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鑾

《幼科類萃》~ 卷之十·咳嗽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咳嗽門 (2)

1. 咳嗽灸法

小兒咳嗽久不瘥,灸肺俞五壯,在第三椎下兩傍各一寸半。

2. 咳嗽諸方

阿膠散 治小兒久嗽無津液

阿膠(一兩半面炒) 黍黏子(一分炒) 馬兜鈴(半兩) 甘草(一錢) 杏仁(七個去皮)糯米(一兩)

白話文:

  • 明阿膠(150 公克,炒至表面變色)

  • 黍黏子(30 公克,炒製)

  • 馬兜鈴(15 公克)

  • 甘草(3 公克)

  • 杏仁(7 顆,去皮)

  • 糯米(30 公克)

上為末每服一字或一錢水一盞煎六分食後溫服

瀉白散 治咳嗽而後喘面赤身熱

桑白皮(炒黃一兩) 甘草(炒半兩) 地骨皮(去土一兩)

白話文:

桑白皮(炒到微黃,12 公克) 甘草(炒過的,6 公克) 地骨皮(洗淨,12 公克)

上件每服一二錢水一盞入糯米百粒同煎溫服

甘桔湯 治涎熱咽喉不利

甘草(二兩) 桔梗(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大錢水一盞入阿膠半錢炒過煎溫服

白餅子 治腹中有癖但飲乳嗽而吐痰涎

滑石 輕粉 半夏 南星(各一錢) 巴豆(二十四個去皮水一升煎水盡為度)

白話文:

滑石、輕粉、半夏、南星(各一錢)

巴豆(二十四個,去掉皮,加水一升煎煮,直到水全部煎乾為止)

上研勻巴豆後入眾藥以糯米飯為丸綠豆大捏作餅子三歲以上五餅子以下三餅子煎蔥白湯下臨臥服

白話文:

將巴豆研磨成粉,放入其他藥物中,再加入糯米飯,捏成綠豆大小的丸子,再壓成餅子,三歲以上的兒童服用五個餅子,三歲以下的服用三個餅子。用蔥白湯送服,睡覺前服用。

褊銀丸 治風涎膈實上熱及乳食不消腹脹痰喘等疾

巴豆(去皮心油) 水銀(各半兩) 好墨(八錢火燒醋淬) 黑鉛(二錢半同水銀結沙子) 麝香(半錢研)

白話文:

巴豆(去除皮和心臟,並用油炸過):半兩

水銀:半兩

優質的墨(用醋淬火並燒過):八錢

黑鉛(與水銀混合成砂狀):二錢半

麝香(研磨成粉末):半錢

上將巴豆黑鉛研勻和入砂子麝香陳米糊丸綠豆大捻褊一歲一丸五歲以上五六丸薄荷湯放冷送下不得化破更量虛實增減食後服

白話文:

將巴豆、黑鉛磨成細粉,混合研磨過的砂子、麝香和陳米糊。將混合物丸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天服用一丸。五歲以上兒童服用五到六丸。服用時,用薄荷湯送服,丸劑不能在口中融化。根據虛實情況增減服用量。在飯後服用。

百部丸 治小兒肺寒壅嗽微喘

百部 麻黃(各三錢)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以水略煮)

上和勻熟蜜丸皂子大溫水下二三丸

葶藶丸 治乳食沖脾傷風咳嗽面赤身熱痰盛喘促者

甜葶藶(去土炒) 黑牽牛(炒) 杏仁(去皮尖炒黃另研) 漢防己(各一兩)

白話文:

甜葶藶(炒去土腥味) 黑牽牛(炒過) 杏仁(去皮和尖端,炒至金黃色,另研成粉末) 漢防己(各一兩)

上為末入杏膏蒸陳棗肉和搗為劑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淡生薑湯下乳食後或臨臥服量兒加減

白話文:

將上面所說的藥材做成粉末,放入杏膏中蒸製,然後加入陳棗肉一同搗碎,製作成丸劑,每個藥丸的大小約如同麻子一般。每次服用五到七顆藥丸,配合淡生薑湯服用,最好在飯後或睡覺前服用。如果患者是兒童,則需要根據年齡調整藥物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