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懋修

《文十六卷》~ 卷九·文九 (3)

回本書目錄

卷九·文九 (3)

1. 論嘉言溫病屬少陰之誤

六經之治,有標本中氣之分。以其病之或生於本,或生於標,或生於中氣也。然惟陽明、厥陰,有生於中氣之病,故有必從中氣之治。若少陽、太陰,則從本治,而不從乎中。少陰、太陽,則或從本治,或從標治,而亦不從乎中。少陰固為太陽之中氣,若病在太陽,則非中氣為病,安得謂太陽病當治少陰乎?至於傷寒之病,而傳為溫,則病之陽盛為之也。太陽經在皮毛,感冒風寒,皮毛閉塞,榮衛之氣鬱不得宣,甚則內傳胸膈,氣聚於胃。

故太陽病不傳則已,傳則必在陽明。況溫病不必盡始於太陽,且有一起即在陽明者。而惟喻氏獨不肯一言陽明。喻謂:渴不惡寒之溫病,其脈陰陽俱浮,其身重而多眠睡,其鼻息鼾而語言難出。一一皆顯少陰經證。吾試以《傷寒論》陽明經證,亦一一顯言之。

如陽明病,不惡寒,其體必重,一也;陽明病,不惡寒,偏惡熱,其身體重,二也;陽明病,鼻乾,不得汗,其人嗜臥,三也;陽明病,汗出多而渴,四也;陽明病,渴飲水漿,五也;陽明病,其人復不惡寒而渴者,六也;陽明中風,脈浮大,嗜臥,七也;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八也;再有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九也;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目合則汗,十也;三陽合病,脈洪大,但欲眠睡,十一也;三陽合病,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十二也。凡《傷寒論》所載陽明病,一一可與此條互證者如此。

而所謂鼻乾者,非即鼻息之必鼾乎?所謂口不仁者,非即語言之難出乎?嘉言既藉此一條以為據,則此一條即不得不與之辨。其所言一一皆顯少陰經證者,處處聱牙。余所言一一皆顯陽明經證者,句句吻合。惜嘉言當日無援成注「陽明也」三字,與之辨論者。如其口燥咽乾果為腎水枯竭之象,即非少陰本氣君火之病,亦是少陰溜府可從下法之病,豈即宜用薑、附之少陰哉?稍緩須臾,甕乾杯罄。即嘉言所自言:梔子豉湯,身重四端,皆陽明見證,亦嘉言所自言。

矛盾若此,抑獨何耶。

2. 論嘉言誤解《內經》「精」字

「金匱真言論」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所謂精者,指一身津液。由於水穀所化。水穀之精氣,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為後天生身之本。其下遂以精與汗互言之。吾試以經解經,此即經言「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精於脈,輸精於皮毛」之數「精」字也。亦即經言「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

脾氣散精,上歸於肺。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之數「精」字也。又岐伯論溫病曰:人所以汗出者,汗生於穀,穀生於精。邪氣之得汗者,邪卻而精勝也。又曰:汗者,精氣也。則精即是汗,何有異說?如嘉言者,亦可謂善讀《內經》者矣。何至《內經》一「精」字,尚不了了。

味其所言,舉此三例以論溫,然後與仲景三陽三陰,先後同符。是其意,實欲以三例者,與仲景六經為域中兩大。既作創論,安排《內經》。復以《傷寒論》渴不惡寒之溫病,謂仲景言冬傷於寒之溫,以發汗已。身灼熱之風溫,謂仲景言冬不藏精之溫。仲景何嘗有此意?乃以一節劈成兩橛,請來作如意珠。

遂將發自陽明,一用涼解清泄無不立愈之病,肆用反面之薑、附、桂枝,適以助後人夾陰傷寒之說。而寒涼泄降之藥,概從擯棄。吾不能不歸咎於始作俑者之嘉言也。

3. 論程郊倩生地、麥冬為骨蒸勞熱源頭

嘉言治溫用薑、附之溫熱,人尚有能知其非者。郊倩治溫用麥、地之清滋,則言巧似是,人更無能發其覆矣。郊倩所有《條辨》,卷首數十頁,純學金聖嘆,既為醫中魔道。而其足以害人者,尤在第四卷「論溫」數頁中。夫用溫藥以治溫者,其弊顯。用滋藥以治溫者,其弊隱。

自古隱害之中人,更甚於顯然之為害。郊倩切切教人以麥、地治溫,且以活人甚多為證。而下文便接「此即骨蒸勞熱等病之源頭」。然則問其於麥、地之後作何治驗,則皆為骨蒸矣?皆為勞熱矣?病而既為骨蒸、為勞熱,則當其骨蒸勞熱時卻未死也。未死而不可謂之活乎?及其久而仍死,則曰是乃死於骨蒸也,死於勞熱也。

若前此之溫病,則我早以麥、地活之。於是直可以一言斷之曰:余以此活人多矣。此為郊倩所自言,為郊倩自己所告人者,非我逆料其用麥、地後,必變骨蒸勞熱等病也。以後如《溫證論治》之望其轉瘧,竟得不死,則尤為活之明證,而遠勝於骨蒸勞熱之必死者矣。嘉言之以溫治溫,死於旬日。

郊倩之以滋治溫,死於年餘。皆可預言其必然,以誇眼力。余在裡門時,多有以十成勞病就余問藥者,每述其前一年,曾作溫病,幸而獲愈。而問其今病之始,則固在前病之末。若告以今病之種種不堪,即由前病之種種耽誤,則必堅稱其前年之溫確為麥、地所愈。特不解何故,久不復原,而又為此諸病耳。

至有以瘧久不止,已成瘧母來求治者,其言亦然。甚矣!病者之愚,醫者之幸也。黃坤載亦用麥、地,而或加膏、黃於內。以其本是膏、黃之病,當即有愈於膏、黃者。若吳鞠通之增液、清宮,則液且立見其涸,宮亦萬不得清。無怪其吸爍真陰,肌膚甲錯,亦同於郊倩之骨蒸勞熱。

可預定於清宮、增液時,而所言之皆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