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血府逐瘀湯
方劑名稱:血府逐瘀湯 更多圖表
拼音名稱:Xie Fu Xhu Yu Tang
出處典籍: 醫林改錯
熱性指數:寒性指數:
寒熱分析:
由於您尚未登入,或是系統中沒有您的經絡體質數據,所以無法呈現分析訊息,了解如何取得經絡體質...
複方歸經比例:
主治功效:
胸中血瘀、血行不暢所致之胸痛、頭痛日久不癒、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內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善怒、入暮漸熱、舌質黯紅、舌邊有瘀斑或舌面有瘀點、唇暗或兩目暗黑、脈澀或弦緊。
現代應用於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臟病、胸部挫傷及肋軟骨炎之胸痛,以及腦血栓形成、高血壓病、;高脂血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神經官能症、腦震蕩後遺症之頭痛、頭暈等屬瘀阻氣滯者。
現代應用於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臟病、胸部挫傷及肋軟骨炎之胸痛,以及腦血栓形成、高血壓病、;高脂血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神經官能症、腦震蕩後遺症之頭痛、頭暈等屬瘀阻氣滯者。
傳統服藥法:
柴胡10 芍藥10 枳殼10 甘草5 桃仁15 紅花5 當歸10 川芎10 生地10 桔梗5 懷牛膝10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原是治療血瘀胸部,氣機不暢,以致胸痛煩悶等的方劑。瘀血內阻胸中,故為胸痛煩悶,心悸失眠;瘀阻清陽不升,故上為頭痛(無表邪、無里症,無氣虛及痰飲等症);胃有瘀熱上衝,或食道、會厭有血瘀阻滯,則為呃逆乾嘔或飲水即呃;氣鬱不舒,則急躁善怒,其面、唇、舌、脈的見症,皆為瘀滯之象。前人認為本症乃血瘀氣鬱,陽氣不得宣發所致。
故本方採用了升陽解鬱,活血祛瘀之法以開胸止痛。全方是以桃紅四物湯與四逆散(枳殼易枳實)合方,再加桔梗、牛膝而成。桃紅四物湯活血祛瘀;四逆散疏肝解鬱;加桔梗開胸膈之氣,與枳殼、柴胡同用,尤善開胸散結;牛膝引瘀血下行,一升一降,促使氣血更易于運行。本方不僅行血分之瘀滯,又能解氣分之鬱結,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配合成方,不僅適用於血瘀所致的上述病症,并可作為通治一切氣滯血瘀之方。
故本方採用了升陽解鬱,活血祛瘀之法以開胸止痛。全方是以桃紅四物湯與四逆散(枳殼易枳實)合方,再加桔梗、牛膝而成。桃紅四物湯活血祛瘀;四逆散疏肝解鬱;加桔梗開胸膈之氣,與枳殼、柴胡同用,尤善開胸散結;牛膝引瘀血下行,一升一降,促使氣血更易于運行。本方不僅行血分之瘀滯,又能解氣分之鬱結,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配合成方,不僅適用於血瘀所致的上述病症,并可作為通治一切氣滯血瘀之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 月經過多忌 出血傾向或任何出血疾病忌
相同名稱方劑:
血府逐瘀湯, 出處:《醫林改錯》卷上。 組成:當歸3錢,生地3錢,桃仁4錢,紅花3錢,枳殼2錢,赤芍2錢,柴胡1錢,甘草2錢,桔梗1錢半,川芎1錢半,牛膝3錢。 主治: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暢。胸痛、頭痛日久不癒,痛時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飲水即嗆,乾嘔,或內熱瞀悶,或心悸怔仲,或夜不能睡,或夜寐不安,或急躁善怒,或入暮潮熱,或舌質黯紅,舌邊有瘀斑;或舌面有瘀點,唇暗或兩目黯黑,脈澀或弦緊。現用於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心絞痛,風濕性心臟痛、胸部挫傷與肋軟骨炎之胸痛,以及腦震蕩後遺症之頭痛頭暈,精神抑鬱等證,確有瘀血在內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會厭逐瘀湯
相似度 85%
濕熱壅遏湯
相似度 76%
變通血府通瘀湯
相似度 72%
牛膝膏
相似度 70%
加味玉燭散
相似度 70%
經驗加減解毒活血湯
相似度 66%
調榮活絡湯
相似度 66%
破血散
相似度 66%
神人解毒湯
相似度 66%
加減解毒活血湯
相似度 66%
潤血湯
相似度 66%
清上瘀血湯
相似度 64%
清暑四物湯
相似度 63%
活血調經湯
相似度 63%
保嬰出痘方
相似度 63%
肅肺生化湯
相似度 63%
膈下逐瘀湯
相似度 60%
退熱和血湯
相似度 60%
四順飲
相似度 60%
加減犀角地黃湯
相似度 60%
調榮化滯湯
相似度 60%
和榮清火湯
相似度 60%
牛膝四物煎
相似度 60%
保産萬全湯
相似度 60%
活血四物湯
相似度 60%
柴胡破瘀湯
相似度 60%
消下破血湯
相似度 59%
定痛和營湯
相似度 59%
寬中湯
相似度 58%
養榮附氣湯
相似度 58%
折銳湯
相似度 58%
六味活血散
相似度 58%
六味清涼飲
相似度 58%
通經導滯湯
相似度 58%
理肺瀉心湯
相似度 58%
破血藥
相似度 58%
紅花當歸湯
相似度 57%
加味當歸活血湯
相似度 57%
赤芍藥方
相似度 57%
芩連梔子飲
相似度 57%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