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

《古今名醫方論》~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地骨皮飲

治陰虛火旺,骨蒸發熱,日靜夜劇者;婦人熱入血室,胎前發熱者。

四物湯地骨皮牡丹皮(各三錢)

白話文:

四物湯加入地骨皮、牡丹皮(各三錢重)。

水煎服。

柯韻伯曰:陰虛者,陽必湊之,故熱。仲景曰:陰弱則發熱。陽氣下陷入陰中,必發熱。然當分三陰而治之:陽邪陷入太陰脾部,當補中益氣以升舉之,清陽復位而火自熄也;若陷入少陰腎部,當六味地黃丸以對待之,壯水之主而火自平也;陷入厥陰肝部,當地骨皮飲以涼補之,血有所藏而火自安也。

白話文:

柯韻伯說:陰虛的人,陽氣必然會聚集在陰虛的地方,所以會感到熱。仲景說:陰氣虛弱就會發熱。陽氣下陷進入陰中,必定會發熱。但是應該將三陰分開來治療:如果是陽邪侵入太陰脾部,就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來升舉陽氣,清陽恢復原位,火熱自然熄滅;如果是侵入少陰腎部,就應該服用六味地黃丸來補腎壯水,水氣充盛,火熱自然平息;如果是侵入厥陰肝部,就應該服用地骨皮飲來涼補肝血,肝血充足,火熱自然安定。

四物湯為肝家滋陰調血之劑,加地骨皮清志中之火以安腎,補其母也;加牡丹皮清神中之火以涼心,瀉其子也。二皮涼而不潤,但清肝火,不傷脾胃,與四物加知、柏之濕潤而苦寒者不同矣。故逍遙散,治肝火之鬱於本臟者也,木鬱達之,順其性也;骨皮飲治陽邪之陷於肝臟也,客者除之,勿縱寇以遺患也。二方皆肝家得力之劑。

白話文:

四物湯是滋補肝腎、調和氣血的方劑。加上地骨皮,可以清虛火,安腎水,滋養腎陰;再加入牡丹皮,可以清虛火,涼心火,瀉心火。兩味藥都有清熱作用,但不潤澤,所以不會傷害脾胃,這與加味知母、柏子仁的四物湯不同。逍遙散是治療肝臟鬱火的,益氣活血,疏肝解鬱;骨皮飲是治療外邪侵襲肝臟的,清熱化濕,疏肝瀉火。這兩種方劑都是治療肝病的良藥。

2. 升陽益胃湯

治脾胃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時值濕熱,體重節痛,口乾舌燥,飲食無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食不消。兼見肺病,灑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不和。

白話文:

治療脾胃虛弱,懶惰嗜睡,四肢沉重無力,時值濕熱之時,體重減輕、關節疼痛,口乾舌燥,飲食無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食物不消化吸收。兼見肺病,畏寒怕冷,精神不振,面色不佳。

白話文:

羌活:藥性辛溫,具有祛風散寒、解表止痛的功效。

獨活:藥性辛溫,具有祛風除濕、通經活絡的功效。

防風:藥性辛甘溫,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

柴胡:藥性微苦,微寒,具有疏肝解鬱、清熱解表的功效。

人參:藥性甘平,具有補氣益氣、固元補虛的功效。

白朮:藥性甘、微苦,具有健脾益氣、燥濕止瀉的功效。

茯苓:藥性甘淡,具有健脾益氣、滲濕利尿的功效。

甘草:藥性甘甜,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

黃耆:藥性甘甜,具有補氣益氣、益精補血的功效。

白芍:藥性酸甘,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

半夏:藥性辛、微寒,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

黃連:藥性苦寒,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的功效。

澤瀉:藥性甘淡,具有利尿通淋、清熱化濕的功效。

陳皮:藥性辛、苦、溫,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水煎服。

吳鶴皋曰:脾土虛弱,不能制濕,故體重節痛;不能運化精微,故口乾無味;中氣既弱,傳化失宜,故大便不調,小便頻數也。灑淅惡寒,肺弱表虛也。面色不樂,陽氣不伸也。是方半夏、白朮能燥濕;茯苓、澤瀉滲之;二活、防風、柴胡能升舉清陽之氣;黃連療濕熱;陳皮平胃氣;參、耆、甘草以益胃;白芍酸收,用以和營,而協羌、防、柴胡辛散之性。蓋古人用辛散,必用酸收,所以防其峻厲,猶兵家之節制也。

白話文:

吳鶴皋說:脾胃虛弱,不能控制濕氣,所以身體沉重、關節疼痛;不能運化消化精細的食物,所以口乾無味;中氣虛弱,傳化失調,所以大便不調,小便頻繁。畏寒怕冷,是肺弱表虛的緣故。面色不佳,是陽氣不伸展的緣故。這個方劑中,半夏、白朮能燥濕;茯苓、澤瀉能滲濕;二活、防風、柴胡能升舉清陽之氣;黃連治療濕熱;陳皮平胃氣;參、耆、甘草以益胃;白芍酸收,用以和營血,而協調羌活、防風、柴胡辛散的性質。古人使用辛散的藥物,必定使用酸收的藥物來制約,防止辛散藥物的峻厲,猶如兵家之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