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川成章

《證治摘要》~ 卷下 (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4)

1. 小兒初生雜治

甘連大黃湯,小兒初生。當急進之。吐下穢物。甘草黃連大黃(各五分),上三味以水一合。煮取五勺。以絹裹艾如乳頭。沾取吮之。

紫丸,千金云。兒服如麻子一丸。百日兒服如小豆一丸。

一貫云。小兒初生。有心下至臍下。如梅核。累累三四枚者。此胎毒也。宜急治之。經二三月。則難治。甘連大黃湯。加鬱金紅花。不消散者。用山繭湯。兼用紫丸。則必消散矣。又顏色青白陰狀者。用五香湯。其重者。用四逆湯。雖然至小兒用四逆。則多難治也。病源云。

小兒始生。肌膚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則令筋骨緩弱。又云薄衣之法。當從秋習之。不可以春夏。卒減其衣。則令中風寒。從秋習之。以漸稍寒。如此則必耐寒。又云。不能進乳哺。則宜下之。又云。小兒始生。生氣尚盛。無有虛勞。微惡則須下之。又云。不下則致寒熱。或吐發癇。

或致下利。此皆病重。不早下之所為也。千金方變蒸條云。若良久熱不可已。少與紫丸。微下熱歇便止。若於變蒸之中。加以時行溫病。或非變蒸時。而得時行者。其診皆相似。惟耳及尻通熱。口上無白泡耳。當先服黑散以發其汗。熱當歇便就瘥。若猶不都除。乃與紫丸下之。

(黑散者麻黃杏仁大黃三味也)

又云。蒸者甚熱。而脈乳汗出是也近者。五日歇。遠者八九日歇也。當是蒸上。不可灸刺妄治之也。又云。凡乳兒不欲太飽。飽則嘔吐。每候兒吐者。乳太飽也以空乳乳之。即消。

幼幼集成簡切辨證,小兒熱症有七,面腮紅,大便秘,小便黃,渴不止,上氣急,足心熱,眼黃赤,小兒寒症有七,面皎白,糞青白,肚虛脹,眼珠青,吐瀉無熱,足脛冷,睡露睛

簡易方云。小兒臍風。獨頭蒜。切片安臍上。以艾灸之。口中有蒜氣即止。保嬰錄亦云。入門云。撮口風。面目黃赤。氣喘。啼聲不出。舌強唇青。撮口聚面。飲乳有妨。又臍風。其症臍腫突。腹脹滿。或日夜多啼。不能飲乳。甚則發搐。撮口噤口。是為內搐。不治。凡臍邊青黑。

爪甲黑者。俱死。按直指方。臍風撮口。用紫丸。又袖珍小兒方。治臍風撮口。瓜蒂散吹入鼻內。啼則可療。良方云。每日頻於無風處。看小兒上齶頰內。有白泡起。以指甲刮破拭淨之。治襁褓中小兒臍風撮口法。(聖濟)上視小兒上下斷。當口中心處。若有白色如豆大。

此病發之候也。急以指爪正當中掐之。自外達內。掐令匝。微血出。亦不妨。又於白處兩盡頭。亦依此掐。令內外斷。應手當愈。治小兒臍久不幹。赤腫膿出。(聖濟),當歸(焙),上一味。為末極細。少少著臍中。頻用之。小兒諸病。但見兩眼無精光。黑精無運轉。

目睫無鋒芒。如魚眼貓眼之狀。不治。(濟生),凡診小兒。大指按三部。一息六七至平和。八九至發熱。五至內寒。(聖惠),三歲後則以一指轉側。辨其脈。五六歲後。脈六七至為平脈。(醫通)

千金云。兒初生。叫聲連延相屬者壽。聲絕而復揚急者不壽。臍小者不壽。自開目者不成人。目視不正數動者大非佳。汗不流不成人。小便凝如脂膏不成人。頭四破不成人。早坐。早行。早齒。早語。皆惡性。非佳人。陰不起者死。陰囊下白者死。赤者死。卵縫通達黑者壽。(上相兒命短長法之拔萃也全文載於本書)

家翁云。初生小兒。胸肋膨脹者。胎毒也。紫丸主之。按予家。初生小兒。經二十四時而乳。有胎毒者。經三十六時而乳。小兒以囟門之動緩者。為無病之兒。又握手而不開者。為壯健。開手者不成人。赤子小便之狀如帚形者。壯健而能育也。屢試屢驗。後世方書。有虎口。

三關。視手紋法。其論糊塗。不可從矣。小言云。臍帶將脫時。不可浴兒。浴則發臍風。臍帶脫。則宜灸瘡口。小艾一炷而佳也。但悉灸濕處不拘形。經五六日而瘡口愈發。宜令浴。必無臍風撮口之患。

2. 鵝口

甘連大黃湯,或加石膏,瀉心加石膏湯,有熱者宜此湯兼紫丸

紫丸,鵝口用上之二湯。兼用此丸。

朱硼散(方見口舌門)用絹裹手指蘸水拭口。三五次。塗此藥。

按聖濟有枯礬辰砂二味等分之塗藥。吾先師用之。有效。華岡氏用金鎖匕冰硼散。內服涼膈。甘連大黃黃連解毒等也。和田氏云。鵝口。用附子者。百人有一人必死。方輿載涼膈。附子瀉心。錢氏白朮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