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肝明目湯

XI GAN MING M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春》卷五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肺經 20%
心經 14%
胃經 10%
脾經 8%
膽經 7%
腎經 5%
膀胱經 4%
小腸經 2%
大腸經 2%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肝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膽經
腎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洗肝明目湯」由多種中藥材組成,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眼疾、面部紅腫疼痛等炎症,特別是風熱引起的眼睛發紅、腫脹、怕光流淚、眼睛乾澀疼痛等症狀。舌頭紅潤、苔薄黃,脈搏快也是其典型症狀。現代常用於治療眼疾炎症的急性期,如急性結膜炎、鞏膜炎、角膜炎、虹膜炎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等症狀。

薄荷,性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等功效,適用於風熱感冒、喉嚨不適等症狀。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吐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等症狀。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等症狀。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等症狀。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等症狀。

菊花,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等功效。用於治療目赤腫痛、風熱感冒、頭痛發熱等症狀。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功效,適用於治療高熱神昏、心火亢盛、目赤等症狀。

黃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外感熱病、溼熱蘊結等症狀。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咳嗽、痰多等症狀。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等症狀。

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熱入肺胃、外感風熱等症狀。

蔓荊子,具有發汗解表、散風熱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感冒、風寒感冒等症狀。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頭痛身痛等症狀。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等功效。用於治療陰虛發熱、消渴、吐血等症狀。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等症狀。

梔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用於治療各種熱證,如心煩、失眠、心悸等症狀。

白蒺藜,具有疏風散熱、活血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疼痛、皮膚瘙癢等症狀。

總結來看,「洗肝明目湯」透過其精心選配的中藥材組合,有效地治療各種眼疾及面部紅腫疼痛等炎症,尤其對風熱引起的眼睛不適症狀具有顯著效果。這些中藥材不僅單獨具有豐富的醫療效用,而且在組合使用時,相互作用增強,提供了一個全面而有效的治療方案。

傳統服藥法


當歸尾、川芎、赤芍、生地黃、黃連、黃芩、梔子、石膏、連翹、防風、荊芥、薄荷、羌活、蔓荊子、菊花、白蒺藜、草決明、桔梗、甘草各等分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清熱解毒藥、涼血活血藥、清肝明目藥組成。清熱解毒藥有黃連、黃芩、梔子、連翹、薄荷、石膏;涼血活血藥有當歸、川芎、赤芍、蔓荊子;清肝明目藥有菊花、決明子、甘草、生地黃、桔梗、荊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麻疹角膜炎麥粒腫結膜炎眼睛紅痛

相同名稱方劑


, 出處:。 組成:。 主治:

洗肝明目散, 出處:《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組成:當歸、川芎、羌活、防風、山梔仁、龍膽草、柴胡、木賊、密蒙花各等分。 主治:痘後目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