鼾一樣的聲音,這屬於虛症。喉嚨裡發出像水雞叫一樣的聲音,這屬於實症。戴復庵說:有痰喘,有氣喘,有胃虛喘,有火炎上喘。痰喘的人,凡是喘息的時候就會有痰聲。氣喘的人,呼吸急促但是沒有痰聲。胃氣虛喘的人,肩膀聳起,肚子收縮,喘個不停。火炎上喘的人,喘息忽進忽退,吃了東西會減輕,吃完東西又會加重。大概是因為胃裡有實火,膈膜上有濃痰,吃了東西後進入咽喉,痰涎降下,喘息就停止了。

稍久食已入胃,反助其火,痰再升上,喘反大作。俗不知此,作胃虛,治以燥熱之藥者,以火濟火也。

白話文:

吃東西時間久了,食物已經進入胃部,反而會助長胃火,痰液再次湧上,氣喘反倒發作得更厲害。一般人不知道這個道理,以為是胃虛弱,用燥熱的藥物治療,這無異於火上加油。

3. 痰實肺閉

肺虛如器而不容物,痰熱實之,則氣不得宣,呼吸壅滯,喘急妨悶,胸膈痞痛徹背者,宜《濟生》栝蔞實丸。此與水氣相似,但水即飲也,飲體稀而痰質稠,飲多寒而痰多熱耳。

白話文:

肺臟虛弱如同器物,經不起任何負擔,痰液和熱氣充斥裡面,氣體便不能宣發,呼吸也會受阻,呼吸急促、胸悶,胸腔和橫膈膜疼痛,並蔓延到背部,適合服用《濟生》中的栝蔞實丸。痰熱實證狀與水氣相似,但水是由於飲用過多引起的,飲用水稀釋而痰質稠密,水多偏寒,痰多偏熱。

《濟生》栝蔞實丸

白話文:

《濟生》栝蔞實丸

原文: 栝蔞實,主咳逆上氣,胸膈不利。 治胸脅痛,發背引痛,氣逆上衝。

栝蔞果,主治咳嗽逆氣上衝,胸膈不適。 治療胸脅疼痛,背部疼痛牽引,氣逆上衝。

栝蔞實(研),枳實(去瓤,麩炒),桔梗半夏(等分)

白話文:

栝蔞的果實(研磨成粉末),枳實(去核,在炒好的麩皮中翻炒),桔梗,半夏(等分)

上為末,薑汁打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後淡薑湯下。

《元戎》葶藶大棗湯

葶藶(二兩,炒紫色,杵成丸)

白話文:

取葶藶二兩,炒至呈紫色,搗碎成丸子,每粒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至七十顆,飯後用淡薑湯送服。

以水三升,大棗二十枚,同煮取二升,去滓,內麻黃五味子各半兩,取清,令二日服一劑盡,瘥。《外臺》方:葶藶、杏仁二味,杵末,棗肉丸。此又加麻黃、五味,其用彌廣矣。

白話文:

用三升水,二十顆大棗一起煮,煮到只剩二升,去除渣滓,加入麻黃、五味子各半兩,取得清液,讓患者在兩天內服完一劑,即可痊癒。《外臺》方:葶藶、杏仁兩味藥材,搗成粉末,用棗肉做成丸子。這個方子又添加了麻黃、五味子,其用途更廣泛了。

4. 水氣乘肺

喘因水氣乘肺者,經所謂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喘而不客也。古法:心下有水氣,上乘於肺,得臥者,以《直指》神秘湯主之。若腎中水邪干肺者,則《濟生》腎氣丸主之。

白話文:

喘氣的原因是水氣侵犯肺臟,經書中所說的不能平躺,平躺就會喘的症狀,就是水氣導致的喘氣,而不是外邪入侵。古代醫書《直指》中記載的神祕湯可以治療這種情況。如果腎臟中的水邪侵犯肺臟,那麼《濟生》中的腎氣丸可以起到治療作用。

神秘湯

白話文:

神祕湯

原文: 神祕湯。加薑裴,二錢。末之。得珠則煎服之。不過三錢。服已,心寬體泰。


神祕湯。加入乾薑、貝母,各二錢。將其研磨成粉末。如果得到珍珠,則煎服藥粉。服用量不要超過三錢。服用後,心情舒暢,身體輕鬆。

人參陳皮桔梗,紫蘇,半夏,桑皮,檳榔(各一錢),炙甘草(五分),五味子(十五粒)

白話文:

  • 人參:一錢

  • 陳皮:一錢

  • 桔梗:一錢

  • 紫蘇:一錢

  • 半夏:一錢

  • 桑皮:一錢

  • 檳榔:一錢

  • 炙甘草:五分

  • 五味子:十五粒

上用水姜煎,食遠溫服。

白話文:

用水與薑煎煮,待溫度適宜時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