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正氣散

FU LING ZHENG Q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9%
肝經 19%
心經 14%
脾經 14%
肺經 14%
胃經 9%
膀胱經 4%
心包經 4%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茯苓正氣散」,組成成分包括茯苓、蒼朮、枸杞子、花椒、熟地黃,具有利水消腫、益氣扶正、祛風除濕、強健脾胃、益氣固表、補益肝腎、滋陰降火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蒼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肺經。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枸杞性平,味甘,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的功效。

花椒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熟地黃性微溫,味甘,歸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茯苓正氣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所致的腹瀉、腹痛、嘔吐、食慾不振、體倦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狀。此外,茯苓正氣散還可適用於風濕痹痛、水腫、尿路感染等症狀的治療。

茯苓正氣散各成分的協同作用,增強了其祛濕健脾、益氣固表、補益肝腎的功效,使其成為治療脾虛濕盛所致腹瀉、腹痛、嘔吐、食慾不振、體倦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狀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茯苓(白者)3兩,蒼朮5兩(米泔水浸3日,去皮),枸杞子2兩(鹽炒),川椒2兩(去子),乾熟地黃2兩。
明目,暖水臟,退雲翳。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鹽湯送下,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 茯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水腫、小便不利、痰飲咳嗽等症。
  • 蒼朮:具有健脾燥濕、祛風除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濕盛、食少腹脹、泄瀉、水腫、風濕痹痛等症。
  • 枸杞子:具有補肝益腎、明目養肝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腎不足、視物昏花、腰膝酸軟、遺精早泄等症。
  • 花椒: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胃寒嘔吐、腹痛泄瀉、風濕痹痛、皮膚瘙癢等症。
  •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血虛萎黃、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遺精早泄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茯苓正氣散性味平和,無毒副作用,但脾胃虛弱者慎用。
  • 茯苓正氣散有一定的收斂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大便乾燥、口乾舌燥等症狀,可適當多喝水緩解。
  • 茯苓正氣散不宜與溫補性中藥同用,以免引起藥物相互作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茯苓正氣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七十引《經驗秘方》。 組成:茯苓(白者)3兩,蒼朮5兩(米泔水浸3日,去皮),枸杞子2兩(鹽炒),川椒2兩(去子),乾熟地黃2兩。 主治:明目,暖水臟,退雲翳。主治:頭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