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疝丸

XIAO SH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胃經 17%
心經 13%
腎經 13%
肝經 13%
肺經 13%
膀胱經 8%
心包經 4%
脾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肺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1

主治功效


消疝丸

整體功效

行氣止痛,消腫散結。

主治

小腸疝氣。

用於小腸疝氣,症見小腹脹痛,或有腫塊,疼痛拒按,可用本方治療。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三:「消疝丸,治小腸疝氣,症見小腹脹痛,或有腫塊,疼痛拒按。蒼朮、茯苓、茴香行氣健脾,消腫散結;蔥白、花椒辛溫通氣,散寒止痛;諸藥合用,共奏行氣止痛,消腫散結之功。」

傳統服藥法


金鈴子(去核,炒黃)2兩,赤樸兒(焙)2兩,茴香(炒)2兩,肉桂(去粗皮)半兩,甜瓜子(微炒)1兩。
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100丸,空心、食前溫酒或鹽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蒼朮、茯苓、茴香行氣健脾,消腫散結;蔥白、花椒辛溫通氣,散寒止痛;諸藥合用,共奏行氣止痛,消腫散結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腹股溝疝氣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消疝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四七。 組成:蒼朮2兩,茴香(鹽炒)1兩,玄胡1兩,牽牛半兩(鹽炒),木香1錢,川楝半兩(用巴豆二七,不要碎,炒黑,不用豆)。 主治:諸疝。

消疝丸, 出處:《瘍醫大全》卷二十四。 組成:橘核(鹽炒)1兩,藿香1兩,大茴5錢,荔枝核(炒)5錢,青皮(醋炒)5錢,陳皮5錢,沉香2錢,硫黃3錢(火酒煮)。 主治:疝氣偏墜。

消疝丸, 出處:《東醫寶鑑·外形篇》卷四引《醫方集略》。 組成:蒼朮1斤(泔浸,切片),蔥白1斤(切,和鹽1兩同炒黃,去蔥),川椒(微炒)4兩,白茯苓4兩,茴香(炒)4兩。 主治:小腸疝氣。

消疝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 組成:金鈴子(去核,炒黃)2兩,赤朴兒(焙)2兩,茴香(炒)2兩,肉桂(去粗皮)半兩,甜瓜子(微炒)1兩。 主治:寒在下焦,臍腹牽痛,膀胱重墜,久而不癒,漸至腫大,甚者生瘡,時有膿汁,焮硬赤痛,不可忍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