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鑾

《幼科類萃》~ 卷之十八·傷積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八·傷積門 (1)

1. 脈法

脈訣云:小兒脈沉緩為傷食。○右手氣口脈大於人迎一二倍為傷食。○宿食不消則右關脈沉而滑。○經云:脈滑者有宿食也。○虎口脈紋黃色為脾家有積。○脈經云:小兒脈沉者為乳不消。

白話文:

  1. 《脈訣》中記載:小孩子的脈搏沉緩,是因爲消化不良。

  2. 右手氣口脈的脈搏比人迎脈大一倍到兩倍,也是消化不良的症狀。

  3. 未消化的食物滯留在體內,則右手關脈的脈搏會沉緩而且滑動。

  4. 《經》中說:脈搏滑動的人,有未消化的食物滯留在體內。

  5. 虎口脈的脈紋呈現黃色,說明脾臟有積食。

  6. 《脈經》中記載:小孩子的脈搏沉細緩弱,是因爲乳汁未消化。

2. 論小兒傷積

活幼心書云:小兒所患積證,皆因乳哺不節,過餐生冷堅硬之物,脾胃不能克化,停積中脘,外為風寒所傷,或因夜臥失蓋,致頭疼、面黃、身熱、眼胞微腫、腹痛膨脹、足冷、肚熱、喜睡、神昏、不思飲食,或嘔或噦,口噫酸氣,大便醙臭,此為沉積所傷。有食飽傷脾,脾氣稍虛,物難消化,留而不去,遂成其積,積敗為痢。

白話文:

《活幼心書》中說:小兒患有積證,都是因為乳母餵養不節制,過多食用生冷堅硬的食物,脾胃不能消化,停留在中脘,受到外界的風寒所傷,或者是因為晚上睡覺沒有蓋好被子,導致頭疼、面黃、身熱、眼皮微腫、腹痛腹脹、足冷、肚熱、喜睡、神昏、不思飲食,或者嘔吐或呃逆,口裡噫出酸氣,大便醙臭,這是沉積所傷。有的吃得太飽,損傷了脾臟,脾氣稍微虛弱,食物難以消化,積留在體內不去,就成了積證,積證敗壞就成了痢疾。

仁齋云:小兒有積,面目黃腫,肚熱脹痛,復睡多困,叫啼不食,或腸閉澀,小便如油,或便利無禁,糞白而酸,此等皆積證也。然有乳積、有食積、有氣積,要當明辨。吐乳瀉乳,其氣酸臭,此由啼叫未已,以乳與兒停滯不化,是為乳積。肚硬帶熱,渴瀉或嘔,此由飲食無度,多餐過飽,飽後即睡,得之是為食積。

白話文:

仁齋說:小兒有積食,臉色發黃浮腫,腹部發熱脹痛,喜歡睡覺且難以喚醒,經常哭鬧不吃東西,或者排便困難,小便清澈像油一樣,或者大便頻繁、無法控制,糞便發白且呈酸性,這些都是積食的症狀。然而,積食分為乳積、食積和氣積,必須加以區別。吐出乳汁或腹瀉乳汁,氣味酸臭,這是由於孩子哭鬧不止,乳汁在體內停留過久,無法消化,這叫做乳積。腹部堅硬伴有發熱,感到口渴或者腹瀉,或嘔吐,這是由於飲食無度,暴飲暴食,飯後立即睡覺而引起的,這叫做食積。

腹痛啼叫,利如蟹渤,此因觸忤其氣,榮衛不和,淹延日久,得之是為氣積。有時時泄下青水,如生草汁,是受驚而後有積,煩悶啾唧,常似生嗔,名為驚積。因受驚日久而積成之,或額上有汗,喘息煩渴,潮熱往來,肚皮有熱,睡中覺腹內有物跳動者是也。然積有虛有實,虛則渾身微熱,不思飲食,昏昧神緩,抱起如睡。

白話文:

肚子疼痛且啼叫,大便如蟹肉狀或如螃蟹爬過的一塊塊,這是由於觸犯了五臟之氣,榮氣與衛氣不互相協調,經久不消,患的就是氣積。有時還會腹瀉出青色的水液,似生草汁一般,這是嚇著之後造成的氣積,煩悶、不高興,常常像是發怒的樣子,稱為驚積。由於長期嚇著而造成的氣積,或者額頭有汗,喘息、煩渴,潮熱往來,肚子發熱,睡著時覺得肚子裡有東西在跳動。但是氣積分虛實兩種,虛證渾身微熱,食慾不振,昏沉神志遲緩,抱起來像睡著了似的。

實則吐熱糞閉,囟腫喉塞壅盛,涎鳴熱毒發瘡,推此可見矣。其傷乳傷食而身熱者,惟腹肚之熱為甚。人知傷積肚熱,糞酸極臭,而夜間有熱,傷積之明驗,人所不知也。其或變證,面黑瀉黑,久瀉不已,肚腹脹滿,氣出粗大,手心生瘡,瘦弱柔軟,皆不可療。小兒消積多用青皮,然青皮最能發汗,汗者勿多與之。

白話文:

實際上,患兒的表現是嘔吐發熱、大便閉結、囟門腫大、喉嚨阻塞腫脹、流涎不止、熱毒發作並化成瘡,以此推測就可以明白。因吃了母乳或食物受傷從而引起的發熱,只有腹肚的熱是最嚴重的。人們都知道飲食不當導致腹熱,大便酸臭,夜間有熱,是飲食不當的明顯徵兆,人們卻不知道。如果出現面黑、大便發黑、腹瀉時間長、腹脹滿、呼出的氣粗大、手心長瘡、瘦弱柔軟等癥狀,這些都是無法治療的。小兒消化積食多用青皮,但是青皮最容易發汗,有出汗問題的患兒不要多用。

3. 傷積治法(附調脾胃)

小兒諸疾皆由乳食無度過傷於飽傷以致不能克化,留而成積。初得之時,不問乳積、食積、氣積,並以木香丸消積丸之類。其驚積以辰砂膏青龍丸,量輕重而疏導之,仍以調氣和胃取愈。大凡小兒肚腹或熱或脹或硬,皆由內實,法當疏利下之。故東垣云:「食者有形之物,傷之則宜損其谷。

白話文:

小兒的各種疾病都是由乳食無節制,過度吃撐導致無法消化,留積成塊。在發病初期,不論是乳積、食積、氣積,都用木香丸、消積丸之類的藥物治療。如果出現驚積,則用辰砂膏或青龍丸,根據病情輕重疏導症狀,仍以調氣和胃來治療。一般來說,小兒肚腹或熱、或脹、或硬,都是由內部積聚所致,治療方法應當疏利下瀉。因此,東垣說:「食物是有形的東西,傷了食物就應該減少食物的攝取。

」其次莫若消導。丁香欄飯丸、枳朮丸之類主之。稍重而攻化,三稜消積丸、木香見哯丸之類主之。尤重則或吐或下,瓜蒂散備急丸之類主之。以平為期。蓋脾已傷,又以藥傷,使營運之氣減削,食愈難消。故至真要大論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七,常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肉、果、菜、食之物,必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白話文:

其次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消化,用丁香、欄飯丸、枳朮丸之類的藥。稍微嚴重的,用三稜消積丸、木香見哯丸之類的藥。尤其嚴重的,才用吐、下的方法,用瓜蒂散、備急丸之類的藥。以此為標準,蓋脾胃已經受傷了,再加上藥物的損傷,減弱了脾胃的運輸之氣,食物就更加難以消化。所以《至真要大論》說:「大毒治病,十個中去除六個,小毒治病,十個中去除七個,一般藥物治病,十個中去除八個,無毒治病,十個中去除九個,服用肉、水果、蔬菜這種食物,一定要避免過多,以免損傷了正氣。

」凡人以胃氣為本,惟治病亦然。小兒胃氣有虛有實。虛則嘔吐不食之證,實則痞滿內熱之證。虛者益之,實者損之,欲得其平則可矣。胃虛用木香、丁皮、厚朴、肉豆蔻等劑。胃實用北桔梗枳殼柴胡大黃等劑。若夫胃中停寒,則乾薑、官桂、丁香又不可闕。貴在酌量,但以小小分劑與之。

白話文:

每個人都以胃氣為根本,用來治療疾病也是如此。小兒的胃氣有虛、實之分。虛証表現為嘔吐不食,實証表現為痞滿內熱。胃氣虛的話就增益它,胃氣實的話就損耗它,要達到平衡就可以了。胃虛可以用木香、丁皮、厚朴、肉豆蔻等藥物。胃實可以使用北桔梗、枳殼、柴胡、大黃等藥物。如果胃中有寒氣積滯,則不能少了乾薑、官桂、丁香。貴在酌量,只需給予少量的劑量就可以了。

夫是為之平胃。心者脾之母,進食不止於和脾。蓋火能生土,當以心藥入於脾胃藥之中,庶幾兩得。古人進食方劑多用益智者,此也。

白話文:

這就是所謂的平胃。心是脾臟的母親,飲食不僅要考慮脾臟的健康。因為火能生土,所以應該將心臟的藥物加入到脾臟和胃部的藥物中,這樣才能取得兩全其美的效果。古人在進食時開的方劑大多使用益智的藥物,這就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