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本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

《洞天奧旨》~ 卷八 (4)

回本書目錄

卷八 (4)

1. 內外臁瘡

臁瘡有內外之殊,內臁屬足厥陰肝經之部位,外臁屬足陽明胃經之部位也。似乎外臁輕於內臁,以胃為多氣多血之腑。以肝為多血少氣之腑耳。然而,臁瘡雖分內外,而臟腑無濕毒,則左右內外俱不生也。惟是臁瘡自感濕氣,因而生瘡者居多,但亦有因打撲抓磕,或遇毒蟲惡犬咬破損傷,遂至成瘡。苟非胃肝原有濕毒,未必日久而不愈也。

故治法活血以去濕,未必骨腐。無如世人不知禁忌,久占房事,以致皮黑肉爛,臭穢難當。若夫婦人女子經期血散,亦往往肉黑肌壞,故經年累月而不愈也。所以男婦苟生內外臁瘡,必當節欲慎房,始易奏功耳。內用補中解毒之劑,外用隔紙神膏貼之,不須數個,便可速愈矣。

補中益氣加味散,祖傳。治內外臁瘡神效。

人參(二錢),白朮(三錢),茯苓(三錢),生甘草(一錢),當歸(三錢),生黃耆(三錢),金銀花(五錢),陳皮(五分),柴胡(一錢),升麻(五分),半夏(一錢),水煎服,連用四劑。外用蔥二條,將瘡口洗淨之後,再用水同煎藥渣,煎好洗瘡口一次,日用隔紙膏貼一個,日日如此,不過數個全愈。然必須絕欲一月,不再發。

疳瘡膏藥,治內外臁瘡。隔紙膏、杏霜丹斂瘡丹,俱載在十五卷。

治一切臁瘡膏,將膏藥用溫水浸捏成為餅,如瘡口大,用帶紮緊,不可行走,一晝一夜,如前換之。

黃蠟(二兩五錢,提過),陳松香(一兩,水提過),人參(六分),銅青(五錢),赤石脂(五錢),黃連(一錢五分),紅花(三錢),飛礬(一錢五分),龍骨(五錢,研末),先將黃蠟、松香煎熟後,將前藥研末齊下,不住手攪,以滴水成珠就好。如若太老,再加麻油少許,一煎可用,要忌鵝、糟、發物。

2. 人面瘡

人面瘡,非生膝上,即生於肘上也。瘡形頗象人面,重者有口、有鼻、有眼,多是鬼物憑之。然口鼻眼雖具,多不能言,未嘗不能動也。動者,狀似愁苦,口中與之以肉食,則實能化,古人謂其能食,信不誣也。有一種口眼皆不能動,似非鬼物憑之。但既非鬼物,何瘡中生有口眼乎?不知人面之瘡,原有生死二種。

生者能食、能動,死者則不能動、不能食也。其實二種皆有祟也,非天譴之罰,即冤孳自到耳。必須省察禱謝,而後用藥治之,始能愈也。

輕雷丸,岐伯天師傳。治生死人面瘡,神效。

雷丸(三錢),輕粉(一錢),白茯苓(一錢),各為絕細末,研勻,敷上即消。蓋雷丸最能去毒而逐邪;輕粉深入骨髓,邪將何隱;茯苓不過去其水濕之氣,共成奇功耳。倘更加懺悔祈禱,尤為善後之福也。

3. 血風瘡

血風瘡,多生在兩腿裡外之臁,上至膝,下至踝骨,前人謂是血受風邪而生也。誰知皆好飲之徒,過飲於酒,以至濕滯於下腿而不散,血氣一衰,而瘡漸生矣。其瘡初生之時,必小小而癢,久則大癢,非手抓搔,則癢不可止。然過於抓搔,則肌皮必傷,而縱飲如故,則癢又加甚,皮破難於收,酒濕難於散,爛皮腐肉,終無已日,久之而肉中帶濕,則必生蟲,蟲多財更癢矣。治之法必須斷酒,然後用內藥補其氣血,而兼消風濕,外用膏藥敷貼,則水去蟲死自愈。

補氣分濕湯,巫彭真君傳。治血風瘡。

白朮(五錢),茯苓(三錢),當歸(五錢),黃耆(一兩),柞木枝(五錢),薏仁(五錢),生甘草(二錢),萆薢(二錢),肉桂(一錢),紅花(一錢),澤瀉(二錢),水煎服,多服為妙,外用十神膏貼之。

神膏,治血風瘡。

蚯蚓糞(一兩),血竭(三錢),馬齒莧(一兩),黃柏(五錢),輕粉(一錢),烏桕根(三錢),銀硃(四錢),胡粉(三錢),潮腦(二錢),麝香(三分),各為末,同豬油調為膏,貼在油紙上,照瘡之大小貼之,另用布包好,縛定,聽其出水,連用數個,則水乾矣。換膏藥時,用金銀花一兩,煎湯溫洗瘡口,再另貼此膏。

若無水流出,不必頻換,再用數個,必然奏功。然不斷欲戒酒,不必為彼治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