腽肭臍膏

WA NA QI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心經 16%
脾經 15%
肺經 13%
胃經 8%
腎經 7%
大腸經 6%
膽經 4%
膀胱經 3%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膃肭臍膏:一味傳統中藥的探索

膃肭臍膏是一種擁有悠久歷史的中藥方劑,主要以當歸、附子、桂枝、羌活、川芎、烏梢蛇、乳香、木香、續斷、生地黃、白芷、穿山甲、刺蝟皮、桃仁、莨菪、杏仁、紫草、柳枝、槐枝、赤芍、白蘞、防風、細辛、蔥白、蜂蠟、密陀僧、豬脂膏、麻油、鉛丹等多種中藥材組成。

1. 當歸:

當歸性溫味甘,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2. 附子: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3. 桂枝: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4. 羌活: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羌活還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對於預防和治療感染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5.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6. 烏梢蛇:

烏梢蛇性寒涼,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神昏、高熱抽搐、驚風癲癇、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症。同時,烏梢蛇還能清熱涼血、解毒退腫,常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同用,可治療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痄腮、丹毒等。

7. 乳香:

乳香,一味傳統中藥材,功效廣泛,包括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乳香能有效治療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瘡癰腫痛等,兼具活血化瘀、止痛、消炎、抗氧化等多重功效,促進傷口癒合與修復。乳香中的樹脂酸類化合物具有利尿作用,能促進多餘水分排出,減輕水腫。其辛散溫通之性,能活血行氣止痛,緩解疼痛。此外,乳香清熱解毒,能清熱散結,消腫解毒,常與金銀花、白芷、沒藥等配伍,治療瘡瘍腫毒、癰疽、痰核等。

8. 木香: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9. 續斷:

續斷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等功效。它可以增強體能、免疫力,增生殖、內分泌系統機能,強筋骨,止崩漏,利尿通淋,消腫止痛,安胎。續斷常被用於治療腰腿疼痛、跌打損傷、腰膝酸軟、風濕痹痛、崩漏、胎漏、跌撲損傷、腎炎、水腫等疾病。另外,續斷還能舒緩筋骨疼痛,修復筋骨組織,輔助治療經絡相關病症。

10. 生地黃: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11. 白芷: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白芷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12. 穿山甲:

傳統代認為穿山甲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排膿、止血、止咳化痰、補氣、通乳、搜風通絡等功效。穿山甲藥性甘、鹹,溫寒並蓄,歸肝、胃、腎經。

13. 刺蝟皮:

刺蝟皮性寒,味苦,有毒。歸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息風止痙、消腫止痛等功效。刺蝟皮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療熱毒血瘀、吐血、衄血、尿血、痢疾、崩漏、痔瘡出血等症狀;能息風止痙,可用於治療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等;能消腫止痛,用於治療跌打損傷、腫痛、疼痛等。另外,刺蝟皮還能解毒散結,治療毒瘡、腫毒、乳腺炎等疾病。

14. 桃仁: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其能改善經期不調、經血量少或過多、經期疼痛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當歸、附子、桂枝、羌活、川芎、烏梢蛇、乳香、木香、續斷、生地黃、白芷、穿山甲、刺蝟皮、桃仁、莨菪、杏仁、紫草、柳枝、槐枝、赤芍、白蘞、防風、細辛、蔥白、蜂蠟、密陀僧、豬脂膏、麻油、鉛丹等組成。

當歸、川芎、羌活、白芷、木香、乳香、沒藥、桃仁、杏仁、紫草、柳枝、槐枝、赤芍、白蘞、防風、細辛、蔥白等均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

附子、穿山甲、刺蝟皮、鉛丹等有溫經散寒、止痛之功效。

豬脂膏、麻油有潤滑、保護皮膚之功效。

蜂蠟、密陀僧有收斂、保護皮膚之功效。

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腽肭臍膏, 出處:《聖惠》卷六十七。 組成:腽肭臍2兩,當歸2兩,附子2兩(去皮臍,生用),桂心3兩,羌活1兩,川芎1兩,麒麟血1兩,烏蛇1兩,乳香1兩,木香1兩,續斷1兩,生乾地黃2兩,白芷1兩,穿山甲1兩,猬皮1兩,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莨菪子2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紫草1兩,棘針1兩,柳枝1兩,槐枝1兩,赤芍藥1兩,白蘞1兩,防風1兩,細辛1兩,蔥白14莖(連須),黃蠟1兩,蜜陀僧1兩,瀝清香1兩,駝脂2兩,羊脂3兩,豬脂20兩,清麻油5兩,黃丹3升(炒令紫色)。 主治:接骨止痛。主治:傷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