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嶼樵客

《兒科醒》~ 表論第三

回本書目錄

表論第三

1. 表論第三

小兒表症。謂外感風寒。其見證必先發熱。然發熱之證有三。最宜詳辨。不可一概混同施治也。其在冬月感於寒者。頭痛。身痛。項背強。惡寒。壯熱無汗。脈浮而緊。此太陽表證。用藥得法。一汗即解。詳見實論。其感於風者。頭痛鼻塞。流涕。發熱。或有汗惡風。或無汗惡寒。

白話文:

小兒表症是指外感風寒。它的症狀一定首先是發熱。但發熱的症狀有三種。最宜詳細辨別。不可一概混同治療。在冬季感受寒邪的人,頭痛、全身疼痛、項背僵硬、怕冷、高熱無汗、脈浮而緊。這是太陽表證。用藥得當,一發汗即解。具體見實論。感受風邪的人,頭痛、鼻塞、流鼻涕、發熱。有的人出汗怕風,有的人不出汗怕冷。

或咳嗽乾嘔。脈浮而數。或緊。此四時之感冒是也。治法不可大發散。微表之即已。如易簡參蘇飲惺惺散之類主之。大抵近日人情。愛護小兒者眾。富貴之家。重衣厚褥。貧賤之子亦皆衣絮。以致汗液不斷。腠理疏泄。偶觸微風。即成感冒。是以邇來小兒。冬月感寒之症。

白話文:

出現咳嗽、乾嘔的症狀,脈象浮而數,或緊。這些都是四季感冒的症狀。治療方法不能大幅發散宣肺,讓表氣稍稍發散即可。例如易簡參蘇飲、惺惺散之類的藥物就有效果。近來人們的習慣,大多都很呵護小兒。富貴人家的小孩,都會穿很多衣服,蓋很多被子保暖。貧賤人家的小孩,也都穿很多衣服,蓋很多棉被。結果往往導致汗液不斷流出,腠理疏鬆。偶爾碰到微風,就容易感冒。因此,近年來的兒童,冬季受寒的症狀很常見。

百無一二。而傷風發熱之症恆多也。至若內因於虛。發熱之症極多。最為疑似。人殊不知。更宜詳辨。如陽虛生寒。陰虛發熱。血虛發躁而熱。氣虛自汗不能食而熱。氣虛注夏而熱。暑濕合病而熱。汗後陰虛。陽無所附而熱。汗後陽虛。陰無所附而熱。陽氣下入陰中。晝安靜。

白話文:

在所有疾病中,傷風發熱的比例很少,而由內在虛症所引起的發熱非常多,最容易讓人混淆不清,一般人不知道,更應該詳細的分辨。例如:陽虛引起的寒症,陰虛引起的熱症,血虛引起的煩躁而發熱,氣虛引起盜汗不能進食而發熱,氣虛伴隨暑熱而發熱,暑濕相合引起的發熱,汗後陰虛,陽氣無所依附而發熱,汗後陽虛,陰氣無所依附而發熱,陽氣下入陰中,白天安靜。

夜煩躁而熱。重陽無陰。夜安靜。晝煩躁而熱。以上諸症。同一發熱也。若誤表之必死。其次則又有變蒸之熱。將發痘疹之熱。亦同一發熱也。而援守各異。每見庸醫。一遇發熱。動皆表散。殊不知病有微甚。熱有虛實。雖同一發熱。而治法殊途。攻補迥別。業幼科者。於臨症之際。

白話文:

夜晚煩躁並且發熱。晚上睡不好。白天煩躁並且發熱。以上症狀,都屬於發熱。如果誤認為是外感風寒,那麼必定會死亡。其次還有變蒸的熱,即將長出痘疹的熱,也屬於發熱。而援引的經方和遵守的原則卻各不相同。經常看見庸醫,一遇到發熱的病人,都用表散藥來治療。殊不知疾病有輕有重,熱有虛有實。雖然都是發熱,但治療方法卻截然不同,滋補和攻伐的治法完全相反。那些精通幼科的醫師,在臨牀上

務宜細心體認。必先問其病之新久。曾未服藥。以及一切愛惡情狀。然後再察其熱之溫壯。形之強弱。脈之虛實。色之夭澤。合四者以決之。庶無誤人於夭札也。蓋外感為暴病。其發熱也驟。必手背熱。脈浮。身熱無汗。仍須分別虛實以治之。詳見虛實門。若無手背熱脈浮身熱無汗等症。

白話文:

必須仔細體會。一定要先詢問疾病的發病時間是新是久。曾經服用的藥物。以及各種喜惡的情狀。然後再觀察他的發熱是溫熱還是壯熱。身體的強壯還是虛弱。脈搏的虛弱還是實盛。面色是紅潤還是晦暗。將四者結合起來決定病情。這樣纔不至於誤判病情而導致死亡。一般來說,外感發生的疾病是急性病。其發熱也突然。一定手背發熱。脈搏浮起。身體發熱不出汗。仍需分別虛實以治療。詳見虛實門。若沒有手背發熱、脈搏浮起、身體發熱不出汗等症狀。

或發熱已久。則非外感證矣。治者審焉。

2. 附方

易簡參蘇飲,感感冒發熱頭痛。與因痰飲凝積。發而為熱。並宜服之。亦治中脘痞悶。嘔逆噁心。小兒室女。尤宜服之。

白話文:

易簡參蘇飲,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以及因痰液凝積。導致發熱。都適合服用。也能治療中脘痞悶。嘔吐噁心。兒童和年輕女性。尤其適合服用。

前胡人參(如無以好黨參代之),紫蘇,乾葛,半夏茯苓(各三分),枳殼陳皮甘草桔梗木香(各二分)

白話文:

前胡、人參(沒有的話可以用好的黨參代替)、紫蘇、乾葛、半夏、茯苓(各三份)、枳殼、陳皮、甘草、桔梗、木香(各兩份)。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生薑七片。棗一枚。煎至六分。去渣服。

惺惺散,治小兒傷寒時氣。風熱頭痛。目眵多睡。痰壅咳嗽。喘急。或痘疹已出未出疑似之間。

白話文:

惺惺散,用於治療小兒傷寒時氣。風熱引起頭痛。眼睛昏花,嗜睡。痰壅咳嗽。喘急。或者痘疹已經出現在身上,但是還沒有出齊,處於懷疑和確定之間。

人參,白朮(炒),茯苓,甘草,北細辛川芎,桔梗(炒各等分)

白話文:

人參、白朮(炒過的)、茯苓、甘草、北細辛、川芎、桔梗(炒過的,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薄荷五葉。水煎服(一方有防風天花粉。)

白話文:

以上藥材研成粉末。每日服用二錢,加入五片薄荷葉。用水煎服。(另一方加上防風及天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