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本經逢原》~ 卷三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3)

1. 苦瓠

即細頸葫蘆

苦寒,有毒。

《本經》治大水,面目四肢浮腫,下水,令人吐。

白話文:

細頸葫蘆性味苦寒,有毒。

《本經》記載,它可以治療水腫、臉部和四肢浮腫,還可以驅逐體內的水分,讓人嘔吐。

發明,瓠有甜苦二種。甜者雖言無毒,亦不利人。扁鵲云,患腳虛脹者不得食之,患永不瘥。苦者尤傷胃氣,不可輕試。凡苦寒藥皆能伐胃,不獨瓠也。《本經》治大水浮腫,又云下水,令人吐,大傷中氣。今人治黃癉水氣,大小便不通。或浸火酒飯上蒸,或實糖霜煅存性,必暴病實證庶可劫之。若久病胃虛誤服,必致吐利不止,往往致斃,可不慎歟。其子煎汁或酒浸,治鼻窒氣塞,少少滴入。又目疾胬肉血翳藥中亦有用者,取苦寒以降火也。長柄胡蘆燒灰存性,腋下癭瘤研末擦之,以愈為度。

白話文:

葫蘆,有甜和苦兩種。甜的雖然說沒有毒,也對人不利。扁鵲說,患有腳部浮腫的人不能吃它,否則一直無法治癒。苦的葫蘆更傷胃氣,不可輕易嘗試。所有苦寒的藥物都能損傷胃,不只是葫蘆。《本經》上說它能治大水浮腫,又說它能利水,讓人嘔吐,大大傷損中氣。如今人們用它來治療黃疸水氣,大小便不通。有人用它浸泡火酒飯後蒸著吃,或者把它和糖霜一起煅燒,保留性質,一定要病勢猛烈、病情確切纔可以用它來緩解。若是久病胃虛的人誤服,必定會導致吐瀉不止,往往危及生命,豈能不謹慎?其種子煎汁或用酒浸泡,來治療鼻塞不通,滴入少量即可。另外,眼疾中有胬肉血翳的藥物中也用得到它,是取其苦寒的性質來清熱降火。長柄葫蘆燒成灰保留性質,腋下有腫瘤的,研磨成粉末擦拭,以治癒為止。

2. 冬瓜子

冬瓜

瓜甘寒,子甘平無毒。

《本經》令人悅澤好顏色,益氣不飢,輕身耐老。

白話文:

冬瓜仁

瓜子甘而寒,瓜子仁甘而平,無毒。

《本草經》記載,冬瓜仁能使人容光煥發,面色紅潤,增強體力而耐飢,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

發明,冬瓜利大小腸,壓丹石毒。其子治腸癰,去面䵟黑,潤肌膚。及作面脂,即《本經》悅澤好顏色之用也。瓜練絞汁服,治五淋,壓丹石毒。

白話文:

發明,冬瓜對大腸和小腸有利,可以抑制丹石的毒性。冬瓜籽可以治療腸癰,去除臉上的黑斑,潤澤肌膚。並且用它來做面霜,就是《本經》中提到的讓膚色更美麗、光彩照人的功用。將冬瓜用榨汁機榨汁服用,可以治療五淋,抑制丹石的毒性。

3. 越瓜

即菜瓜,俗名生瓜,長可尺余,有青白二色,青者尤勝

甘平小毒。

白話文:

即絲瓜,俗名為「生瓜」,長度可達一尺以上,有青色和白色兩種,青色的味道特別好。

性味甘平,有小毒。

發明越瓜生於越中,今湖州等處最多,僅供蔬菜,故名菜瓜。生食動氣,令人心痛,臍下癥結,腳弱不能行。天行病後不可食。惟解酒毒,利小便宜之。燒灰敷口瘡及陰莖熱瘡,以其能解熱毒,收濕氣也。

白話文:

發明,越瓜生長在越地,如今湖州等地種植最多,僅作蔬菜食用,因此叫做菜瓜。生吃會促進氣血運行,容易讓人心痛,引起臍下疼痛,腳部無力無法行走。流行病後不可食用。只有解酒毒、利小便的功效。燒成灰敷在口腔潰瘍和陰莖熱瘡上,能夠清熱解毒,收斂濕氣。

4. 胡瓜

今名黃瓜,張騫使西域得種,故名胡瓜。隋時避石勒,名改呼黃瓜,至今因之

甘寒小毒。

白話文:

現代中文:現在稱作黃瓜,張騫出使西域時獲得種子,所以又名胡瓜。隋朝為了避諱石勒的名字,改稱為黃瓜,至今沿用。

藥性:甘寒,微毒。

發明,黃瓜甘寒,故能清熱利水,善解火毒。北人坐臥炕床,以此為珍品。南人以之供蔬,甚不益人,多食動氣,發寒熱,發瘡疥,髮腳氣,令人虛熱上逆。天行後不可食,小兒切忌,作瀉生疳。其治咽喉腫痛,用老黃瓜去子,以芒硝填滿,陰乾為末,每以少許吹之。杖瘡焮腫,取黃瓜入磁瓶中,河水浸之,每以水掃瘡上立效。火眼赤痛,老黃瓜挖去瓤,入芒硝令滿,懸陰處待硝出刮下,磁罐收貯,留點眼甚效。湯火傷灼,五月五日以黃瓜搗碎入瓶內封,掛檐下,取水刷之,皆取其甘寒以解毒也。

白話文:

黃瓜甘甜微寒,因此能清熱利水,很好地去除火毒。北方人睡臥的炕牀上,很喜歡黃瓜,視為珍品。南方人用它作為蔬菜食用,十分不利於身體健康,多吃會引起各種疾病,比如發熱惡寒、發瘡生瘡、腳氣病,並且讓人虛熱上逆。在瘟疫流行之後,不可以吃黃瓜,小兒尤其要注意,吃了可能會腹瀉,生瘡。

黃瓜可以治療咽喉腫痛,可以用一個老黃瓜,把籽去掉,填滿芒硝,風乾後研磨成粉末,每次少量噴入喉嚨。治療杖瘡腫痛,可以使用一個黃瓜,將其放入磁瓶中,用河水浸泡,然後用黃瓜水擦洗傷口,立竿見影。治療火眼赤痛,可以使用一個老黃瓜,將瓜瓤挖掉,填滿芒硝,懸掛在陰涼處,等芒硝化開後刮下來,用磁罐儲存起來,用來點眼效果很好。治療燙傷灼傷,可以在五月五日那天將黃瓜搗碎,裝入瓶子中密封,掛在屋檐下,取水清洗傷口,利用黃瓜的甘寒性質來解毒。

5. 南瓜

種出南蕃故名

甘溫有毒。

白話文:

甘溫類毒草,種植在南方,故名「南蕃」。

發明,至賤之品,食類之所不屑,時珍既云,多食髮腳氣黃癉。不可同羊肉食,令人氣壅,其性滯氣助濕可知。何又言補中益氣耶,前後不相應如此。

白話文:

發酵品,是一種最下等的食材,連牲畜都不願意吃它,李時珍也說,多吃髮酵品會引發腳氣病、黃癉。不能和羊肉一起吃,會讓人氣血不通暢,由此可推知它的特性是阻滯氣血、助長濕氣。為什麼又說它能補益中氣呢?前後說法如此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