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卷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1)

1. 嘔吐噦下利(四十九章)

嘔噦者,陽明胃病也,下利者,太陰脾病也。胃以下行為順,胃氣上逆,則為嘔噦,脾以上行為順,脾氣下陷,則病下利,總以中氣之不治也。

白話文:

嘔吐:屬於陽明胃部的疾病。腹瀉:屬於太陰脾臟的疾病。胃部以下的運作是順暢的,胃氣向上逆流,就會導致嘔吐。脾臟以上的運作是順暢的,脾氣向下陷落,就會導致腹瀉。總的來說,都是由於中氣失調所引起的。

中氣者,升降脾胃之樞機,樞機病則升降失職,而吐利乃作。此中多挾木邪,以木鬱則剋土,甲木逼於上,則胃逆而為吐,乙木賊於下,則脾陷而為利。補土疏木,乃吐利之定法,土旺而木達,膽胃降則嘔止,肝脾升則利斷矣。

白話文:

中氣就像升降脾胃的樞紐,樞紐出了問題,升降就會失常,進而導致嘔吐和腹瀉。這種情況通常伴有肝氣鬱結的邪氣,因為肝氣鬱結會剋制脾胃之氣。乙木鬱結於上方,就會導致胃氣上逆而嘔吐;乙木鬱結於下方,就會導致脾氣下陷而腹瀉。治療嘔吐和腹瀉的方法是補脾胃之氣,疏肝解鬱。當脾胃之氣強盛而肝氣通達時,膽氣下降,嘔吐就會停止;肝氣和脾氣上升,腹瀉就會斷絕。

2. 嘔吐一

問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飲,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

白話文:

提問:病人脈搏快速,通常表示有熱症,應該減少進食,多喝水,但爲何會出現反胃現象?

回答:這是因爲通過發汗使陽氣輕微散失,膈氣虛弱,脈搏才變得快速。快速脈搏是由於外來熱邪的影響,不能消化食物,而胃中虛寒所導致的。

此段見《傷寒·太陽篇》。汗多陽亡,濁陰上逆,是以嘔吐。陽不歸根,客居膈上,息道短促,是以脈數。膈上雖熱,胃中則是虛冷,虛冷則水穀不消,而病嘔吐也。

白話文:

  • 原文:汗多陽亡,濁陰上逆,是以嘔吐。

  • 白話:出汗過多,陽氣耗傷,濁陰之氣上逆,因此導致嘔吐。

  • 原文:陽不歸根,客居膈上,息道短促,是以脈數。

  • 白話:陽氣不能歸於本位,停留在膈膜之上,呼吸急促,所以脈搏加快。

  • 原文:膈上雖熱,胃中則是虛冷,虛冷則水穀不消,而病嘔吐也。

  • 白話:雖然膈膜上方燥熱,但胃中實則虛寒,虛寒則水穀不能消化,因而導致嘔吐。

3. 嘔吐二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虛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白話文:

趺陽脈如果浮而澀,浮脈是虛症,虛症會傷脾,脾傷就不能磨化食物,早上吃的東西晚上吐出來,晚上吃的東西早上吐出來,隔夜的食物也無法消化,這種情況稱為胃反。脈搏緊而澀,這種病難以治療。

趺陽者,陽明胃氣之所變現也,動脈在足趺上之衝陽,故曰趺陽。陽明胃氣,以下行為順,脈不應見浮澀,浮則胃氣之虛而不降也。胃虛而上逆,則脾虛而下陷,陷則脾傷,脾傷不能磨化水穀,故朝食而暮吐,暮食而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胃反者,飲食倒上,是反順而為逆也。

白話文:

趺陽:這是陽明胃氣(胃經的正氣)出現的異常表現。其經脈位於足背上的衝陽穴,所以稱作趺陽。

陽明胃氣應該順利運行,脈象不應出現浮澀。如果脈象浮,表示胃氣虛弱,無法下降。

胃氣虛弱而上逆,導致脾氣虛弱而下陷。脾下陷就會受傷,脾受傷後無法消化食物,因此早上吃下的食物晚上吐出來,晚上吃下的食物早上吐出來,宿食無法消化,這種情況稱為「胃反」。

胃反就是食物反胃倒流,違反了正常的胃氣運行順序,變成了逆行。

緊澀者,血寒而陽陷也,脾敗不磨,而脈見緊澀,水冰地坼,微陽淪陷而不升,故其病難治。

4. 嘔吐三

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令脈反弦,故名曰虛。

膽肝脈弦,弦者,木鬱剋土,胃陽之虛也。胃氣無餘,不能消穀,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宗氣衰微,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令土敗木賊,脈反見弦,故名曰虛也。

白話文:

當膽與肝脈搏呈現「弦」狀時,表示「木」氣鬱結而剋制「土」氣,這是胃陽虛弱所致。胃氣不足,無法消化食物,早上吃的東西到了傍晚就吐出來,演變成胃反流。正氣衰弱,寒氣積聚於上,如果醫生誤用瀉下的藥物,就會導致「土」氣受損、「木」氣過盛,脈搏反而會出現「弦」狀,因此稱為虛弦脈。

5. 嘔吐四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營虛,營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寸口者,手太陰肺氣之所變現也。肺主氣,寸口脈微而數者,肺中宗氣之虛也。水穀之化營氣,行於經絡,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宗氣。宗氣者,所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營氣之源也。無宗氣則營氣虛,營虛則血不足也。宗氣之根,實本於營血,血藏於肝,而血中之溫氣,則化君火,氣乃君火之斂降者也。

白話文:

寸口脈象,反映的是手太陰肺氣的變動情況。肺主導氣,如果寸口脈搏細微而頻數,說明肺中的宗氣虛弱。人體攝取水穀化生的營氣,在經絡中運行,其中一部分大氣會積聚在胸中,不能運行,這就是宗氣。宗氣貫通心肺,推動呼吸,是營氣的源頭。宗氣不足,營氣就虛弱;營氣虛弱,血液就缺乏。宗氣紮根於營血,而血液儲藏於肝臟,血液中的溫熱之氣化為君火,而「氣」則是君火收斂下降的結果。

營虛血少,不能化火,陽衰於上,故胸中冷。血陰也,而孕君火,其性溫暖而和煦,後世但言涼血,而不知暖血,誤人多矣。

白話文:

體內營衛不足,血液稀少,沒有足夠能量化生陽氣,導致上半身陽氣不足,所以胸中會感到寒冷。血液是陰性的,但卻能孕育體內的陽火,它的性質溫和而暖煦。後世的中醫只提到要清除身體的熱,卻不知道也要溫補身體,這樣會誤導許多人。

6. 嘔吐五

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吐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此屬支飲。

白話文:

先吐後渴的,表示體內的熱邪將要解除了。先渴後吐的,是津液停留在心臟下方,這類人屬於有飲症的人。嘔吐的人原本口渴,但現在卻不渴了,是因為心臟下方有積飲,導致津液無法輸布到心肺,所以不覺得口渴,這類人屬於支飲證。

先嘔而後渴者,積飲既去,而津亡作渴,故為欲解。先渴而後吐者,為水停心下,阻格君火,是以作渴,渴而飲水,為停水所阻,乃復嘔出,此屬素有積飲之家也。嘔家津液失亡,本當發渴,今嘔後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停留,所嘔者,但是新下之水穀也,此屬支飲。此段見「痰飲咳嗽」中。

白話文:

先嘔吐後口渴,是因為體內積水已經排出,津液耗損而口渴,所以需要補充水分。先口渴後嘔吐,是因心臟部位有水停滯,阻礙心火,導致口渴,喝水後因水停滯受阻,再次嘔吐,這類人通常有慢性積水問題。

嘔吐的人津液耗損,本應感到口渴,但嘔吐後反而不渴,是因為心臟部位還有水飲停留,嘔吐出來的是新近攝入的飲食,這屬於支飲。

7. 嘔吐六

病人慾吐者,不可下之。

病人慾吐者,陳宿在上,故不可下。

8. 嘔吐七

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儘自愈。

此段見《傷寒·厥陰》。嘔家而有癰膿,當令其膿從嘔出,不可降逆止嘔,使膿無出路。俟其膿盡癰平,則嘔吐自愈矣。

白話文:

原文:嘔吐而又有癰疽膿腫,應當幫助患者把膿液嘔出來,不可用降逆止嘔的方法來治療,這樣會堵住膿液的出口。等到膿液排盡,癰疽平復,嘔吐自然就好了。

9. 噦八

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此段見《傷寒·陽明》。濁氣上逆,則生嘔噦,噦而腹滿者,太陰之清氣不升,陽明之濁氣不降也,前後二陰,必有不利之部。前部不利,利其水道,後部不利,利其穀道,前後竅通,濁氣下泄,則滿消而噦止矣。

白話文:

原文: 此段見《傷寒·陽明》。濁氣上逆,則生嘔噦,噦而腹滿者,太陰之清氣不升,陽明之濁氣不降也,前後二陰,必有不利之部。前部不利,利其水道,後部不利,利其穀道,前後竅通,濁氣下泄,則滿消而噦止矣。

這段話出自《傷寒論·陽明篇》。當濁氣往上升的時候,就會產生嘔吐和噁心的症狀。如果嘔吐後腹脹,那是因為太陰脾胃的清陽之氣不能升發,陽明胃腸的濁陰之氣不能下行。這時,前後兩陰經可能都有不通暢的地方。如果是前陰經(太陰脾胃)不通暢,就要使它的水道通暢;如果是後陰經(少陰腎)不通暢,就要使它的穀道通暢。前後兩處的孔竅通了,濁氣就能往下排出,腹脹就會消除,嘔吐的症狀也會停止。

10. 嘔吐九

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

胃反嘔吐者,前竅短澀,後門乾燥,多有糞若羊矢之證。蓋手足太陽,兩經同氣,水穀入胃,脾陽消磨,散其精華,上歸於肺,霧氣化津,傳於膀胱小腸,水路清通,穀道滋潤,是以小便不澀,大便不幹。胃反氣逆,肺金莫降,津液凝瘀,化生痰涎,二陰失滋,枯澀燥結,故糞如羊矢。

白話文:

如果胃氣上逆,導致嘔吐,會出現以下症狀:口乾舌燥,喉嚨發緊,大便乾燥,糞便細小如羊屎。

這是因為人體的手足太陽經脈氣血相通。食物和水谷進入胃後,脾臟的陽氣會將其消化吸收,精華部分上升到肺部,化為霧氣津液,再傳遞到膀胱和小腸。水液通路暢通,大腸就會滋潤,因此小便不會不利,大便也不會乾燥。

如果胃氣上逆,肺氣無法下降,津液就會凝滯,化生痰涎。腎和脾兩陰得不到滋養,就會變得枯澀乾燥,大便因此也會細小如羊屎。

下竅堵塞,濁氣莫泄,逆而上衝,故嘔吐不止。緣其陽衰土濕,中氣頹敗,不能腐熟水穀,化氣生津,以滋腸竅,是以飲食不得順下而逆行也。大半夏湯人參補中氣之虛,白蜜潤小腸之燥,半夏降胃氣之逆,中氣旺而水穀消,下竅開而渣滓降,濁氣不升,嘔吐自止也。

白話文:

下方的排泄通道堵塞,污濁之氣無法排出,反而往上衝,因此才會嘔吐不止。是因為陽氣衰弱,濕氣滯留在脾胃,導致中氣虛弱,無法將水穀充分消化吸收,化生津液滋養腸胃,所以飲食無法順利往下走,反而逆行上吐。大部分夏湯,其中人參補充中氣虛弱,白蜜滋潤小腸乾燥,半夏降低胃氣上逆,中氣旺盛了,水穀就可以消化,下方的排泄通道暢通了,廢棄物就能排出,污濁之氣不再上衝,嘔吐自然就會停止。

「陰陽別論」:三陽結,謂之膈。手足太陽,是為三陽,足太陽膀胱結則小便澀,手太陽小腸結則大便乾,下竅澀結,濁氣上逆,故食膈而不下,總由於陽明之陽虛。噎膈反胃頗同,反胃之病,在胃之下脘,噎膈之病,兼在胃之上脘。上脘氣閉,則食不能入,下脘氣閉,則入而復出,陽明之性,陽盛則開,陰盛則閉故也。

白話文:

「陰陽別論」:

三陽結,謂之膈

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合稱三陽經。

  • 足太陽膀胱經結滯,小便會不通暢。
  • 手太陽小腸經結滯,大便會乾燥。

下焦竅道不通,濁氣向上逆行,所以食物堆積在膈肌以下不能下行,總是由於陽明經的陽氣虛弱所致。

噎膈反胃頗同

噎膈和反胃的病症有點相似,但位置不同:

  • 反胃的病症位於胃的下方。
  • 噎膈的病症同時位於胃的下方和上方。

胃上方氣機閉塞,食物不能進入;胃下方氣機閉塞,食物進入後又吐出來。這是因為陽明經的特性是:陽氣盛則氣道開通,陰氣盛則氣道閉塞。

大半夏湯(七十)

半夏(二升,洗),人參(三兩),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