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四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四上 (6)

1. 赤金豆

(亦名八仙丹),治諸積不行。凡血凝氣滯,疼痛腫脹,蟲積,結聚,證堅,宜此主之。此丸去病極速,較之硝黃稜莪之類。過傷臟氣者,大為勝之。

白話文:

(也叫作八仙丹),用於治療各種積滯不消的疾病。凡是血凝氣滯、疼痛腫脹、蟲積、結聚、證堅,都適宜用此藥為主藥。這種丸藥去病極快,與硝黃、稜莪類藥物相比,不會過度損傷臟氣,效果遠勝於它們。

巴霜(去皮膜,略去油,一錢五分),生附子(切,略炒燥,二錢),皂角(微炒焦,二錢),丁香木香,天竺黃(各二錢),輕粉(一錢),硃砂(二錢為衣),為末,醋浸蒸餅為丸,蘿蔔子大,硃砂為衣。欲漸去,每服五七丸。欲驟行者,每服一二十丸。用滾水,或煎藥。

白話文:

巴霜(去皮膜,略去油,一錢五分),生附子(切,略炒燥,二錢),皁角(微炒焦,二錢),丁香,木香,天竺黃(各二錢),輕粉(一錢),硃砂(二錢為衣),將這些藥物研磨成粉末,用醋浸泡蒸餅做成丸劑,大小如蘿蔔子,用硃砂做外衣。想要逐漸減緩症狀,每次服用五到七丸。想要快速減緩症狀,每次服用一到兩十丸。用熱水送服,也可以用藥煎服。

或姜醋茶蜜茴香使君子煎湯,為引送下。若利多不止,可飲冷水一二口,即止。蓋此藥得熱則行,得冷即止也。如治氣濕食滯,鼓腫先用紅棗煮熟,取肉一錢許,隨用七八丸,甚者一二十丸。同棗肉研爛,以熱燒酒加白糖少許送下。如治蟲痛,亦用棗肉和服,只用清湯送下。

白話文:

用生薑、醋、茶、蜜、茴香和使君子煎煮湯汁,作為引液送服藥丸。如果腹瀉次數過多,可以喝一口或兩口冷水,即可停止腹瀉。因為這種藥物遇熱則起效,遇冷則停止。如果治療濕氣、飲食不化造成的腫脹,先將紅棗煮熟,取出一錢左右的棗肉,再加入七八顆藥丸,病情嚴重的可以加入一二十顆藥丸。將藥丸和棗肉一起研磨成糊狀,用熱燒酒加入少許白糖送服。如果治療蟲痛,也使用棗肉混合服用,只需用清水送服即可。

2. 三物備急丸

(千金),治食停腸胃,冷熱不調。腹脹氣急,痛滿欲死,及中惡客忤卒暴諸病。(食滯腸胃,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故痛脹欲死。內實者。法當下之。)巴豆霜,大黃乾薑,等分。蜜丸。小豆大。每服二三丸。中惡口噤者,折齒灌之。崔氏乾薑易桂枝,名備急散

白話文:

(千金方),治療食物停留在腸胃中,冷熱交替。腹脹氣急,疼痛難忍,想死,以及因食物中毒、邪氣侵入而突然發病。(食物停留在腸胃,上焦無法正常運行,下脘不通暢,所以疼痛、脹氣,甚至想死。屬於內實證。應當採用攻下法。)巴豆霜、大黃、乾薑,等分。加蜂蜜製成丸劑。每粒像小豆子般大小。每次服二三丸。如果中毒後導致口不能張開,就掰開牙齒灌服。崔氏用乾薑代替桂枝,稱之為備急散。

大黃苦寒,以下熱結。巴豆辛熱,以下寒結。加乾薑辛散,以宣通之。乾薑辛溫,開五臟六腑,通四肢關節。三藥峻厲,非急莫施,故曰備急。

白話文:

大黃性寒,用於治療下焦熱結。巴豆性熱,用於治療下焦寒結。加入乾薑辛散,以宣通氣血。乾薑性溫,可溫通五臟六腑,疏通四肢關節。三種藥物都比較峻烈,非急症不可使用,所以稱為備急。

3. 太平丸

治胸腹疼痛脹滿,及食積氣積,氣疝血疝,邪實秘滯等證。(此方借些微巴豆以行群藥之力。去滯最妙如欲其峻。須用巴豆二錢。)

白話文:

治療胸悶腹痛,以及積食、氣滯,氣疝氣、血疝氣,邪氣實熱、祕滯等症狀。(此方藉助少量巴豆來促進其他藥物的功效。去除積滯非常有效,但是想要它更有效,需要使用兩錢重的巴豆。)

陳皮厚朴木香烏藥白芥子,草豆蔻,三稜蓬莪朮(煨),乾薑,牙皂(炒煙斷),澤瀉(各三錢),以上十一味,共為細末,另將巴豆,用滾湯泡去皮心並膜,稱足一錢,用水一碗,微火煮半碗。將巴豆撈起,用乳缽研極細,仍將煎湯攙入,研勻。然後量藥多少,入蒸餅浸爛搗,丸前藥如綠豆大。

白話文:

陳皮、厚朴、木香、烏藥、白芥子、草豆蔻、三稜、蓬莪朮(煨過)、乾薑、牙皁(炒至變成菸灰狀)、澤瀉(各三錢),以上十一種藥材,一起磨成細末。另外將巴豆,用滾燙的湯水浸泡,去除皮、心和膜,稱取一錢重,用水一碗,以小火煮至半碗。將巴豆撈起,用乳缽研磨至極細,再將煎煮的湯汁加入,研磨均勻。然後根據藥物的多少,放入蒸過的餅中浸泡至柔軟,搗碎,將藥丸製成綠豆般大小。

每用三分,或五分,甚者一錢,隨證用湯引送下。凡傷食停滯,即以本物湯下。婦人血氣痛,或紅花湯下,或當歸湯下。氣痛,陳皮湯下。疝氣,茴香湯下。寒氣,薑湯下。欲瀉者,用熱湯送下一錢,未利再服,利多不止,用冷水一二口,即止。

白話文:

每次使用三分到五分,有時甚至一錢,隨症狀使用湯劑送服。凡是消化不良、食物停滯,就使用本物湯送服。女性血氣痛,或者使用紅花湯送服,或者使用當歸湯送服。氣痛,使用陳皮湯送服。疝氣,使用茴香湯送服。寒氣,使用薑湯送服。想要瀉下,使用熱湯送服一錢,沒有效果再服一次,如果瀉下太多不止,使用冷水一二口,即可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