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益澤蘭丸

BU YI ZE L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脾經 17%
肝經 16%
肺經 14%
腎經 9%
胃經 7%
大腸經 5%
三焦經 3%
膀胱經 1%
膽經 1%
心包經 1%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補益澤蘭丸

  • 澤蘭: 味甘、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利水消腫、清熱涼血、和血的作用。因其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的特性,常被運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血腹痛、水腫、跌打損傷等症狀。澤蘭還具有利尿消腫、清熱涼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性病症、產後水腫、血虛浮腫等疾病。

  • 生地黃: 味苦、甘,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養肝明目、生津止渴的作用。生地黃常被用於治療熱性病症、口乾舌燥、便祕、月經不調、崩漏、胎動不安、產後血虛等症狀。

  • 茯苓: 味甘、淡,性平,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健脾益氣、寧心安神、止瀉的功效。茯苓常被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脾虛腹瀉、食慾不振、心悸失眠等症狀。

  • 木香: 味辛、苦,性溫,歸脾、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止瀉、溫中散寒的功效。木香常被用於治療腹痛、腹瀉、嘔吐、呃逆、消化不良、胃寒疼痛等症狀。

  • 萆薢: 味苦、辛,性寒,歸肝經,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利水消腫的功效。萆薢常被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關節腫痛、跌打損傷、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 附子: 味辛、甘,性大熱,歸肺、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中止瀉、補腎壯陽、祛寒止痛的功效。附子常被用於治療陽虛證狀,如四肢厥冷、脈微欲絕、虛脫昏迷、大汗淋漓、腹瀉不止等症狀。

  • 桂枝: 味辛、甘,性溫,歸表、陽明經,具有發汗解表、溫經通脈、散寒止痛的功效。桂枝常被用於治療感冒、頭痛、肩頸疼痛、腰膝痠痛、月經不調、產後血虛等症狀。

  • 赤石脂: 味甘、澀,性平,歸脾、胃經,具有固澀止瀉、收斂止血、化瘀止痛的功效。赤石脂常被用於治療腹瀉、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瘡瘍腫毒等症狀。

  • 川牛膝: 味甘、辛,性涼,歸肝、腎經,具有強筋骨、活血化瘀、利尿消腫、清熱涼血的功效。川牛膝常被用於治療腰膝痠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 川芎: 味辛、苦,性溫,歸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止痛、行氣止痛、祛風止痛的功效。川芎常被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產後血虛、頭痛、眩暈、胸痹心痛、胃痛、腹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 人參: 味甘、微苦,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脫、益氣生津、補益五臟、扶正固本的功效。人參常被用於治療氣虛證狀,如疲倦無力、氣短乏力、脈微細無力、食慾不振、腹脹泄瀉等症狀。

  • 黃耆: 味甘,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益氣升陽、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黃耆常被用於治療氣虛證狀,如疲倦無力、氣短乏力、脈微細無力、食慾不振、腹脹泄瀉等症狀。

  • 白朮: 味甘、辛,性溫,歸脾、肺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消腫、止瀉固腸、補中益氣的功效。白朮常被用於治療脾虛證狀,如腹脹、腹瀉、便溏、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疲倦無力等症狀。

  • 乾薑: 味辛、辣,性溫,歸脾、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溫中止瀉、溫肺化痰、止吐止瀉的功效。乾薑常被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流涕、咳嗽、哮喘、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

  • 續斷: 味甘、酸,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筋骨、祛風濕、活血化瘀的功效。續斷常被用於治療腰膝痠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狀。

  • 當歸: 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活血化瘀、補氣生血的功效。當歸常被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虛、跌打損傷、關節疼痛等症狀。

  • 甘草: 味甘,性平,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中、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緩急止痛的功效。甘草常被用於治療氣虛證狀,如疲倦無力、氣短乏力、脈微細無力、食慾不振、腹脹泄瀉等症狀。

總結

補益澤蘭丸是一款中藥方劑,具有補氣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清熱涼血的功效。它常被用於治療產後虛弱、氣血不足、四肢瘦弱、面色萎黃、沒有胃口;疲倦無力、心臟經常驚悸、容易出汗並且喜歡臥牀等症狀。它由澤蘭、生地黃、茯苓、木香、萆薢、附子、桂枝、赤石脂、川牛膝、川芎、人參、黃耆、白朮、乾薑、續斷、當歸、甘草組成。

傳統服藥法


澤蘭1兩,熟乾地黃1兩半,白茯苓3分,木香3分,萆薢3分(銼),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赤石脂1兩,牛膝1兩(去苗),芎窮半兩,人參1兩(去蘆頭),黃耆1兩(銼),白朮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續斷3分,當歸半兩(銼,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壯氣益氣,暖下臟,進飲食。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飲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澤蘭、生地黃、茯苓、木香、萆薢、附子、桂枝、赤石脂、川牛膝、川芎、人參、黃耆、白朮、乾薑、續斷、當歸、甘草等藥物,具有補氣養血、溫經散寒的功效。本方可用於治療產後虛羸,血氣不調,四肢瘦弱,面色萎黃,飲食不進;睏乏少力,心常驚悸,多汗嗜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妄想狀態身體消瘦面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補益澤蘭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一。 組成:澤蘭1兩,熟乾地黃1兩半,白茯苓3分,木香3分,萆薢3分(銼),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赤石脂1兩,牛膝1兩(去苗),川芎半兩,人參1兩(去蘆頭),黃耆1兩(銼),白朮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續斷3分,當歸半兩(銼,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壯氣益氣,暖下臟,進飲食。主治:産後虛羸,血氣不調,四肢瘦弱,面色萎黃,飲食不進;睏乏少力,心常驚悸,多汗嗜卧。

補益澤蘭丸, 出處:《聖惠》卷七十。 組成:澤蘭1兩,防風1兩(去蘆頭),川芎1兩,人參1兩半(去蘆頭),肉蓯蓉1兩(酒洗,去皺皮,炙乾),延胡索2兩,細辛1兩,柏子仁1兩半,牛膝1兩(去苗),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當歸1兩(銼,微炒),熟乾地黃1兩,蕪荑1兩,石膏1兩(細研,水飛過),艾葉3分(微炒),薯蕷1兩,山茱萸1兩,桂心1兩,石斛1兩半(去根,銼),鍾乳粉3兩,藁本1兩,五味子1兩,甘草3分(炙微赤,銼)。 主治:婦人久患羸瘦虛損,四肢百體煩疼,臍下結冷,不能飲食,面目黑,憂恚不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