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本經逢原》~ 卷三 (2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8)

1. 慈菇

苦甘微寒,無毒。

白話文:

味苦甘,性微寒,無毒。

發明,主治百毒,產後血悶攻心欲死,產難胞衣不出,並生搗汁服之。有腳氣癱緩風人勿食,以熟食壅氣也。葉治小兒遊風、丹毒,搗爛塗之即消。

白話文:

發明,具有解毒作用,主治各種中毒症狀,產後血悶攻心危及生命者,產難胞衣不出,均可將發明搗爛成汁服用。患有腳氣、癱軟風症的人不要食用,因為熟食發明會阻滯氣機。發明葉可用於治療小兒遊風、丹毒,搗爛外敷即可消退。

2. 蜀椒

辛溫小毒。去目須炒。用蜀產者微辛不辣,色黃者氣味微辛,散心包之火最勝。色紅者氣味辛辣,壯命門之火最強。形如鴿鈴者真,以子種出,其葉十三瓣者蜀椒也,閉口者有毒傷人,誤中其毒吐沫者,地漿水解之。

白話文:

辛、溫,小毒。要去眼疾,須將蜀椒炒熟。

蜀椒微辛不辣,其中顏色微黃的,氣味微辛,最能散發心包的火氣。

顏色鮮紅的,氣味辛辣,可以增強命門的火氣,功效最強。

形狀似鴿鈴的是真品,用種子來種植,其葉片為十三瓣的就是蜀椒,閉合的不可以食用,因其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誤食後需以地漿水來解毒。

《本經》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皮膚死肌,寒熱痹痛下氣,久服頭不白。

白話文:

《本經》主治:風邪邪氣引起的咳嗽、嘔吐,溫暖中止嘔,驅散筋骨皮膚上的壞死肌肉,治療寒熱引起的痹痛、下氣,長期服用可以防止頭髮變白。

發明,椒乃手足太陰、少陰、厥陰氣分之藥。稟五行之氣而生,葉青皮紅花黃膜白子黑,其氣馨香,能使火氣下達命門。故《本經》謂之下氣,其主邪氣咳逆等證,皆是脾肺二經受病,肺虛則不能固密腠理,外邪客之,為咳逆。脾虛則不能溫暖肌肉而為痛痹等證。其治嘔吐服藥不納者,必有蛔在膈間,但於嘔吐藥中加川椒數十粒,蓋蛔聞藥則動,遇椒則頭伏也。故仲景治蛔厥。烏梅丸用之。又能開痹濕,溫中氣,助心包命門之火。《本經》言久服頭不白者,辛溫上通腎氣之力可知。今烏鬚髮方用之。一人腰痛痰喘,足冷如冰,六脈洪大,按之卻軟,服八味丸無功,用椒紅、茯苓蜜丸,鹽湯下,甫二十日而安。但其性辛溫氣竄,陰虛火旺人禁之。

白話文:

翻查古醫書得知,花椒是手足太陰、少陰、厥陰的藥物,吸收五行之氣而生長,葉子青綠、果皮紅、花黃、果肉白、果核黑,氣味芳香,能使火氣下降到達命門。所以《本經》稱它為下氣,它主治邪氣咳逆等症狀,都是脾肺兩經受病所致,肺虛則不能緊密腠理,外邪侵襲,就成為咳逆。脾虛則不能溫暖肌肉而引起疼痛痺阻等證狀。它能治療嘔吐服藥不納的症狀,一定有蛔蟲在膈肌間,只要在嘔吐藥中加入川椒數十粒,因為蛔蟲聞到藥物就會活動,遇到花椒就會把頭伏下去。所以仲景治療蛔厥,烏梅丸中用了它。它還能祛除痺濕,溫暖中氣,幫助心包命門之火。《本經》說長期服用頭髮不會變白,可知它的辛溫之氣能上通腎氣。現在烏鬚髮方中用了它。有個人腰痛痰喘,腳冷如冰,六脈洪大,按之卻軟,服八味丸無效,服用花椒紅、茯苓蜜丸,用鹽湯送服,服用二十天後就好了。但它性辛溫氣竄,陰虛火旺的人不能服用。

3. 秦椒

辛溫有毒。去目炒去汗取紅用,其葉九瓣者秦椒也。閉口者有毒,誤食之戟入咽喉,氣欲絕。或吐下白沫,身體痹冷,肉桂煎汁飲之。多飲冷水一二升,或食蒜,或飲地漿,或濃煎豆豉飲之並解。

白話文:

辛溫有毒。把辣椒用火炒去汗,取紅色的部分來用,九瓣葉子的辣椒是秦椒。閉口的辣椒有毒,誤食了會造成刺痛感從咽喉開始到身體,身體漸漸麻木寒冷;用肉桂煎煮汁液來喝。多喝一、二升的冷水,或食用蒜頭,或飲用地漿水,或濃煮豆豉汁來喝,都可以解毒。

《本經》除風邪氣,溫中去寒痹,堅齒髮明目。

白話文:

《本經》本草,可以去除風寒之氣,溫暖中氣,驅除寒痹,堅固牙齒髮根,使眼睛明亮。

發明,秦椒味辛氣烈過於蜀椒,其溫中去痹除風邪氣,治吐逆疝瘕,下腫濕氣,皆取辛烈,以散鬱熱,乃從治之法也,不宜多服。令鬚髮易白,以其氣辛非蜀椒之比。臭毒瘡毒腹痛,冷水下一握效。其能通三焦引正氣,下惡氣可知也。

白話文:

秦椒的味道辛烈,比蜀椒還要強烈,它能溫中散寒、祛除風寒之氣、治療嘔吐逆流、疝氣、腹痛,並能排出體內腫脹的濕氣,這些都是取用它辛烈之氣,以散發鬱積的熱氣,是治療這些疾病的方法,但不宜多服。因為它會使鬚髮容易變白,原因是它的辛辣之氣與蜀椒不同,當患有嚴重毒瘡、腹痛時,服用一口冷水就能發揮效果,這說明它能疏通三焦、引導正氣,排出體內的邪氣。

4. 椒目

苦平無毒。

白話文:

味苦,性平,無毒。

發明,椒赤目黑,水能制火,故專瀉水降火,治腎氣逆上喘急。又妊娠水腫喘逆,用椒仁丸能引諸藥下行滲道,所以定喘下水。治腎虛耳鳴,同巴豆、菖蒲碾細以松脂、黃蠟溶和為挺,納耳中搐之,一日一易效。

白話文:

發明:花椒味辛、色赤,性溫,有溫陽散寒、祛風除濕的功效。水能制火,所以專門瀉水降火,治療腎氣逆上、喘急。又妊娠水腫喘逆,用花椒仁丸能引諸藥下行滲道,所以定喘下水。治療腎虛耳鳴,與巴豆、菖蒲一起碾成細末,用松脂、黃蠟溶化和勻,做成藥條,塞入耳中,每天更換一次,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