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類方歌注》~ 退思集類方歌注 (65)

回本書目錄

退思集類方歌注 (65)

1. 桂枝附子湯

治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

桂枝(四兩),附子(三枚),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此即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但彼桂枝用三兩,附子用一枚,以治下後脈促胸滿惡寒之證;此桂枝加一兩,附子加二枚,以治風濕身疼脈浮澀之證。彼編入《桂枝類》,此入於《理中湯類》,各有其理也。

白話文:

桂枝(4兩)、附子(3枚)、甘草(2兩)、生薑(3兩)、大棗(12枚),水6升,煮取2升,去渣,分3次溫服。(此即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但彼桂枝用3兩,附子用1枚,以治療下後脈促、胸滿、惡寒的病症;此桂枝加1兩,附子加2枚,以治療風濕身疼、脈浮澀的病症。彼編入《桂枝類》,此入於《理中湯類》,各有其道理。

一方而治病迥殊,分兩之不可忽如此。)

2. 朮附湯

治證同前,而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宜此。

桂枝附子湯桂枝,加白朮四兩,煎服法同。初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服三服盡,其人如冒狀,勿怪。以朮、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使然耳。虛家及產婦,宜減服之。甘草附子湯,治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

白話文:

桂枝附子湯去掉桂枝,加上四兩 白朮,煎服的方法相同。剛開始服用時,服用的人會感覺身體僵硬麻木,大約半天的時間服用三帖藥,服用的人會感覺頭暈目眩,不要感到奇怪。用白朮、附子並用走皮表,驅逐水氣還沒有完全去除,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現象。虛症的病人和產婦,應該酌量減少服用劑量。甘草附子湯,治療風濕相搏,骨節疼痛、煩躁不安、抽搐疼痛,不能屈伸,靠近就疼痛加劇,出汗、氣短、小便不利,怕風不想脫衣服,或身體略微腫脹。

甘草(炙),白朮(各二兩),桂枝(四兩),附子(二枚炮),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取微汗。

白話文:

甘草(烘焙過的),白朮(各二兩),桂枝(四兩),附子(二枚,炮製過的),用水六升,煮到剩下三升,去掉渣滓,溫熱服下一升,每天服用三次,使身體微微出汗。

桂枝附子湯甘草,薑棗煎之風濕嘗,身重難於自轉側,(濕邪重著)脈虛不渴(內外之陽俱虛)始相當。(風濕外持,衛陽不振,用此振陽氣而敵陰邪。)大便硬而小便利,去桂加朮朮附湯。(桂枝通太陽之氣化,白朮生腸胃之津液。大便硬是腸胃之津液乾枯,故加白朮;小便利則太陽之氣化自利,故去桂枝。

白話文:

桂枝附子湯中加入甘草、生薑和大棗,一起煎煮,可治療風濕,身體沉重難以翻身,脈搏虛弱不渴,纔算適當。(風濕外侵,衛陽不振,以此振陽氣,對抗陰邪。)大便硬結,小便不利,去除桂枝,加入白朮,就成了白朮附子湯。(桂枝能通太陽之氣,白朮能生腸胃之津液。大便硬結是腸胃之津液乾枯,故加白朮;小便不利則是太陽之氣化自利,故去桂枝。)

)若除薑棗留桂術,甘草附子湯名彰,骨節煩疼(濕滯關節)並短氣,(濕滯於中)惡風汗出(風淫於表)服之良。風勝於濕桂附治,濕勝於風朮附匡。風濕俱勝宜甘附,總之三法盡通陽。(王晉三《古方選注》謂:「桂枝附子湯治風勝於濕,白朮附子湯治濕勝於風,甘草附子湯治風濕俱勝。」雖非仲景心法,然其說頗通,姑志之。

白話文:

甘姜苓朮湯(別名腎著湯),用於治療腎著病。患者身體沉重,腰部冰涼,彷彿坐在水中,身體浮腫似水,卻沒有口渴的感覺,小便通暢,飲食正常。此病位於下焦。由於體力勞動,汗液排出,衣服裡面濕冷,時間長了就會得這種病,腰部以下冰冷疼痛,腹部沉重,彷彿帶著五千個銅錢,此湯可以治療;同時也可以治療胞痹症,少腹膀胱按壓時會覺得裡面疼痛,好像被熱水澆過一樣,小便澀痛,伴有清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