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鑾

《幼科類萃》~ 卷之七·瘧疾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瘧疾門 (1)

1. 脈法

要略云: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下之,弦遲者可溫之,弦緊者可發汗。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

白話文:

精要裡面說:瘧疾的脈象是弦脈。弦而數的,大多是熱症;弦而遲的,大多是寒症。弦而細緊的,可以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弦脈遲緩的,可以用溫熱的方法治療;弦脈緊數的,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弦脈浮大的,可以用吐法治療。弦脈數的,是風邪引發的,可以用飲食調理來治療。

脈經云:瘧脈自弦微則為虛,代散則死。

2. 瘧論

內經曰:夏傷於暑,秋必痎瘧。蓋傷之淺者近而暴,傷之重者遠而為痎瘧者久瘧也是。知夏傷暑氣閉而不能發泄於外,邪氣內行,至秋而為瘧也。良由乳母抱持解脫,不避風寒,又因觸冒暑濕,致令邪氣客於皮膚,痰飲積於臟腑,陰陽偏勝,邪正相攻,而作往來寒熱也。若陽盛則熱,陰盛則寒。

白話文:

《內經》中說:夏季因暑熱受傷的,到了秋季必定會患上瘧疾。受傷較輕的,癥狀會很快出現;受傷嚴重的,癥狀就會緩慢地出現,久而久之就成了瘧疾。我們知道,夏季暑邪侵襲,閉阻人體氣機,使人體不能將暑邪排出體外,導致邪氣內行,到了秋季就演變成瘧疾。

造成瘧疾的原因主要是由於乳母對嬰兒的呵護不當,沒有注意避風寒,又因接觸暑濕之邪,導致邪氣侵入皮膚,痰飲積聚在臟腑。陰陽偏勝,邪正交爭,從而出現了往來寒熱的癥狀。如果陽氣盛,則表現為發熱;如果陰氣盛,則表現為發寒。

先寒而後熱者陽不足也,先熱而後寒者陰不足也。寒多而熱少者陰勝陽也,熱多而寒少者陽勝陰也。寒熱相半,陰陽交攻也。寒熱相間,陰陽乍離也。大抵小兒皆自飲食上得之者為多,須用先與消導,然後隨其得病所由而調理之,斯為良法。

白話文:

如果先感覺到冷,之後感覺到熱,這是體內陽氣不足的表現。如果先感覺到熱,之後感覺到冷,這是體內陰氣不足的表現。如果感覺到寒冷的多,感覺到炎熱的少,這是陰氣多,陽氣少的表現。如果感覺到炎熱的多,感覺到寒冷的少,這是陽氣多,陰氣少的表現。如果感覺到寒冷、炎熱各佔一半,這是陰陽交錯爭鬥的表現。如果感覺寒冷、炎熱交替出現,這是陰陽一會兒分離,一會兒相合的表現。一般來說,小孩子大多都是從飲食上造成的。應該先用藥物幫助消化,隨後根據所患疾病的緣由,對其進行調養。這就是好的方法。

3. 治瘧大法

明醫雜著云:瘧是風暑之邪,有一日一發,有二日一發,有三日一發,有間一日連二日發,有日與夜各發,有汗有無汗,有上半日發或下半日發,有發於夜者。治法:邪從外入,宜散發之。然以扶胃氣為本,又須分別陽分陰分而用藥。邪瘧及暫發者,可散可截。虛瘧及久者,宜補氣血。

白話文:

《名醫雜著》中寫道:瘧疾是由風暑之邪引起的,患者可能會有一日一發、二日一發、三日一發、間隔一日連續兩日發、日夜各發,有的有汗、有的沒有汗,有的上午發病,有的下午發病,有的晚上發病。治療的方法:邪氣從體外入侵,應當散發邪氣。但以扶助胃氣為根本,又必須分清是熱證還是寒證,再使用藥物。邪氣較重的瘧疾和暫時發作的瘧疾,可以散邪也可以截斷邪氣。虛症較重的瘧疾和久治不癒的瘧疾,應當補氣血。

若過服截藥致傷脾胃,則必延綿不休。凡熱多寒少無汗者,桂枝麻黃各半湯。有汗多者,柴胡桂枝湯。汗多而渴者,白虎加桂湯。小便赤熱多寒少者,小柴胡湯。寒多熱少者,清脾湯養胃湯。久未止者,鬼哭散止之。熱多汗出為瀉腹痛者,大柴胡下之。久瘧不愈,腸下結塊者,木香丸鱉甲飲子調之。

白話文:

如果服用過多截藥而損傷了脾胃,就會導致病情反覆不休。凡是發熱多、發冷少、沒有汗的,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已經發汗多的,服用柴胡桂枝湯;發汗多且口渴的,服用白虎加桂枝湯;小便赤紅發熱、發冷較少者,服用小柴胡湯;發冷多的,服用清脾湯、養胃湯;腹痛很久沒停止的,服用鬼哭散止痛;發熱多、出汗、腹瀉腹痛的,服大柴胡湯瀉下;久治不癒的瘧疾,腸子裡面有結塊的,服用木香丸、鱉甲飲子調理。

甚則以神祐丸消之。煩渴者,五苓散。有小兒瘧疾,用藥退熱太早,變作浮腫,外腎腫大,或食傷於脾胃,浮者脾之外應也。宜大腹皮湯草果飲之類治之。

白話文:

嚴重一點的用神祐丸消去。有口渴現象的,用五苓散。有小孩得了瘧疾,用藥退燒太快,變成浮腫,腎外腫大,或者是因為食物傷害脾胃,浮腫是脾的外部症狀。應該用大腹皮湯、草果飲之類的藥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