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震

《王應震要訣》~ 王震云先生診視脈案 (1)

回本書目錄

王震云先生診視脈案 (1)

1. 一、王應震先生四十四字要訣

理、固、潤、澀、通、塞、清、揚、逆、從、求、責、緩、峻、探、兼、候、奪、寒、熱、補、瀉、提、越、應、驗、滑、澀、大、細、促、結、舉、按、尋、候、逆、順、久、新、緩、急、清、濁。

資生萬物位坤宮,惡濕喜溫益理中,氣血源頭多此化,先天化育損為宗。

一點真陽寄坎宮,固根鬚用味甘溫,甘溫有益寒無補,堪笑庸醫錯用功。

夫先天真一之氣藏於坎中,其氣自下而上,與後天胃氣相接而生,乃人人之寶。或因勞傷過度,損竭其精,以致精不能生氣,氣不能生神,使相火無有安宅,妄動飛騰。現出有餘之症,實非有餘,乃下元不足之氣,故若用苦寒之味,真氣愈虧,而邪火易熾。凡治此症,惟當溫補於下,而火自歸其位,而病自愈矣。

肺為華蓋去皮毛,金體由來畏火銷,便燥皮枯津液涸,滋營潤燥有功勞。

潤燥之功,不出乎滋營潤燥,流通氣血。多因嗜欲無節,致腎水受傷,兩火浮越,燥渴之疾生矣。或前後秘結,或痰在喉間乾咳,此皆津液不足,而火動元傷,理宜補養腎中真陰,使金水相生,則升降出入,濡潤宣通,何病之有?

脾濕生痰滑泄,腎虛氣弱多溏,遺精不禁是行藏,濕澀補方切當。

澀治之要,不出乎溫補脾。濕生痰,宜補脾,治在中。腎虛失禁,或溏泄,或多溺,或精泄,宜補腎,治在下。如婦人崩漏,脫而小腹作痛者,此經信時不謹,致血凝滯漸成瘕積,故有血崩之患。亦當驗血光,察脈氣,理應去其宿積,此通因通用之法。如崩不作痛者,此虛之盛也,大宜溫補,切忌寒涼,當用血脫益氣之法。二者不可不察。

痢疾瀉痛通用因,驗色明分辨久新,寒則當溫熱當下,有餘不足妙如神。

通治之法,不出瀉痢二端。若暴痢後重,窘迫而疼,連去無度,則滯有不行,或身熱色赤,此等宜下。如有不疼而瀉,亦屬積也。其瀉者旁流而下,若用澀止藥愈深愈疼,此等亦宜下之,俱有通因通用之法。若痢久紅白不止,身冷脈弱,去雖無度,其腹微疼,切忌寒涼之劑,急用附子理中溫補為主。此屬氣不能攝血,而統於諸經也。

若瀉久色如鴨溏,亦宜理中溫補為要。古云:諸積諸疼,喜溫而惡寒,誠不謬矣。

塞因之法難傳,疏啟中間峻補兼,此理若能知得透,孰云醫道不通仙。

塞治之法,甚是駭人耳目,且氣脹無治法,人皆懼之。殊不知下氣虛乏,致中焦滯實。蓋腎乃生氣之源,若先天氣乏,焉能與後天胃氣相接,而喘脹之症生,故胸脅滿甚,不若峻補於下,疏啟於中,此王太僕之微言。且用補之法,少脹則資壅,多脹則宣通,下虛自實,中滿自除,此塞因塞用之法也,粗疏者不足以語此。

清肺甘寒味最良,水金滋養此源長,若加辛燥純涼劑,多使真元氣自傷。

肺為五臟華蓋,而統攝諸氣運行不息,乃至清之分,所畏者火之上逼耳。一或有傷,痰因火動,中焦之氣必傷,而咳嗽吐痰吐血,且肺受火制,失其乾健之能,在變生百病。藥宜甘寒滋養,使子母相生,不受火制,其氣自清矣。若用辛燥純涼之品,反傷真氣。更當察脈之虛實,脈如不足,雖有痰血,亦當溫補真元。

外感風寒發嗽,身多寒熱頭痛,或兼火鬱在諸經,發熱發輕揚此定。

外感天時不正之氣,內因飲食失節,防礙真氣,變生諸疾,惟輕揚疏氣一法,應手而愈。

人火分明勢緩然,寒涼風伏藥相兼,兩須辨莫使,差訛至倒顛。

《經》云:微者逆之。人火者,心火也。其勢緩,可以水滅直折,黃連之屬治也。

龍火飛騰太速,遇寒光焰滔天,惟其催折勢難兼,邪退正隨管見。

《經》云:甚者從之。龍火者,相火也。其勢速,不可以水直折,勢當從其性而伏之,惟桂附之屬可治也。

嘔逆聲頻氣有餘,欲餐難入費躊躇,熱因寒用無他技,薑製梔連倍竹茹

寒動於中本腎虛,腎虛陽脫氣難拘,惟其地戶應勞閉,失禁終須喪厥軀。

《經》云:虛者責之。腎虛則寒動乎中,又真陽脫而瀉者,則不禁門戶矣。脈存者生,脈脫者死,宜峻補於下,緩則不能斡旋矣。

久而增氣理悠長,緩滯中和物化常,脾胃相宜惟谷菜,藥偏勝不為良皆。

《經》云:久而增氣,物化之常,氣增而久,夭之由。夫胃者清純沖和之氣,惟於谷藥相宜。即參朮亦有偏勝,況寒苦辛熱之藥乎!要在察其病新緩,急當重劑治之,病勢緩以輕劑調之。苟或邪氣已退,而正氣未復,藥宜間服,加以飲食調之。緩急之道,不可不知。若過於藥,反傷中氣,則病愈綿延不休。醫者當臨機應變,庶無偏勝之患。

勢急難施緩治,實虛劑童當為,理中承氣斡旋分,用著驗如神應。

初驗難分真偽,欲施攻補狐疑,全憑調探虛實,此為醫家上計。

實能受寒,虛能受熱。

實虛相挾損元陽,攻補兼施用酌量,先理脾家為切效,氣行無礙補無妨。

兼治之法,攻補並行。倘為飲食所傷,致傷脾胃,或吐瀉,或胸脅脹痛,或怒氣挾食傷肝,皆損中氣。雖勞傷等症,頭痛發熱,務先調理脾胃,宜溫補加理氣之品,使脾氣運行,諸症平復。再授純補之藥。設有微邪,自然汗解而愈。古云:物滯氣傷。補益兼行消導,此之謂也。

傷寒表實汗為難,火數如逢發等閒,歷代明醫無此訣,於今識破妙機關。

外感有餘之象,必身熱頭痛,惡寒無汗,乃邪郁腠理,表實之故。若發汗發不出,不宜強其汗,候逢火數,必發戰汗出,亦有不戰而汗者。若戰汗時宜溫補以助,要使正勝其邪,自然汗出而愈。如數未至,強發其汗,反傷真氣,其病愈甚,此心得之妙。

臨症隨機見識高,宜攻宜守在分毫,心存專主人司命,急奪乾坤造化標。

惡寒戰慄非寒症,陽元陰微濟熱深,莫使差毫謬千里,也須著意箇中尋。

真寒之症,宜大劑溫之。熱極甚而反惡寒者,脈必有力,症有別,宜承氣下之。

惡熱應非熱,元虛氣自傷,莫教從實治,須用補虛方。

真熱之症,其脈洪大有力,身熱譫語,大便閉結,煩渴欲飲,得水不逆,此當急下無疑。如陰虛發熱而渴者,須生熟地等藥治之。

陰盛陽衰氣薄,便溫惡冷通情,醫能識破箇中情,起死回生有應。

實病恆有汗下宣,脈應對症法當權,若將忽略輕生命,訣有言傳出自然。

氣虛下陷因何故,勞損傷神理必然,秘說兩般無所據,全憑提固法當高。

中虛者胃氣,下虛者腎氣,先天后天,二氣相接,氣血流通,運行不息,何病之有?一或有傷,病則生矣。致使肝腎之陰不能生,心肺之陽不能降,上下不利,正當用提固之法。如效更當用溫補真陽,其氣自然通達。如婦人血脫虛寒帶濁,並宜峻補兼提,並治下氣虛脫泄瀉等症。《經》云: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而化化生生亦由此一氣耳。

食塞胃中氣不調,越因越用法為高,食如嘔出因無火,溫補中宮積自消。

治法中間有四應,四應之處可回生,汗溫吐下應無失,失卻相應命必傾。

醫家臨症要分明,察色觀神識死生,腹滿按之虛與實,還憑驗舌聽聲音。

諸病之端,先難形氣,次察聲色。《經》云色之與脈,當相參驗,但五色有四季之分,惟土位居中央,四季兼有五色之中,稍帶微黃,方為佳兆,不可純見。故脈中兼緩、色中兼黃,為有胃氣,皆不至死。舌乃脾之絡,心之苗。鮮紅者屬熱,白胎而乾者亦屬熱;白胎而滑者寒也。

色紫者,火熱亢極也。黑者,熱極反兼水化,少有生意,危之兆也。色黃兼利而唇口碎烈,非實熱,乃假熱也。此腎水枯竭,不能生化津液,宜大劑溫補。若用寒涼,反瀉真陽,其死必矣。

往來流利各為滑,緩大相兼氣必傷,莫作痰看依古訣,當求陽分謗推詳。

沾沙刮竹一般看,滑澀當分滯利間,莫作氣鬱痰血積,元精久病必傷殘。

澀者遲難,為少血亡汗,傷精氣鬱。

脈大當知病進,氣虛邪盛同行,要分濁細推情,實瀉虛溫驗症。

肝脈、腎脈、心脈,小急不鼓為瘕。

細如一縷是元虛,若帶沉弦積有餘,當辨久新求責治,依經據理莫差遲。

細數,真陰虛;細遲,真陽虛。

身熱脈來歇止,數中越促非祥,若還漸退病無妨,愈進料應多喪。

脈遲帶結七情傷,歇至中間細忖量,痰血滯經多此候,當分新久實虛方。

輕循之法名曰舉,浮脈中間仔細看,有力有風兼表實,無神無力是虛端。

重取之法名曰按,按之不足是虛元,有力為痰多氣滯,宜溫宜下細推之。

不輕不重曲求尋,個理機關理最深,生死實虛從此得,粗工豈辨石和珍。

四時當旺何為重,要識強洪沉與毛,一字同情分兩意,診值節氣乃為高。

陽病見陰名為逆,形羸脈大亦皆然,有餘不足如相反,決死無疑命在天。

脈大形標兩得平,證餘脈大重還輕,形羸脈細無妨礙,脈症相符是順情。

暴病玄機在右關,右關神在豈傷殘,更將脈理來參考,莫把斯言作等閒。

宿病根源在絳宮,絳宮流利勢從容,若還肉脫難同例,久候雖調命亦空。

迢迢胃氣喜從容,旺在中和四季中,虛實補消分兩法,若無胃氣總成空。

胃氣之脈,弱以滑,和而緩,似有力而不堅勁也。虛不受補,實不受消,皆胃氣有虧,危之兆也。

火盛脈虛脈急,有餘不足交加,醫能分辨藥無差,正復緩來邪罷。

清脈無邪氣自傷,藥宜溫補是良方,病從內出無他故,訣有言傳識見長。

清者無力屬虛。

脈濁邪平氣有餘,應加疏泄莫躊躇,病因外入無他故,得訣回來好看書。

濁者有力屬實。

以上四十四字,乃王應震先生秘傳,醫中之精髓,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朝夕玩索,自能得之於心,而應之於手。古云不為良相,即為良醫,非醫博不足以當此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