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三上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三上 (11)

1. 麻桂飲

(景岳),治傷寒瘟疫,陰暑痎瘧。凡陰寒氣勝,而邪有不能散者,非此不可。無論諸經四季,凡有是證,即宜是藥,勿謂夏月不可用也。不必厚蓋,但取津津微汗,透出為度。此實麻黃桂枝之變方,而其神效,則大有同於二方者,不可不為細察。

白話文:

(景嶽),用於治療傷寒瘟疫,暑邪引起的疾病和瘧疾。凡是陰寒之氣盛行,而邪氣不能散去的,非此藥不可。不論是哪個季節,凡有此症,即宜用此藥,不要認為夏季不能用。不必厚蓋,只要微微出汗,透出汗珠為度。此藥其實是麻黃桂枝湯的變方,但其神效,則與二方十分相似,不可不細細考察。

官桂(一二錢),當歸(三四錢),炙甘草(一錢),麻黃(二三錢),陳皮(隨宜用或不用),水一盞半,加生薑五七片,或十片煎八分,去浮沫,不拘時服。若陰氣不足者,加熟地三五錢。若元氣大虛,陰邪難解者,當以大溫中飲,更迭為用。

白話文:

肉桂(一二錢),當歸(三四錢),炙甘草(一錢),麻黃(二三錢),陳皮(依個人情況,可以放也可以不放),水一盞半,加上生薑五到七片,或十片,煎到只剩下八分之一,把浮沫去除,不拘泥於服用時間。如果患者陰氣不足,可以再添加熟地(三到五錢)。如果患者元氣虛弱,陰邪難以消除,應該改用大溫中飲,交替服用。

2. 大溫中飲

(景岳),凡患陽虛傷寒,及一切四時勞倦,寒疫陰暑之氣。身雖熾熱,時猶畏寒,即在夏月,亦欲衣被蓋,或喜熱湯,或兼嘔惡泄瀉。但六脈無力,肩背怯寒,邪氣不能外達等證,此元陽大虛,正不勝邪之候。若非峻補托散,則寒邪日深,必至不救。溫中自可散寒,即此方也。

白話文:

(張景嶽說),凡是患有陽氣虛弱引起的傷寒,以及一切四時勞倦、寒疫陰暑之氣引起的疾病。雖然身體發熱,但有時仍怕冷,即使在夏天,也想穿衣服蓋被子,或者喜歡喝熱湯,或者兼有嘔吐、惡心、腹瀉。但六脈無力,肩背畏寒,邪氣不能外達等症狀,這是元陽大虛,正氣不勝邪氣的徵兆。如果不採用峻補、託散的方法來治療,那麼寒邪日益加深,必定會導致無法挽救。溫中就可以散寒,也就是這個方子。

服後畏寒悉除,覺有躁熱,乃陽回作汗佳兆,不可疑之畏之。此外凡以素稟薄弱之輩,或感陰邪寒疫,發熱困倦,雖未見如前陰證,而熱邪未甚者,但於初感時,即速用此飲,連進二三服。無不隨藥隨愈,真神劑也。此方宜與理陰煎麻桂飲相參用。

白話文:

服用後,畏寒的情況都消除了,但感覺有些躁熱,這是陽氣回升,出汗是好兆頭,不要懷疑或是畏懼。此外,凡是體質虛弱的人,或者因感受陰邪寒疫,發熱睏倦,雖然沒有出現如先前陰證的症狀,但熱邪還不嚴重者,只要在剛開始感到不適時,立即服用此藥飲,連續服用二、三劑。沒有人不隨著服藥而痊癒的,真是 神奇的藥方啊。此方宜與理陰煎麻桂飲同時服用。

熟地(三五七錢),於白朮(三五錢),當歸(三五錢。如泄瀉者不宜用,或山藥代。),人參(二三錢。甚者一兩,或不用。),甘草(一錢),麻黃(一二三錢),柴胡(二三錢),乾薑(炒熱一二錢。或用煨姜三五片。),水二盞,煎八分,去浮沫。溫服,或略蓋,取微汗。

白話文:

熟地(三到七錢),白朮(三到五錢),當歸(三到五錢。如果腹瀉,不適合使用,可以用山藥代替。),人參(二到三錢。病情嚴重者可以用一兩,或不用。)甘草(一錢),麻黃(二到三錢),柴胡(二到三錢),生薑(炒熟二到三錢。或用烘烤過的薑片三到五片。)水二碗,煮成八分,去除浮沫。溫熱服用,或略微蓋住,以微出汗為宜。

如氣虛,加黃耆二三錢,如寒甚陽虛者,加附子一二錢。如肚腹泄瀉,宜少減柴胡,加防風細辛亦可。此方惟氣血兩虛而重感寒邪者宜之,非正傷寒治法。

白話文:

如果患者氣虛,可加黃耆三錢至四錢;如果患者寒氣很重,陽氣虛弱,可加附子一錢至兩錢。如果患者出現腹瀉,應酌情減少柴胡的用量,可以酌情加入防風和細辛。此藥方適用於氣血兩虛且遭受嚴重的寒邪侵襲的患者,並不適合治療普通的傷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