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味地黃丸

SHI LIU WEI DI HUA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慈幼心傳》卷上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胃經 16%
肺經 14%
心經 12%
腎經 12%
肝經 8%
膀胱經 4%
膽經 4%
小腸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小腸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十六味地黃丸」是一款專門為改善小孩消化吸收功能弱而配製的中藥方劑。此方劑含有多種成分,包括人參、白朮、茯苓、山藥、芡實、蓮子、甘草、陳皮、山楂、麥芽、砂仁、黃連、澤瀉、白芍、連翹等,各具特色功效。

  1.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止咳化痰等功效,對於治療咽喉腫痛、肺熱咳嗽等症狀有良效。

  2.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等症。

  3. 白朮:能補氣健脾、利水滲濕等,用於脾虛氣弱、食慾不振等症狀。

  4. 陳皮:性溫味苦辛,理氣行氣、健脾胃,適用於脾胃氣滯等問題。

  5. 茯苓:性平味甘淡,利水消腫,健脾胃,適用於水腫、脾虛等症狀。

  6. 黃連:味苦性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適用於濕熱痞滿、嘔吐等問題。

  7. 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對熱毒瘡瘍、咽喉腫痛等有幫助。

  8. 蓮子:補氣固脫、澀精止泄,適用於腎虛引起的問題。

  9. 麥芽:健脾胃、消食化積,適用於消化不良等問題。

  10. 芡實:固澀收斂、補中益氣,適用於腎虛、脾胃虛弱等。

  11.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適用於氣虛引起的多種問題。

  12.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適用於濕濁中阻、脘痞不飢等。

  13.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適用於脾虛、腎虛等。

  14. 山楂:消食化積、活血化瘀,適用於食積不消、脾胃虛弱等。

  15.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

透過這些藥材的共同作用,「十六味地黃丸」能有效改善小孩的消化吸收功能,促進脾胃健康,提高身體的整體狀態。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白朮1兩,茯苓1兩,山藥1兩,米仁1兩,芡實1兩,蓮肉1兩,甘草1兩,陳皮1兩,山楂1兩,麥芽1兩,砂仁1兩,黃連1兩,澤瀉1兩,芍藥1兩,連翹1兩。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空心清米湯化下。
(《幼科鐵鏡》)。《痘疹一貫》有使君肉,無連翹。

方劑組成解釋


  • 人參:補氣健脾,益肺生津。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 茯苓:健脾滲濕,利水消腫。
  • 山藥:補脾益氣,固精止瀉。
  • 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
  • 蓮子:養心安神,補脾止瀉。
  • 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山楂:消食化積,行氣散瘀。
  • 麥芽:消食化積,健脾和胃。
  • 砂仁: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
  • 白芍:養血柔肝,緩中止痛。
  • 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補益作用,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滋膩作用,不宜與寒涼性中藥同用。
  • 本方有一定的收澀作用,不宜與瀉下藥同用。

相同名稱方劑


十六味地黃丸, 出處:《慈幼心傳》卷上。 組成:人參1兩,白朮1兩,茯苓1兩,山藥1兩,米仁1兩,芡實1兩,蓮肉1兩,甘草1兩,陳皮1兩,山楂1兩,麥芽1兩,砂仁1兩,黃連1兩,澤瀉1兩,芍藥1兩,連翹1兩。 主治:小兒脾胃虛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