臁瘡膏

LIAN CHUANG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心經 15%
胃經 15%
腎經 10%
肝經 10%
大腸經 10%
膀胱經 5%
膽經 5%
肺經 5%
小腸經 0%
脾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肺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臁瘡膏:腿上生瘡的救星

臁瘡膏,一個源自中醫智慧的古老方劑,專門針對腿上生瘡的患者而研製。它由輕粉、赤石脂、鉛丹、甘草、黃柏、伏龍肝等六味中藥組成,各具功效,相輔相成,共同發揮出治療腿瘡的驚人效果。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輕粉:具有化腐生肌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瘡瘍潰爛、不斂口等症狀,同時輕粉外用還可以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收斂止汗,可治療濕瘡、痱子、腳氣、肛門瘙癢等症狀。
  • 赤石脂:味甘、澀,性平,具有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等功效。赤石脂常被用於治療瘡瘍金瘡、燒燙傷、大便出血、遺精滑精、小便頻數等症。
  • 鉛丹:性微寒,味甘、澀,有毒。外用治瘡瘍腫毒、丹瘤諸瘡、蛇蟲咬傷。鉛丹辛能散結,寒能清熱,以其辛寒之性,故能散腐肉之結,清腐肉之熱。鉛丹外用時,應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口鼻等粘膜部位,不宜久用,久用則傷正氣,應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 伏龍肝: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祛腐生肌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瘡瘍腫痛、金瘡出血、跌打損傷等症狀。

總結

臁瘡膏,一個凝聚着中醫智慧的古代方劑,由輕粉、赤石脂、鉛丹、甘草、黃柏、伏龍肝等六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腐生肌、固澀收斂等功效,是治療腿瘡的有效方劑。然而,由於鉛丹的毒性,使用臁瘡膏時應嚴格遵照醫囑,並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傳統服藥法


膽礬2錢,輕粉3錢,爐甘石2錢,黃佔4兩,白佔4兩,板豬油1兩。
上為細末,先將豬油熬烊,入黃白佔化透,再入末藥,然後調攤於油紙上。

方劑組成解釋


輕粉、赤石脂、鉛丹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甘草具有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的功效,黃柏具有清熱燥濕、涼血解毒的功效,伏龍肝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臁瘡膏將這些中藥組合在一起,可以發揮協同作用,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臁瘡膏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時應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和黏膜。如果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停用。

相關疾病


口臭臁瘡

相同名稱方劑


臁瘡膏, 出處:《普濟方》卷二七六。 組成:羌活2兩,獨活2兩,當歸2兩,黃丹2兩,龍骨2兩,輕粉3錢。 主治:臁瘡。

臁瘡膏, 出處:《普濟方》卷二七六。 組成:百草霜不拘多少,黃臘1小塊(熔開,勻成餅),(一方用蠟燭油)。 主治:臁瘡。

臁瘡膏, 出處:《回春》卷八。 組成:古石灰2錢,枯礬2錢,乳香1錢半,沒藥1錢半,血竭1錢半。 主治:臁瘡,並治杖瘡。

臁瘡膏,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五。 組成:白蠟1兩,松香1兩,銅綠5分(爲末),豬油2兩,乳香1錢,輕粉1錢(爲末)。 主治:內外臁瘡。

臁瘡膏,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十六。 組成:輕粉、赤石脂、黃丹、甘草、黃柏(去粗皮,切,爲末)、火龍丹(即煤爐口上燒紅土,或用伏龍肝即竈心紅土亦可)各等分。 主治:臁瘡。

臁瘡膏, 出處:《古今名方》引梁靜山祖傳方。 組成:淨輕粉25g,鉛丹25g,真銅綠15g,炙乳香15g,炙沒藥15g(以上共爲細末),血餘50g(淨水洗清後曬乾),蜂蠟50g,香油100g。 主治:活血解毒,祛腐生肌。主治:臁瘡日久不癒,甚至潰爛見骨,腥臭難聞,皮肉色黑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