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四 (6)

1. 馬痹第十六

《巢氏病源》小兒馬痹候:馬痹與喉痹相似,亦是風熱毒氣客於咽喉頷頰之間,與血氣相搏,結聚腫痛,其狀從頷下腫連頰,應喉內痛腫塞,水漿不下,甚者膿潰。毒若攻心,則心煩懊悶至死。

白話文:

《巢氏病源》中關於小兒麻痹的症候:小兒麻痹與喉痹相似,都是由於風熱毒邪客於咽喉、頷頰之間,與血氣相搏,凝聚成腫脹疼痛。其症狀是從下頷腫脹連接到面頰,應喉內疼痛腫脹堵塞,水漿都嚥不下,嚴重的會化膿潰爛。毒邪如果攻入心臟,則會心煩懊悶,以致死亡。

《千金》凡喉痹深腫連頰,吐氣數者,名馬喉痹,治之方。

上以馬銜一具,水二升,煮取一升,分三服。

《千金》又方

上以馬鞭草根一握,勿中風,截去兩頭,搗取汁服。

《千金翼》治馬喉痹方。

上燒馬藺根灰一方寸匕,燒桑枝,瀝汁和服。

2. 纏喉風第十七

太醫局解毒,雄黃丸,解毒,治纏喉風及急喉痹,卒然倒僕,失音不語,或牙關緊急,不省人事方。

白話文:

太醫院解毒丸,含有雄黃,可解毒,治療纏喉風和急性喉痹,突然倒地不起,不能說話,或牙關緊閉,不省人事的情況。

雄黃(飛),鬱金(各一錢),巴豆(去皮,出油,二七個)

白話文:

  1. 雄黃(過爐炒成粉末):1錢

  2. 鬱金:1錢

  3. 巴豆(去皮,炒熟後取出油,共27粒)

上為末,醋煮,麵糊為丸如綠豆大。用熱茶清下七丸,吐出頑涎,立便蘇省。未吐,再服。善治纏喉風及走馬喉閉,卒死倒地,失音不語,以至牙關緊硬,不知人事。如至死者,心頭猶熱,灌藥不下,即以刀尺鐵匙斡開口灌之,但藥下喉嚨,無有不活,吐泄些小無妨。及上膈壅熱,痰涎不利,咽喉腫痛,赤眼癰腫,一切毒熱並宜服之。

白話文:

將其研成粉末,以醋液煮,並加入適量麵粉,揉成綠豆大小的藥丸。使用熱茶沖服七丸,吐出黏稠的口水,立刻蘇醒過來。沒有吐出黏稠的口水,再服用藥物。擅長治療纏喉風及走馬喉閉,突發死倒地,失聲不語,甚至牙關緊閉,失去知覺。即使危及死者,但心臟仍然溫熱,但由於藥物無法灌服下去,即用刀具或鐵匙撬開嘴巴灌服藥物,只要藥物服下,沒有不救活的,即使嘔吐腹瀉也不妨礙療效。另外,胸腹部壅熱、痰液黏稠、咽喉腫痛、眼睛充血腫脹、各種毒熱疾病等,也都適合服用此藥物。

如小兒患喉嚨赤腫及驚熱痰涎壅塞,服二丸或三丸。量兒大小加減。

《養生必用》治纏喉風,咽中如束氣不得通方。

蛇蛻(炙),當歸(切,焙,等分)

上為末,溫酒一錢,得吐為良。未效再作,切忌針灸。

《張氏家傳》,異功散,治纏喉風,詐腮,喉閉及咽喉一切患方。

盆硝(一兩),甘草(炙,六錢),訶子肉,白殭蠶,貫眾馬勃,蛇蛻皮(點油、醋,慢火炒令黃色。各半兩),硼砂,元精石(各一兩)

白話文:

盆硝(60公克),甘草(炙,36公克),訶子肉,白殭蠶,貫眾,馬勃,蛇蛻皮(以油和醋點綴,用小火炒至黃色。各30公克),硼砂,元精石(各60公克)。

上為細末。每服用一字,以蘆筒子吹咽喉內。纏喉風,磨刀水調下半錢,尋常置舌根下用。

白話文:

將藥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字,用蘆葦筒子吹入喉嚨內。纏喉風的話,將藥研磨成膏狀,用刀水調服半錢,平時含在舌根下。

《張氏家傳》治纏喉風,喉閉,牙宣,牙癰,走馬疳,口瘡等方。

蠶蛻紙燒存性,少入龍腦,蜜丸如雞頭大。含化,小兒減少。如牙宣癰腫,揩貼齦上,如有走馬牙疳加麝香擦貼立愈。

白話文:

將上好的蠶蛻燒成灰,保留其藥性,加入少量的龍腦,用蜂蜜拌成雞頭大小的丸劑。含服,可以減少小兒牙痛。如果牙齦腫脹,可以將藥丸敷在牙齦上,像走馬牙疳一樣,再加點麝香,敷貼即可立癒。

《莊氏家傳》治小兒急喉閉及纏喉風方。

元參,鼠黏子(半生半熟,炒,為末。各一兩)

上二味為末。新汲水調下立瘥。

安師傳纏喉風藥方。

上以火炊草一大把,舂爛,用水一缽,沖取汁漱,咽中漸寬,即下小續命湯蔓荊子何首烏薄荷荊芥各少許,與小續命湯多少相等嚥下,使一人守之,連數服,腫消乃退。

白話文:

先用火燒一束草直到成灰,將其搗成粉末,再用一碗水沖泡,取其液體漱口,然後慢慢吞嚥,直到喉嚨腫脹的感覺逐漸消失。接著,服用小續命湯,並加入少許的蔓荊子、何首烏、薄荷和荊芥,與小續命湯的比例相等,然後吞嚥下去。需要有人在旁邊照看,連續服用數次,直到腫脹消退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