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敏

《本草綱目拾遺》~ 卷八 (24)

回本書目錄

卷八 (24)

1. 真珠菜

六安有真珠菜,如真珠;,益部方物略記:真珠菜,戎瀘等州有之,生水中石上,翠縷纖蔓首貫珠,蜀人以蜜熬食之,或以醯煮,可致千里不壞。黃山志:真珠菜藤本蔓生,暮春發芽,每芽端綴一二蕊,圓白如珠,葉翠綠如茶,連蕊葉臘之,香甘鮮滑,他蔬讓美。利水,通淋結,消腹脹,下氣癃閉。

白話文:

六安有一種蔬菜叫真珠菜,它的形狀就像真珠一樣。根據《益部方物略記》的記載,真珠菜在戎瀘等州都有生長。它生長在水中的石頭上,藤蔓纖細,藤蔓的頂端串著一顆顆珠子。蜀地的人們用蜂蜜熬煮真珠菜吃,有時也用醋煮著吃。即使經過千里迢迢的運送,真珠菜也不容易腐壞。

根據《黃山志》的記載,真珠菜是一種藤本植物,蔓生生長。在暮春時節發芽,每根芽的頂端都綴著一兩朵花蕊,花蕊圓白如珠,葉子翠綠如茶葉。將花蕊和葉子一起做成臘肉,香甜鮮滑,讓人回味無窮。真珠菜有益於水利,可以通淋結,消腹脹,下氣癃閉。

2. 鷓鴣菜

連江志:生海石上,色微黑。漳州府志:鷓鴣菜散碎花,微黑,出漳浦。

療小兒腹中蟲積,食之即下如神。

白話文:

連江志:生長在海邊的石頭上,顏色微黑。 漳州府志:鷓鴣菜,花朵散碎,顏色微黑,產於漳浦。

可用來治療小兒肚子裡的蟲積,食用後驅蟲效果非常好,宛如神助。

3. 葛仙米

生湖廣沿溪山穴中石上,遇大雨衝開穴口,此米隨流而出,土人撈出,初取時如小鮮木耳,紫綠色,以醋拌之,肥脆可食,土名天仙菜,干則名天仙米,亦名葛仙米。以水浸之,與肉同煮,作木耳味。大約山洞內石髓滴石所成。性寒,不宜多食。四川亦有之,必遇水沖乃得,歲不常有。

白話文:

葛仙米生長在湖廣沿溪的山穴石頭上,碰到大雨沖開了穴口,其中的葛仙米就會隨著雨水流出。當地人將其撈起,剛撈出來的時候就像小巧的新鮮木耳,呈現紫綠色。將其以醋拌之,口感肥脆可口,當地人稱其為「天仙菜」。葛仙米乾後則稱為「天仙米」或「葛仙米」。可以將葛仙米用水浸泡後,與肉類一起煮來食用,其口感與味道與木耳相似。據推測,葛仙米可能是山洞內石頭上的石髓滴石所形成的。葛仙米性寒,不宜大量食用。四川也有葛仙米,但必須依靠水流沖刷才能獲得,也不是每年都有。

他如深山背陰處,大雨後石上亦間生,然形質甚薄,見日即化,或干如紙,不可食矣。梧州府志:葛仙米出北流縣勾漏洞石上,為水所漬而成,石耳類也。採得曝乾,仍漬以水,如米狀,以酒泛之,清爽襲人。此原非谷屬,而名為米,傳云:晉葛洪隱此乏糧,採以為食,故名。

白話文:

葛仙米生長在深山背陰處,大雨後石頭上也會偶爾生長,但形狀非常薄,見到陽光就會融化,或者會乾涸得像紙一樣,不能食用。梧州府志中記載:葛仙米產於北流縣的勾漏洞石頭上,是由水浸泡而成的,屬於石耳朵類植物。採摘後曬乾,然後再用清水浸泡,就會變成米狀,用酒混合後,會散發出清爽的香味。葛仙米原本不屬於穀物,但被稱為米,傳說晉朝的葛洪隱居在這裡,因為缺乏糧食,就採摘來食用,所以得名。

,嶺南雜記:韶州仁化縣丹霞山產仙米,遍地所生,粒如粟而色綠,煮熟,大如米,其味清腴,大抵南方深山中皆有之。宦遊筆記:出粵東葛仙洞外,有流泉噴薄石上,遂生苔菌之類,其狀如米粒,青色,芼以為羹,味極鮮美,土人呼為葛仙米。有未識者,疑是青螺。按韶州府志:丹霞出仙米,頗與此相類,但一生沙土,一生水石,為異耳。

白話文:

丹霞山出產仙米,遍地都長著,小如粟米,顏色是綠色的,煮熟後,像米飯那樣大,味道鮮美,一般在南方的深山中都能見到它。

出粵東葛仙洞外,有流泉噴薄湧向岩石上,於是生出像苔菌的東西,形狀像米粒,是青色的,拌和在一起做成湯羹,味道極其鮮美,當地人叫它葛仙米。有的人不認識,懷疑是青螺。

根據韶州府志:丹霞山出產的仙米,和這個很相似,但一個生長在沙土,一個生長在水石,這是它們的區別。

,陸祚蕃粵西偶記:道書寶圭洞天,即今北流縣勾漏山;洞口前後產葛仙米,採而干之,粒圓如黍,揉麵釀酒,極芳香,性寒,味甘爽,解熱清膈,利腸胃。

白話文:

陸祚蕃在《粵西偶記》中記載:道教聖地寶圭洞天,就是現在的北流縣勾漏山;洞口前後盛產葛仙米,採摘後曬乾,顆粒圓潤如黍米,用葛仙米揉麵釀酒,極其芳香,性寒,味甘爽口,有清熱解暑、清胃潤腸的作用。

按:葛仙米本屬石耳之類。憶庚子歲曾於劉明府席間食之,時以為羹,儼如青螺狀,翠碧可愛,味極甘鮮,滑脆適口,入蔬為宜。藥性考云:清神解熱,痰火能療;或云,久服延年,蓋亦能清臟熱者。

白話文:

葛仙米本質上屬於石耳這一類。記得庚子年曾在劉大人府中吃過葛仙米,當時把它當作湯來喝,它看起來就像青螺一樣,翠綠碧綠的,非常可愛,味道極其鮮美可口,口感滑潤脆爽,很適合做蔬菜湯。藥性考中說:葛仙米可以清熱解毒,治療痰火;有人說,長期食用葛仙米可以延年益壽,這可能是因為葛仙米可以清臟熱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