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七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七 (10)

1. 火灼瘡第十五

《千金》治小兒火灼瘡,一身盡有如麻豆,或有膿汁,乍痛乍癢方。

甘草(炙),芍藥,白蘞黃芩黃連黃柏苦參(各半兩)

白話文:

甘草(炒過的),芍藥,白茯苓,黃芩,黃連,黃柏,苦參(各 25 克)。

上七味末之,以蜜和敷之,日二夜一。亦可作湯洗之。《千金翼》除苦參,只六味,余皆同。

《千金翼》治小兒火瘡方。

上熟煮大豆濃汁溫浴之,亦令無瘢。

《千金翼》又方

上以蜜塗之,日十遍。

《兵部手集》小兒火灼瘡,一名熛漿瘡,一名火爛瘡。

上用酒煎茱萸,拭上。

2. 黃肥瘡第十六

《巢氏病源》小兒口下黃肥瘡候:小兒有涎唾多者,其汁流溢浸漬於頤,生瘡黃汁出,浸淫肥爛。挾熱者,瘡汁則多也。

白話文:

《巢氏病源》中記載的小兒口下黃肥瘡的症狀:小兒唾液較多,唾液流溢浸漬在下巴上,生出瘡口並流出黃色的膿汁,潰爛肥大。如果伴有發熱,那麼膿汁會更多。

《千金》治小兒口下黃肥瘡方。

上取羖羊髭燒作灰,和臘月豬脂敷之,角亦可用。

《千金》治口下肥瘡方。

上熬灶上飯令焦,末敷之。

3. 浸淫瘡第十七

《巢氏病源》小兒浸淫瘡候:小兒五臟有熱,熏發皮膚,外為風濕所折,濕熱相搏,身體發瘡,初出甚小,後有膿汁,浸淫漸大,故謂之浸淫瘡也。

白話文:

《巢氏病源》小兒浸淫瘡的症狀:小兒五臟有熱,熱氣蒸騰到皮膚表面,外受風濕侵襲,濕熱交相搏擊,身體發瘡,開始時瘡很小,後來有膿汁,浸淫漸大,所以叫做浸淫瘡。

《千金》治小兒浸淫瘡方。

灶中黃土,發灰

上二味各等分末之,以豬脂和敷之。

《外臺》:《備急》療小兒浸淫瘡方。

上燒艾作灰敷之。《千金》同。

《外臺》:《備急》又方

上以牛屎燒作灰敷之。《千金》同。

《簡要濟眾》治小兒浸淫瘡,疼痛不可忍,發寒熱方。

上刺薊末,新水調敷瘡上,干即易之。

《聖惠》治小兒浸淫瘡,漸展不止方。

鯽魚(一枚,長三寸者),豆豉(一盒)

上件藥搗如膏塗之。亦療馬鞍瘡。若或先起四肢,漸向頭面者,難治也。

《聖惠》又方

上以雞冠血塗之。

《聖惠》又方

上煎鯽魚膏塗之。

《聖惠》又方

上以生鯽魚薄切大片,和鹽貼之。

《嬰孺》治浸淫瘡方。

上取胡燕窠燒灰,水和敷之。

張渙,苦瓠散方,治身體風濕發瘡,膿汁浸淫漸大。

干苦瓠(一兩),蛇蛻皮(燒灰),露蜂房(炙。各半兩),梁上塵(半合)

白話文:

  • 幹苦瓠(一兩):烘乾的苦瓜,一兩重。

  • 蛇蛻皮(燒灰):蛇蛻下的皮,燒成灰,半兩重。

  • 露蜂房(炙。各半兩):蜂巢,放在火上烤,半兩重。

  • 樑上塵(半合):屋樑上的灰塵,半合。

上件藥搗,羅為細末,每用半錢,以生油調塗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