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皮湯

DA FU P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肺經 17%
胃經 16%
腎經 10%
膀胱經 8%
肝經 8%
大腸經 5%
小腸經 3%
心經 1%
膽經 1%
脾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大腹皮湯:緩解小孩睾丸腫大

組成:

  • 大腹皮: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
  • 桑白皮: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 茯苓皮:利水消腫、利水滲濕。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車前子: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
  • 木瓜: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 大棗: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

功效:

大腹皮湯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理氣行氣、健脾胃、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小孩睾丸腫大。

用法:

將各藥材研成細末,每次取 10-15 克,水煎服,每日 1-2 次。

禁忌: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年老體弱者應慎用。

總結:

大腹皮湯是一種中醫方劑,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理氣行氣、健脾胃、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小孩睾丸腫大。該方劑由大腹皮、桑白皮、生薑、茯苓皮、陳皮、白朮、黃芩、車前子、木瓜、大棗等藥材組成,各藥材配伍使用,相輔相成,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大腹皮(銼)1兩,大黃(銼,醋炒)1兩,樸消半兩,木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白朮3分,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3分。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食前溫服。以利為度。

方劑組成解釋


大腹皮湯具有行氣消脹、清熱利濕的功效,適用於小兒腹脹、拒按、噯氣不爽、大便不通、小便不利等症。方中大腹皮、桑白皮、生薑、茯苓皮、陳皮、白朮、黃芩、車前子、木瓜、大棗等中藥均具有行氣消脹、清熱利濕的功效,配合使用,可有效緩解小兒腹脹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大腹皮湯具有行氣消脹、清熱利濕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氣喘肺結核大便秘結瘧疾百日咳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嘔吐骨質疏鬆症大腸激擾綜合症咳嗽腹瀉無尿及少尿

相同名稱方劑


大腹皮湯, 出處:《經驗女科》。 組成:大腹皮、五加皮、青皮、陳皮、薑皮。 主治:胎前浮腫。

大腹皮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四。 組成:大腹皮(銼)1兩,柴胡(去苗)1兩,赤茯苓(去黑皮)3分,桑根白皮(微炙,銼)半兩。 主治:傷寒汗後發喘,壯熱不除。

大腹皮湯, 出處:《古今醫徹》卷五。 組成:大腹皮1錢5分,桑白皮(蜜炒)1錢,生薑皮5分,茯苓皮1錢5分,廣陳皮1錢,白朮(土炒)1錢,條芩7分,車前子2錢(焙,研),木瓜7分,大棗2枚。 主治:子腫。

大腹皮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七。 組成:大腹皮(銼)1兩,大黃(銼,醋炒)1兩,朴消半兩,木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白朮3分,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3分。 主治:傷寒食毒,心腹脹滿,時復嘔吐,不下飲食,大便秘澀。

大腹皮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五五。 組成:大腹皮1兩,前胡(去蘆)1兩,檳榔(煨)1兩,百部根1兩,陳皮(去白)1兩,枳實(麸炒)1兩,桑皮1兩,杏仁(去皮尖雙仁,麸炒)1兩,當歸1兩,人參1兩。 主治:産後上氣,喘急滿悶。

大腹皮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七。 組成:大腹皮(銼,炒)3分,柴胡(去苗)2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桂(去粗皮)1兩,半夏(湯浸去滑,生薑汁同炒乾)1兩,青蒿(童便浸1日,曬乾)1兩,白朮1兩,桔梗(炒)1兩,黃芩(去黑心)1兩,山梔子(去皮)1兩。 主治:熱勞,肌瘦盜汗,潮熱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